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中央紅軍從江西出發(fā),猶如一條紅色的飄帶,爬雪山、過草地,走過漫漫二萬五千里。然而,由于圖像資料近乎空白,人們一度很難想象,紅軍戰(zhàn)士經歷了怎樣艱辛而曲折的路途。直至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沈堯伊潛心六年重走長征路,創(chuàng)作了長達926幅的連環(huán)畫《地球的紅飄帶》,才以直觀的視覺再現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艱辛與豪情,為人們呈現了一部壯麗的長征視覺史詩。
當記者見到沈堯伊時,78歲的他身材瘦削,胸前別著一枚特制的“紅飄帶”胸章,正在國家大劇院展覽廳內進行《地球的紅飄帶》等“長征三部曲”首次聯(lián)袂展出的布展工作。這條紅飄帶,承載著他對長征精神的畢生癡迷,引領他開展了長達幾十年的藝術探索。
1
一張地圖激起畫長征的強烈愿望
地球的紅飄帶:長征三部曲——沈堯伊連環(huán)畫作品展
小說《追風箏的人》里有一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過去四十多年里,沈堯伊已經數不清多少次重走長征路,最初與長征的緣分肇始于學生時代。1969年,沈堯伊作為中央美院“學生連”的一員,被安排為1611部隊畫團史。在廢棄的團史資料里,他發(fā)現了一份1962年版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圖》?!鞍5录印に怪Z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說:'總有一天,會有人寫出一部這樣驚心動魄的遠征的全部史詩?!?總有一天’和這幅地圖,從此,沒有離開我的人生之路?!?/span>
作為中國革命歷史上驚天動地的一頁,長征的圖像資料卻近乎空白。“目前為止未見一幅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長征時期的照片,紅二方面軍有8幅,紅二十五軍有7幅。當我接觸到這段歷史的時候,我覺得長征就是一個偉大的神話,為它留下圖像史是值得我做一輩子的事”,沈堯伊說道。
1975年,已經在天津美術學院教了兩年書的沈堯伊,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前社長郭鈞的支持下,獲得了將《跟隨毛主席長征》改編成連環(huán)畫的機會,第一次踏上了長征路?!芭R行,我向社里借支500元,歸來還了100多元?!睔v時三個月的時間,沈堯伊從江西一路來到陜北,通車的地方就乘坐長途車,不通車的地方就靠步行、騎馬。此行歸來,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表現長征題材的油畫和連環(huán)畫,為后來《地球的紅飄帶》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
時間到了上世紀80年代后期,中國連環(huán)畫市場不再景氣,革命歷史題材也開始淡出創(chuàng)作主流。1987年,作家魏巍在《當代長篇小說》雜志上發(fā)表了《地球的紅飄帶》,這部講述紅軍長征歷史的47萬字的長篇小說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雖然面臨市場壓力,中國連環(huán)畫出版社還是決定以這部小說為藍本,改編創(chuàng)作大型連環(huán)畫,用圖像記錄長征史實。接到中國連環(huán)畫出版社社長姜維樸的邀約,沈堯伊與他一拍即合,懷著激動的心情,再一次踏上了紅色的征途。
2
一條苦旅沿著歷史之路走進去
遵義會議
夾金山海拔4600米,橫亙于寶興縣與小金縣之間,終年積雪,氣候惡劣。在當地民謠中,夾金山是一個“鳥兒飛不過”的地方。紅軍在川西北共翻越八座大雪山,過夾金山最為艱難。在這里,沈堯伊遭遇了最大的考驗,也獲得了此行最大的收獲。
在一位藏族向導的帶領下,沈堯伊開啟了徒步翻越夾金山的路程。正值4月份,天氣轉暖,要是再早或再晚都難以過山。此行之艱難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因為缺氧,他們幾乎一步一停,越向上休息的次數越頻繁,登上頂峰用了整整8小時。“我邊走邊想,當年有的紅軍戰(zhàn)士還過了三次夾金山,這真不敢想象,要是我非掉隊不可?!?/span>
過了頂峰,方知下山更難。由于下山處背陰,雪深及腰,每一步都是靠挪動。沈堯伊想嘗試滑下去,向導忙制止,因為偏離路標,就可能掉進雪窩而喪命。好不容易下到雪線,兩人膝以上還是雪,以下化成了冰水。幾次摔跤的沈堯伊,感到里外都被汗水和冰水浸濕,腳也完全凍麻木了。直到夜晚九點,他們才登上紅一、四方面軍會師的達維橋。
飛奪瀘定橋
在川西北的草地,巨大的晝夜溫差給沈堯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會兒曬得你臉脫皮,一會兒冷得你渾身發(fā)抖。那里的藏族同胞穿著皮襖,天熱了脫下一條袖子,再熱就把兩條袖子都脫了,光著膀子,夜里降溫再穿上?!彼聊ギ斈昙t軍爬雪山、過草地時的場景,“我們是吃飽的人看一群餓肚子的人,有的人覺得紅軍為什么不多帶幾套衣服,當時是夏天,長途行軍打仗的戰(zhàn)士除了隨身攜帶干糧袋、武器、子彈袋,還有一人一個布背包,東西太多,棉襖能丟就丟了。等冷風一吹,冰雹一下,只能靠紅辣椒御寒。為什么這段路犧牲了很多戰(zhàn)士,實地了解后才能夠理解?!?/span>
草地徒步
在重走長征路中,沈堯伊也多次采訪了健在的紅軍戰(zhàn)士?!拔耶嬃烁鞣N各樣的圖,問當時紅軍使的是什么槍,背的是什么包,他們用文字概念講不出來,但是依照圖片可以說出'這個對’'那個不行’?!痹凇兜厍虻募t飄帶》中,戰(zhàn)士們的帽子并不是規(guī)格整齊、帽檐挺直和八角鮮明的,因為在長征艱苦的環(huán)境下,帽子不可能這么規(guī)整?!爱斏驁蛞涟旬嫺迥媒o老紅軍看時,他們欣喜地說:“對,我們當年就是這個樣子?!?/span>
3
畫好長征是一代人的歷史使命
沈堯伊在長征路上(北京畫院供圖)
《地球的紅飄帶》畫了六年,每次經過長久的跋涉后,沈堯伊都會帶著厚厚的寫生稿和草圖回來。這些寶貴的資料在房間里將他團團圍住,“每當我進行創(chuàng)作畫到那些地方時,一種熟悉和親切感就會涌上心頭,在腦海里,這些山、水和建筑是立體的,似乎是有生命的,每每使我產生出一種強烈的愿望:把這一切盡量多地告訴讀者。”
沈堯伊畫《地球的紅飄帶》的地方,是一間小小的、西曬的臥室,“我經常畫著畫著,太陽就把我曬到房間門口。其實也不單單是為了躲日曬,因為房間里沒有地方待了。”因為經濟拮據,他從印刷廠按斤買來了印刷過的廢紙,正面印著商家的商標,背面可以用來作畫?!懊繌埉嬕⑸先橛湍?,中間多次晾干,我的床上、窗臺上全都鋪滿了畫,再多就鋪不開了,所以我每次只能做12張畫。”回想當初的創(chuàng)作場景,沈堯伊笑道,“現在闊氣了?!?/span>
就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地球的紅飄帶》橫空出世,成為了中國連環(huán)畫里程碑式的作品。1989年,《地球的紅飄帶》獲得了第七屆全國美展金獎;1991年,再獲第四屆全國連環(huán)畫評獎繪畫創(chuàng)作一等獎。美術理論家蔡若虹稱之為“創(chuàng)造了黑白畫藝術的高峰,是我們現實主義美術創(chuàng)作的紅飄帶”;著名藝術家孫滋溪評價,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是巨作、力作、是一部傳世之作?!?/span>
1993年《地球的紅飄帶》創(chuàng)作完成之前,沈堯伊找到小說的原作者、著名作家魏巍,希望魏巍繼續(xù)再寫完長征故事,但是魏巍表示年事已高、力不從心。多年深刻研究長征歷史的沈堯伊,決心用連環(huán)畫續(xù)寫這段傳奇,多次重走長征路,再度創(chuàng)作了《長征·1936》《征路星火》兩部力作,完成了他的“長征三部曲”?!敖衲晔墙h百年,同時也是長征勝利85周年,長征三部曲一起展出,埃德加·斯諾所說的'總有一天’,終于在我這里實現了?!?/span>
“長征時期缺少史實圖像,我們作為創(chuàng)作視覺藝術作品的人有責任和義務去做。如果不去做,就好像欠著歷史一筆債。我們這代人去創(chuàng)作長征題材的話,健在的參與者還能夠還原那個時期真實的面貌。如果我們這代人不去做,下一代人就接不上了?!鄙驁蛞琳f道。完成了“長征三部曲”的“勝利會師”后,他還將繼續(xù)創(chuàng)作長征題材的單幅作品,那一條“紅飄帶”,永遠是他癡迷的方向。
時代寄語
沈堯伊說:“如果說我們黨領導中華民族走向復興是一支雄偉的交響曲,那么長征就是其中的重要樂章。長征精神必將成為我們文化的一種精華、一種基因流傳下去。”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藝綻
本期作者:王廣燕
本期編輯:金力維
本期監(jiān)制:周南焱
流程編輯 吳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