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wǎng)上盛傳:“張嘴睡覺的人越長越丑!”,并給出了非常直觀的對比圖。
(左圖:女孩6歲時;右圖:女孩9歲時)
但隨后,有些媒體卻發(fā)聲表明:“張嘴睡覺會變丑” 并無科學依據(jù)。
那么,
張嘴睡覺到底會不會影響孩子日后的顏值呢?
別急,袋鼠小編這就為您解答。
其實,網(wǎng)上盛傳“張嘴睡覺會越長越丑”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人變丑的原因并不是張嘴睡覺,而是導致張嘴呼吸的腺樣體肥大。
什么是腺樣體肥大?
在人鼻咽后壁的一群淋巴組織,叫腺樣體(又稱咽扁桃體),它對人體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從外觀上很像半個剝了皮的橘子,表面凹凸不平,有5~6條縱形溝裂,這些溝裂易存留病毒和細菌,常引發(fā)上呼吸道感染。
正常情況下,腺樣體自出生后即開始發(fā)育,6~7 歲發(fā)育至最大,之后逐漸開始退化。如果孩子小時候,腺樣體因為反復發(fā)炎,炎癥的反復刺激就會發(fā)生病理性增生、肥大。而孩子的鼻咽部比較狹小,腺樣體肥大時會引起鼻塞,孩子便只能靠嘴來呼吸。
腺樣體肥大為何會使面容變丑?
長期張口呼吸對兒童面部生長發(fā)育及牙列的咬合都會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夜晚睡眠的時候,呼吸的氣流不斷沖擊硬腭,就會使硬腭變形,向上高出來,久而久之,就影響了面部的發(fā)育,出現(xiàn) “腺樣體面容”,即上唇是短厚而翹起的,下頜骨下垂,鼻唇溝消失,硬腭高拱,牙齒排列不整齊,上切牙外露,面部缺乏表情等。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xiàn)在孩子時期,除了腺樣體的問題,還有一個原因是孩子的骨骼結(jié)構還稚嫩,更容易改變,如果不是因為呼吸不暢,就算有張嘴呼吸,也只是偶然的,但被腺樣體堵住呼吸道的孩子,卻是必然的,長期的。
腺樣體肥大還有哪些不良影響?
1、易患口腔及呼吸道疾病
鼻腔的作用之一就是過濾空氣,用口腔代替鼻腔呼吸,很容易將未過濾的空氣吸入體內(nèi),而且口呼吸使孩子不能及時將分泌物排出體外,對細菌的抵抗力下降,很有可能導致口腔和呼吸道疾病,其中,咽喉炎是最常見的。長此以往,還可導致孩子口腔粘膜變得干燥,嚴重的還會影響到肺泡。
2、影響精神狀態(tài)和智力
兒童長期用嘴巴呼吸,氧氣吸入量不夠,睡眠質(zhì)量變差,易造成頭部缺血、缺氧,出現(xiàn)上課不專心、精神萎靡、頭痛頭暈、記憶力不好、反應遲鈍等表現(xiàn)。
如果孩子在睡覺時還會打呼嚕,這個時候就一定要治療了。因為缺氧影響了腦子的功能,和孩子身高直接相關的生長激素的分泌也會減少,身高甚至智力都會深受其害。
孩子腺樣體肥大該怎么治療?
1、保守治療
腺樣體肥大的孩子可使用抗生素加局部用藥(滴鼻或霧化吸入)的方法或者采用中藥進行保守治療,急性期可配合使用少量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
2、手術治療
腺樣體摘除的手術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成熟,全過程不超過15分鐘。不過,腺樣體屬于免疫器官,過早切除可能影響孩子的免疫功能,因此一般先考慮保守治療。但當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1)一般如果經(jīng)藥物治療無效,影響到寶寶的呼吸睡眠,腺樣體鼻內(nèi)鏡檢查堵塞III°以上(堵塞鼻咽部上部50%以上);
(2)腺樣體肥大導致中耳炎長期反復發(fā)作;
(3)有明確的扁桃體和(或)腺樣體肥大 III°以上者,影響學習、生長發(fā)育的,短期內(nèi)藥物等其它治療無法改善的;
(4)對于年齡>3 歲的兒童,當鼾聲長期持續(xù)存在(3 個月以上),結(jié)合睡眠監(jiān)測呼吸紊亂和(或)呼吸暫停的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手術。
Tips:目前,除了傳統(tǒng)的切除術,現(xiàn)在臨床上應用了微創(chuàng)等離子射頻消融手術,這一技術可以明顯減少傷口出血并減輕疼痛。
延伸閱讀:如何糾正不良習慣導致的張口呼吸?
如果只是孩子單純的不良習慣(用嘴呼吸),則可通過以下方法來糾正:
方法一:通過練習幫助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呼吸習慣
比如:年紀小一點的兒童,可以用低敏透氣性好的口腔專用膠帶粘住上下唇,使其能夠閉口呼吸。而年紀稍微大一點,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肌功能訓練器進行唇舌肌的鍛煉。例如家長可以在孩子的口腔上腭貼一塊口香糖,訓練孩子的舌頭放在正確的位置,強化記憶,并且用鼻子進行深呼吸等等。
Tips:4周歲開始,孩子就可能有用嘴巴呼吸的跡象了,家長務必要注意他們這些異常的小舉動。
方法二:平時,讓孩子經(jīng)常閉口鼓氣
可以通過讓孩子吹口哨、吹小喇叭、吃棒棒糖、嚼口香糖并吹泡泡等方式,訓練孩子閉口呼吸,并且通過舌頭和臉頰的運動促進口腔和牙齒的清潔。
方法三:運動時要提醒孩子用鼻子呼吸
運動的時候,孩子都習慣于用嘴巴呼吸,大口喘氣,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密切關注,鼓勵孩子用鼻子呼吸,長此以往,便能改變孩子用嘴巴呼吸的習慣。
精彩閱讀:(直擊↓標題可閱讀)
獲取更多大牌專家第一手育兒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醫(yī)知袋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