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南才
如果有人問:“當子女的什么時候才懂得牽掛父母?”你可能會說:“那還要問嗎?任何時候都會的。”然而我說:“那未必!”有一句名言:“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樣,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風吹樹葉,風一吹,動一動,風不吹,就不動。”事實上,當兒女的在父母的羽翼下依偎慣了,的確有很多到很大了還不懂得牽掛和眷顧父母。
那么,什么時候才真正懂得?有人說,往往是遠離父母孤身闖蕩舉目無親的時候,或者有個頭疼腦熱乃至病痛一時得不到照顧的時候,才會猛然想到父母來。這話一點不假,我對此深有所感。
那年我還在大學讀書。一個秋夜,我正睡得甜美,忽然小腹一陣陣疼痛,原以為會熬過去。誰知道越來越厲害,死去活來,難以忍受。剛好同學們都放假回家了,我只好孤身一人,披起寒衣,捂著劇痛,穿過濃濃的夜幕步行到衛(wèi)生所去……這時候多么希望爸媽在身邊啊。
打了針,緩解了疼痛,頭腦慢慢清醒,思緒萬端。這時才忽然覺得爸媽不是也會有病的時候嗎?他們不是也需要有人照顧嗎?我的兩位哥哥早就到外地工作,只有我留在父母身邊。可是,恢復高考后,我遠走高飛,離開了家鄉(xiāng)和父母。說實在的,父母多少有點不舍得,但為了我的前途,他們始終掛著甜甜的笑容。媽媽噙著淚花,默默無語,用那布滿皺紋的手為我收拾行李,臨行時又嘮嘮叨叨說個沒完。爸爸彎著背,弓著腰,用單車馭著我的行李,往車站送……那時候,家里用水得到好幾里外挑回來,還要用手一桶一桶拽上樓,七八十斤一桶水,木樓梯顫顫巍巍的,年紀日老的爹媽能行嗎?會摔下來嗎?我想起傍晚在校園外的珠江邊散步,看到一些船工挑著大桶大桶的水,踏著悠悠晃晃的棧板上船,更惦念起爸媽了。
從此,我的生活里多了一份永遠抹不掉的內(nèi)容:牽掛。
又過了好幾年,也是一個秋夜,忽然胃潰瘍出血進了醫(yī)院。時而充滿呻吟狂叫時而卻寂靜得怕人的病房讓我浮想聯(lián)翩。記得我在老家剛參加工作時,有一回出差外地,突然接到急電,說爸爸突發(fā)胃潰瘍大出血住院動手術(shù),要我趕回來。不知道為什么對爸爸的病好像并不很緊張,大概想到有媽媽在他身邊看著,大概也考慮工作一時走不開,最終沒有趕回來。等我回來后,爸爸已經(jīng)出院,看他雖然瘦削了但精神依然矍鑠談笑自若,便更不覺得有什么,乃至媽媽說起醫(yī)院要她簽字時因沒人幫拿主意而兩手發(fā)抖時,我也沒太在意?,F(xiàn)在,設(shè)身處地,多為當年的舉動而懊悔啊。要是說為了工作,“自古忠孝不兩全”,也不過借口而已,難道一點時間也騰不出來?
牽掛,就這樣更加牢牢地釘進了我的生活里。
我常想,為什么要這個時候才真正懂得牽掛父母?原來,從小在我心目中,父母就是一個全智全能的人,什么困難都能迎刃而解,從沒聽到過他們?yōu)樯畹氖?、為自己的身體嘆過一回息、叫過一回苦、操過一回心。總覺得他們不用誰照顧。爸爸自不必說,他是家里的頂梁柱,要對付復雜多變的社會風云和艱難拮據(jù)的物質(zhì)生活多么不容易,但他從未皺過眉頭,總是樂呵呵、笑瞇瞇的。持家的媽媽為了讓我書讀得順暢點,該省的都省到自己身上了。
我終于醒悟,這種全智全能其實是任何做父母的都具有的本能。為了護祐孩子,父母往往可以超越自己的能力局限,作出超常規(guī)的驚人之舉;可以克制住自己的需求和欲念,像苦行僧般把愛心全部傾注到子女身上。有一個段子,說有個當父親的病倒了,子女們到市場找爛蘋果,想買來送給父親。為什么送爛蘋果?原來是他們一直以為父親平時最喜歡吃爛蘋果呢。然而,他們怎么會想得到,從小到大,父親為了讓孩子們吃好的,都裝成愛吃爛蘋果的??!
父母已經(jīng)遠遠離去了,現(xiàn)在輪到我永遠地牽掛他們了,牽掛他們在九泉之下日子過得怎么樣了、開不開心呀?總有點后悔牽掛他們太晚了。年輕的朋友們,但愿我們早一點學會牽掛父母,不要只會向他們要錢花、要物質(zhì)、要照顧,而應當像流水一樣,讓感情、讓愛心、讓思念,源源不斷地流向父母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