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剛在往期節(jié)目里討論了釙和鐳的可怕威力,現(xiàn)在是時候討論一下他們這種“毒性”的來源了——衰變釋放的高能α粒子。
雖然這種變化在宏觀上就能輕易觀測到,但是要了解其中的機制不但要鉆進原子核,甚至要鉆進一個核子當中,觸及最近的50年,當代物理學的許多研究成果。
我們盡可能用動畫將此復雜的歷程表現(xiàn)出來,但這終究是一種比喻,那些有興趣的觀眾,希望你們能積極地自我學習。
-文字稿-
湯姆遜在1897年發(fā)現(xiàn)了陰極射線,后來被命名為電子;約翰·貝克勒爾和居里夫婦在1896年到1902年之間明確了放射性衰變來自原子內部,這些都確認了原子并非不可分割。但直到1911年,盧瑟福才在阿爾法粒子散射實驗之后提出了盧瑟福模型,即原子中的正電荷并不像以往設想的那樣均勻分布在原子之中,而是集中在一個極小的中心區(qū)域中,也就是現(xiàn)在知道的原子核。
說起來非常奇怪,原子核的體積只占原子的幾千億分之一,質量卻達到原子的99.95%以上——這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密度問題,我們在往期節(jié)目中討論過質量的微觀來源: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中子不帶電,但是質子帶有正電荷。那么當質子彼此靠近的時候就會表現(xiàn)出極強的靜電斥力,理應無法構成如此小的原子核才對。
為了解開這個秘密,我們的觀察要比質子更加精細:根據(jù)目前的標準模型,中子和質子都由更小的夸克組成,其中質子由2個上夸克和1個下夸克組成,中子由1個上夸克和2個下夸克組成。
夸克是非常打破認知的東西:我們常說元電荷是不可分割的電荷單位量,但每個上夸克攜帶 2/3的元電荷,而下夸克攜帶-1/3的元電荷——這才使中子不帶電,而質子帶有1單位正電荷。
乍看起來,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夸克就算正電荷少一些,但它們距離更近,靜電斥力更大,卻牢不可破地聚合起來,以至于我們從未觀測到游離的夸克——這是因為夸克不僅攜帶電荷,還攜帶了色荷,被比電磁力更強大的強核力約束著。
就像電荷分正負,物體在電磁力的作用下總傾向于電平衡,締結成無電荷的整體;色荷分紅綠藍三種,夸克在強核力的作用下傾向于色平衡,締結成無色荷的整體。而且強核力比電磁力強大得多,所以夸克們不得不先在更小的尺度上締結成無色荷的整體,也就是中子和質子,再在大得多的尺度上構成無電荷的整體,也就是與電子結合成原子。
但這忽略了一些相當重要的細節(jié):色平衡實際上主要負責將夸克禁閉在中子和質子內部,但中子和質子并無色荷,為何還能組成原子核呢?
同樣類比在電磁力上:原子或分子雖然達到了電平衡,但靜電分布并不平均,原子或分子因為極性互相吸引,構成堅固的晶體。
同樣,中子和質子也不是均勻的實體,其中也存在著漲落的虛夸克,形成了轉瞬及時的介子,這些介子將利用隨機溢出的強核力將中子和質子粘住——也就形成了各種原子核。
而這就與我們的主題關系密切了。
介子提供的殘余核力雖然比電磁力強,但只要超過了1飛米就會迅速衰減。而當核子數(shù)超過210,原子核的直徑就會逼近這個上限,質子們蠢蠢欲動,開始隨機逃逸。
釙210,鐳226,就是因此具有了放射性,它們的原子核會隨機拋出一個高能的α粒子,衰變成更小的原子核。
如果要理解為什么是α粒子,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的復合粒子,而少有直接扔掉一個質子或中子,那不妨回想我們曾在《汞為什么是液體?》中討論過,基本粒子可以分為玻色字和費米子兩類,它們具有不同的統(tǒng)計規(guī)律,也就是具有不同的分布方式。而當基本粒子組成復合粒子的時候,仍將分成費米子與玻色字兩種類型:有奇數(shù)個核子的原子核就是費米子;有偶數(shù)個核子的原子核就是玻色子。
那么顯然了,如果衰變拋出的是一個質子或中子,原子核就會在費米子與玻色子之間轉變,這將導致整個原子核的狀態(tài)改變,是一件大費周章的事情。而拋出一個α粒子,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各自減2,就總是能以最小的變動帶來最大的穩(wěn)定——這就是為什么重的放射性元素最傾向于α衰變。
α衰變釋放的α粒子以5%的光速飛馳,能像炮彈一樣炸毀有機物中的化學鍵,使蛋白質變性,DNA突變,給機體帶來巨大的損傷,半衰期越短的α射線源,對人損傷越大,所幸α粒子太重,捕獲電子之后就會成為無害的氦氣,一張紙就能將它擋住。
相比之下,β射線就要鋁箔才能擋住,而γ射線就要嚴格防御了——但那就是另外兩個弱核力和電磁力的故事了。
本文系網(wǎng)易新聞·網(wǎng)易號“各有態(tài)度”特色內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