這些年,中國憑借著堅持植樹造林和數代人對沙漠的治理,成功地讓地球變綠了一些,因此也受到了不少國家的夸贊和肯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好像將沙漠當成了一個“無惡不赦”的存在,下定決心要“消滅它們”,將其變?yōu)閷ψ匀挥幸娴木G洲。
那么,如果人類真的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會怎樣呢?科學家對此表示,代價恐怕是人類難以承受的。為何這樣說?
森林的出現與演化
提到森林,那么就不得不說組成它的重要部分“樹木”了。在我們的眼中,樹木出現的時間似乎特別早,但事實上,在地球第一輪物種大爆發(fā)當中,樹并沒有出現,因為那時候還到處都是海。
到了3.8億年前,“樹”才終于出現了,比如羊齒類植物樹蕨、石松類植物木賊等等,這些植物的出現使得森林有了形成的基礎。
它們聚在一起,形成了廣袤的森林,不僅改變了土壤當中的成分,還改造了大氣,甚至在后來尸體還變成了“煤炭資源”,為人類留下了豐厚的寶藏。
值得一提的是,森林的大小以及樹木的形態(tài)在這漫長的歲月當中,也展現出了不同的特點。比如在泥盆紀時期,種子蕨和裸子植物開始出現,讓整個森林煥發(fā)出了生機。
而在進入二疊紀之后,由于環(huán)境和氣候的巨變,使得泥盆紀、石炭紀時期形成的巨大的原始森林都消失了,樹木開始變得更加“迷你”,也更加的耐旱。
因此,從本質上來說,由于組成森林的樹木不斷被環(huán)境“淘汰”,所以森林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當地球變得尤為干旱或者寒冷的時候,森林的面積就會明顯減少。而當新的植物崛起,森林就又會迎來新的發(fā)展機會。
不過,咱們在以上說的都是自然環(huán)境影響下的森林演化,自從人類出現并且將木材作為重要的資源之后,森林退化就明顯受到人為活動的影響了。
近年來,人們也明白了這件事情,并且以各種方式保護地球上的森林,甚至希望未來能通過人工造林的方法讓沙漠變成森林。
可是,對于這種想法,科學家卻表現得十分不認同,這是為什么呢?
如果沙漠全部變成森林
咱們在前文中介紹森林的出現和演化時提到,它們的出現改變了土壤甚至大氣,其中改變大氣成分的功能正是人類現在迫切需求的。因為自從工業(yè)革命之后,地球大氣當中的溫室氣體變得越來越多,從而使溫室效應變得嚴重,漸漸影響到了人類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森林作為光合作用的主力軍之一,它的范圍越廣“固碳”功能就越強大。所以我國為了盡早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才會這樣努力地植樹造林,畢竟森林的存在對于溫室氣體的轉化和釋放氧氣來說都極為關鍵。
既然森林的功能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將全球的沙漠都變?yōu)樯謺l(fā)生什么呢?
首先根據統(tǒng)計數據來看,全世界的陸地面積大約為1.49億平方公里,其中荒漠地區(qū)就占了近三分之一,并且由于人類的活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大部分荒漠都在擴大。
以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為例,它在這些年間就在不斷“南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知中的那類沙漠,已經占到了陸地總面積的20%左右。
因此要是這些沙漠地區(qū)全都變成了我們期待中的森林,每年的固碳量和氧氣排放量將驟升,而這種情況人類不僅難以適應,甚至說是無法承受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原來,雖然我們總認為氧氣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氧氣也不是越多越好。目前大氣當中的含氧量大約為21%左右,這種占比對我們來說剛剛好。
如果沙漠全都變成森林,那么大氣含氧量將會提升,如果數值超過了35%時,一場由于氧氣過于充足的“災難”就將發(fā)生。
咱們以原始森林最為繁茂的石炭紀為例,這一時期地球大陸上遍布著樹木與沼澤,表面上看起來一片“寧靜祥和”。但是由于大氣含氧量太多,樹木又扎堆兒生活,所以一點小火星兒就能夠引發(fā)多年都未熄滅的大火。
這場大火直接造成了石炭紀生物大滅絕事件,當然也是地質史上著名的“成煤期”。
可見,如果地球上的沙漠全都變成森林,那么這種恐怖的森林火災可能會再度上演。人類現在面對大型山火都顯得束手無策,到時候這種規(guī)模的森林火災發(fā)生之后,我們可能只能等待著成為“燒烤”了。
其次人類的身體不能適應氧含量如此超標的世界,因為這會引發(fā)“氧氣中毒”。許多生活在高原地區(qū)的人在到了低海拔地區(qū)都會出現“醉氧”癥狀,到時候人類估計還是要帶著呼吸機生活了,不過這次不是為了“吸氧”,而是“避氧”。
最后就是當森林變大,就意味著森林中的某些動物將崛起。
比如石炭紀也被稱為“巨蟲時代”,由于氧氣的充足,昆蟲的體型在那時都超級加倍,像翼展超過0.5米的巨型蜻蜓、長達1米的鞋子甚至蜉蝣的翼展都能達到0.4米。
到時候,還在“醉氧”的人類不僅要解決生理機制上的限制,還要和“巨蟲”搏斗,很難說在這種情況下地球的未來是否真的會被“蟲族”統(tǒng)治。
說到這兒想必大家就明白了,為什么科學家認為把沙漠全部改造成森林的后果是人類難以承受的。當然,除了以上這些要面對的問題以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沙漠并不是“一無是處”,它對人類還是非常重要的。
沙漠其實也很重要
人類早早就學會了“辯證”地看待問題,意識到了這世界上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同樣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乃至生態(tài)系統(tǒng)也是。
沙漠雖然一度被評為地球上最惡劣的地方,但是在這之中其實依舊生活著不少生物,有著完善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如果說人類將沙漠改造成了森林,這些生活在沙漠系統(tǒng)當中的動物又該何去何從呢?
其實人類最該放下的就是造物主心態(tài),不要隨意地去插手生態(tài)圈的事情,順其自然對這些動物才是最公平的。
此外,別看沙漠表面上無所作為,其實它也在參與地球的物質循環(huán),甚至沙漠本身也有著一定的“固碳”功能。只不過我們總是更關注沙漠帶來的不良影響,而忽視了它存在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沙漠是人類重要的“能源聚寶盆”,過去沙漠中的石油、天然氣等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如今在新一次能源革命即將到來的情況下,沙漠再度展現了它不俗的實力,因為這里同時擁有著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是未來新能源發(fā)展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以沙漠目前的廣闊程度來看,人類想要把沙漠全都改造成森林也是癡心妄想,畢竟和“自然之力”相比我們還是太渺小了。
從沙漠的擴大和森林的消亡當中,我們該體悟到的不應是將誰徹底去除,而是要看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內部規(guī)律,做到“順勢而行”。
因此,在可控的范圍內,還是要將不斷擴大的沙漠進行細微改造的,不僅要植樹造林,也要注意不能過度放牧、開墾。做完這些,我們還要學會去欣賞沙漠的獨特之美,畢竟如果未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景再也看不到,豈不是很令人遺憾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