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譜系篇;
考古發(fā)現(xiàn)篇;
文保科技篇。
四大篇章。
宋代金石學的興起
北宋時期,重文抑武,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
琉璃碗
1985年咸陽韓家村竇誕墓出土
咸陽國際機場二期M92
三期擴建工程中發(fā)現(xiàn)的 M92,
主人為唐萬泉縣主之子
駙馬都尉豆盧建,
葬于天寶三年(744)。
該墓罕見的在圍溝內(nèi)出土 11 件生肖俑,
體量大且工藝精細,
還出土文武官俑、武士俑、舞俑、
動物俑、玉器等54件,
為研究唐代墓葬制度
提供了新的資料。
負責此處項目的團隊
文化譜系篇以時間排序,
展示了陜西境內(nèi)的考古學文化譜系,
主要包括五個單元。
第一單元
《舊石器時代》,
著重講述現(xiàn)代人的起源以及
古人類的交流與遷徙;
第二、三單元
《新石器時代》《夏商時期》,
介紹了陜西境內(nèi)前仰韶時期、
仰韶時期、龍山時期和
夏商時期諸多考古學文化和
類型的分布范圍、文化特征和代表性遺址;
第四、五單元
《先周文化》《周原遺址》
系統(tǒng)介紹西周文明之前
先周文化的類型劃分、
文化特征和代表性遺存,
全面總結60余年來周原遺址的考古收獲,
并設置了賀家車馬坑特展,
將整體搬遷后的車馬坑陳列在展廳內(nèi)。
另外,文化譜系篇還穿插介紹動物考古、
植物考古、體質人類學等
考古學分支學科。
南鄭疥疙洞遺址
遺址文化遺存分三期,
分別距今 10 萬年、7一5 萬年和
3一1.5 萬年。
其發(fā)現(xiàn)為現(xiàn)代人“多地起源說”
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證據(jù)。
是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
南鄭疥疙洞遺址出土的
人類牙齒化石
是秦嶺地區(qū)首次發(fā)現(xiàn)的
早期現(xiàn)代人化石
時間歸屬為該文化遺存第三期。
西周時期 青銅獸面(車輿后欄)
2014年周原遺址賀家車馬坑出土
2014年周原遺址賀家車馬坑出土
探源文明 構建先史
考古發(fā)現(xiàn)篇也按時間順序,
歷數(shù)陜西考古各時段重要發(fā)現(xiàn),
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探源文明 構建先史》,
重點展示楊官寨、蘆山峁
以及石峁三個都邑性遺址,
再現(xiàn)史前時期文明輝煌;
第二單元《尋蹤帝國 盛世再現(xiàn)》,
介紹陜西境內(nèi)豐富的秦、漢、唐文化遺存,
包括都城、帝陵、貴族及平民墓葬等內(nèi)容;
第三單元《追跡古都 陶冶風雅》,
介紹“王氣黯然后”的陜西社會,
重點展示士人生活、瓷業(yè)發(fā)展等內(nèi)容。
該遺址的發(fā)現(xiàn)
分別榮獲過
2008、2017 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人面陶器
該類文物寄托著史前先民的情感和信仰,
在同時期其他遺址中極為少見,
體現(xiàn)了楊官寨遺址的特殊地位。
石峁城址
石峁城址
2018 年神木石峁遺址
皇城臺出土
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 4300-3800 年)
神面立柱石雕
2019 年神木石峁遺址
皇城出土
石峁遺址被評選為
2011-2020 年度世界十大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
2012、2019 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2011-2015 年度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
(距今 4300-3800 年)
周代王都與采邑
西周時期 卜骨
2008 年岐山周公廟遺址
祝家巷北 G2出土
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四耳簋
2013 年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 M4出土
石鼓山考古隊收藏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這里說的“分器”
指的是西周早期取得了“滅商”勝利后,
將商代的器物進行分封賞賜,
這一現(xiàn)象無論是古代文獻中
還是墓葬發(fā)掘出來的成果中都有體現(xiàn)。
之前分享的葉家山一位曾侯出土的
20件鼎中
也有這樣的現(xiàn)象。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犧尊
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
芮國遺址
韓城梁帶村遺址M502出土
布展中還提到了木俑文物
是通過澆灌石膏液體
獲得完整形態(tài)的周代木俑。
我們熟知的一句
孔老夫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韓帶村木俑的發(fā)現(xiàn)
將陪葬木俑的使用提前到西周晚期,
看到有的報道稱其為:“最早的木俑”。
這類木制品不容易在地底下保存下來~
平時也越發(fā)難得一見!
能展出也是難能可貴。
國內(nèi)其他地區(qū),
也有出土類似木俑
不過多以東周為主。
西周晚期
澄城劉家洼
春秋芮國遺址
春秋 芮公七鼎
澄城劉家洼遺址東區(qū) M2出土
春秋(公元前 770一前 476 年)
首飾盒
2018 年澄城劉家洼遺址東1 區(qū) M27出土
尋蹤帝國 盛世再現(xiàn)
秦始皇帝陵的發(fā)現(xiàn)
是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漢長安城與周邊陵墓
涇陽大堡子漢墓M68出土的
樂舞陶俑
北周武帝孝陵
孝陵是北周武帝
宇文邕與皇后阿史那氏的合葬陵。
地面末見封士和建筑遺跡,
地下部分為長斜坡墓道五天井單室土洞墓,
全長68.4米,
與向類北周大、中型墓葬形制基本相同。
出土帝、后陵志、玉帶、玉璧等隨葬品。
孝陵是目前唯一座經(jīng)過發(fā)掘的北周帝陵,
填補了北周帝陵制度研究的空白。
北周(公元 557-581年)
墓葬出土 200 余件
隋豐寧公主唐韋圓照夫婦墓
唐永昌元年(589)
唐三彩隨葬品
以綠黃褐、藍、白等
低溫鉛釉裝飾的唐三彩始見于7世紀中葉,
李晦墓唐三彩
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三彩俑之一
產(chǎn)自河南鞏義黃冶窯。
其施釉手法稚拙,
釉上以黑彩描繪眉眼、帶具等細節(jié),
這些都是初期三彩俑的裝飾特征。
唐昭容上官氏墓
上官婉兒墓志
隋唐時代的中、 高級墓葬,
甚至一些小型墓葬都隨葬墓志。
墓志明確記載下葬年代和墓主身份,
使得考古實物資料具有標尺性意義。
以此為基礎可以開展家族墓地、
墓葬分期和墓葬制度等一系列研究,
墓志同時也是歷史、文學、書法
等研究的珍貴資料。
唐景云元年 (710)
上官婉兒墓志銘文
該墓為斜坡墓道單室磚券墓,
第四、第五天井被破壞,
甬道和墓室毀壞嚴重,
帶有典型的 “毀墓”跡象。
出土隨葬器物 200
余件,主要為陶俑和陶動物。
墓主為唐代女政治家、女詩人上官婉兒。
出土墓志的記載,
刷新了自古以來對上官婉兒的固有認知。
唐元大謙羅婉順夫婦墓
顏真卿書墓志銘
顏真卿書墓志銘
拓片
唐節(jié)愍太子墓出土
節(jié)愍太子李重俊是唐中宗第三子,
中宗時發(fā)動宮廷政變被殺,
唐睿宗追復太子之位,陪葬定陵。
該墓地上有封士、墓園及石獅、石人;
地下部分為長斜坡墓道 4天井雙室磚墓,
全長54.25 米。
墓室繪制壁面,配置石棺床,
出土壁畫和唐三彩工藝水平均較高。
二樓平臺
就能看到不遠處的秦嶺生態(tài)環(huán)境。
時常在展廳里
跟大家分享這些青銅器里千年前是用來
裝些什么?
展示了這些文物出土時
里面承裝的食物,
以及通過科學研究??
監(jiān)測的結果。
通過紅外分析和蛋白質組學方法分析,
結合隨葬動物骨骼種類鑒定,
判斷銅敦中的殘留物為黃牛肉。
該殘留物是目前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
保存最好的黃牛肉制品。
春秋 垂鱗紋銅鼎
加固修復
陶瓷器保護修復與制作工藝研究
當您面對這一堆碎片
您會想象的出來拼成以后的樣子嘛?
陜西考古研究院承擔了
馬家塬出土車輿現(xiàn)場保護工作
并參與車輛復原研究。
我也有幸在北京多次見過這件復原件,
在去年甘肅博物館也辦過原件特展
我也有幸碰到,
這次在展廳外再次遇見,
既是緣分,
也說明了這組文物的珍貴之處。
由于疫情的不確定性
加上館方宣傳的三個月的試開放時間
本人第一時間前往
好在是不虛此行。
整座博物館共三層,
總體看完歷時8個小時,
為我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陜西近年來考古發(fā)掘成果重多,
正是需要這樣的平臺來呈現(xiàn),
期待后續(xù)展品更新,
以及其他區(qū)域的陸續(xù)開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