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才先生談白話字。
歷史上的白話字課本。
●文/圖 郭心如
地理版前不久刊出《白話字從廈門到臺灣》一文,引起不少民間熟悉白話字人士的關注。熱心讀者施大才先生和我們取得聯系,表達了他對白話字寫法的一些看法。為此,本報記者特意走訪施先生及相關專家,對白話字進行體驗。
今年93歲高齡的施大才先生仍然堅持每天看報,他就是從《廈門日報》上看到有關白話字的報道。說起與白話字的淵源,老人告訴我們,他與白話字結緣純屬偶然,年輕時去朋友家玩,朋友正在教會學習白話字,他便也跟著朋友學,很快便掌握了這種好學易懂的文字形式。至今,他家里還保留了一本數十年前的白話字課本。根據他對白話字注音的簡單介紹,我們也可以看出課本上的第一行字就是廈門話的“第一課”。他說,現在懂白話字的人越來越少,白話字是鼓浪嶼申遺珍貴史料的重要一部分,可見這份文化遺產的價值。作為普通市民,他也希望盡己所能為白話字的傳承做點貢獻 。
有趣的是,施大才先生對上次報道中同樣是93歲的蘇金英所寫的白話字提出了異議,當時蘇金英寫的白話字是:“蘇金英,我今年九十三歲”,施大才先生認為其中的 “今”字,蘇金英老人的寫法是“chin”,變成了普通話發(fā)音“今”字的寫法,更地道的閩南話寫法應該是“kim”。
對于施大才先生提出的異議,我們采訪了專家何丙仲先生。他表示,閩南話本來就有“文讀”和“白讀”之分,蘇金英老人的寫法也有可能是受到普通話的影響,而施大才先生的白話字寫法的確是更加地道的閩南話表達。但是何丙仲先生也認為,白話字作為一種表音語言交流工具,應該放在一個更包容的角度去認識。
何丙仲先生還說,在歷史傳承中,閩南白話字也因為地區(qū)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口音的版本,其中分別有漳州口音、廈門口音、泉州口音等等。此外,白話字的拼寫最開始是使用韋氏音標,這種音標有四十多個音,因此也能比較全面地將閩南話的發(fā)音表現出來。但是后來經過發(fā)展,音標也不斷被簡化。由此可見,白話字的發(fā)展有一個變化的過程。何先生說,如果把不同時期的白話字字典拿出來看,你會發(fā)現它們也都是大有不同的。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