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本書,一經(jīng)出版就榮獲08年的茅盾文學獎。 無論專家還是普通讀者,都對遲子建的這部《額爾古納河右岸》贊不絕口。 它是一部鄂溫克族的史詩,以酋長夫人的視角,講述了鄂溫克族在原始森林里的愛恨情仇。 原始部落不同于外界功利的社會,這里的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地為愛而活。 形形色色的人,產(chǎn)生了形形色色的愛。 有人愛而不得,有人拼命占有,有人默默守護。 讀完《額爾古納河右岸》,我們才更懂得,怎樣更好地愛一個人。
伊芙琳曾是個惹人喜愛的豆蔻少女。
即使她的鼻子天生有些塌陷,也掩蓋不住她天真可愛的光芒。
到了適婚年齡,伊芙琳遵照父輩的婚約,嫁給了隔壁部落的坤得。
她很喜歡強壯的坤得,卻總是得不到坤得的回應。
伊芙琳一打聽才知道,丈夫的心里早就有了別人。
原來自己只是一廂情愿,這使她的自尊心備受打擊,生性好強的她一氣之下直接跑回了娘家。
結果沒過多久,她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
坤得聽說之后,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請伊芙琳回去。
伊芙琳看著坤得低聲下氣的模樣,自尊心總算得到了滿足。
但她仍舊次次回絕,企圖用這種手段來拿捏坤得。
等到孩子出生后,伊芙琳終于同意接納坤得,前提是坤得來做上門女婿。
哪怕坤得不喜歡自己,她也要用孩子永遠拴住坤得,不讓其和其他女人在一起。
心系孩子的坤得別無選擇,只好答應。
可是,沒有愛的婚姻真的很難熬。
兩人常常無話可說,甚至連吵架都懶得吵。
伊芙琳看著木訥的坤得,氣就不打一處來,稍有不順便遷怒于他。
不光如此,她還把自己的怨念投射到周圍人身上,仿佛所有人都欠她的。
《東邪西毒》里有句臺詞,用在此處,非常恰當:
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嘗試過嫉妒的滋味。
伊芙琳就是這樣,看到別人生活幸福,她總忍不住冷嘲熱諷一番:
殘疾的達西意外和山鷹成了好朋友,伊芙琳卻譏諷山鷹是不長心的畜生,遲早會離開達西;
侄子侄女經(jīng)歷喪子之痛后,仍然把生活過得有聲有色,伊芙琳卻背后評價他們“缺心眼”;
兒子有了心上人,伊芙琳不僅不祝福,還詛咒他會和父親坤得一樣,都娶不到心上人。
大家都開始討厭伊芙琳了,背地里說:“伊芙琳現(xiàn)在真惡毒,瞧她那塌陷的鼻子?!?/p>
伊芙琳自己得不到愛,也見不得別人好,她妄想大家都和自己一樣不幸,可最終卻自食惡果。
她強迫兒子放棄心上人,娶自己滿意的姑娘。
兒子強烈反對,甚至以死相逼。
她譏諷道:“你要真是個男人,就死給我看!”
哪成想,兒子在成完親后真的自殺了。
從此,備受打擊的伊芙琳變得瘋瘋癲癲,不修邊幅的臉看上去愈發(fā)丑陋。
大家常常不知道她在說些什么、想些什么,膽子小的人甚至還要繞著她走。
愛而不得,有時破壞力堪比復仇,而且自己也隨之丑陋起來。
愛情因緣分而美好,也因無緣產(chǎn)生遺憾,愛而不得本就是人間常態(tài)。
與其在仇恨中變得面目可憎,不如瀟灑離去,給自己留些體面。
拉吉米是個缺愛又苦命的孤兒,他從小寄居在別的部落里,長大后還意外失去了生育能力。
但機緣巧合之下,拉吉米撿到一個棄嬰。
他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漂亮的女嬰,興許是因為兩人都有著被拋棄的命運。
拉吉米將女嬰帶回部落,大家也都很喜歡她,給她取名“馬伊堪”,寓意著喜歡跳舞的漂亮姑娘。
自那以后,拉吉米就當上了馬伊堪的養(yǎng)父,并把注意力全放在她身上。
在拉吉米的悉心照料下,馬伊堪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一次,有個商人從外地來到部落,見到馬伊堪時打趣說:“這么漂亮的小姑娘,做我的孫媳婦吧!”
聽聞此言,一向溫和的拉吉米臉一黑,說道:“馬伊堪只是我的女兒,長大了也不給別的男人當女人?!?/p>
馬伊堪越長越漂亮,拉吉米也就越擔心,他害怕馬伊堪因嫁人而離開,自己則會像從前一樣孤身一人。
過度恐懼,讓拉吉米變得疑神疑鬼:
一遇到外來的人,他就詢問他們外面有沒有人在找自己的孩子;
若是聽到遠處有馬蹄聲,他會很緊張,擔心是馬伊堪的親生父母來了;
盡管向馬伊堪求婚的人絡繹不絕,但拉吉米通通將他們趕跑了。
久而久之,拉吉米甚至開始明令禁止馬伊堪走出部落。
就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孩在最美好的豆蔻年華被禁足了。
拉吉米總說:“馬伊堪還只是個孩子”,全然不顧馬伊堪對自由的向往。
后來,馬伊堪和一個進山采風的小學老師相互傾心。
可拉吉米卻從中作梗,生生拆散了兩人。
拉吉米對傷心的馬伊堪說:“這個世界上只有我會一直愛著你,其他男人都不可能。”
可他低估了馬伊堪對愛的渴望和決心。
馬伊堪終于受不了這種被操控的生活,倍感壓抑的她偷偷跑出了部落,選擇跳崖自盡。
拉吉米懊悔不已,原來悲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瓦倫達效應”:
你越患得患失,你就越容易失去。
因為,缺乏安全感的你,會本能地產(chǎn)生占有欲、控制欲,進而過度干涉他人的生活。
其實,再愛一個人也要學會適度放手,不能以愛之名束縛他人,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自由和平等,才是維持親密關系的基礎。
達瑪拉是個愛跳舞的美麗姑娘,部落之間聯(lián)誼時,她能在篝火旁從早跳到晚。
這天,尼都和林克兄弟倆都被她的舞姿和笑容深深吸引,兩人幾乎同時請求父親幫忙提親。
兄弟倆互不相讓,這讓父親感到很為難。
于是,選擇權來到了達瑪拉手上,可她卻笑而不語。
無奈之下,兄弟倆只好按照部落習俗,以射箭論成敗。
弟弟林克信心滿滿、躍躍欲試,恰在此時,哥哥尼都卻遲疑了。
尼都了解弟弟沖動的性格,若是弟弟在比拼中輸了,說不定會做出什么極端舉動。
尼都也看得出來弟弟是真心喜歡達瑪拉,身為哥哥,他決定成全弟弟。
所以,神箭手尼都故意輸?shù)袅吮荣悺?/p>
林克抱得了美人歸,與達瑪拉生兒育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尼都只能把愛意深深埋在心底,從不越界,也從不表露。
但他忘不了達瑪拉,根本不愿另娶她人。
于是,他選擇成為不婚不育的薩滿,終生為了部落的安寧而祈禱。
不幸的是,弟弟林克在一次打獵中意外身亡,達瑪拉成了獨木難支的寡婦。
從此,尼都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守護達瑪拉:
他總是把自己配額里的一部分餐食,悄悄分給達瑪拉;
他會幫助達瑪拉干些重活,也幫她教育孩子;
他知道達瑪拉愛跳舞,攢了兩年的羽毛,為她編織了舞裙。
尼都堅持付出,卻從不要求任何回報,也毫不跨越哥哥和弟媳之間的界限。
尼都不希望達瑪拉面臨道德困境,更不允許外界有風言風語傷害她。
達瑪拉理解尼都的善良與溫柔,甚至也漸漸傾心于他。
雖然兩人并沒有在一起,但相互之間的愛意卻支撐著兩人走完人生下半場。
達瑪拉壽終正寢之后,尼都也隨她而去了。
部落的后人被這深情感動,將尼都和達瑪拉葬在了一起。
適當?shù)挠美碇强刂谱矍?,有利無弊;發(fā)瘋似的濫施愛情,有弊無利。
年少時總以為愛就是不管不顧、非你不可的激情,成熟后才懂得,愛離不開理性的保駕護航。
唯有上升到理性的愛,才會讓人勇于承擔責任。
成熟理性的愛,肯定不會是一味索取,而是替對方考慮,懂分寸,知進退。
《額爾古納河右岸》刻畫了一個個為愛執(zhí)著的人物,不同的愛讓他們走向了不同的結局。
從書中可以看出,愛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胡亂揮舞的人,不僅危害自身,更會傷害別人。
而真正懂愛的人,才能用它開辟出美好的未來。
但人并不是生來就會愛的,愛需要學習和實踐。
若想更好地愛一個人,我們就不能把愛累積成苦澀的執(zhí)念,要學會給對方留有余地,更要勇于承擔責任。
愿大家都能學會,用適當?shù)姆绞饺垡粋€人,最終找到自己的幸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