鄟國,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位于今山東省郯城縣沭河以東部分、臨沭縣石門鄉(xiāng)部分和江蘇省東??h溫泉鎮(zhèn)的部分村莊。介紹
鄟國非常弱小,所以現(xiàn)在很少有史料提及這個國家。但《谷梁傳》記載,魯成公于在位的第六年(前585年)滅掉了鄟國:"成公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宮。立者,不宜立也。取鄟。鄟,國也。衛(wèi)孫良夫帥師侵宋。"鄟國,或許是沭水邊上的原始社會時期的古鄟部落,夏商之際成為小國。靠近古郯國,它在西周初期是一個獨立的諸侯國,后來成為了魯國的附庸。到了春秋中期則被魯國完全侵占,成為了它的鄟邑。
原因這個地方在沭水邊,土地肥沃,莊稼旺盛,水草豐美,牛羊成群。春秋時代是大國并小國,強國吞弱國的時期。強大的魯國對它的小鄰居鄟國,早就覷覦已久。于是在魯昭公九年,就開始下手了,沒費任何的吹灰之力,很容易的就一舉攻破了鄟國。雖然地方很富庶,但是人稀兵少的鄟國,面對強勢如狼似虎的魯國,鄟君也只有望洋興嘆、絕望無助的份,任憑魯軍肆意蹂躪掠奪和侵占都城了。沒有一支可供保衛(wèi)國家政權(quán)的強大軍隊,遭受滅亡是最終的命運。
根據(jù)以上記載,鄟的確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末等小國,《春秋公羊傳注疏》就說:言它是國,還沒有人提及過它是一個"國家"。若再言它是一個城邑,還沒有文獻記載。真是難為人!因為它在邾國、魯國的東南部之間,又貌是"邾婁之邑",實則是魯國的"附庸"。在鄟國滅國,成為魯國鄟邑的七十年后,也就是昭公二十有六年(前516年),秋,魯昭公還在鄟陵,與齊侯、莒子、邾子、杞伯,進行了一次會盟。此稱作鄟陵,再也不單獨稱之為"鄟",已經(jīng)言證鄟成為魯國的城邑了。恰如齊國稱本為"薛國"的其邊邑"薛陵"一般。
歷史記錄
《春秋》 "成公六年(前585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二月辛巳,立武宮。取鄟。"
《左傳》"取鄟,(《春秋》)言易也。"
《谷梁傳》"成公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宮。...取鄟。鄟,國也。"
《公羊傳》"鄟者何?邾婁之邑也。曷為不系于邾婁?諱亟也。"
《春秋公羊傳注疏》"取鄟。鄟者何?邾婁之邑也。曷為不系于邾婁?諱亟也。諱魯背信亟也,屬相與為蟲牢之盟,旋取其邑,故使若非蟲牢人矣?!疣?,音專。本亦作'專'。"[疏]"鄟者何"?!鸾庠?quot;欲言是國,曾來未有;欲言是邑,文無所系,故執(zhí)不知問。"
《春秋左傳正義》"成公六年,取鄟。附庸國也。○鄟,徐音專,又徒欒反。"
《春秋》還記載"昭公二十有六年,秋,公會齊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
地理位置
根據(jù)"中國歷史地圖集"和王獻唐先生的"邾國三分疆域圖"所示的鄟國地理相對位置,可知鄟國就在棗莊地區(qū)以東,今臨沂地區(qū)附近。
鄟國疆域的具體位置,在今山東省郯城縣司家鄉(xiāng)(后劃歸泉源鄉(xiāng))沭河以東前后城子村周圍的部分村莊,臨沭縣石門鎮(zhèn)西南西新莊村周圍的部分村莊,江蘇省東??h西北部李埝鄉(xiāng)黑豆?jié)尽⒑笊奂掖逯車?,和溫泉?zhèn)周圍之間。石門鎮(zhèn)南有一"界溝村"古地名,似為鄟國東界。
故都遺址
在郯城縣泉源鄉(xiāng)前城村北,東近小河,西北臨后城村,有一個東西200米,南北150米,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俗稱"城子頂"的高臺地,這就是前城遺址。前、后城村,原名即是前、后"城子村",皆是以古城遺址的方位而定。遺址斷崖處觀察,文化堆積厚1.5-4米,灰褐土質(zhì),雜有春秋、戰(zhàn)國及漢代遺物。曾出土鬲足、罐、筒瓦及銅劍、銅鏡、貨幣等遺物。該遺址為春秋至漢代遺址。根據(jù)《左傳》等史書記載,《中國歷史地圖集》的標(biāo)示,有關(guān)專家的考證和近年來的考古調(diào)查,前城遺址的位置應(yīng)是歷史上鄟國故城所在地。但由于未經(jīng)科學(xué)鉆探和發(fā)掘,迄今為止,仍未發(fā)現(xiàn)墻基和與鄟國有關(guān)聯(lián)的文物,此地是否鄟國,尚待進一步考證。前城遺址,于1990年4月11日公布為郯城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27日公布為臨沂市級重點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最早的紡織業(yè)基地
鄟(zhuān)國,淮夷小國,甲骨卜辭中有記錄:“王貞:余從侯專。”“?!奔础班仭保馑即蟾攀峭鯁柌?,可以讓侯專跟從嗎?因此可以推測,鄟國大約商朝時立國,西周時成為周朝諸侯。鄟國國土雖小,卻位于今天的山東郯城縣、臨沭縣及江蘇東海縣三縣交界,與郯國相鄰(見郯國篇),由北向南的沭河穿城而過,使鄟國一分為二。鄟國的命運也與郯國相似,春秋時為魯國附屬國,于頻頻出現(xiàn)在史書中的郯國不同的是,權(quán)威史書對鄟國的記載只有吝嗇的兩個字:取鄟。這給后世留下了諸多懸疑。
“鄟”本字“専”,通“專”,加邑得“鄟”,“専”的甲骨文字形上部為“纏繞著絲線的紗輪”,下部為兩只手,意為“雙手往紗輪上纏繞絲線”,即“紡紗”,也叫“紡?fù)摺?,毛詩傳解釋:?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700;margin: 0px;padding: 0px;border: 0px;">瓦,紡磚也。”一種繞絲器。“紡磚”也可以說“紡?!?,“?!币虼吮阋隇閷iL、專一、專項、專權(quán)等詞義?!对娊?jīng)》中說得“乃生女子,載弄之瓦”就是女孩子生下來,讓她玩弄紡具,長大了擅長紡織,紡織是古代制度對女性的硬性要求,屬女工,凡女子上到王侯將相之女、下至農(nóng)家村姑必會。所以生女就叫“弄瓦之喜”。發(fā)崛于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末的北辛文化遺址(在今山東滕州市官橋鎮(zhèn)薛河故道北辛村)就曾出土過七千年前的陶紡錘、陶紡輪、骨針等跟紡織相關(guān)的器物,說明早在母系氏族社會時魯南蘇北一帶的原始部落紡織業(yè)已經(jīng)開始萌芽。遠古族人發(fā)明紡織后,取其意像創(chuàng)造了“専”字。很顯然,這個地方紡織業(yè)比較發(fā)達,也有可能是中國最早的紡織基地了,専地依靠紡織業(yè)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最后建邑立國,為鄟國。
建立在沭河之畔的鄟國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自然生態(tài)極好,水草豐滿,土地甘肥,牛羊成群,再加上祖先遺留下來的一套紡織技術(shù),鄟國人民的生活條件應(yīng)該不錯。但因為國土太少,人口多不起來,周邊是強大的魯國,無法伸展,而且鄟國的領(lǐng)導(dǎo)們似乎也安于享受,不思進取,殊不知周邊大國早已對這塊風(fēng)水寶地垂涎三尺。根據(jù)《春秋》記載:“成公六年,取鄟。”是指公元前585年,魯國滅亡了鄟國。史書之所以記得那么簡單有兩個原因,第一,鄟國太弱小,缺少反抗的武裝;第二,魯國滅鄟國是一瞬間的,雙方并未起任何沖突,沒什么好記載。
鄟國被滅后,國土劃入魯國,《春秋》記載:“昭公二十六年,秋,公會齊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 是指公元前516年秋季,魯昭公召集齊侯、莒子、杞伯在鄟陵會盟。此鄟陵,為魯國城邑,即鄟國故地。
鄟國在史海茫茫的春秋戰(zhàn)國已無跡可循,也沒什么留下的,但據(jù)說江西博物館收藏著一件跟春秋鄟國有關(guān)的青銅器——鄟車季鼎,銘文為:“專車季作寶鼎器子子孫孫永寶用”,經(jīng)研究,“車季”是春秋某個時期的鄟國國君名字。鄟國亡國后,估計有專氏,春秋末年著名刺客專諸有可能是鄟國后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