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
這些動物都是
當時喜聞樂見的
因古代中國以“事死如事生”的喪葬思想,為皇室死者置備供來生使用的物品。基于此,奴仆、武士及動物被作為殉葬品,與食物、器具和衣物以及主人的尸體一同埋葬。文物專家認為,在蕭后的墓里發(fā)現(xiàn)這些動物俑,說明了這些動物都是當時的人所喜聞樂見的。
您是不是想看看隋唐時期的這些動物,與我們現(xiàn)在看見的動物是不是一樣?據(jù)雙博館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即將舉行的隋煬帝墓出土文物特展中,蕭后墓中的陶狗、陶豬、陶雞、陶羊、陶牛都將亮相,屆時,廣大市民可一飽眼福。
兩墓陶俑有差異 原因待破解
在隋煬帝和蕭后墓里,發(fā)現(xiàn)了不少的人物、動物造型的陶俑,對比發(fā)現(xiàn),隋煬帝墓中出土的陶俑個體普遍纖細瘦小,而蕭后墓里的陶俑的個體普遍高大。眾所周知,唐代人“以肥為美”,是不是這也影響了當時人對于陶俑的審美觀。
造成隋煬帝墓和蕭后墓里陶俑個體差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時間早晚的原因,還是地區(qū)差異的因素,還是生產工匠審美趣味不同,或是其他原因?束家平表示,這些疑問,都有待今后對考古資料的整理、研究中得以破解。
4
雙人首鳥身俑
隋煬帝墓出土像鳥兒背對停息
考古人員表示,在隋煬帝的墓里,他們也清理出了類似的陶俑——雙人首鳥身俑。
乍一看,這件雙人首鳥身俑就像兩只鳥兒背對著停息在地面上,但是仔細一看,原來鳥兒身體的兩端,是造型相似的兩個人的頭部。
專家解讀
時代不同 圖騰崇拜不一樣
為什么蕭后墓里是雙人首蛇身俑,而隋煬帝的墓里卻是雙人首鳥身俑?考古專家認為,可能與時代不同有關,因為隋煬帝離開人間后,蕭后還在唐代過了幾十年,不同時代就有了不一樣的圖騰崇拜。
人首鳥身寓意為護衛(wèi)死者神靈
其實,人首鳥身的形象出現(xiàn)得很早,四川廣漢三星堆商周時期遺址出土了許多與鳥形象有關的器物。
從現(xiàn)有考古資料看,人面鳥身俑在墓葬中作為隨葬品出現(xiàn)的最初時期是在隋代;到了唐代,由于厚葬習俗的盛行以及陶瓷業(yè)的發(fā)展,隨葬俑的數(shù)量空前絕后,形象各異,用來鎮(zhèn)墓避邪的神煞類明器在此時達到鼎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