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錚(1927.11~2012.07.13),男,浙江紹興人,中共黨員,1950年8月畢業(yè)于
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中國著名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土木工程學家,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科幻作家。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
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2012年7月13日中午12時01分,潘家錚院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簡介
潘家錚,1927年11月生,浙江紹興人。1950年8月于浙江大學
土木工程專業(yè) 畢業(yè)后,在錢塘江水力發(fā)電勘測處參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4年后,曾任上海水力發(fā)電勘測設計院、水電部十二局勘測設計院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水電部規(guī)劃設計管理局副總工程師等職。1979年后,任電力部水電總局副總工程師,水利水電規(guī)劃設計院、水利水電建設總公司總工程師,水利電力部總工程師,能源部水電總工程師。1993年后,任電力工業(yè)部技術顧問、長江三峽總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國家電力公司顧問、
國家電網(wǎng)公司高級顧問等職。[2]
人物言論
1.南水北調工程實施以后,北方地區(qū)在強調節(jié)約用水、高效用水的前提下,加上外調水,就可以使這個地區(qū)保持經(jīng)濟的持續(xù)增長,保持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提高,還可以使已經(jīng)很嚴重的
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緩解和修復。這是一項為民造福的工程,這是一項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工程。它的重要性、復雜性和深遠影響,和三峽工程相比,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這項工程是由國務院決策、主要依靠國家的力量來實施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
2.南水北調是國家興建的工程,這種工程最容易發(fā)生投資失控,因為最后是國家掏錢,不是老板掏錢。
3.對三峽工程貢獻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對者。正是他們的追問、疑問甚至是質問,逼著你把每個問題都弄得更清楚,方案做得更理想、更完整,質量一期比一期好。
4.有人說我是主張上
三峽工程的積極分子,這其實是誤解。直到1985年,我還對三峽的移民和泥沙兩個問題憂心忡忡……
5.如果三峽工程需要有人獻身,我將毫不猶豫地首先報名。我愿意將自己的身軀永遠鑄在三峽大壩之中。
6.我本人在科幻創(chuàng)作中的努力,就是想使科幻小說本土化、世俗化和教育化。想達到寓教于讀、寓教于樂的效果,使年輕人在看過一篇科幻小說后,除有助于開拓思路外,還能在腦子里留下一些感慨或引發(fā)一點思考。
7.吃螃蟹也得有人吃,什么事為什么非得外國先做,然后我們再做?
8.建設特高壓骨干網(wǎng)架,是時代賦予
中國電力工業(yè)的歷史重任,失誤不得、耽誤不起。過分強調局部平衡,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用短視眼光看問題必帶來長遠之痛;
9.我已年逾耄耋,病廢住院,唯一掛心的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我衷心期望、也堅決相信,在黨的領導和國家支持下,電力工業(yè)將在
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wǎng)、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領域取得全面突破,在國際電力舞臺上處處有“
中國創(chuàng)造”、“中國引領”;
10.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西電未輸東,金沙寶藏開工日,公祭無忘告逝翁;
成就榮譽
主要職稱
國家電力公司技術顧問、教授、高級工程師,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一直從事水力發(fā)電建 設工作,先后參加和主持過黃壇口、流溪河、東方、
新安江、
七里瀧、
烏溪江、
錦屏、磨房溝等大中型水電站的設計工作,參加
烏江渡、
葛洲壩、鳳灘、
陳村等工程的審查研究工作,指導
龍羊峽、
東江、
二灘、小灣、龍灘、三峽等大型水電工程的設計工作,研究進一步加快開發(fā)我國水電資源的措施。在學術方面,主要致力于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力學理論解決實際設計問題,對許多復雜的結構如
地下結構、
地基梁與框架、
土石壩的心墻斜墻、調壓井襯砌、
岔管和
法蘭等,應用結構理論、彈性理論或
板殼理論以及運用
特殊函數(shù),提出了新的計算理論和方法。在設計中注意采用新技術、新結構,推動技術的發(fā)展。研究和推導出不穩(wěn)定場壓力和封閉式排水設計理論等。
主要榮譽
潘家錚院士學術淵博和貢獻卓著,獲得了黨和人民給予的多種榮譽:1980年當選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19 84年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1989年被授予國家設計大師稱號,1994年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并推選為副院長。曾擔任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大壩委員會主席,中國巖石力學和工程學會理事長,
三峽總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和國際巖土工程學會特殊杰出貢獻獎等?,F(xiàn)任
國家電網(wǎng)公司高級顧問、國務院
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國務院
南水北調辦公室專家委員會主任、
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3]
項目貢獻
設計的流溪河是中國第一座壩頂泄洪的薄拱壩,
新安江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 計施工的大型水電站,并在設計中采用世界最大的溢流廠房、
寬縫重力壩、大
底孔導流等新技術并首創(chuàng)抽排理論,為大量節(jié)省工程量,提前發(fā)電作出貢獻。
龍羊峽是中國已建的最高大壩(178米),
二灘是在建世界第三高
雙曲拱壩(240米),三峽樞紐更為跨世紀的巨型工程。擅長結構力學,多年來結合實際對混凝土壩和
土石壩的分析,
地下結構、邊坡穩(wěn)定及滑坡產(chǎn)生的涌浪計算等等課題作出了系統(tǒng)研究,提出的新理論和計算方法在水電設計中得到廣泛采用。
科普工作
作為國內(nèi)外知名的水電工程專家,畢生從事中國的水電建設和科研工作, 曾參與設計和指導過
新安江、三峽等許多重大水利工程。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還從事文學和科幻創(chuàng)作,是中國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出版過《
春夢秋云錄》《
千秋功罪話水壩》《
潘家錚院士文選》《
一千年前的謀殺案》和《
偷腦的賊》《
老生常談集》等。他的科幻作品構思巧妙、想象大膽,令人驚心動魄、遐想聯(lián)翩,在傳播
科學精神和知識的同時,也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讀者喜愛。
潘家錚先生既是一位國內(nèi)外知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熱心于科幻創(chuàng)作的作家。他的科幻小說構思巧妙、大膽,科學性嚴密、人情味濃,文筆生動凝練,語言幽默調侃,選材和描寫不落俗套,讀起來令人驚心動魄,遐想聯(lián)翩。
潘家錚先生熱心于
青少年教育和科學普及,走的是一條“本土化的科幻路子”。在傳播科學知識、理念的同時,他的作品也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稱之為“社會科幻小說”,讀者閱讀之后,除了增加了科學知識、愉悅身心以外,還增強了辨別美丑善惡的能力。
《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分為四冊,共約70萬字。收集了潘家錚先生的短篇、中篇科幻作品共30篇。四冊書名分別是:《蛇人》《
吸毒犯》《地球末日記》《
UFO的辯護律師》。
相關作品
宇宙的光榮
作(譯)者:潘家錚凌晨主編
出版時間:2003-12
內(nèi)容介紹:本書具有特殊的意義,編者從科幻小說和科幻美術作品中得到啟發(fā),從現(xiàn)實的角度回顧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對未來做出愿望,有理論、有實際、有分析、有見解,是一本非泛泛之談的作品,書中還特別提及了電腦新技術對航天的影響,探討了
地外文明以及外星人問題,頗有新意。本書熔科學知識與人文文化于一爐,是中國的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和科學有首次攜手合作的嶄新成果。
千秋功罪話水壩
作(譯)者:潘家錚著
出版時間:2000-05
獲獎情況: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內(nèi)容介紹:世界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這一變化是20世紀以來
科學技術革命不斷 深入的必然結果。人類走過了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時代、工業(yè)經(jīng)濟時代,正在進入
知識經(jīng)濟時代。
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將不僅滲透到生產(chǎn)過程、流通過程等經(jīng)濟領域,同時還將滲透到政治、法律、外交、軍事、教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一切領域。可以說,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掌握當代最先進的科技知識以及這些科技知識在國民中普及的程度將決定其國力的強弱與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萍紕?chuàng)新與科普工作是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衰的大事。
科幻小說
潘家錚先生是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作為一位國際知名的水電 工程專家,他在參與設計建設
三峽工程等重大水電工程的繁忙工作之余,讓自己的思緒暢游在科學幻想的世界里,提筆創(chuàng)作了大批深受讀者喜愛的科幻小說。
這次出版的《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集》,是作者將多年來的科幻創(chuàng)作精品和未發(fā)表過的數(shù)篇新作,共30篇一起結集出版。作品集為四卷,每卷約為20萬字,共80多萬字。書名分別是:《蛇人》、《
吸毒犯》、《地球末日記》、《UFO的辯護律師》。在出版前,作者對內(nèi)容還認真進行了修訂整理。
作為一套由科學家院士創(chuàng)作的科幻作品集,它的出版受到了社會各界關注。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中國工程院院長
徐匡迪親自作了序。著名科幻作家
金濤、
星河、
吳巖等也發(fā)表了評論。
這套書的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新聞出版總署的重視,被確定為“十一五”國家重點出版規(guī)劃圖書。同時也得到了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和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的大力支持。北京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還為這套書的出版,提供了科普創(chuàng)作出版專項資金的資助。
一個敢于大膽幻想的民族,才是一個積極進取、充滿創(chuàng)造能力的民族。我們國家要想實現(xiàn)
四個現(xiàn)代化,趕上發(fā)達國家,不僅僅在于向全民特別是青少年,普及一般性的科學知識,同時也要大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用科幻創(chuàng)作的作品來激發(fā)他們智慧的火花,提高他們敢想敢干的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在科學普及的同時用科幻作品來開啟青少年的心智,才能使我們國家的科技發(fā)展有更加廣泛、深厚的基礎,才更有持久力?!杜思义P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出版,無疑會對我國的科幻創(chuàng)作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也必然會引起廣大青少年讀者閱讀科學幻想作品的熱情,提高他們創(chuàng)新發(fā)明的意識和膽略。同時,這套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出版,也是對潘老科幻創(chuàng)作成就的一個肯定。
逝世消息
潘家錚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后,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潘家錚1927年11月出生,浙江紹興人。1950年8月于浙江大學
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后,在錢塘江水力發(fā)電勘測處參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4年后,曾任上海水力發(fā)電勘測設計院、水電部十二局勘測設計院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水電部規(guī)劃設計管理局副總工程師等職。1979年后,任電力部水電總局副總工程師,水利水電規(guī)劃設計院、水利水電建設總公司總工程師,水利電力部總工程師,能源部水電總工程師。1993年后,任電力工業(yè)部技術顧問、長江三峽總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國家電力公司顧問、
國家電網(wǎng)公司高級顧問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