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
肖邦《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
題記:鄧泰山1980年肖邦國際鋼琴大賽決賽彈奏去的曲目便是肖邦《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
鄧泰山出生在戰(zhàn)亂的時代,但他充滿文藝氣息的家庭提供了他最寶貴的啟蒙教育。父親鄧丁雄(Dang Dinh Hung,1924-1990)是越南先鋒派詩人,在鄧泰山出生前,鄧丁雄被打為“反動分子”,因為父親的政治身分,小時后的鄧泰山從未想過自己能夠出國比賽、揚名國際,當然也不能料到日后因為他的得獎,讓原本性命垂危的“反動”父親終能獲得應(yīng)有的醫(yī)療照護,因此多活了10年。母親蔡氏蓮(Thai Thi Lien,1918-)是越南的鋼琴教母,出生于堤岸(Cholon,今胡志明市第五郡)一個有錢的華人家庭,四歲就跟著法國人學琴,但長大后卻反法,只身前往河內(nèi)發(fā)展。1946年,她前往巴黎音樂學院(Paris Conservatory)深造,1951年畢業(yè)于布拉格音樂院(Prague Conservatory),是該校第一位越南籍校友。蔡氏蓮后來嫁給了小他六歲的第二任丈夫鄧丁雄,1958年鄧泰山在河內(nèi)出生,鄧丁雄以中國五岳“泰山”為他取名,后來他果真成為樂壇的一座泰山。
左撇子的鄧泰山5歲開始跟著媽媽學琴,1965年7歲的他進入媽媽任教的河內(nèi)音樂學院(Hanoi 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當時越戰(zhàn)已經(jīng)開打,為了躲避戰(zhàn)火,河內(nèi)音樂學院全校幾百名師生與幾十件的樂器,全部遷至靠近中國邊境的深山里。當時沿途的橋都被美軍炸斷,只能靠水牛拖運鋼琴或馱著過河。好不容易到了山里,那幾臺被折騰的不成琴形的鋼琴不僅踏板爛了兩個洞,更成了老鼠窩。每天練琴前,鄧泰山第一件事就是拿棍子把老鼠從鋼琴里趕出來,常常練到一半轟炸機就來了,因此從小他就有一副好耳力,如果是聽起來較吵的美式轟炸機就得趕緊躲到防空洞,如果是聽起來速度較慢的俄式巡邏機,就不用太過擔心。那時每位學生每天只能分配到20分鐘的練習時間,讓他更珍惜每次的練琴機會,也培養(yǎng)了他對音樂的專注力。
1970年戰(zhàn)火持續(xù)蔓延,鄧泰山的母親代表北越受邀參觀波蘭華沙的肖邦鋼琴大賽,回程她帶了很多肖邦的樂譜和唱片。當 12歲的鄧泰山第一次聽到阿根廷女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演奏肖邦第一號鋼琴協(xié)奏曲時,就迷上了肖邦,誰知道十年后,這位躲在防空洞聽音樂的少年竟然成為肖邦大賽的冠軍得主,而阿格麗希剛好就是那屆的評審。對他來說戰(zhàn)爭曾經(jīng)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看著戰(zhàn)火長大,伴著戰(zhàn)火練琴,這段異于常人的閱歷對他日后詮釋肖邦樂曲以及成為國際級鋼琴家有很大的幫助。
1974年,越戰(zhàn)尚未結(jié)束,16歲的鄧泰山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當年蘇聯(lián)鋼琴家卡茲(Isaac Katz)到北越訪問時,覺得這個越南少年雖然彈得只是小曲子,但極富音樂性,因此卡茲不僅親自指導(dǎo)他半年,更推薦他遠赴蘇聯(lián)深造。1977年鄧泰山從南國來到北地,帶著僅有的50元美金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Moscow State Tchaikovsky Conservatory),師從納坦森(Vladimir Natanson)與巴許基洛夫(Dmitry Bashkirov)。當時考官給他的評語是:“手指尚待訓練,但很有音樂性”。頭一年納坦森贊許他進步神速,而他認為那是因為在那之前他從未彈過一部“正?!钡匿撉?。
3年后,他被學校推舉參加肖邦鋼琴大賽,但差點被拒于門外,因為當年參賽者都得靠推薦信,而他的推薦信上只有寥寥兩句話:“在越南河內(nèi)學鋼琴?,F(xiàn)為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生”。后來主辦單位覺得此人既然能就讀莫斯科音樂學院應(yīng)該有一定水平,另一方面也考慮肖邦大賽還沒有越南人來參賽,所以才給了鄧泰山一個機會。
當年鄧泰山與奪冠呼聲最高的波哥雷利奇(Ivo Pogorelich),是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同班同學,但波哥雷利奇未能進入決賽,評審之一的阿格麗希更以退出裁判席表達強烈抗議,反倒是賽前默默無名、頂著長長的劉海、戴著厚厚的眼鏡、窮到差點連上臺禮服都沒有的鄧泰山,以一種初體驗般的新人氣象,一路過關(guān)斬將成為四冠王,引起當年國際樂壇很大的轟動。我想鄧泰山贏得絕非僥幸,因為只有真正躲過炮彈、看過山河破碎的人,才能理解鋼琴詩人肖邦為什么被舒曼稱為“花叢里的大炮”。
如今走遍世界各地、與各大交響樂團合作、本身也常擔任國際鋼琴大賽評審的鄧泰山,過去長期鉆研俄國學派,現(xiàn)在的他則對法國印象樂派作品最為喜愛,他詮釋的肖邦、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德布西、拉威爾等,都是全球樂迷珍藏的發(fā)燒天碟。走過了俄式的華麗音質(zhì)與法式的輕盈優(yōu)雅,目前51歲的鄧泰山與高齡91歲的母親居住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據(jù)說鄧媽媽至今仍每天練琴呢!每年鄧泰山都會回去故鄉(xiāng)越南看看,或為越戰(zhàn)黃橙劑(Agent Orange)受害者舉行慈善義演,未來他希望能在越南辦學,提攜后進,將他一身的好本領(lǐng)傳承給下一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