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
浮而洪數(shù)為虛火,沉而實(shí)大為實(shí)火。洪數(shù)見于左寸為心火;見于右寸為肺火;見于左關(guān)為肝火;見于右關(guān)為脾火。兩尺為腎與命門之火,男子兩尺洪大者,必主遺精,陰火盛也。病熱有火者可治,洪大是也。無火者難治,沉細(xì)是也。
證
君火者,心火也??梢詽穹梢运疁?,可以直折。惟黃連之屬,可以制之。相火者,龍火也,不可以水濕折之,當(dāng)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瀉火之法,豈止此哉。虛實(shí)多端,不可不察。以臟氣目之,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石膏瀉胃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余之火。若飲食勞倦,內(nèi)傷元?dú)猓鸩粌闪?,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如黃 、人參、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qiáng),相火熾盛,以乘陰位,為血虛之病,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dāng)歸、地黃之屬。
若心火亢極,郁熱內(nèi)實(shí),為陽強(qiáng)之病,以咸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樸硝之屬。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為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如生地黃、玄參之屬。若右腎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zé)嶂畡?jì)之,如附子、干姜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遇陽氣于脾土,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劑發(fā)之,如升麻、干葛、柴胡、防風(fēng)之屬。不明諸此類,而求火之為病,施治何所據(jù)根據(jù)。
故于諸經(jīng)集略其說,以備方之用,庶免實(shí)實(shí)虛虛之禍也。
治
火熱之病,黃連為主。五臟皆有火,平則治,病則亂。方書有君火、相火、龍火、邪火之論,其實(shí)一氣而已。故丹溪云∶凡氣有余便是火。分為一類。凡治本病略炒以從邪,實(shí)火以樸硝湯,假火酒,虛火醋,痰火姜汁,俱浸透炒。氣滯火以茱萸,食積泄以黃土,血疾 瘕痛以干漆,俱以水拌同炒。去茱萸黃土干漆,下焦伏火,以鹽水浸透焙。目疾以人乳浸蒸。
方
涼膈散 治諸般郁熱,退六經(jīng)實(shí)火。
連翹(一錢) 黃芩(一錢) 山梔子(一錢) 薄荷(八分) 大黃(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芒硝(一錢) 加桔梗(八分)
上銼,水煎,入蜜一盞同服。咽喉痛,倍桔梗、加荊芥。酒毒,加黃連、干葛,名清心湯。用白蜜、竹葉同煎??榷鴩I,加半夏、生姜。衄血、嘔血,加當(dāng)歸、赤芍藥、生地黃。小便淋瀝,加木通、滑石。茯苓。風(fēng)眩,加防風(fēng)、川芎、石膏。斑疹,加干葛、荊芥、川芎、赤芍藥、防風(fēng)、桔梗??人裕由0灼?、杏仁、桔梗、蘇子。陽毒發(fā)斑,加青黛、當(dāng)歸。結(jié)胸心下滿,加桔梗、枳殼。譫語發(fā)狂,逾墻赴井,皆陽熱極盛,加黃連、黃柏、赤芍藥。眼生翳,赤澀流淚,加菊花、木賊、生地黃。
黃連解毒湯 治心火暴盛,以此湯直折之。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仁(俱不炒)
上銼一劑,水煎服。以此四味為丸,名梔子金花丸。實(shí)者,可用硝黃、冰水正治。或君火轉(zhuǎn)甚者,須用姜汁,或酒制炒用,則火自伏。此寒因熱用之法也。
清火湯(云林制) 治五臟六腑及上、中、下三焦火熱。
連翹(一錢) 梔子(一錢,炒) 玄明粉(一錢,如無,以硝代之) 黃芩(一錢,酒炒) 黃連(一錢。酒炒) 桔梗(一錢二分) 玄參(一錢二分) 薄荷(八分) 羌活(酒洗,八分) 防風(fēng)(六分) 貝母(一錢) 獨(dú)活(酒洗,八分) 前胡(八分) 柴胡(八分) 天花粉(一錢) 茯苓(一錢) 川芎(八分) 枳殼(一錢) 甘草(三分) 大黃(酒蒸,二錢)酒毒加白粉葛(一錢)
既濟(jì)解毒丸 治諸經(jīng)客熱及心腎二火熾焰。
黃連(去毛) 黃芩(去梗) 黃柏(去皮) 山梔(去殼) 知母(去毛) 連翹(去殼)玄參(去老根) 柴胡(去毛,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燈心湯下百丸。
黑金丹(云菜弟傳)〔批〕(按上方皆治實(shí)熱之劑,其余火證,各求之本門) 治上焦邪熱,咽喉腫痛,及牙齒疼痛,傷寒誤補(bǔ),大潮大熱,聲啞不出,胸膈作痛。鼻衄吐紅,痰壅火盛,癲狂譫語,一切實(shí)熱之癥。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子 連翹 石膏 澤瀉 赤芍藥 大黃枳殼 薄荷 牡丹皮 玄參 桔梗 防風(fēng) 赤茯苓 荊芥(各等分)
上大合一劑,水八碗,煎七碗去渣,入芒硝一斤于內(nèi),化開,澄去泥水,將藥入鍋內(nèi),煎至干,須慢火鏟起,入新罐內(nèi),上用新燈盞一個(gè)蓋住,入水于盞內(nèi),火 ,候干水三盞為度。取出放地上去火毒,研為細(xì)末,入甘草末五分,攪勻,每服二錢,茶清送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