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得格格不入,
別人做的事情他不做,
父母該怎么辦呢?
這兩位爸爸的做法,截然不同。
親子綜藝《不要小看我》中,
5歲的雷雷不受歡迎,
沒人選他做好朋友。
輪到他選擇好朋友時,
他突然離開隊伍,
獨自到角落里躲了起來。
看到他這樣,
助力官袁成杰走過去關心問詢。
一番交談后得知,
雷雷還沒確定誰是他的好朋友,
于是袁成杰“同意”他放棄選擇。
可實習教官王弢不這么認為,
在他看來,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個集體活動,
所有小朋友都要參與,
雷雷也不例外。
一時間,雷雷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幾位老師也面面相覷,
好奇他下一步的選擇。
直到最后,
他還是沒有選出最喜歡的朋友,
而是將手里的票,
投給了畫板上的卡通人物。
雖然“風波”就此塵埃落定,
可關于“要不要干預孩子的朋友圈”的話題,
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
站隊袁成杰的,
認為要照顧孩子的情緒,
尊重他的意愿;
站隊王弢的,
則出于對孩子的未來考慮,
覺得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孩子融入集體。
究竟哪一種方式對孩子有利,
或許可以從這兩個故事里,
找到答案。
第一個故事,主人公是我堂弟。
我們從小都在農(nóng)村里長大,
家靠得近,
鄰里幾個同齡的小伙伴一天到晚沒事總想著去哪里玩。
下田抓泥鰍,
其他人都興高采烈回家拿水桶,
只有表弟嫌臟,怎么也不肯去;
上山爬樹摘野果,
所有人都爭先恐后舉手報名,
也只有表弟覺得危險不想去。
每次有什么集體活動,
表弟都不怎么感興趣,
在一群人里顯得格格不入,很不合群。
有時候大人在街頭巷尾里聚一起嘮嗑,
總會聽到嬸嬸用很失望的語氣數(shù)落堂弟:
“真是擔心我家這個兒子,
別人都能和同齡人玩到一塊,就他不行?!?/span>
“這么小就交不到朋友,
以后出社會,肯定被人欺負?!?/span>
“怎么就生了一個性格這么奇怪的兒子?”
每次聽到嬸嬸對堂弟的評價,
雖然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但清楚知道,絕對不是什么好評。
相信堂弟也有同樣的感受。
記得有一次,約他去趕集買東西,
他像是犯了什么錯一樣,
畏畏縮縮不敢去。
一問才知道,嬸嬸老是說他太孤僻,
他就越來越不敢出去外面接觸別人。
上初中,我們?nèi)野岬匠抢铮?/span>
許多年后再次見到堂弟,
發(fā)現(xiàn)他越來越自閉,完全封閉自己。
雖說堂弟以前不合群,
但不至于會抵觸和別人的交流。
而來自父母的打擊、否定和諷刺,
慢慢強化了他對自己的負面評價。
如今,真活成父母最擔心的樣子。
每次想到他,都特別心疼。
不愛和別人玩在一起,不是他的錯,
是他當下最真實的自我反應。
可沒人理解他,照顧他的感受,
才會一點點在別人的標準下,
活得越來越不自在,沒了自己。
很多時候,孩子最可悲的遭遇,
是連身邊最親的人,都接納不了自己。
第二個故事,是紀錄片《零零后》里的一一。
在幼兒園里,她特別另類,
喜歡獨處,
“覺得一個人玩挺好的”。
一個人玩泥土,一個人看書,
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飯……
到了飯點,
所有小朋友都在老師的指令下有序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只有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等小朋友差不多吃完散去,
她才搬起凳子,慢悠悠地獨享午餐。
所有人都好奇:
為什么一一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
三歲的她,
奶聲奶氣地回答道:
我就喜歡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很快,一一的特立獨行引起了園長和老師們的關注。
出于關心,園長聯(lián)絡了一一的父母,
說明了情況,
希望父母能夠多引導,
幫助一一更合群。
一一媽媽乍一聽,
覺得有點意外。
因為她和一一爸爸本身個性偏安靜,
在他們眼里,
一一喜歡獨處很正常。
因為尊重和理解,
父母并沒有要求一一必須改變自己的個性,
和別的孩子玩在一起。
但也沒有完全放任不管,
一有機會,
就會帶一一外出參加集體活動,
慢慢引導一一接納集體生活。
其實,
一一不是排斥和別人建立關系,
只是她還沒到渴望與人交往的成長階段。
隨著她年齡的增長,
以及對同伴關系有了需求,
一一也結識了朋友,
順利融入了集體生活。
長大后的一一反倒成了朋友圈里最受歡迎的那個。
如果說老師的善意提醒,
讓一一學會社會規(guī)則,
不被人排斥。
那么父母的愛和保護,
是一一自由自在,
享受每一個集體或獨處時間最大的底氣。
一個孩子最大的幸運,
莫過于做自己的時候,
能得到父母的支持,
快快樂樂、不受任何限制地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之所以分享這兩個故事,
就是希望大家能看到:
不管孩子做什么,
父母尊不尊重孩子,
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截然不同。
從事60年幼兒教育的資深園長大川繁子奶奶說過:
“只有認同、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span>
那么,
當孩子很明顯和別人格格不入,
無法融入進去集體生活,
父母應該如何“尊重”他呢?
在這里,分享三個建議:
1、尊重孩子的個性,不強迫孩子改變自己
一位知乎媽媽曾在網(wǎng)上分享:
女兒平時在家很活潑,
但一到外面就顯得很木訥孤僻,
不敢輕易接觸別人,
讓她和別人玩,她總會閃躲。
剛開始這位媽媽也批評過女兒,
可說多了發(fā)現(xiàn)女兒更排斥去人多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
家里來了一個年紀比女兒小的小妹妹,
媽媽看到了令人意外的一幕。
女兒主動從房間里拿玩具出來,
和小妹妹分享,
還不斷地指導小妹妹該怎么玩。
那一刻媽媽明白了,
其實女兒有自己的性格,
沒有外界的催促和提醒,
按著自己的節(jié)奏來,一樣沒有問題。
心理學認為,人際交往過程中,總會消耗能量。
對于某些孩子來說,
獨處就是最能積蓄他能量的方式,
不要刻意壓制或改變孩子的個性,
才能幫助孩子自然地發(fā)展自己的交往技能。
2、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長,挖掘孩子的優(yōu)勢
11歲的殷然,在學校沒什么朋友,
別人嫌棄他喜歡搞蟲子,
可媽媽卻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
在了解到他對蟲子有很深的了解后,
媽媽決定鼓勵和支持他繼續(xù)研究。
每次到了節(jié)假日,
當他表示想要進山抓蟲子,
媽媽沒有反對,還全副武裝陪他進山。
這份尊重和支持,
不僅給殷然帶來無限的滿足感,
還讓他結識了不少有同樣愛好的“蟲友”。
和“蟲友”們交往過程中所收獲到的鼓勵和自信,
更給了殷然與同齡人交流分享的勇氣。
有些時候,
孩子不愿與人建立關系并非天性高冷,
而是還沒遇到“合適”的人。
那么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
不斷提升孩子的能力,
讓他成為別人的聚光源。
3、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讓他學會承擔后果
郎平有一位教師朋友,
從小就習慣干預孩子的社交圈。
看到孩子交往的同伴都是“差生”,
就阻止孩子和他們一起出去玩。
結果孩子現(xiàn)在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天天宅在家里玩游戲,
也不上大學,有社交恐懼癥。
父母擔憂孩子的社交狀況,
這無可厚非。
但如果一味地干涉或用自己的標準來評價,
只會破壞孩子正常的社交發(fā)展。
不管孩子交不交朋友,
或交往什么朋友,
父母可以提前跟孩子講道理,
做好預防和引導。
最好的尊重,就是給他足夠的選擇權。
即便孩子的社交情況不如父母所愿,
也要給孩子學會承擔后果的機會。
教育專家蒙臺梭利有句名言: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程序,他在某個年齡段該領悟什么樣的問題,其實是固定的,你沒辦法強求,過分人為地加以干涉只會毀了他。”
愛孩子,就請尊重孩子每一個出自內(nèi)心的選擇,為他營造一個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
如何自我發(fā)展,是孩子的自由,也是孩子一生要學習的功課。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可能是秋天的雛菊,不一定像其他花兒一樣,只在春天里綻放。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