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漢代書法鑒賞

漢代書法鑒賞  

2007-08-16 13:24:56|  分類: 十三少書法鑒賞 |  標簽:書法  談藝   |字號 訂閱

漢代書法鑒賞    十三少鑒別整理

(此為十三少多年嘔心瀝血之作,請勿隨意復(fù)制,引用請注明十三少作品。多年瀏覽相關(guān)書法著作,相當不易。)


================================================================
朝代  書法家  碑帖名稱  書體  收藏地  收藏情況
================================================================

漢  佚  名  《朝侯小子殘石》隸書<又名《小子殘碑》。清宣統(tǒng)三年在陜西長安出土,出土時間一說為1911年,也有說1981年。先后婦閆甘圍、周進收藏,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冻钚∽託埵繁柎媸男?,行十五字,碑陰漫漶存十字。殘石首行有“ 朝侯之小子”等字,故得名。殘石年月無存,曾有人定為西漢刻石,但番其書法,是成熟的隸書風格,應(yīng)是東漢時期的作品,字體秀美飄逸。筆法勁健。秦文錦評諭此殘石說:“書體的《孔宙》、《史晨》之間,遜其渾厚而勁利過之。亦妙刻也”。其筆劃完好。在現(xiàn)存為數(shù)很多的漢代殘石之中,《朝侯小子殘石》的書法屬於“ 上品”。此碑書風在秀美和雄渾之間,對結(jié)構(gòu)、筆力的把握得心應(yīng)手,嚴謹沉著,現(xiàn)露出溫文爾雅的性情。>

漢  佚  名  《韓勃碑》
漢  佚  名  《建安六年殘碑》
漢  佚  名  《戚伯著碑》隸書<有石刻與磚刻兩種>
漢  佚  名  《武榮碑》隸書<全名《漢執(zhí)金吾丞武榮碑》,十行,行三十一字,額陽文隸書十字,在山東濟寧,無年月,《隸辨》以為永康元年(167)。明拓本首行“孝”字存末筆,“經(jīng)論語”三字完好,“漢”字尚存。二行“學優(yōu)則”等字未損,清康乾間拓本,首行“孝經(jīng)論語”下漢“字泐。嘉道間拓本”孝“字末筆泐,”經(jīng)“字左半已損以后損之更甚。>

漢  佚  名  《馬王堆竹簡》古隸<馬王堆竹簡與【戰(zhàn)國縱橫家書】、【帛書老子甲本】及【帛書老子乙本】同時同地出土。為西漢前期竹簡。此簡以方筆為主導(dǎo),雖非筆筆見方,但方筆之風格顯明。方筆起筆與豎筆下拖的筆勢,已初具定型漢隸的筆法。>

漢  佚名  《嘉量銘》<是漢代篆書的代表作之一,相傳清代末年出土于河南省孟津縣,現(xiàn)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

漢  佚  名  《群臣上酪刻石》篆書<是現(xiàn)存最早的漢代篆書刻石之一。書體為篆書,但隸的影響已很明顯,尤其表現(xiàn)方折之筆較多,多字接近隸書,用筆出現(xiàn)提按,筆畫粗細有變,結(jié)體大小不一,布行緊湊。>

西漢  佚名  《東安漢墨刻石》<此石字徑大逾二十厘米,是現(xiàn)存秦漢篆書石刻中最大者。此碑結(jié)字取秦篆傳統(tǒng),筆畫細挺瘦勁,筆隨字形,婉轉(zhuǎn)自如,全書體態(tài)優(yōu)游,從容而顯大氣。長書“山”字,以雙鉤法,克服了筆畫少容易出現(xiàn)的空疏感,和下面諸字配合協(xié)調(diào),可謂匠心別運。西漢極少見到墓石銘勒,此石彌足珍貴。>

西漢  佚名  《敦煌木簡》 簡書<一九七九年在敦煌縣馬圈灣出土了大量漢簡,一千二百一十七枚,包括隸、草、行三種書體。書記簡為章草,文字婉轉(zhuǎn)自如,流暢奔放,有大家風度,開后世狂草體勢。是西漢中期與新莽之間敦煌境內(nèi)日常應(yīng)用的主要字體。>

西漢  佚名  《麃孝禹刻石》<年代:前漢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8月; 尺寸:拓高133、寬44.5厘米; 字數(shù)行數(shù):2行行8字; 出土地: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山東省費縣平邑鎮(zhèn)(平邑縣)發(fā)現(xiàn); 原石所在地:山東省博物館.>

西漢  佚名  《霍去病墓刻石》
西漢  佚名  《魯北陛石題字》<公元前149景帝中元元年刻>

西漢  佚名  《群臣上壽刻石》 小篆<釋文:趙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壽此石北。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刻。漢代篆書已變秦小篆長方為方形,其書法古拙自然,字劃豐滿。清陸增祥以為“以筆勢審之,似與秦篆差異,丙寅二字,轉(zhuǎn)筆方折,全是隸意。”>

西漢  佚名  《上谷府卿墳壇刻石》<亦稱《漢居攝墳壇刻石》、《孔子墓前石壇刻石》。西漢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二月刻。石灰質(zhì)巖。寬69厘米,高31厘米,厚38厘米。字刻于凹進去的平面上,篆書:“上谷府卿墳壇居攝二年二月造”13字。原在孔子墓前,清雍正十年(1732年)移入孔廟。>

西漢  佚名  《祝其卿墳壇刻石》<亦稱《漢居攝墳壇刻石)、《孔子墓前石壇刻文》、《子思墓前石龕文》。西漢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二月刻。石灰?guī)r質(zhì)。寬99厘米,高25厘米,厚50厘米。文字刻于凹進去的平面上,篆書:“祝其卿墳壇居攝二年二月造”12字。石損泐極甚。原在孔子墓前,清雍正十年(1732年)移置孔廟。>

西漢  佚名  《居延漢簡》 簡書<甘肅北部的額濟納河流域之古“居延”地區(qū),在一九三0年和一九七二年兩次發(fā)掘中,獲簡牘三萬余枚。古居延地區(qū)是駐軍屯田之地,故簡牘內(nèi)容涉及政治、軍事、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因是日常實用文書,書寫時隨意自如,其書法便呈現(xiàn)出輕松直率之意。>

西漢  佚名  《馬王堆帛書》<中國馬王堆漢墓3號墓出土的帛書。1973年出土于湖南長沙,放在一涂漆木匣中。有寫在整幅帛上的和寫在半幅帛上的兩種。字體有篆、隸之分。篆書的抄寫于漢高祖十一年 (前196)左右,隸書的約抄寫于漢文帝初年。共 12萬余字,均破損嚴重。依《漢書·藝文志》分類 ,六藝類的有《 周易》、《喪服圖》、《春秋事語》和《戰(zhàn)國縱橫家書》;諸子類的有《老子》甲本(附佚書3篇)、《九主圖》、《 皇帝書》和《老子》乙本,其中甲、乙本《老子》為所見最古的本子;兵書類有《刑德》甲、乙、丙3種;數(shù)術(shù)類有《 篆書陰陽五行》、《隸書陰陽五行》、《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圖》、《筑城圖》、《園寢圖》和《相馬經(jīng)》,其中《五星占》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天文書;方術(shù)類有《五十二病方》 (附佚書4篇)、《胎產(chǎn)圖》、《養(yǎng)生圖》、《雜療方》、《導(dǎo)引圖》(附佚書2篇),其中 《五十二病方》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醫(yī)書。另外,還有《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 3 幅地圖。帛書內(nèi)容涉及戰(zhàn)國至西漢初期政治、軍事、思想、文化及科學等各方面,有重要學術(shù)價值,又可作為??眰魇拦偶囊罁?jù)。《馬王堆帛書》為西漢人墨跡。馬王堆帛書非一人一時所書,風格各異,有的秀美婉約,字體和成熟的漢隸相近,大約屬晚期作品,有的古拙老辣,字體篆意濃厚,行距較清晰,字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現(xiàn)一種灑脫自如的意趣。由此可見漢隸從篆向隸演變軌跡。>

西漢  佚名  《魯孝王刻石》<又名《五鳳二年刻石》。共十三字,曰:“五鳳二年魯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公元前56年刻,縱38.4厘米,橫73.6厘米。存山東曲阜孔廟。此石于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廟時,得自魯靈光殿基西南三十步之太子釣魚池。靈光殿建于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余之世?!遏斝⑼蹩淌窞楝F(xiàn)存最早的西漢刻石之一。此石自明清以來迭經(jīng)著錄。西漢前期(武帝以前)的隸書,承襲秦隸,篆隸夾雜。由《魯孝王刻石》可以看出,其結(jié)體尚不夠方整,無明顯波勢,用筆圓轉(zhuǎn)且篆意較濃,其“年”字長腳與出土的這一時期的漢簡(如《流沙墜簡》)同趣。明趙崡《石墨鐫華》云:“西漢石刻傳者極少,此字簡質(zhì)古樸。”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謂其“渾淪樸古,隸法之未雕鑿者也。”清方朔《枕經(jīng)金石跋》云:“字幾十三,無一字不渾成高古,以視東漢諸碑,有如登泰岱而觀傲萊諸峰,直足俯視睥睨也。”此刻拓本傳世者以明拓較多,字口雖已殘泐,但字尚完整。清初拓字漸細瘦但無裂痕。近托多裂紋,字亦漫漶不可讀。>

西漢  佚名  《三公山碑》 篆書<祀三公山碑是名垂書史的極有價值的碑刻之一。漢元初四年(117)刻,篆書,10行,行17—20字?,F(xiàn)在河北省元氏縣封龍山下。此碑字體在篆隸之間,與印璽文字有相同之處。書風古樸渾厚,有純古遒厚、大氣磅礴之感。著名書畫家齊白石的篆刻深受此碑影響。此碑全稱《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俗稱《大三公山碑》。元廼賢《河朔訪古記》云:“三公神廟,在元氏縣西北二十里封龍山下,榜曰‘天臺三公之廟’,廟有《漢三公山碑》一通。”即指此碑。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元氏縣令王治岐重新訪得,始有拓本行世。碑文起首云:“□初四年,‘常山相隴西馮君到官,承饑衰之后,……”翁方綱考定為安帝元初四年(《兩漢金石記)。元氏縣還曾有另一通隸書《三公山碑》,據(jù)《河朔訪古記》云,在縣西故城西門外八都神壇,即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所著錄者。東漢靈帝光和四年(181)立,晚于篆書《三公山碑》六十五年。此石久佚?!度奖返淖煮w在篆隸之間,又稱“繆篆”,漢印中多見之。筆畫由秦篆的圓轉(zhuǎn),變?yōu)闈h隸之方折,書風古勁而茂密。翁方綱云:“碑凡十行,每行字數(shù)參差不齊,字勢長短不一,錯落古勁,是兼篆之古隸也。”(《兩漢金石記》)方朔云:“作閱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瑯邪臺刻石》,然結(jié)構(gòu)有圓亦有方.有長行下垂,亦有斜直橫拂。細閱之下,隸也,非篆也;亦非徒隸也,乃由篆而趨于隸之漸也。僅能作隸者,不能為此書也;僅能作篆也,亦不能為此書也;必兩體兼通,乃能一家獨擅。”(《枕經(jīng)金石跋》)

西漢  佚名  《嵩山闕銘》漢篆書,20行,行4字。在河南省登封縣嵩山。<闕為古代宮室、陵墓、廟觀門前的特殊建筑,常呈對稱形式分立于行道兩旁,中間闕然,故名。少室石闕和太室石闕、開母廟石闕合稱嵩山三闕,均為石筑,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的廟闕。太室石闕,位于嵩山太室山前中岳廟南約一里處,分東西二闕,以條石及塊石砌成。有兩段隸書銘文,行間均有直向界格。闕身其余石面均滿雕各種姿態(tài)生動的人物、車馬、動植物等圖案,為研究漢代繪畫及社會風習的珍貴實物資科?!短沂I銘》的隸書圓潤古樸,兼有篆意,為傳世西漢碑銘之上乘。少室石闕,在河南登封縣城西六公里少室山下邢家鋪村西,為少室阿姨廟神道闕,東漢安帝延光二年(123)潁川太守朱寵所建。形制與太室闕相仿?!渡偈沂I銘》刻于西闕南面,為篆書,存字二十行,行存四字。西闕北面上部有雙勾陰文篆書題額“少室神道之闕”六字。東闕北面另有隸書題名四行,無年月.闕身其他石面亦如太室闕滿刻藝術(shù)價值甚高之漢畫像,因年深日久,剝蝕較重,尚可看出有賽馬、踢球、射獵、斗雞、角力及與獸相逐等圖案?!渡偈沂I銘》的篆書寬博樸厚,氣象恢宏,有大家之風。清王澍評云:“石甚租劣,篆文亦未盡善,然刻雖未工而字殊樸茂,商彝、周鼎、清廟、明堂,可以尋常耳目間珊巧之物同日而語乎?”(《虛舟題跋》)開母廟闕位于登封城東北三公里萬歲峰之開母廟前。這里有著名的古跡啟母石.開母廟本名啟母廟,據(jù)說建于漢武帝時,武帝為避其父景帝諱,故改名開母廟。開母廟闕亦為東漢延光二年潁川太守朱寵所建。無額。銘文篆書三十五行,前十一行,行七字,后二十四行,行十二字,銘文詞意為頌揚夏禹治水以及啟母的事跡?!堕_母廟石闕銘》下方,另有東漢靈帝熹平三年(174)中郎將堂溪典《嵩山請雨銘》,隸書,十七行,行五字,字多剝蝕。闕身有漢畫像,與銘文書法交相輝映?!堕_母廟石闕銘》的篆書,較《少室石闕銘》為嚴謹,比李斯諸刻方緊,而秦篆渾樸茂美之氣,’尚依稀可見。康有為稱其“茂密渾勁”不為過譽。楊守敬《平碑記》云:“漢(指西漢)隸之存于今者,多磚瓦之文,碑碣皆零星斷石,惟《太室》、《少室》、《開母》三闕字數(shù)稍多,且雄勁古雅,自《瑯邪臺》漫漶不得其下筆之跡,應(yīng)推此為篆書科律。世人以鄭文寶《嶧山碑》為從李斯出而奉為楷模,誤矣。”>

西漢  佚名  《武威漢簡》 簡書<中國甘肅省武威市漢墓中出土的簡牘。統(tǒng)稱武威漢簡。包括《儀禮》簡、王杖詔令簡和醫(yī)藥簡牘等?!秲x禮》簡:1959年出土于武威磨嘴子6號漢墓。計有《儀禮》簡469枚,其他日忌雜占簡11枚。《儀禮》簡分三種:甲本木簡398枚,每枚長55.5~56厘米,寬0.75厘米,包括《士相見》、《服傳》、《特牲》、《少牢》、《有司》、《燕禮》、《泰射》7篇。乙本木簡37枚,每枚長50.05厘米、寬0.5厘米,內(nèi)容僅《服傳》一篇。丙本竹簡34枚,每枚長56.5厘米、寬0.9厘米,內(nèi)容僅《喪服》一篇?!秲x禮》簡除《服傳》外,略與今本經(jīng)文同,抄寫年代當在西漢晚期,下限為漢成帝河平年間。甲、乙本《服傳》為《喪服》單傳,或說宗于秦始皇焚書前之古文本;丙本《喪服》為單經(jīng),未附傳文,宗于昭、宣之世夏侯勝、蕭望之傳授的《喪服經(jīng)》別行之學。表明西漢時經(jīng)文和傳文各自單獨成書,分別流傳,有異于后世的經(jīng)傳合編?!秲x禮》簡是迄今所見《儀禮》一書的最古寫本,是經(jīng)學研究的重要資料,在版本校勘上有較高的價值。《王杖詔令簡》:1959年武威磨嘴子18號漢墓出土,計木簡10枚,史學界稱之為“王杖十簡”。簡長23.2~23.3厘米,寬約 1厘米。簡文記東漢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幼伯受王杖事,錄有西漢本始二年(公元前72)和建始二年(公元前31)詔令。出土時簡次已亂,對10簡的排列順序曾有爭議。1981年武威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又征集王杖詔令簡26枚,據(jù)說亦出土于磨嘴子漢墓,每枚長23.2~23.7厘米,寬0.9~1.1厘米,背面都有編號,今見“第一”至“第廿七”,中間缺“第十五”,簡次順序明確,內(nèi)容包括建始元年(據(jù)“王杖十簡”,或為建始二年之誤)、元延三年(公元前10)關(guān)于高年授王杖及關(guān)于汝南郡王安世等坐毆辱王杖主棄市的詔令。上述詔令涉及對高年鰥寡殘疾人的優(yōu)撫,是研究漢代養(yǎng)老制度的重要資料。它提供了漢代王杖詔書的格式,顯示了詔書書體的特點。其字形普遍方正整飭,結(jié)體寬博,有官方文書矜持的風度?!夺t(yī)藥簡牘》:1972年武威旱灘坡漢墓出土,計木簡78枚,每枚長23~23.4厘米,一類寬 0.5厘米,另一類寬1厘米;出土木牘14枚,每枚長22.7~23.9厘米,厚0.2~0.6厘米。簡牘內(nèi)容涉及臨床醫(yī)學、藥物學、針灸學等。臨床醫(yī)學方面,有對疾病癥狀的描述和病名、病因、病理的記載以及治療方劑。方劑有“治傷寒逐風方”、“治久咳逆上氣湯方”、“治金創(chuàng)止痛方”、“治婦人膏藥方”、“治目痛方”等30多種,涉及內(nèi)科、外科、婦科、五官科、針灸科等。藥物學方面,列舉了 100多種植物、礦物藥,并且詳盡地記載了這些藥物的制作、劑型及用藥方法等。針灸學方面記載了三里、肺輸、泉水等穴位及用針方法、禁忌等。這些醫(yī)藥簡牘是研究中國古代醫(yī)學,特別是漢代醫(yī)藥學的重要資料。>

西漢  佚名  《武威張伯升柩銘》 簡書<此柩銘書于西漢晚期,是漢代特有的篆書,柩銘又名銘旌,將死者姓名書于帛上,敷于棺上。其書法是漢代最為珍貴的大字墨跡。方正寬博,圓熟,藏鋒逆入,圓筆收鋒,使銘旌書法具有濃郁的裝飾風格。東漢以來的碑額篆書,亦承其緒。>

西漢  佚名  《夏陽扶荔宮磚文》 磚刻隸書<一九六0年在陜西省韓城縣西漢扶荔宮出土,距司馬遷墓很近,磚上文字為“夏陽扶荔宮合壁與天地無極。”夏陽為韓城古名,扶荔宮是漢武帝的避暑名宮之一。此磚據(jù)考是宮內(nèi)遺物。>

西漢  佚名  《陽信家鐘銘》是西漢中期的一件銅鐘,現(xiàn)藏于陜西興平茂陵博物館。
西漢  佚名  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竹牘   湖北荊州江陵鳳凰山

西漢  佚名  《銀雀山漢簡》 古隸 山東臨沂銀雀山<一九七二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兩座西漢武帝初年墓葬中發(fā)現(xiàn)。其中《孫子兵法》竹簡的出土使失傳近二千年的古佚書重新發(fā)現(xiàn)。其書法屬隸書,略帶篆意,有照顯波磔,中宮收緊,筆力雄健,與東漢碑刻隸書十分近似。>

西漢  佚名  《張家山漢墓竹簡》古隸<湖北荊州江陵>
西漢  佚名  《子游殘石》 隸書  北京故宮博物院<漢元初二年(115) 六月刻,隸書。碑斷為二,下截存78字,上截存93字。此碑下截“允字子游”殘石,于清嘉慶三年(1798)四月出土于安陽豐樂鎮(zhèn)之西門豹祠旁,旋移至孔廟。為著名的“安陽殘石四種”之一。后復(fù)移置洛陽存古閣。今藏安陽文化館.民國二年(1913)于安陽出土此碑之上截,即“賢良方正”殘石,今藏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東漢元初二年(115年)六月刻。民國二年在河南安陽出土,為上下兩段。此碑是漢隸體系中境界較高的作品,結(jié)字方扁茂密,用筆圓勁渾厚,布局則疏朗有致??涤袨樵u其書“有渾厚之形而氣態(tài)濃深,筆頗而駿,殆《張黑女碑》所從出也。”開《張墨女墓志》和六朝石刻的先河。舊拓本“子游”之“游”字左三點,因苔土所封,尚未剔出。有重刻本。>

新莽  佚名  《萊子侯刻石》 隸書<又稱《萊子侯封田刻石》、《萊子侯封冢記》、《天鳳刻石》、《萊子侯贍族戒石》。新莽天鳳三年(16)刻,隸書,縱48厘米,橫70.4厘米。存山東鄒縣孟廟。七行,每行有直界,行五字,共三十五字。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膝縣孝廉顏逢甲,偕友人孫生容,王輔中游鄒縣城南臥虎山前偶得之。對此刻中的“萊”字,有作“嶪(去山字頭)”字者,有作“葉”字、“業(yè)”字者,迄無定論;對此石之真?zhèn)?,也有爭論。馮云鵬《金石索》云:“此石雖非后人偽刻,亦系當時野制,無深長意趣。”其實民間野制,不見得就缺乏意趣。此石書法古拙蒼簡,骨氣洞達,用筆圓勁有篆意。諸城王金策說:“不知原刻正以樸拙倍見古情;今人無事不勝古人,惟樸拙萬不可及。”此話是頗有見地的。顏逢甲題記稱此刻“與曲阜《五鳳二年刻石》、《水平鄐君》摩崖,是一家眷屬。”方朔《枕經(jīng)金石跋》也說它“以篆為隸,結(jié)構(gòu)簡勁,意味古雅,足與孔廟之《五鳳二年刻石》繼美。”瞿中溶《金石文編》評其書云:“此刻結(jié)體秀勁古茂,在《上谷府卿》、《祝其卿》二墳壇石刻之上,尚是西漢文字,可寶也。”此石與《魯孝王刻石》以及《祝其卿》、《上谷府卿》二墳壇石刻同為西漢著名刻石,由此可以考見漢隸從古隸向今隸過渡的蹤跡。山東嶧縣王氏有翻刻本。
此石書法古拙奇瑰,氣勢開張,豐筋力滿,趣味橫生,熔篆籀之意寫隸,清方朔《枕經(jīng)堂金石書畫題跋》:“以篆為隸,結(jié)構(gòu)簡勁,意味古雅。”西漢傳世書跡甚少,通過此石,可窺西漢書風。>

新莽  佚名  《新莽嘉量銘》小篆<使用標準小篆,不過其字的重心大大上移,形成挺拔而灑脫的字形,后世鄧石如等人從此當獲益良多。此刻產(chǎn)生于新莽時代,與常見的漢代銘文字體不同,大概是王莽有意標榜其復(fù)辟為正統(tǒng)之意。>

新莽  佚名  《郁平大尹馮君孺久墓題記》字體以篆為主,雜以隸體

東漢  蔡 邕  (公元132一192)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后人也稱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經(jīng)史,善辭賦等文學外,書法精干篆、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經(jīng)本六經(jīng)文字。蔡邕認為這些經(jīng)籍中,由于俗儒芽鑿附會,文字誤謬甚多,為了不貽誤后學,而奏請正定這些經(jīng)文。詔允后,邕親自書丹于碑,命工鐫刻,立于太學門外,碑凡46塊,這些碑稱《鴻都石經(jīng)》,亦稱《熹平石經(jīng)》。據(jù)說石經(jīng)立后,每天觀看及摹寫人坐的車,有100O多輛。靈帝命工修理鴻部門(東漢時稱皇家藏書之所為鴻都),工匠用掃白粉的帚在墻上寫字,蔡邕從中受到啟發(fā)而創(chuàng)造了“飛白書”。這種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為一種獨特的書體,唐張懷瓘《書斷》評論蔡邕飛白書時說“飛白妙有絕倫,動合神功”。蔡邕因負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論著附合成蔡邕名義的偽作也不少。據(jù)說其真跡在唐時已經(jīng)罕見。

東漢  蔡邕  《熹平石經(jīng)》<也稱《鴻都石經(jīng)》、《石經(jīng)》,東漢漢靈帝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4),歷時九年才制作完成,立于河南洛陽原太學門前。由著名學者蔡邕,堂溪典,楊賜,馬日磾?shù)冉ㄗh在太學建立正定的六經(jīng)標準文字,以免貽識后學,為此而立。共四十六石,太學舊址在今洛陽市,碑立太學門前。幾經(jīng)動亂,原碑早已無存。自宋以來,常有殘石出上,據(jù)說現(xiàn)已集存80OO多字,字體方正,結(jié)構(gòu)謹嚴,是當時通行的標準字體。殘石分藏洛陽博物館、西安碑林及北京圖書館?!鹅淦绞?jīng)》的書法為漢隸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因系官方巨制,書丹者自當是如蔡邕一流的國手。試以《周易》經(jīng)石為例,略作分析。其結(jié)體方正,字字中規(guī)入矩,一絲不茍,點畫布置之勻稱工穩(wěn),可謂無懈可擊。用筆方圓兼?zhèn)?,剛?cè)嵯酀?,端美雄健,雍容典雅,恢宏如宮殿廟堂。梁武帝《書評》云:“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觀此可信。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說:“兩漢寫字藝術(shù),到蔡邕寫石經(jīng)達到了最高境界。……石經(jīng)是兩漢書法的總結(jié)。”當為的論。近年也有人譏其過于方整,而冠之以“館閣派”。其實,它整飭而不板刻,靜穆而有生氣,和明清以來風行的拘謹呆滯的“館閣”字,不可同日而語。惟其如此,《熹平石經(jīng)》集漢隸之大成,不但在當時被奉為書法的典范,而且流風所及,至深且遠。漢字字體由隸變楷的過渡,《熹平石經(jīng)》起了橋梁的作用。>

東漢  佚名  《白石神君碑》 隸書 河北元氏縣<東漢光和六年(183年)立。16行,行35字。碑原在河北元氏縣西北三十里封龍山下之蘇莊白石神君廟,后移至縣學。此碑結(jié)法方正,字形稍長,用筆清勁,波磔明顯,屬于謹嚴整飭一路。對此碑是否為漢人所書,歷來有爭議,對其書法的評價也不盡同。宋洪適《隸釋》云:“漢人分隸,固有不工者,或拙或怪,皆有古意。此碑雖布置整齊,略無纖毫漢字氣骨,全與魏晉間碑相若;雖有光和紀年,或后人用舊文再刻者。”清翁方綱認為;“是碑書法專主于方整,在漢隸中為最潔齊者。然風骨遒勁,似尤在《校官碑》隸法之上,不得以其近似六朗、唐人而概疑之。”萬經(jīng)《分隸偶存》以碑未有慕容前燕元璽三年(354)題記,也認為“元璽去光和百七十余年,中間未必重刻。若元璽以后人,又必不肯并題名字摹之也。”郭尚先《芳堅館題跋》說:“《白石神君碑》有疑為漢碑而后人重勒者,然觀程疵書,清勁簡遠,則此碑斷非晉人所為。漢人書原非一體可盡,即此碑結(jié)法,要自謹嚴也。”楊守敬跋云:“……余按此碑在漢隸中誠為最下者,然亦安知非魏晉濫觴?”>

東漢  佚名  《曹全碑》隸書<此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v253厘米,橫123厘米。碑陽20行,行45字,碑陰題名五列,第一列一行,第二列二十六行。第三列五行,第四列十七行,第五列四行,篆額佚失無存。藏西安碑林。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鐫立,明萬歷初陜西郃陽(今陜西合陽)莘里村出土,曾存郃陽孔廟,明末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立陜西西安博物館碑林。碑主曹全,字景完,敦煌效榖(故城在今甘肅敦煌縣西)人。東漢靈帝光和六年(183)舉孝廉,除郎中,轉(zhuǎn)任郃陽令。曾隨軍征疏勒,有戰(zhàn)功;為官期間有政績。屬吏王敞等為其勒石紀功。此碑為漢碑中極負盛譽者。其結(jié)字勻整,秀潤典麗;用筆方圓兼?zhèn)?,而以圓筆為主,風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漢隸成熟期飄逸秀麗一路書法的典型?!恫苋凡粌H字寫得美,而且石質(zhì)堅潤,刻工精良,所以歷千余年而字口清晰,棱角分明,在漢碑中少有如此完好的。此碑對后世影響很大,臨習者甚多,但有的人只注意其流美灑脫的一面,忽略了它同時還有端莊沉勁的一面,故往往失之于俗艷而不能得其真髓。是碑自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趙崡《石墨鐫華》始見著錄。郭宗昌跋云:“此方出最初拓也。止一‘因’字半闕,其余鋒铓銛利,不損絲發(fā)。因見漢人不獨攻玉之妙,渾然天成,琢字亦毫無刀痕。以余平生所見漢隸,當以孔廟《禮器碑》為第一,神奇渾璞,譬之詩,則西京;此則風贍高華,如建安諸子。譬之書,《禮器》則《季直表》,此則《蘭亭序》。”又評碑陰“書法簡質(zhì)草草不經(jīng)意,又別為一體。益知漢人結(jié)體命意,錯綜變化,不衫不履,非后人可及。”趙崡亦盛稱:“碑文隸書遒古,不減《史卒》(《史晨》)、《韓勑》、(《禮器》)等碑,且完好無一字缺壞,真可寶也。”(《石墨鐫華》)孫退谷謂:“《曹景完碑》萬歷間始出郃陽土中,惟一‘因’半缺,余俱完好。且字法遒秀,逸致翩翩,與《禮器碑》前后輝映,漢石中之至寶也。”(《庚子消夏記》)。清萬經(jīng)評此碑:“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該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漢隸中此碑獨樹一幟,是保存漢代隸書字數(shù)較多的一通碑刻,自己娟秀清麗,結(jié)體扁平勻稱,舒展超逸,風致翩翩,筆畫正行,長短兼?zhèn)洌c《乙瑛》、《禮器》同屬秀逸類,但神采華麗秀美飛動,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態(tài),實為漢隸中的奇葩。它以風格秀逸多姿和結(jié)體勻整著稱于世,因此歷來為書家所重。清萬經(jīng)評云:“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孫承漢評其書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興《禮器碑》前后輝映漢石中至寶也。>

東漢  佚  名  《倉頡廟碑》古隸<高201cm 寬198cm。東漢延熹五年始鐫《倉頡廟碑》,結(jié)構(gòu)舒展,線條流暢,受到康有為、于右任等極高評價,被譽為“絕品”。碑現(xiàn)遷置西安碑林。>

東漢  佚名  《封龍山碑》 隸書<此碑又稱《封龍山頌》,山名“封龍山”,碑為祀山頌神而立。東漢延熹七年(164年)十月立。縱166厘米,橫100厘米。15行,行26字。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元氏知縣劉寶楠(字念樓)訪得,乃命工運置城內(nèi)薛文清祠之東廂。運工惡其重,欲自碑陰鑿分兩段起運,不科竟裂為三.《封龍山頌》為著名漢碑之一。此碑出土較晚,然氣魄之雄偉,漢隸中無出其右者。其書法方正古健,點劃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獷俊朗,有獨特的陽剛之美。與《石門頌》、《西狹頌》和《楊淮表紀》等同屬一路。清方朔《枕經(jīng)金石跋》稱其“字體方正古健,有孔廟之《乙瑛碑》氣魄,文尤雅飭,確是東京人手筆。”楊守敬《激素飛清閣平碑記》亦謂其“雄偉勁健,《魯峻碑》尚不及也。漢隸氣魄之大,無逾于此.”宋鄭樵《通志·金石略》已見著錄,但不見當時拓本。世傳舊拓本有初拓未斷本和斷后拓本兩類。>

東漢  佚名  《甘陵相尚府君碑》 隸書<據(jù)《洛陽石刻出土時地記》載:“民國十一年(1922)陰歷十一月十四日,洛陽城北張羊村北陵出土。原石析為四,迨六朝時不知珍惜裂為墓門,此僅得其前二片,他二片未見。字中有穿。”關(guān)于立碑年月,近人王國維氏謂:“此謂額署甘陵相,其人必在東漢桓帝建和元年清漢國改為甘陵之后,而立碑又在其后,當在后漢末矣。”(《觀堂集林》此碑書法精整,骨力雄強。羅振玉氏謂其精勁之至,為漢刻中上品。傳世拓本稀少。文物出版社《書法叢刊》第九輯輯入。碑藏河南偃師縣文化館。>

東漢  佚  名  《耿勛碑》<《耿勛碑》是一通紀功碑,因此碑中并無耿勛的生卒年。但在碑文中有“熹平二年三月癸酉到官”的記載,碑文末尾又有“熹平三年四月廿日壬戌”造碑的記錄。熹平是東漢靈帝的年號,元年當公元172年,已到東漢晚期。說明此時的貨幣鑄造仍舊是由各地方郡縣具體執(zhí)行?!豆妆吩凇段鳘M頌》石刻西約三百米處,刻于魚竅峽北崖壁上,今尚在,只是風化損泐致字跡模糊,只可部分辨認。至今天井山西狹東漢摩崖石刻中,唯《西狹頌》完好無損,自古為天下傳頌東漢石刻之神品。>

東漢  佚名  《韓仁銘》 隸書 原碑在河南滎陽<此碑全稱《漢循吏故聞喜長韓仁銘》。東漢熹平四年(175)十一月刻。隸書,8行,行18字。碑在河南滎陽。金正大五年(1228)榮陽令李輔之發(fā)地得之。清康熙間曾一度亡失。碑文記述循吏韓仁政績。韓仁,史籍無考。此碑結(jié)字方整疏闊,行筆斬截勁利,氣度雍容典雅,為漢隸成熟期著名的作品之一。清楊守敬評其“清勁秀逸,無一筆塵俗氣,品格在《百石卒史》(《乙瑛》)之上。”翁方綱謂其碑額篆書“長短隨勢為之,此與《張遷碑》額皆漢隸之最得勢者”(《兩漢金石記》)。>

東漢  佚名  《韓敕碑》隸書 曲阜孔廟中《乙瑛》、《韓敕》、《史晨》三碑的書法為漢碑中之佼佼者,而《韓敕》又在二碑之上。

東漢  佚名  《樊敏碑》<《樊敏碑》,拓本縱255cm,橫117cm,隸書,22行,行29字,有篆額陰文“漢故領(lǐng)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2行12字,碑陰刻北宋眉山邱常與南宋眉山程勤懋題跋,碑首以兩獸蟠其上。東漢建安十年(205年)三月,此碑立於四川蘆山(今蘆山縣),劉盛刻,息喿書。雖見於宋人著錄,但碑一度佚失,清道光年間重出土。楊振方在其《碑帖敘錄》中評價此碑:“石質(zhì)粗而鋒芒多殺,無從定其筆法高下,而一種古穆之氣終不可磨滅。”故宮所藏《樊敏碑》清拓本,其中“大”字未損,有朱翼盦題簽,併有“師曾眼福”等印7方。此碑著錄於宋趙明誠《金石錄》、洪適《隸釋》,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

東漢  佚名  《衡方碑》隸書 <全稱《漢衛(wèi)尉卿衡府君碑》。東漢建寧元年(168年)九月立,隸書。20行,行36字。藏山東泰安岱廟。碑陰存題名二列,字甚漫漶。碑額陽文隸書“漢故衛(wèi)尉卿衡府君之碑”二行十字,二行之間有豎格線。碑原在山東漢上縣西南十五里郭家樓前,清雍正八年汶水泛濫,碑陷臥,后重立。碑主人衡方,字興祖。官至京兆尹、兵步校尉,有政績。門生故吏朱登等乃鐫石以頌其功德。碑文末行有兩行小字:“門生平原樂陵朱登字仲希書。”翁方綱氏以為朱登是書碑人。此碑自宋歐陽修以來,迭經(jīng)著錄,為著名漢碑之一。碑字結(jié)體寬博,筆畫肥厚古拙,方圓兼?zhèn)?,風致高雅,體勢雄偉。在章法布白上,行密格滿,與《史晨》、《曹全》相異趣。碑額陽文隸書,尤有氣魄,結(jié)體嚴整,筆畫圓勁,看似平正而神采飛動。清翁方綱稱:“是碑書體寬綽,而闊密處不甚留隙地,似開后來顏魯公正書之漸矣。……蓋其書勢在《景君》、《鄭固》二碑間也。”(《兩漢金石記》)清姚華《弗堂類稿》跋此碑云:“《景君》高古,惟勢甚嚴整,不若《衡方》之變化于平正,從嚴整中出險峻。”何紹基稱其“方古中有倔強氣”。此碑對后世的影響很大。楊守敬說《衡方碑》“古健豐腴,北齊人書多從此出”。從唐代顏真卿的書法亦可窺見其流風所及。清代中后期,提倡漢隸和北碑,書風大變,著名書法家伊秉綬學《衡方》,深得其神髓。 >

東漢  佚名  《華山廟碑》隸書<又名《華岳碑》,全稱《漢西岳華廟碑》。東漢延熹八年(165)立,隸書,郭香察書。22行,行37字。原碑已毀。碑舊在陜西華陰西岳廟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毀于地震。或謂碑嘉靖中猶在,一縣令修西岳廟石門,碎之為砌石(見明趙崡《石墨鐫華》。此碑為著名漢碑之一。其結(jié)體方整勻稱,氣度典雅,點畫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是漢隸中方整平正一路書法的代表作品。明郭宗昌《金石史》稱其“結(jié)體運意乃是漢隸之壯偉者”。清朱彝尊謂;“漢隸凡三種:一種方整,一種流麗,一種奇古。惟延熹《華岳碑》正變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長,當為漢隸第一品。”(《金石文字跋尾》)翁方綱則說:“朱竹垞于漢隸最推是碑。以余平心論之,則漢隸自以《禮器碑》為最。此碑上通篆,下亦通楷,借以觀前后變之所以然,則于書道源流是碑為易見也。使人易見者,非其至者也。”(《兩漢金石記》)漢碑極少有留書者姓名的。此碑之末,因有“遣書郎書佐新豐郭香察書”一句,歷來就書者是誰頗存爭議。唐徐浩《古跡記》主書者為蔡邕,“察書”(意即檢查校對)者為郭香。但他并未提出充分的證據(jù),說明何以是蔡邕所書。此說一出,影響甚大。如宋洪適《隸釋》、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顧南原《隸辨》以及翁方綱《兩漢金石記》等,即均沿徐說。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趙崡《石墨鐫華》乃開始對此說提出懷疑,而認為真正的書丹者當是郭香察?!妒澣A》書前目錄中《華山碑》下,題“郭香察書”,《金石史》則直稱《華山碑》為《香察碑》。近世學者,基本上已確認郭、趙之說為是,而以啟功先生的文章論辯最詳(見《啟功叢稿》,中華書局1981年版)。原石拓本傳世者有四,即“長垣本”、“華陰本”、“四明本”、“玲瓏山館本”。“長垣本”為河北長垣王文蓀舊藏,后歸商邱宋犖,為宋拓早本,后歸日本中村不折氏。“華陰本”系明陜西東云駒藏,后歸華陰王宏撰,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四明本”為四明豐道生所藏,又歸寧波天一閣范氏,現(xiàn)亦藏故宮博物院。以上三本清末又曾均歸端方,后散佚。“玲瓏山館本”為清初馬日璐、馬日琯兄弟玲瓏山館所藏,后歸李文田,現(xiàn)此拓本藏香港中文大學。>

東漢  佚名  《郙閣頌》全稱《析里橋郙閣頌》隸書  陜西略陽白崖<東漢建寧五年(172年)二月刻,在陜西略陽白崖。清萬經(jīng)評其書云:“字樣仿佛《夏承》而險怪特甚,相其下筆粗鈍,酷似學堂五六歲,小兒描朱所作,而仔細把玩,一種古樸,不求討好之致,自在行間。>

東漢  佚  名  《建寧殘碑》<東漢建寧元年(168)刻。1976年臨猗縣城關(guān)鎮(zhèn)翟村翟方進墓穴中出土。殘石高船厘米,寬46厘米,厚16厘米。“建寧元年九月辛酉”八字清晰可見。清人葉昌熾云:“太行以西,同蒲以北,無漢碑”,故此石發(fā)現(xiàn)實屬空前。著名書畫家董壽平、國家文物鑒定專家史樹青均有題跋。>

東漢  佚名  《景君碑》隸書<此碑全稱《漢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又名《北海相景君碑》。漢漢安二年(143)立,隸書,縱288厘米,橫105.6厘米, 碑文17行,行23字。篆額“漢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2行12字,碑陰有隸書54人題名。存山東濟寧。碑文記景君歿后,門下屬吏慕其德而為之樹碑之事。景君,不著名字,北海任城(今山東濟寧)人。嘗屬司農(nóng),官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東)令、益州(治滇池,在今四川晉寧縣東)太守、北海相。漢安二年卒。此碑一反漢隸多方扁的特征,字形稍長,結(jié)體寬博,筆畫平直方勁,有凌厲萬鈞之勢。豎筆多作“倒薤”(懸針)狀,在漢隸中獨樹一幟。明王世貞謂其“書法故自古雅”(《弇州山人稿》)。清孫承澤也稱其“方整有分法。王元美稱之曰‘古雅’,非溢美也。”(《庚子消夏記》)。翁方綱云:“元吾竹房(丘衍)《三十五舉》云,‘隸書須是方勁古拙,斬釘截鐵,挑撥平硬如折刀頭,方是漢隸”,此語惟是碑可以當之。”(《兩漢金石記》)楊守敬云:“隸法易方為長,已開峭拔一派,郭蘭石(尚先)謂‘學信本(歐陽詢)書,當從《鄭固》、《景君》入’,可謂探源之論。”(《激素飛清閣平碑記》)康有為云:“古氣磅礴,曳腳多用籀筆,與《天發(fā)神讖》相似,蓋以和帝以前書皆有篆意。”(《廣藝舟雙楫》)>

東漢  佚名  《開母廟石闕銘》篆書<東漢篆書碑刻。原碑稱《啟母廟石闕銘》,因避漢景帝名諱,改成《開母》。延光二年立于嵩山,是《嵩山三闕》之一。銘文分成二段,《金石萃編》載:每段均高一尺八寸五分,寬八尺九寸五分。字凡共二十行,滿行十二字,下段題名十行,滿行七字。書法古樸,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謂之“茂密渾勁”。是漢代篆書的名跡。此闕石質(zhì)粗劣,歷時久遠,故缺損亦多,《校碑隨筆》以“玄”字右下角未損者,為明代拓本。上海藝苑真賞社有影印本行世。>

東漢  佚名  《開通褒斜道刻石》全稱《漢畜阝君開通褒斜道刻石》<漢永平九年(66)刻,16行,行5~11字不等。石在陜西褒城(今勉縣)北石門溪谷道中。是現(xiàn)存最早的東漢摩崖刻石。此石書法氣魂宏偉,布局飽滿,筆劃較細但遒勁有力,溶入篆意,高古偉岸,加上天然石紋背景更增添一種奇趣。此石又稱《鄐君開通褒斜道刻石》,俗稱《大開通》或《開道碑》。據(jù)銘文記載,東漢水平六年(63),漢中太守鉅鹿鄐君奉詔受廣漢蜀郡巴郡刑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動工開通斜棧道。至水平九年四月落成,這項巨大的工程歷時三年之久。另據(jù)史籍記載和學者考訂,該棧道上著名的古石門隧道,就是由鄐君主持在這段時間首次開通的。《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因年久為苔蘚所封,故人莫知之。至南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三月,始為南鄭縣令臨淄晏袤發(fā)現(xiàn),并刻長篇題記于其旁。但此后六百余年又滿被苔蘚,無人間津。到清乾隆間,陜西巡撫、金石家畢沅撰《關(guān)中金石志》,復(fù)搜訪而得之,遂有拓本傳世。此刻在晏袤以前的歐、趙、洪三家著錄中均未及之,至南宋婁機《漢隸字源》始見著錄。字與《石門頌》、《西狹頌》、《郙閣頌》并為漢著名摩崖,而且年代最早。銘文內(nèi)容具有重要史料價值,書法亦別具特色。其結(jié)字方古舒闊,因自然石勢作字,字之大小及筆畫的長短、粗細皆參差不整,沒有波磔,天真樸拙而很有氣勢,保留了早期隸書的許多特點。宋晏袤評其“字法奇勁,古意有余。與光武中元二年《蜀郡太守何君閣道碑》體勢相若。建武、水平去西漢未遠,故字畫簡古嚴正,觀之使人起敬不暇。”(《題記》)清方綱謂:“至其字畫古勁,因石之勢縱橫長斜,純以天機行之,此實未加波法之漢隸也。”(《兩漢金石記》)方朔謂:“玩其體勢,意在以篆為隸,亦由篆變隸之日,渾樸蒼勁。”(《枕經(jīng)金石跋》)錢大昕謂:“文字古樸,東京分隸,傳于今者,以此為最先焉。。(《潛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楊守敬謂:“余按其字體長短廣狹,參差不齊,天然古秀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摩擬,此之謂神品。”(《平碑記》)劉熙載謂:“《開通褒斜道刻石》,隸之古也。”(《藝概》)康有為謂:“《楊孟文頌》勁挺有姿,與《開通褒斜道》疏密不齊,皆具深趣。……《褒斜》、《裴岑》、《郙閣》,隸中之篆也。“(《廣藝舟雙楫》)。>

東漢  佚名  《孔彪碑》隸書<東漢建寧四年(171)七月立,隸書。碑陽十八行,行四十五字。存曲阜孔廟。碑主人孔彪,字元上,孔子十九世孫,孔宙弟。歷官郎中、尚書侍郎、博陵太守等。博陵故吏崔烈等立碑頌其業(yè)績。此碑雖然剝落比較嚴重,但書風瘦勁淳雅,娟秀可愛,字形較扁,左右分張,波磔明顯,法度嚴謹,在漢隸中堪稱上乘。自歐陽修《集古錄》以來,迭經(jīng)著錄,書家品評頗高。清初孫承澤《庚子消夏記》云:“書法娟美,開鐘元常法門矣。”翁方綱《兩漢金石記》稱:“是碑全似今日正書之法,不特人旁起筆不用逆勢也。朱竹垞喜作分隸,而以是碑絕類《曹全碑》,未然也。”郭尚先《芳堅館題跋》謂:“漢碑字之小者,《孔元上》、《曹景完》二石也。《曹景完碑》秀逸,此碑淳雅,學書不學此碑,不知今隸源流相通處。惜存字無多,不及《郃陽碑》(即《曹全》)之完善也。”楊守敬《平碑記》云:“碑字甚小,亦剝落最甚,然筆畫精勁,結(jié)構(gòu)謹嚴,當為顏魯公所祖。”李瑞清跋云:“此碑用筆沉著飄逸,大得計白當黑之妙,直與《劉熊》抗衡。學者得此,可以盡化板刻,脫盡凡骨矣。”這些評論,闡述了此碑的藝術(shù)特點以及它在漢碑中的地位,大體是符合實際的。>

東漢  佚名  《孔宙碑》隸書<全稱《漢泰山都尉孔宙碑》。漢延熹七年(164)立。15行,行28字。存山東曲阜廖孔廟。額篆書(陽文)“有漢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二行十字。有穿。碑陰額篆書(陽文)“門生故吏名”五字,下隸書題名三列。碑主人孔宙,字季將,孔融之父,孔彪之兄,孔子第十九代孫。歷官郎中、都昌長、元城令、泰山都尉,卒于延熹六年正月,年六十有一。死后,門生故吏勒銘頌其德。是碑自歐陽修《集古錄》收載之后,代有著錄,對后世影響較大。其書風屬方整秀潤一路,與《史晨》《乙瑛》、《華岳廟》諸碑相近。結(jié)字中宮綿密,左右開張,橫畫甚長,波磔分明,用筆圓轉(zhuǎn)遒麗,有篆書意味。碑陰字尤方正蘊籍,與碑陽之字非出一人之手。明清以來,金石書家多稱譽之。明郭宗昌《金石史》謂:“其書尚存分法,且結(jié)體古逸,殊不易造。……漢碑陰字多潦倒,此獨超逸古雅,非魏人所及。”清初朱彝尊云:“《孔宙碑》屬流麗一派,書法縱逸飛動,神趣高妙。”(《曝光亭集》)翁方綱謂:“碑與碑陰書出二手者,獨是碑耳。然皆漢隸之員醇美者。”(《兩漢金石記》)萬經(jīng)謂:“規(guī)矩整齊,一筆不茍,而姿態(tài)卻自橫溢。有《卒史》(《史晨》)之雄健而去其板滯,化《韓勑》(《禮器》)之方輻而有其清真。”(《漢魏碑考》)郭尚先稱其“結(jié)體寬博而綿密,是貞觀諸大家所祖。褚中令(遂良)勒筆皆長,亦濫觴于是。”還說:“近人每以《豫州從事碑》(《尹宙》)與此并稱‘二宙.’,實則《尹碑》不及遠甚。字體規(guī)整而氣勢跌宕,風神俊朗而氣象渾穆。其結(jié)體運筆已開《受禪》、《大饗》二石意矣。”(《芳堅館題跋》)楊守敬跋其碑云:“波磔并出,八分正宗;無一字不飛動,仍無一字不規(guī)矩。視《楊孟文頌》之開闔動宕、不拘于格者,又不同矣。然皆各極其妙,未易軒輊也。”孔宙碑是漢碑之精品,也是學習隸書的難得的范本。>

東漢  佚名  《禮器碑》隸書<全稱《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魯相韓勑復(fù)顏氏繇發(fā)碑》、《韓勑碑》等。漢永壽二年(156年)刻,隸書??v227.2厘米,橫102.4厘米。藏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東廡。 無額。四面刻,均為隸書。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韓勑等九人題名。碑陰及兩側(cè)皆題名。此碑自宋至今著錄最多,是一件書法藝術(shù)性很高的作品,歷來被推為隸書極則。書風細勁雄健,端嚴而峻逸,方整秀麗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陰是其最精彩部分。藝術(shù)價值極高。一向被認為是漢碑中精典之作。明郭宗昌《金石史》評云:“漢隸當以《孔廟禮器碑》為第一”,“其字畫之妙,非筆非手,古雅無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謂‘星流電轉(zhuǎn),纖逾植發(fā)’尚未足形容也。漢諸碑結(jié)體命意,皆可仿佛,獨此碑如河漢,可望不可即也。”清王澍《虛舟題跋》評云:“隸法以漢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為奇絕,瘦勁如鐵,變化若龍,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說,“唯《韓勑》無美不備,以為清超卻又遒勁,以為遒勁卻又肅括。自有分隸以來,莫有超妙如此碑者。”清楊守敬也說:“漢隸如《開通褒斜道》、《楊君石門頌》之類,以性情勝者也;《景君》、《魯峻》、《封龍山》之類,以形質(zhì)勝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論之,寓奇險于平正,寓疏秀于嚴密,所以難也。”(《平碑記》)此碑字口完整,碑側(cè)之字鋒鋩如新,尤其飄逸多姿,縱橫迭宕,更為書家所激賞。攻漢隸者,多以《禮器》為楷模。《禮器碑》所傳拓本甚多。明拓斷裂適當垂處,不遑寫下一字,而引上腳使長,又與是碑‘年’字不同。”>

東漢  佚名  《李孟初神碑》隸書<此碑全稱《漢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神祠碑》,又名《李孟初神祠碑》。漢桓帝二年(1543年)立,隸書。存河南南陽市臥龍崗漢碑亭。清乾隆間白河水漲沖出,后又入土,道咸間又沖出。咸豐十年(1860)金梁移置南陽府置,并在碑下殘泐處刻題記。今與《張景碑》、《趙菿殘碑》同藏臥龍崗漢碑亭中。此碑出土較晚。在翁方綱《兩漢金石記》首見著錄。其書法渾樸圓勁,氣宇軒昂,字形有長有扁,儀態(tài)自如,堪稱漢隸中上品。清楊守敬跋云:《中州金石記》謂其疏秀似《韓仁銘》,為蔡有鄰所本。余按是碑以渾古勝,實與《韓仁銘》不相似。”當穿處“永興二年”之“年”字垂筆特長,與《石門頌》之“命”字,《張景碑》之“府”字類似。翁方綱《兩漢金石記》云:“詳其筆勢,蓋以當穿未得放筆,故于穿下不嫌過垂以伸其氣,此不獨可悟書法,亦文章蓄瀉之理耳。楊孟文《石門頌》‘命’字,則以石紋以東武王戟門舊藏本有楊水心(高鳳翰師)、羅振玉等跋者為最佳,現(xiàn)藏北京圖書館。>

東漢  佚名  《劉平國頌》 隸書<此刻全稱《龜茲左將軍劉平國摩崖》,又名《劉平國治路頌》、《劉平國治關(guān)亭誦》、《龜茲刻石》等。漢永壽四年(158年)八月刻,隸書摩崖。8行,105字。在新疆拜城東北150公里的博扎克拉格溝口一塊山巖壁間。清光緒五年(1879)夏,張曜督師烏魯木齊,遣軍人探越天山之捷徑。行至賽里木亂山中,一軍人迷路,無意中發(fā)現(xiàn)巖壁間微露鑿痕,縱橫似有字跡,乃歸告同伍。幕客施補華(均甫)聞之,連騎裹糧往窮其異,知為后漢摩崖,遂椎拓以傳世。文稱“永壽四年八月。,永壽凡三年,次年六月改元“延熹”。此刻剝落嚴重,文字漫漶。其書大小參差,多用圓筆,若不經(jīng)意而饒有古逸之趣,較之《西狹》、《石門》諸刻,更為寬博疏放。>

東漢  佚名  《劉熊碑》隸書<全稱《漢酸棗令劉熊碑》。又名《劉孟陽碑》。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云:“酸棗城(故城在今河南延津縣北十五里)有縣令《劉孟陽碑》”,是為《劉熊碑))最早記載。此后宋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相繼著錄,南宋洪適《隸釋》復(fù)詳記碑之全文(只有少數(shù)字殘缺),可見此時碑尚未斷毀。據(jù)洪氏所記,原碑共二十三行,行三十三字。后碑斷,殘存兩塊。后此兩塊殘石也已不存。1915年金石家顧燮光訪得碑陰殘石一塊,存字八行,計六十三字;殘石側(cè)面有宋人題記。此殘石現(xiàn)存延津縣文化館。碑主人劉熊,字孟陽,廣陵(今江蘇揚州)海西人。系東漢光武帝劉秀之玄孫,作過酸棗縣令?!秳⑿鼙窞閭魇乐麧h碑之一。其結(jié)字規(guī)矩整飭,用筆流美遒逸,布局疏朗清爽。清翁方綱謂:“是碑隸法實在《華山碑》之上”,殆非過譽。楊守敬跋語亦稱其“古而逸,秀而勁,疏密相間,奇正相生,神明變化,擬于古文。”其刊刻精致,但氣魄稍遜。此碑并無書人姓名。唐詩人王建題此碑云:“蒼苔埋字土埋龜,風雨銷磨絕妙辭;不向圖經(jīng)中舊見,無人知是蔡邕碑。”遂致后人多以為蔡邕書,實際是一種附會。此碑近世流傳拓本有三:一為劉鶚舊藏本,整紙未剪,存原碑上段殘石起首十五行,行約十二字,下段殘石末起二十三行,行十七字。曾歸端方,后歸衡永?,F(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一為范懋政舊藏本,經(jīng)剪裱又恢復(fù)成整幅大軸,與劉本同為兩殘石合拓。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一為沈樹鏞舊藏本,為原碑下半截殘石托本翻刻本,中華書局曾影印。>

東漢  佚  名  《婁壽碑》<全稱《漢玄儒先生婁壽碑》,東漢靈帝熹平三年(174年)刊立。石初置湖北襄陽光化縣,后遷乾德縣(或云遷山東榖城),石久佚。據(jù)考,傳世較真之舊拓本為宋拓剪裱本,即華氏真賞齋舊藏本,前缺三開四十八字,存十一開,有明清名家豐道生、朱彞尊、何焯、錢大昕、龔自珍、何紹基、端方等題跋及觀款,流傳有緒,惜今已不知所在,幸有印本傳世,聊補其憾。>

東漢  佚名  《孟孝琚碑》隸書 云南昭通第三中學<此碑又名《孟□(左王,右上宀,右中一,右下足)殘碑》。東漢桓帝永壽二年(156)立,縱133厘米, 橫96厘米。碑文存15行,行21字。存云南昭通第三中學。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九月出土于昭通城南十里白泥井馬氏舍旁,后移置昭通風池書院。以出土晚,近世方若《校碑隨筆》等始見著錄。若名學者楊守敬、羅振玉、梁啟超、袁丕鈞等先后有考證論述。碑不著立石年月,因文中有“丙申月建臨卯”及“十月癸卯”等語,羅、袁二氏考為西漢成帝河平四年(前25)立。袁氏又說可能為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立。姚安由云龍《定庵題跋》從文風、字體、碑版史等作全面考察,定為東漢桓帝永壽二年(156)立,此說近是。《孟孝琚碑》與近年發(fā)現(xiàn)的《漢封地刻石》并為云南存世最早之刻石(后者立于東漢安帝延光四年(125),見孫太初《云南古代石刻叢考》)。其寬舒方整的結(jié)體,圓勁峭拔的用筆,茂密渾穆的布局,恢宏大度的氣勢,頗與《封龍山頌》近似。由云龍謂:“滇中石刻,兩爨(《爨龍顏》、《爨寶子》)已為邊方生色,更得此碑,距今殆千八百余年,又駕兩爨而上之,足以征滇省文化輸入之早。”(《定庵題跋》)此碑不但書法高妙,而且是研究文化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有整紙初拓及陳榮昌藏拓等傳世。陳氏依文意以為每行上闕七字,并一一點校增補。山東有翻刻本。>

東漢  佚名  《裴軍紀功碑》隸書<此碑全稱《漢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漢永和二年(137)八月立,隸書,6行,行10字。在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碑舊址在新疆巴里坤城西五十里之石人子;此碑上銳下大,孤筍挺立,望之如石人,因名其地。清雍正七年(1729)大將軍岳鐘琪移置將軍府,雍正十三年撒師,又移置巴里坤城關(guān)帝廟。碑文記載漢永和二年敦煌太守裴岑率三千人,誅殺呼衍王等,“斬馘部眾,克敵全師,除西域之災(zāi),蠲四郡之周,邊境艾安,振威到此”,因勒石以紀其戰(zhàn)功。此碑字體系以篆入隸,圓勁古厚,氣勢磅礴。字形較它碑為長,寬博大度,章法茂密。與《鄐君》、《石門》、《西狹))6刻石同屬一路。清方朔謂其書“雄勁生辣,真有率三千人禽王俘眾氣象。乃以篆為隸,由篆變隸之漸也。”(《枕經(jīng)金石跋》郭尚先云:“此碑樸古遒爽,其法大似摹印篆,與《鄐君》、《楊孟文頌》(《石門頌》)、《李翕》(《西狹頌》)諸摩崖為類。”又云:“漢人分書多短,惟此碑結(jié)體獨長。次則《析里碑》(《郙閣頌》)耳。”(《芳堅館題跋》) >

東漢  佚名  《魯峻碑》隸書 <此碑全稱《漢司隸校尉忠惠公魯君碑》,又名《漢司隸校尉魯峻碑》、《魯忠惠碑》。東漢熹平三年(173年)四月立。17行,行32字。在山東濟寧市孔廟。碑主人魯峻,字仲嚴,山陽(故治在今山東金鄉(xiāng)縣西北四十里)昌邑人。官至司隸校尉、屯騎校尉。熹平元年卒于住所,終年六十二歲。次年四月,門生故吏于商、馬蔭等三百二十人為之樹碑頌德。碑原在金鄉(xiāng)焦氏山南魯峻墓所。據(jù)《水經(jīng)注·濟水》引戴延之《西征記》云,墓前尚有石祠石廟,“四壁皆青石隱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象,像邊皆刻石記之,文字分明……”這是和山東嘉祥武梁祠漢畫像石同類的石刻藝術(shù)品。墓前之碑,后被人移置任城(即今濟寧)孔廟。此碑漫漶頗甚,許多字已不可辨。其書法方勁、厚重而豐腴,兼有蕭散、古逸之致。其字有大有小,欹正相生,布局活潑可愛。碑陽與碑陰之字非出一手,而碑陰古樸自然,尤多天趣。明郭宗昌《金石史》謂其“書法峭峻古雅,第小開魏人堂室,然自是漢格。”清萬經(jīng)云:“字體方整勻凈,凡勒筆、磔筆、超筆、挑起處極豐肥,開元諸家似效其體。”楊守敬《平碑記》則謂:“豐腴雄偉,唐明皇、徐季海亦從此出,而肥濃太甚,無此氣韻矣。”以上諸家頗有見地的評論,說明了《魯峻碑》對后世書風所產(chǎn)生的影響。宋鄭樵《金石略》以此碑書法高妙,推定是蔡邕所書,此說實際上并沒有什么根據(jù)。從趙明誠《金石錄》開始,就已提出懷疑,以后的許多書家學者多依趙說。>

東漢  佚名  《嵩山開母廟石闕銘》<又名《嵩山開母廟西石闕銘并題銘》簡稱《開母廟石闕銘》銘文共25行每行15字 與《嵩山泰室石闕銘》、《嵩山少室石闕銘》并稱“嵩山三闕”均位于河南省嵩山>

東漢  佚名  《嵩山少室石闕銘》<(簡稱《少室石闕銘》>

東漢  佚名  《嵩山泰室石闕銘》<又名《中岳泰室石闕銘》《中岳泰室陽城石闕題記》簡稱《太室石闕銘》>

東漢  佚名  《三老忌日碑》又稱《三老諱字忌日記》 隸書<漢建武二十八年(52)五月刻,縱75厘米,橫37厘米。存杭州西泠印社。此碑清咸豐二年(1852)出土于浙江余姚客星山下。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天國軍曾用作灶石,雖經(jīng)薰灼,字幸完好。1921年秋,碑轉(zhuǎn)徙至上海,為京江陳渭泉所得,日人欲以重金購之,事為浙人姚煜、沈?qū)毑@悉,即與同里丁輔之等募款以八千金買得,石遂免于外流?!度霞扇毡放c會稽《跳山摩崖》(《大吉買山地記摩崖》)同為浙江漢刻重寶,也是浙江現(xiàn)存最古之碑刻。碑文字體介于篆隸之間,結(jié)體寬舒不拘,書風古厚樸茂,章法錯落有致。初拓因石面不平,石花斑駁可愛,字畫較肥厚。晚拓石面磨平,字畫變纖弱。有翻刻本,俱不佳。>

東漢  佚名  《三老趙寬碑》 隸書 青海省圖書館<此碑又稱《三老掾趙寬碑》,簡稱《趙寬碑》。東漢光和三年(180)刻。23行,行32字,藏青海省圖書館。1942年出土于青海省樂都縣老鴉城西之白崖子,出土時,已自首行“三”字至二十二行“言”字蜿蜒斜裂。曾歸馬步芳,后收入青海省圖書館。1950年該館失火,樓塌碑碎,僅存碗口大一塊。碑主趙寬,字伯然,金城郡(治允吾,即今甘肅皋蘭西北黃河北岸)浩亹(故城在今甘肅碾伯縣東)人。漢名將趙充國之孫。曾隨第五將軍破羌,會敗績,死傷慘重,寬幸生還。有文名,官至三老掾(“三老”為漢時掌管文化之官名)?;傅墼味?152)二月卒,終年六十五歲。此碑于張維《隴右金石錄》首見著錄。碑字較小,書法流美勁健,用筆有方有圓,以圓為主。評者謂兼有《張遷》、《華山》、《校官》之意,而別具一格。初出土精拓本不易見?!段奈铩?964年第五期作過介紹?!稌ā?983年第三期有影印整拓。>

東漢  佚名  《石門頌》隸書 摩崖石刻<全稱《漢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又稱《楊孟文頌》。東漢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隸書。20行,行30、31字不等,縱261厘米,橫205厘米。藏漢中博物館。它卷鐫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陜西漢中市褒城鎮(zhèn)東北褒斜谷古石門隧道的西壁上。內(nèi)容為漢中太守王升表彰楊孟文等開鑿石門通道的功績。文辭為王升撰。此摩崖刻字書寫較隨便,不刻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真自然的情趣,為后世書家所珍愛。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沔水》云:“褒水又東南歷小石門,門穿山通道,六丈有余。刻石,言漢明帝永平中,司隸校尉楗為楊厥之所開”,這是有關(guān)《石門頌》的最早記載。酈道元精于古歷史地理之研究,為世所公認,但疏漏失察之處,也在所難免。以上記載中就有兩處失實:一是頌文中因有“楊君厥字孟文”一語,酈氏便誤以為這位楊君名厥字孟文。后世不少學者沿襲酈說,不加深究,遂致以訛傳訛。如宋歐陽修《集古錄》即從酈說,趙明誠《金石錄》更將《石門頌》徑稱為《楊厥碑》了。經(jīng)過宋代洪適《隸釋》一書的考證,才弄清此處的“厥”字,實際是語助詞,也可解釋為“其”或“他的”的意思,并不是這位楊先生的名字。洪氏引《華陽國志》所載,楊君實名渙,字孟文。二是酈道元及其以后的許多人,以為古石門是楊孟文開鑿的,這也與史實不符。開鑿石門之舉,早在漢高祖劉邦時代就開始了,只是沒有完成。據(jù)石門的另一著名摩崖《鄐君開通褒斜道刻石》明確記載,東漢明帝水平六年至九年(63~66),漢中太守鄐君最后完成了開通褒斜、石門的任務(wù)。后因安帝初年屢遭戰(zhàn)亂毀壞,石門阻塞不通。順帝初年,經(jīng)楊孟文再三奏請,才重新修復(fù)。因此,楊孟文與石門之首次開通,沒有直接關(guān)系?!妒T頌》的藝術(shù)成就,歷來評價很高。其結(jié)字極為放縱舒展,體勢瘦勁開張,意態(tài)飄逸自然。多用圓筆,起筆逆鋒,收筆回鋒,中間運筆道勁沉著,故筆畫古厚含蓄而富有彈性。通篇看來,字隨石勢,參差錯落,縱橫開闔,灑脫自如,意趣橫生。《石門頌》為漢隸中奇縱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隸中草書”之稱。文中“命”、“升”、‘誦”等字垂筆特長,亦為漢隸刻石中所罕見?!妒T頌》對后世影響很大。清張祖翼跋此碑云:“然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楊守敬《平碑記》云:“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1967年因在石門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庫,乃將此摩崖從崖壁上鑿出,1971年遷至漢中市博物館,保存至今?!妒T頌》摩崖是我國著名漢刻之一,他與略陽《郙閣頌》、甘肅成縣《西狹頌》并稱為“漢三頌”。全文共655字,全面、詳細地記述了東漢順帝時期司隸校尉楊孟文上疏請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經(jīng)過。此摩崖書法古拙自然,富于變化。每筆起處以毫端逆鋒,含蓄蘊籍;中間運行遒緩,肅穆敦厚;收筆復(fù)以回鋒,圓勁流暢。通篇字勢揮灑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隸中草書”之稱。楊守敬《平碑記》說:“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  妒T頌》是東漢隸書的極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對后來的書法藝術(shù)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解放前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辭?!贩饷?#8220;辭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門頌》。>

東漢  佚名  《史晨碑》隸書<前碑全稱《漢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隸書,兩面刻,前碑刻于東漢建寧二年(166年)三月。17行,行36字。后碑刻于建寧元年(165年)四月。14行,行36字。現(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碑文記載魯相史晨祭祀孔子的情況。后碑全稱《漢魯相史晨饗孔廟碑》,記載孔廟祀孔之事。文后有武周正書題記四行。《史晨碑》為著名的漢碑之一。前后碑字體如出一人之手,傳為蔡邕書。結(jié)字工整精細,中斂而四面拓張,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筆致古樸,神韻超絕,為漢隸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書法的典型,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明郭宗昌謂其“分法復(fù)爾雅超逸,可為百代???,亦非后世可及”。清萬經(jīng)《分隸偶存》評云:“修飭緊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識之師,步伍整齊,凜不可犯,其品格當在《卒史》(《乙瑛》)、《韓勑》(《禮器》)之右。”方朔《枕經(jīng)金石跋》云:‘書法則肅括宏深,沉古遒厚,結(jié)構(gòu)與意度皆備,洵為廟堂之品,八分正宗也。”楊守敬《平碑記》云:“昔人謂漢隸不皆佳,而一種古厚之氣自不可及,此種是也。”>

東漢  佚名  《西狹頌》隸書 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阿陽李翕西狹頌》與《甫閣頌》、《石刻頌》一起并稱“漢代三頌”<東漢靈帝建寧四年(171年)六月刻。在甘肅成縣天井山棧道中,仇靖摩崖書。此頌在漢碑是一個頗為獨特的類型,在疏放逸宕的結(jié)構(gòu)中呈現(xiàn)超邁高華的意趣。楊守敬評此碑說:“方整雄偉,首尾無一缺失,尤可保重。”>

東漢  佚名  《夏承碑》隸書 <此碑全稱《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又名《夏仲兗碑》。東漢建寧三年(170)立,隸書。14行,行27字。原碑久毀。宋趙明誠《金石錄》跋云:“碑在洺州,元祐間(1086~1093),因治河堤得于土壤中。”宋洺州廣平郡,故治即今河北省永年縣。明成化十五年(1479),廣平知府秦民悅發(fā)現(xiàn)此碑仆倒于府治后堂,遂于堂之東隅建“愛古軒”以覆之。但碑之下半截一百一十字,已為后人剜剔(見秦民悅《廣平志》)。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因筑城為工匠所毀。越二年,知府唐曜乃于漳川書院(紫山書院)取舊拓重刻一碑置亭中。重刻碑高259.2厘米,寬124.8厘米,文13行,行35字。有額,碑末有“建寧三年蔡伯喈書”一行八字及唐曜重刻題記,皆正書。存世拓本多系重刻本。 碑主夏承,字仲兗,其祖、父及兄皆居顯位,所謂“寵祿傳于歷世,策勛著于王室”。承有文德,累任縣主簿、督郵、五官掾功曹、冀州從事等職,官至淳于長(淳于縣故治在今山東安丘縣東北三十里)。建寧三年六月卒?!断某斜窞橹麧h碑之一。以其結(jié)字奇特,隸篆夾雜,且多存篆籀筆意,骨氣洞達,神采飛揚,自元王惲始定為蔡邕書,此后諸家多沿其說,然實無確據(jù),故間有提出懷疑者(如清顧南原等)。姑不論書丹者為誰,歷來對其書法有高度評價,則大致是統(tǒng)一的。如元王惲云:“近觀公(按指蔡邕)建寧三年所書《五官功曹掾夏承墓表》,真奇筆也,如夏金鑄鼎,形模怪譎,雖蛇神牛鬼,寵雜百出,而衣冠禮樂已胚胎乎其中,所謂氣凌百代,筆陳堂堂者乎!?”(《秋瀾集》)明王世貞謂:“其隸法時時有篆籀筆,與鐘(繇)、梁(鵠)諸公小異,而骨氣洞達,精彩飛動,疑非中郎不能也。然蔡集不載,而他書亦不可考,姑闕之以俟知者。”(《弇州山人四部稿》)清王澍謂:“此碑字特奇麗,有妙必臻,無法不具。漢碑之存于今者,唯此絕異。然漢人渾樸沉勁之氣,于斯雕刻已盡,學之不已,便不免墮入惡道。學者觀此,當知古人有此奇境,卻不可用此奇法。”(《虛舟題跋》)翁方綱評云:“是碑體參篆籀,而兼下開正楷法,乃古今書道一大關(guān)捩。”(《兩漢金石記》)康有為謂:“王惲以《夏承》飛動,有芝英龍風之勢,蓋以為中郎書也。吾謂《夏承》自是別體,若近今冬心、板橋之類,以論語核之,必非中郎也。”據(jù)趙明誠《金石錄》稱此碑“刻劃完好如新,余家所藏漢碑二百余卷,此碑最完。”可見原石在南宋初年尚稱完壁,惜久已不在人間。據(jù)稱存世唯一比較可信的原石拓本,為明無錫華夏(字東沙)真賞齋本,缺三十字。有翁方綱長跋,世稱孤本。>

東漢  佚名  《陽嘉殘碑》<此石又名《少壯州郡等字殘碑》。東漢陽嘉二年(133年)刻,一說永和元年(136)。清光緒元年山東曲阜出土。清光緒元年(1875)于山東曲阜出土,后歸海豐吳式芬。光緒十八年(1892)吳宅失火,傳此石與《劉玉墓志》同被燒毀。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謂:“諸書皆云,光緒十八年毀于火。近聞石在南京。”此碑碑陽漫漶其半,碑陰字字清晰。此碑書法方整秀勁,波挑夸張,飄逸多姿,允稱漢隸中之佼佼者。有重刻本。>

東漢  佚名  《鮮于璜碑》隸書 <此碑全稱《漢雁門太守鮮于璜碑》。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年)十一月刻。隸書??v242廈米,橫81~83厘米,厚12廈米。碑呈圭形,兩面共刻 827字。藏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一九七二年在天津市武清縣高村出土。1973年5月,天津武清縣高村鄉(xiāng)蘭城村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于村東蘇家墳。碑主人鮮于璜,字伯謙,官至雁門郡(屬并州,治陰館,在今山西代縣西北)太守。東漢安帝延光四年(122)卒,終年八十一歲。四十年后,其孫魴、倉、九等為之樹碑頌德。此碑體勢寬綽豐厚,用筆多方折,筆畫肥瘦有變化,左右開張,氣勢雄強?!稄堖w碑》與其相似,但晚出二十一年。歷來把《張遷碑》列為漢隸中多用方筆的代表,及《鮮于璜碑》出土,評者以為更勝《張遷碑》。碑陰隸書,較碑陽稍大,體勢更為恣肆。通碑字跡清晰完好,是建國以來所發(fā)現(xiàn)的最完整,字跡最多的漢碑。其書法屬方整勁挺,斬截爽利類型,多棱角森挺的方筆,有波勢挑法的筆劃,具變化之妙,結(jié)體方正,字體大多取橫勢。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東漢  佚名  《校官潘乾碑》隸書<此碑全稱《漢溧陽長潘乾校官碑》,簡稱《校官碑》或《潘乾碑》。東漢光和四年(181)十月立??v148厘米,橫76厘米,厚22.5厘米,16行,行27字。 藏南京博物院。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溧水(今屑江蘇)縣令喻仲遠得于高淳縣(今屬江蘇)固城湖之濱。碑主潘乾,字元卓,陳國長平(今河南西華縣東北)人。靈帝光和中為溧陽長(故城在今江蘇溧陽縣西北四十五里)。卒后縣丞趙勛及左、右尉董并、程陽等為之樹碑頌德。《校官碑》為漢隸成熟期之重要碑刻,也是江蘇省現(xiàn)存最早的三碑之一(另二,一為吳《天發(fā)神讖》、一為吳《禪國山碑》。其字體方嚴古厚,多用圓筆,布局茂密,氣勢沉雄而有汪洋之致。清方朔跋云:“字體方正淳古,有西京(指西漢)篆初變隸風范。東京(東漢)中唯《衡方》、《張遷》二碑如其結(jié)構(gòu)。”(《枕經(jīng)金石跋》)楊守敬評云:“方正古厚,已導(dǎo)《孔羨》之先路。但此渾融彼峭厲耳。”(《平碑記》)而康有為則以“豐茂”概之(見《廣藝舟雙楫·本漢》)>

東漢  佚名  《許阿瞿造像》 隸書 河南南陽市漢畫館<在“東方藝術(shù)寶庫”——河南省南陽市漢畫館所收藏的近三千塊漢代畫像石刻中,有一塊名為許阿瞿墓志畫像石極為珍貴,它上面不僅雕刻有精美的圖案,同時還鍥刻有墓主人的名字和確切的紀年等文字。這是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墓志銘,被文物專家定為“國寶”。許阿瞿墓志銘畫像石1973年出土于南陽市東郊的曹魏墓中,是三國人用漢代畫像石重新筑造墳?zāi)箷r被挪用作墓頂石的,該墓志畫像石70厘米×112厘米,石面左方為志文,隸書,豎刻6行,滿行23字,共136字,末行有16字漫漶,不能盡識,曾將拓片寄于郭沫若同志考訂斷句加標點,其文曰:“惟漢建寧,號政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許阿瞿身,年甫五歲,去離世榮。遂就長夜,不見日星,神靈獨處,下歸窈冥,永與家絕,豈復(fù)望顏。謁見先祖,念子營營,三增仗火,皆往吊親,瞿不識之,啼泣東西,久乃隨逐(逝),當時復(fù)遷。父之與母,感□□□,□壬五月,不□晚甘。羸劣瘦□,投財連(聯(lián))篇(翩),冀子長哉,□□□□,□□□此,□□土塵,立起□埽,以快往人。”從銘文中我們可以得知:墓主名叫許阿瞿,年僅五歲不幸于東漢建寧三年(即公元170年)三月十八日就夭折了,全家極為悲傷。此石的右邊刻有畫像分上下兩格,上格左邊一幼童跽坐于榻上,旁邊有銘文“許阿瞿”三字。許阿瞿前有三幼童,或托木烏,或牽引木鳩車玩耍。下格為舞樂場面,或飛劍跳丸,或踏盤鼓甩袖而舞,或撫琴吹簫奏樂,由此可以推測墓主人一定是富貴之家的孩子。許阿瞿的墓志銘銘文為四言韻文,語句流暢生動,書法方正整齊自然,在端莊厚重中透出率真靈稚氣,與該畫像石風格渾然一體,再現(xiàn)了漢代統(tǒng)治階級迷戀于“楚歌鄭舞”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反映了東漢時期崇信鬼神的觀念和迷信思想,是研究漢代社會生活和思想意識的珍貴的實物文字。>

東漢  佚名  《楊淮表記》隸書<全稱《司隸校尉楊淮表記》。東漢隸書摩崖石刻。熹平二年刻于褒科道崖壁?!督鹗途帯份d:石高八丈三寸,寬二尺二寸,字共七行,每行二十五六字不等。隸法圓勁遒逸?!逗骈w漢碑跋》稱:“字體與《石門頌》仿佛而疏蕩過之。”傳世墨本以“黃卞玉”等字未損者為佳,考見《校碑隨筆》。>

東漢  佚名  《楊叔恭殘碑》隸書<此碑今稱《漢沇州刺史楊叔恭殘碑》。東漢建寧四年(171)七月刻,隸書。碑殘,存71字。藏故宮博物院。原在山東鉅野昌邑集路旁?!端?jīng)注·濟水》云:“大城(即沇州)東北有金城,城內(nèi)有《沇州刺史河東薛棠像碑》,……次西有《沇州刺史茂陽楊叔恭碑》,從事孫光等以建寧四年立,……”此是有關(guān)《楊叔恭碑》的最早著錄?!稐钍骞П方Y(jié)字工整,體勢開張,書風古雅秀潤;其碑側(cè)題名更為疏宕蕭散。清方朔跋云:“書法古雅秀挺,有合《韓勑》、《史晨》二家意思。碑側(cè)題則跌宕疏秀,不拘故常,亦不異《韓勑碑陰》、《史晨》末,可寶也。”(《枕經(jīng)金石跋》)康有為稱:“《楊叔恭》、《鄭固》端整古秀,其碑側(cè)縱肆,姿意尤遠,皆頑伯(鄧石如)所自出也。”(《廣藝舟雙楫》)>

東漢  佚名  《乙瑛碑》隸書<全稱《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又稱《孔廟置守廟百石卒史碑》、《孔龢碑》。漢桓帝永興元年(153年)立,隸書。18行,行40字。現(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內(nèi)。碑高260厘米,寬128厘米。碑后附“后漢鐘太尉書,(宋)嘉祐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正書一行。此碑記司徒吳雄、司空趙戒以前魯相乙瑛之言,上書請于孔廟置百石卒史一人,執(zhí)掌禮器廟祀之事。桓帝準可,時乙瑛已離任,遂以孔龢補之。此碑結(jié)體方整,骨肉亭勻,波磔分明,法度嚴謹,用筆方圓兼?zhèn)洌秸杏行阋葜畾?;是漢隸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屬方整平正一路,與《史晨》、《華岳廟》、《熹平石經(jīng)》同趣。自歐陽修《集古錄》以降,迭經(jīng)著錄,對后世影響很大。宋張稚圭以為鐘繇所書。宋洪適《隸釋》云:“……繇以魏太和四年(230)卒,距永興蓋七十八年,圖經(jīng)所云非也。”明趙崡《石墨鐫華》也說:“元常,獻帝初始為黃門侍郎,距永興且四十年,此非元常書明甚。未知張稚圭所按何圖。其敘事簡古,隸法遒勁,令人想見漢人風采,正不必附會元常也。”明郭宗昌《金石史》謂此碑“爾雅簡質(zhì)可讀,書益高古超逸。”清方朔《枕經(jīng)金石跋》云:“《乙瑛》立于永興元年,在三碑《禮器》、《史晨》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稱宗廟之美、百宮之富。王篛林(澍)太史謂雄古,翁潭溪(方綱)閣學謂骨肉勻適,情文流暢,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不虛也。”何紹基《東洲草堂金石跋》云:“樸翔捷出,開后來雋利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

東漢  佚名  《尹宙碑》隸書  河南鄢陵縣<全稱《漢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192廈米。橫89.6厘米。14行。行27字。存河南鄢陵縣。額篆書僅存“從銘”二字。元皇慶元年(1312)正月,汴梁路(今河南)鄢陵縣達魯花赤阿巴赤,以重修孔子廟廣求石材,于洧川(今河南洧川縣境)發(fā)現(xiàn)此石,后移至鄢陵孔廟內(nèi)。不知何時又沒入士中。明嘉靖十七年(1538),一說萬歷間(1573~1619),因棺水泛漲,岸崩而重出,復(fù)遷回鄢陵孔廟。今廟已改為縣立第二中學。碑陰有元皇慶三年題記。碑主人尹宙,字周南,河南潁川人。博通經(jīng)傳,官至豫州(治在今安徽毫縣)從事。熹平六年四月己卯卒,終年六十二歲?!兑姹方Y(jié)體內(nèi)緊外拓,筆畫細瘦圓健,體勢近似楷書,元明以來書家多稱之。清王澍評其書云:“漢人隸書,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約多以古勁方拙為尚,獨《尹宙碑》筆法圓健,于楷為近。”(《虛舟題跋》)后世每多以此碑與《孔宙碑》并稱“二宙”。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謂:“(《尹宙》)碑字較諸碑稍大,而沖和有度,正與《孔宙碑》可同玩之。”郭尚先雖以為《尹宙》比《孔宙》“不及遠甚”,但他臨寫“二宙”時,仍說“筆下覺有秦篆氣”,并說《尹宙》“其神逸固不及《史晨》、《韓勑》諸石,而圓到整麗,要非魏人所能仿佛。”(《芳堅館題跋》)至乾隆時,全碑仍一字不缺。其后拓本,泐字漸多。此碑書法筆法圓健,與楷相近。古代書家給以較高的評價,“無一字不生動,無一字不規(guī)矩”,《尹宙碑》是漢隸高峰期的碑刻之一。>

東漢  佚名  《幽州書佐秦君石闕》隸書<此石1964年出土于北京西郊石景山。無年月,存陽文“漢幽州書佐秦君之神道”10字。藏北京首都博物館。同時發(fā)現(xiàn)的有石表、石柱、石柱礎(chǔ)、石闕頂?shù)?。石柱刻文?#8220;永元十七年四月”等字樣。“永元”為東漢和帝年號,凡十六年(89~104)。公元105年陰歷四月改元“元興”,刻文仍題“水元十七年”,當是由于遠離京城,詔令未至之故。其書大小參差,多用方折。筆畫圓勁如截鋼絲,氣勢雄渾,別具一格。>

東漢  佚名  《袁安碑》小篆<全稱《漢司徒袁安碑》藏于河南省博物館 碑文共有10行每行16字是漢代小篆書法的杰出代表。<東漢永元四年(92年)立,篆書,10行,行存15字。藏河南省博物館。上下殘損,民國十八年被發(fā)現(xiàn),為世所重,一九二三年在洛陽出土《袁敞碑》,書風與此碑極其相似,專家以為一人所書。袁敞為袁安之子。后多以二碑并稱。《袁安碑》在書風上屬于規(guī)范嚴謹一類,篆法通婉流暢,精細均勻,疏密得當,加之刻工精細。繼承了正脈篆書傳統(tǒng)。不失為臨習篆書的好范本。>

東漢  佚名  《袁敞碑》小篆<東漢元初四年(117年)刻。碑有斷缺。《袁敞碑》,全稱《漢司空袁敞碑》,1923年春,出土于洛陽。此碑以方折之筆作篆法,不失流暢,成為此碑長處。是小篆書體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清鄧石如習小篆,從此碑獲益不少。>

東漢  佚名  《趙菿殘碑》隸書<此碑全稱《漢郎中趙菿殘碑》。無年月,存92字,藏河南南陽漢碑亭。1937年春,南陽城東李相公莊出土。現(xiàn)與《張景碑》、《李孟初碑》同置南陽臥龍崗漢碑亭內(nèi)。碑文記趙菿功德。菿,史籍不載。其書法內(nèi)斂外拓,波磔分明,方嚴峻利,布局疏朗,有古厚之風,當是東漢末期漢隸達于鼎盛時之制。文物出版社《書法叢刊》第九輯有整拓縮印。>

東漢  佚名  《張景碑》隸書<此碑又名《張景造土牛碑》。東漢延熹二年(159年)立,隸書??v125厘米,橫54厘米。四周殘損,存12行,行23字,共229字。存河南南陽市臥龍崗漢碑亭內(nèi)。一九五九年在河南南陽市南城門里路東出土。碑文記述地方官同意鄉(xiāng)民張景包修土牛、瓦屋等設(shè)施,以免其本家世代徭役之事。字法端嚴工細,體勢開張,波磔分明,用筆峻利,方圓兼?zhèn)?,秀麗多姿。雖出自民間無名書手,但可直與著名漢碑《史晨》、《乙瑛》、《曹全》等相伯仲。碑中有一“府”字曳腳特長,呈刀幣形,為他碑所罕見。1982年文物出版社有初拓影印本。此碑屬于漢碑中雋永秀勁一派,筆勢波磔分明,體勢橫扁平整,端莊自然,是上承古篆,下開楷則的漢代隸書碑群代表。>

東漢  佚名  《張遷碑》隸書<全稱《漢故轂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東漢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二月立。明初在山東東平縣出土,現(xiàn)存山東泰安岱廟碑廊。碑高2.92米,寬1.07米。碑內(nèi)容為故吏韋萌等追念縣令張遷的業(yè)績。碑主人張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境內(nèi))人,曾任城(今河南洛陽市西北)長,遷蕩陰(今河南湯陰縣)令。故吏韋萌等為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紀之。碑陰三列,上兩列各19行,下列3行,刻有捐錢人題名和錢數(shù)。碑陽隸書15行,滿行42字,共567字,字徑3.5厘米。碑陰刻立碑官吏41人銜名及出資錢數(shù),共3列41行323字,隸書,字徑3.5厘米。額篆書“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2行12字,字徑9.5厘米。書體意在篆隸之間又能有意曲屈,似漢印之繆篆。12字分兩行而無列,布局緊密大小錯落,渾然一體,或挪讓、或盤曲、或長短、剛健有力,實為額中之妙品。此碑在明初掘地時發(fā)現(xiàn),立于東平儒學明倫堂前,當時碑文完好可讀,到明正 德年間,僅殘缺5字,“東里潤色”4字尚好;清乾隆年間,“東里潤色”“東”字 泐半邊,“潤”字泐半邊,其水旁尚存中點,“色”字與下邊的“君”字泐大半。 建國后,在東平縣政府院內(nèi)建亭一座,立碑于內(nèi)。1966年移至岱廟炳靈門,外置玻 璃罩加以保護。此時殘泐65字,不可認讀的36字。1983年10月移岱廟碑廊。此碑出土較晚,保存完好。此碑自出土以來,為歷代金石、書法家所推崇。詞旨淳古,隸書樸茂,字體方 整中多變化、樸厚中見媚勁,蠶不并頭,雁不雙設(shè),外方內(nèi)圓,內(nèi)捩外拓,是雕刻、書法藝術(shù)的珍品。其書法以方筆為主,筆劃嚴謹豐腴不失于板刻,樸厚靈動,堪稱漢碑中的上品。最早著錄此幫的是明都穆《金薤琳瑯》。清初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疑其為后為摹刻。但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刻碑書風樸茂端直,非漢人不能為,再加上自然剝落的痕跡,更非人為,幫為原刻。1973年出土的《鮮于璜碑》與此碑風格相近,而《鮮于璜碑》早《張遷碑》21年,二者均為漢隸中方筆之典型?!稄堖w碑》流行的有明拓本、清拓本、影印本和翻刻本。明拓本為最早版本,而又以其第八行“東里潤色”四字完好的故宮博物院藏本為最佳稱“東里潤色”本。古今書家對此碑都給予最高評價??芍^漢碑集成之碑。>

東漢  佚名  《張壽碑》隸書<此碑全稱《漢竹邑侯相張壽碑》。東漢建寧元年(168年)五月立,隸書。存180字。藏山東成武縣孔廟內(nèi)。據(jù)宋人著錄,此碑刻于山東城武(今成武縣)古文亭山(又名云亭山)。明時改為碑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城武知縣林紹龍訪得,在碑座處嵌木刻踐,并移置孔廟縣學。宋洪適《隸釋》錄碑全文,額凡五百四十二字,另闕十四字。碑主張壽,字仲吾,通經(jīng)學。據(jù)洪氏錄文,曾舉孝廉,除郎中、給事謁者,遷竹邑侯相,罷,復(fù)為從事,辟司徒府,年八十,建寧元年五月卒。以其字仲吾,故此碑又名《張仲吾碑》。此碑結(jié)字方整,中宮緊密,左右開張,多用方筆,書風淳古老健。清翁方綱謂:“碑字淳古。與《孔彪碑》相類。牛氏擬以《白石神君碑》謂開魏隸之法,然是碑隸法實在《白石神君碑》之上也。”(《兩漢金石記》)方朔跋此碑云:“字體遒緊方整,起筆作勢皆可法,與《武榮碑》額相似,漢隸中妙品也。”(《枕經(jīng)金石跋》) >

東漢  佚名  《鄭固碑》隸書<全稱《漢郎中鄭固碑》,額篆書“漢故郎中鄭君之碑”二行八字。東漢延熹元年(158年)四月立,隸書。15行,行29字。碑在山東濟寧。 原石埋入土中一段,上部僅存二百五十四字。清乾隆四十三年李東淇、藍嘉瑄掘起入地部分,得全字六十,又半字五;在此之前,即雍正六年,李□(左魚右鳥)曾得碑之最下一段(右下角),存字二十,又半字四。此碑是當時專業(yè)書家所書,字形扁闊,結(jié)體端嚴,點畫多程式化。在宋時歐陽修《集古錄》即已目為“零落之余”,下部之字多漫漶不可讀。其書風與《乙瑛》、《史晨》相近,結(jié)體方整,骨肉亭勻,波磔分明,法度謹嚴。清萬經(jīng)評其“筆法堅勁”,翁方綱謂其“密理與縱橫兼之,此古隸第一”。楊守敬云:“此碑古健雅潔,在漢隸亦稱佳作,尤少積氣,《禮器》之亞也。”>

東漢  張  芝  生年不詳,約卒于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字伯英,勤學好古,淡于仕進。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時人尊稱 自為“張有道”。善章草,后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張懷瓘《書斷》卷中列張之章草、草書為神品,曰:“尤善章草書,生諸杜度、崔璦。龍 豹變,青出于藍。又創(chuàng)于今草,天縱穎異,率意超曠,無惜事非。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回崖谷,任于造化”;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zhuǎn)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于隔行”,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為“草圣”。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惟推鐘(繇)、張(芝)兩家,認為其余不足觀。張旭、韋誕、索靖、王羲之父子、張旭、懷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羊欣云:“張芝、皇象、鐘繇、索靖,時號“書圣”,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斯為當矣”。對后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頗深。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wèi)恒《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后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后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譽,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

東漢  張  芝  《草書帖》草書
東漢  張  芝  《二月八日帖》
東漢  張  芝  《冠軍帖》草書<又稱《知汝殊愁帖》>
東漢  張  芝  《今欲歸帖》
東漢  張  芝  《涼平善帖》
東漢  張  芝  《秋涼帖》
東漢  張  芝  《終年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他是“海上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篆書靜穆古雅
金石筆意
照民書法日課:臨漢隸書韓仁銘
錢坫:“清代篆書第一人”
漢碑
漢碑與清代前碑派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