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童年傷害,我們印象中也許就是被揍了或者無視了,要不就是被高強度地控制,比如男女混合雙打啦,留守兒童啦,什么都被規(guī)定好了啊......
其實除了這些傷害形式,還有很多來自父母的傷害很隱蔽,但是給孩子的傷害分毫不少。父母總是說,我這么愛他,他卻這樣對我,為什么?也許就是你帶給孩子傷害卻不自知。
真是應(yīng)了這樣一句話,父母在等孩子一句謝謝,孩子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美圖
冷暴力
冷暴力作為排名第一的傷害,看起來很奏效,是許多父母愛用的。當(dāng)孩子的言行不合自己心意的時候,直接收回感情。每當(dāng)孩子有不合意行為的時候,父母就會拉長臉,神色嚴(yán)峻,拒絕孩子的親近。
孩子依賴父母是本能,被父母冷暴力讓他們感到痛苦,從而收斂自己的行為。為了不失去父母的愛,他們變乖,學(xué)會看父母臉色。即使成年了,也許依舊敏感,喜歡揣摩別人的情緒,小心翼翼地討好。
也有孩子不會變乖,而是鬧得更兇,甚至企圖和家長撕扯,但是這時候,他的所作所為是帶有恐懼的,是為了獲取關(guān)注,打破家長的冷暴力。
經(jīng)常承受冷暴力的孩子,會懷疑父母,最終安全感被破壞!
言語行為貶低
有些父母最喜歡的就是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你看看某某,人家比你懂事/聽話/勇敢/學(xué)習(xí)......多了”這就是明顯的語言貶低。
當(dāng)然了,有些家長不會直接這樣做,但是言行中傳遞出對于孩子的輕蔑貶低?;蛘叱鲇趷圩o以及減少麻煩的目的無形中貶損了孩子。
兒童心理學(xué)家魯?shù)婪蛘f過這樣一句話:“你真的認為塑料餐具的發(fā)明,是為了鼓勵孩子的好奇心?滿足孩子的能力發(fā)展嗎?......其實是我們對孩子能力的貶低,無意中阻礙了孩子去發(fā)展自我能力的信心?!?div style="height:15px;">
為了不打碎碗,我們選擇打碎了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為了減少我們的麻煩,我們選擇貶損孩子換取他們的不作為,我們的順利。
嚇唬
妹妹和我說,她永遠記得鄰居家那根晾衣繩。
在她還小的時候,曾經(jīng)扯斷了鄰居家一根廢舊老化的晾衣繩,鄰居大爺嚇唬她,這根晾衣繩很貴,你家賠不起,要把你抓起來。妹妹嚇哭了,一路跑回家,晚飯都沒吃,整整一晚沉浸在要被抓起來的恐懼中。
后來,妹妹再也不去鄰居家玩了,雖然鄰居大爺一直很喜歡她,總是給她買好吃的,還送過小兔子給她。也許鄰居只是想和妹妹開個玩笑,第二天就忘了,但是妹妹卻一直記得那天的恐懼和絕望。
有些時候,家長是為了讓孩子變乖才嚇唬孩子,比如“別碰那個,臟,會生病”、“不要跑,會摔傷”、“再哭,妖怪/大灰狼/警察叔叔……會抓走你!”
嚇唬孩子也許會讓孩子變乖,但是孩子可能會變得膽怯,也可能會做出更加出格的舉動,來對抗你的過多干預(yù)。嚇唬孩子,播種的是恐懼,收獲的也只能是恐懼!
符號性暴力
現(xiàn)在的家長都知道打孩子這樣的暴力方式會傷害孩子,于是男子單打、男女混合雙打減少了。雖然不再直接施暴,有些行為和施暴沒什么區(qū)別,心理學(xué)上稱之為“符號性暴力”。
用力摔門、扔家具、丟掉孩子的寶貝或者威脅要丟掉孩子的東西;還有一種是類似于“請家法”的做法,拿著皮帶作勢要抽、家里放著根打人用雞毛撣子、站在孩子旁邊臉色陰沉盯著孩子做作業(yè)......這些都是隱形的身體虐待,“符號性暴力”。
也許家長覺得委屈,我從沒動過你一根手指!但是,那些巴掌、那根雞毛撣子、那條嚇人的皮帶卻無數(shù)次抽打在了孩子的心上!恐懼深深地攥住了孩子的心。
嘮叨重復(fù)不停歇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不動手,只說話。我圍觀過表姐陪孩子寫作業(yè):
“坐直了,不要駝背!”“把書都放在這邊就不碰手了!”“這道題再看一遍!”“草稿也要一行一行地打!”“換一支筆吧!”“別又把橡皮碰掉了!”......
不知道小外甥女怎么想,我反正是煩躁了。
表姐一定覺得,自己的好意提醒和指導(dǎo)會引起孩子的重視,其實不然。她的好心打斷了孩子的獨立思考,還讓孩子不再專注于作業(yè),潛意識里一直和她對抗。
長此以往,孩子要么反應(yīng)遲鈍,要么浮躁、憤怒。
重復(fù)的提醒讓孩子惱火,生起反叛之心;過多的指引,讓孩子自信心受挫,損壞了實際能力。語言是為了鼓勵和幫助,不是讓人厭煩。
教育孩子是一個復(fù)雜而且漫長的過程,也許父母會走上彎路,犯一些錯誤。沒關(guān)系,時間還長,孩子還愛你,你還有機會改正,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