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跌打損傷秘方
 

跌打損傷秘方

外用酒藥  :川烏10草烏10生南星12骨碎補6松香10生半夏12當歸10紅花10威靈仙10北細辛5獨活10冰片3樟腦10大黃12桃仁10 白芥子5

治腰椎間盤突出 

 跌打損傷秘方(97方)
朱老曾擬“止痛搽劑”(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生半夏各30克,用50%酒精300毫升浸泡7天,以棉花蘸搽患處,1日2~3次),對痹證疼痛及各種神經(jīng)痛均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吳師機《理瀹駢文》說:“外治之理即內(nèi)治之理,所異者法耳?!敝炖现尾。嘀鲝垉?nèi)服外治結(jié)合以提高療效,此即一端。
 
(1)少林寺十三味藥主方少林寺十三味藥主方是歷代武僧在長期實踐中,用于通治一切跌打損傷的驗方。

  川芎10克、回尾15克、玄胡10克、木香10克、青皮10克、烏藥10克、桃仁10克、盤

  志10克、制三棱7.5克、制莪術(shù)5克、骨碎補1克、赤芍10克、蘇木10克。

  大便不通加生大黃10克,小便澀痛加車前子15克,胃口不開加厚樸、砂仁各10克

  加水兩碗煎至半碗,陳酒沖服。

  (2)加減十三味方遠志(往油)7.5克、寄奴10克、肉桂7.5克、廣陳皮10克、杜乖10克、當回15克、玄胡10克、砂仁10克、五加皮15克、五靈脂10克、生蒲黃10克、枳手7.5克。水煎酒沖服。

  (3)傷處青腫疼痛方紅花10克、赤芍藥25克、桃仁5克、自然銅1.5克(煅紅醋藩

  七次)、生甘草5克、當回25克、木香5克。水煎后用黃酒50克送服。

  (4)拳傷胸脅隱痛方桃仁10克、紅花15克、川郁金5克、云木香7.5克、蘇木 q克、土鱉蟲5克、自然銅2.5克、當回25克、川芎15克、赤、白芍各15克,味藥,歲加冷泉水1.5升,煎取升。加頭生男兒(五月以內(nèi)者佳)小便一杯,降溫后服下。

  (5)拳傷鼻衄急救方取鮮小蘇葉數(shù)片,揉爛速塞人鼻內(nèi)止血。

  又方:取婦人頭發(fā)一撮燒成灰、投進鼻內(nèi),立見效果;或用冷泉水拍擊前額部,血立止。(6)拳擊心口**急救方白芨50克、三七10克、血余炭16克、梔子炭25克、大壹炭15克、炒白芍15克、馬燈草50克(馬燈草是嵩山上一種殊效止血藥),共制成粉末,映服三錢,立效。

  (7)拳擊百會***暈倒方附子15克、人參50克、白術(shù)20克、炙黃芪50克、石菖蒲:

  克、蘇合香1.5克、干姜3片。共煎一碗灌之,立效。

  (8)擊傷小肚血尿方小薊炭50克、白毛根50克、三七1.5克、瞿麥50克、冬葵子2:

  克、亂發(fā)炭15克、生甘草10克。用水煎后加童小便一杯服下。

  (9)擊小肚隱痛方當回25克、制玄胡索15克、川芎10克、香附15克、木香7.5克、

  赤芍藥15克、桃仁10克、丹參50克、制五靈脂10克、生蒲黃7.5克,用水煎服。

  (10)擊小腹大便下血方生地榆50克、大生地50克、川黃連15克、葛根50克、南山

  小連翹一把、甘草10克、槐花炭15克,水煎服。

  (11)拳擊傷筋方少林寺山門前河蟹頭一具、老蝸牛數(shù)只。搗爛敷于患處,立愈。

  (12)拳擊下頷脫臼治法令傷僧回山門內(nèi)**椅正坐,勿驚。一僧用兩手托住下頦,向

  后用勁送八竅,即可復位。再用生天南星搗碎攤于白布上,外敷緊。

  (13)拳擊面部青腫痛方木鱉子三個(香油焙灰用)、無名異適量(往土)、自然銅適量(煅)、**香15克(往油)、沒藥15克(往油)、蘇木15克。以上諸藥共研細末,以嫩蜜汁靛
,如小彈子大。每服三,白酒送下。

  (14)發(fā)散中部方杜仲、川斷、貝母、桃仁、劉寄奴、蔓荊子各10克,當回、赤芍、自然

  銅(醋淬)各15克、肉桂4克、茜草5克。水煎、酒沖姜汁服。

  (15)發(fā)散上部方防風10克、白芷5克、廣木香5克、川芎10克、回尾10克、赤芍克、陳皮10克、羌活10克、法半夏10克、獨活7.5克、骨碎補7.5克、甘草尾5克、生姜3片。水煎酒沖服。

  (16)發(fā)散下部方牛膝、木瓜、獨活各15克,回尾、川芎各克,川斷、厚樸、靈仙、赤

  芍、銀花各10克,甘草5克,水煎,酒沖汁服。

  凡人上、中、下三處受傷,應(yīng)用發(fā)散藥一兩劑。氣急有痰加制半夏15克;風痰加制南星10克;心驚加膽南星7.5克、桂心4克、香附15克,同煎服。

  (17)飛龍奪命丹硼砂、地鱉蟲、自然銅(醋淬七次)、血竭各40克,木香30克,當回、桃仁、蓬術(shù)、五加皮(酒炒)、制猴骨各25克,元胡索(醋炒)、三棱(醋炒)、蘇木各20克,五靈脂(醋炒)、赤芍、韭子、生蒲黃、熟地、破故紙(鹽水炒)、炒廣陳皮、川貝、朱砂、炒葛根、桑寄生各15克,肉桂(往皮)、烏藥、羌活各10克,麝香2.5克,杜仲(鹽水炒)、炒秦艽、炒前胡、土狗、青皮(醋炒)各10克,共為細末,重傷每服15克,輕傷每服7.5克,陳酒沖服。(18)少林七厘散地鱉蟲(往頭足)、血竭、硼砂各40克,逢術(shù)(醋炒)、五加皮(酒炒)、

  菟絲子、木香、五靈脂(醋炒)、廣陳皮各25克,生大黃、土狗各30克,朱砂、猴骨各20克,巴豆霜、三梭、青皮(往皮)各15克,赤芍(醋炒)、烏藥、炒枳殼、當回(炒)、蒲黃(生、熟)各10克,麝香7.5克。共為細末,輕傷每服0.35克,重傷每服0.7克,最重者每服1克,凡瘀血攻心者,服之即醒。陳酒沖服。

  (19)舒筋活絡(luò)湯荊芥10克、防風10克、透骨草25克、羌活5克、獨活12.5克、桔梗

  10克、祁艾10克、川椒10克、赤芍25克、一枝蒿25克。

  煎濃湯趁熱洗,逐日三次,輕者三日可愈,重傷九日可愈,專治被卸被拿所致傷或其他

  跌打損傷。而皮膚發(fā)現(xiàn)青腫隱隱作痛者皆可一治。皮破流血者禁用此方。

  (20)壯筋續(xù)骨方當回100克、川芎50克、白芍50克、炒熟地200克、杜仲50克、川斷100克、五加皮100克、骨碎補150克、桂枝50克、三七50克、黃芪5克、虎骨50克、破故紙100克、菟絲子100克、黨參100克、木瓜50克、劉寄奴150克、地鱉蟲150克。

  以上18味藥研為細末,砂糖水制成水,每服四錢,酒引下。凡被卸拿筋骨受傷,非洗

  藥方
治者,服此必見效,筋斷骨折,輕傷者亦可治之。

  (21)拳擊頭頂疼痛不止方天麻、白芷、白附子、生南星、防風各15克。以上諸藥共研細末,加失笑散50克,研末調(diào)勻。每服15克(用熱白酒一盅調(diào)服)。再取藥粉適量用酒調(diào)成糊狀,敷于患處,一至二日即愈。

  (22)拳傷筋絡(luò)方取蝸牛兩具,蟹頭足一具,共搗成漿,加進蛋清和之,敷于患處,三日即愈。

  (23)拳傷顴部青腫方取肥豬脂250克、黃花菜一大把,搗爛和之敷于患處。

  (24)拳擊心口瘀血方虻?**逯?往足翅)、牡丹皮30克、紅花25克、鮮芍藥25克。煎湯一碗加進童小便一杯,兩副即愈。

  (25)拳打腦破方大生地75克、人參10克、龍腦2克、龍齒25克、象皮25克、黃芪

  50克。共研細末,每服5克,越日即見效。

  (26)拳擊胸部疼痛方玄胡索10克、紅花25克、青楊樹皮30克、桃枝一兩。水煎服,

  加童尿更有效。

  (27)拳擊太陽***痛疼方 當回30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野山羊角15克、細辛5

  克、紅花25克、桃仁15克、甘草5克,研末以水煎服。

  (28)拳擊下腹隱痛方當回25克、紅花15克、虻蟲2.5克(往足翅)、生蒲黃25克、

  五靈脂(醋制)10克,水煎服。

  (29)棍傷腰痛方當回50克、紅花25克、川芎15克、自然銅(醋煅)10克、川牛膝25克、雞血藤30克、蘇木15克、大黃15克,水煎服。

  (30)棍傷頸后腫痛方杏仁5個、桃仁10個、川黃連25克、血竭25克、花椒15克。

  共搗為爛泥,敷之即止痛。

  (31)棍擊印堂***頭痛方 白芷、三七、白礬、五倍子各等份,共為細末,生香油調(diào)膏。敷于傷處血可止,痛可愈。

  (32)鞭傷肩部腫痛方 當回25克、川芎15克、生蒲黃5克、川椒克、澤蘭15克、紅

  花15克、桃仁15克。水煎,黃酒一兩送服,立愈。

  (33)棍打跌倒傷身方驢皮膏50克、陳艾葉10克、紅花15克、赤芍藥15克。水煎

  服,一劑即愈。

  (34)拳擊右脅疼痛方**香7.5克、沒藥7.5克、當回25克、自然銅2.5克(醋淬七次)、紅花15克、木香7.5克、郁金10克、赤芍15克、甘草7.5克、血竭2.5克、蘇木15克,取泉水2升,煎至0.5升。加幼童尿一杯,同服下甚效。

  
外用:麝香1.5克、龍腦1.5克、樟腦1.5克、輕粉2.5克。共研細末撒于豬脂上敷于

  疼處。 (35)推倒摔傷方(又名神靈酒) 當回25克、川芎1.5克、桂心2.5克、紅花15克、牛膝25克、甘草10克、**香7克、沒藥2.5克。取水1.5升,酒0.5升同煎,服下即愈。

  (36)摔傷筋痛方血竭5克、兒茶5克、紅花15克、當回25克、赤芍10克、龍腦0.5克、朱砂2.5克、桂心2.5克、附子2.5克。共為細末,用白酒50克沖服,再喝童便半杯,立效。(37)拳棍擊傷紅腫方瘀血內(nèi)積者用。

  當回25克、川芎15克、紅花15克、陳皮10克、木香2.5克、枳殼10克、桃仁15克、木

  通10克、**香2.5克、沒藥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38)傷處已破方三七15克、血余炭2.5克、麝香0.5克、白芷25克、花粉2.5克。

  共研末撒于傷處,血即止。

  (39)摔傷瘀血疼痛方當回25克、川芎10克、制**香7.5克、制沒藥2.5克、白芷15克、玄胡索20克、甘草10克、赤芍15克、二花15克、連翹25克。水煎黃酒送下,立效。(40)傷后血暈方人參50克、附子15克。水煎灌之,立效。

  (41)傷久成瘡方傷后潰破久不生肉者用。

  黃芩10克、白芷10克、天花粉15克、輕粉克、麝香7.5克、沒藥7.5克、二花7.5克、連翹10克、**香克、血竭15克、降香10克、龍骨10克、生南星10克、蛇含石10克,以上諸藥共為細末裝瓶內(nèi)備用,用時撒于傷處包扎好,-2日毒盡長肉,3~5日漸愈。

  (42)傷口久流膿水泛青方二花50克、連翹5克、白芷15克、**香10克、沒藥10克、黃芪50克、防風15克、赤芍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飲藥汁盡,再飲上等白酒50克。2。3日膿漸退,顏色由青變紅,繼服3-5劑即愈。禁忌大蒜、羊肉。

  (43)損傷日久補養(yǎng)方若久損體弱,面黃肌瘦者,可用下方:

  人參25克、當回25克、熟地30克、紅花5克、赤白芍15克、白術(shù)25克、大棗3枚、云茯苓15克、炙甘草15克。水煎連服五劑,漸愈復原。

  (44)損傷氣虛滋補方人參30克、當回25克、黃芪50克、蝗蟲10只(往頭、足),共者噶湯睜南柏右嘶.盼菇最合綠百女慧菌醋.

  (45)棍打頭傷方桃仁15克、紅花15克、**香7.5克、沒藥7.5克、血竭7.5克、當

  回尾25克、土鱉蟲10克、自然銅1.5克(醋淬7次)、白胡椒3克。

  先將前8味藥研成細末,再取白胡椒用清泉水3升熬煮至0.5升,泛藥粉為,如綠豆大,**每服7.5克,用黃酒沖服。

  注:此方系緊那羅王所傳秘方。凡棍打傷處,或破或傷俱可治。凡破者撒上藥粉,未破者用白酒調(diào)成糊狀涂傷處,既可內(nèi)服,也可外用。孕婦禁用。

  (46)捶傷頭頸疼痛方紅花15克、指甲花25克、野菊花30克、劉寄奴15克、桃枝50克、柳枝50克、青楊樹枝50克、槐樹枝50克。水煎服即愈。

  (47)金傷愈靈丹當回25克、川芎15克、自然銅(醋煅)2.5克、沒藥(醋制)10克、**香(醋制)15克、豹骨10克、蘇木15克、土鱉蟲1.5克、穿山甲10克、甘草10克、虻蟲7.5克、失笑散25克。以上諸藥共研為末,取嫩蜜500克加進適量米泔水和之,稍放涼用小米蒸半熟為佳,制成豌豆大小,涼干密封備用。用時每服七,用黃酒二兩送下。

  (48)少林金傷治法金傷者害其三也。一傷其肉、二傷其血、三傷其氣。傷三并隨帶有毒有血,血行全身轉(zhuǎn)意臟躲于肝,易傷心損肝藥滋金者惟毒居一。刀傷于一日死,箭傷者三日死,戟傷者四日死,釵傷者五日死,毒金傷者,后牙關(guān)緊閉,神志模糊,舌青面腫,現(xiàn)盡脈者,死不治也。抽風肢舞,顫亂胡言者,難癥也。

  治法:手拔罐吸其毒汁,再以陳鹽、甘草洗之,用愈將散敷于傷處,白紗蓋之,甚效。

  (49)少林愈將散麝香0.5克、輕粉克、枯礬10克、黃丹10克、松香10克、香芩10克、梅片克。味藥共研末裝瓶備用。金傷時取出,用鹽甘草水洗后撒傷處,白紗蓋之,次13提毒膏敷貼。

  (50)少林提毒膏二花25克、元寸0.5克、輕粉10克、松香10克、紅粉25克、**香7.5克、沒藥7.5克、自然銅10克(醋煅七次)、雄黃7.5克、梅片1.5克。以上諸藥除元寸、紅粉、輕粉外,其他幾味撮一塊碾成細粉,再把余藥粉同元寸研細摻勻,裝瓶備用。用時取香油適量,用香油調(diào)成糊狀涂于患處,用白紗蓋之,每晝夜燈下?lián)Q藥一次,立效。

  (51)逐毒湯方**香2.5克、沒藥2.5克、穿山甲15克、蒲公英50克、二花25克、黃柏15克、牡丹皮20克、玄參15克、連殼25克、野菊花50克、赤芍25克、皂角刺15克、生甘草10克。黃酒送服,三至五日即愈。

  (52)金傷成瘡不愈方輕粉20克、兒茶2克、**香25克、沒藥(往油)25克、三七3.5克、元寸2.5克、白芷25克、梅花2.5克、制***25克。

  以上9味藥分別研細末和勻,用生芝麻調(diào)敷于傷處,一次即愈。此方用于金瘡已潰

  者。未潰者用金蝎、紅花、野菊花30克水煎,加童尿一杯,黃酒沖服甚效。

  若箭毒進骨者,需開皮刮往骨毒方救命。不往骨毒者必死也。華佗多以麻沸散開皮刮骨往毒,其法甚妙也。

  (53)箭傷久日不愈方外用方:紅粉10克、輕粉2.5克、藤黃10克、雄黃15克、黃柏2.5克、***皮灰2.5克、白礬10克、爐甘石5克、梅片2.5克。

  上藥共研細粉,若潰爛發(fā)青者先用鹽水洗后再用白礬、甘草水洗,然后取適量拌勻,撒于傷處更有效。

  (54)金瘡久日不愈方當回40克、川芎10克、制**香15克、制沒藥15克、皂角刺15克、穿山甲5克、澤蘭15克、劉寄奴15克、白尾15克、紅花15克、桃仁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用,黃酒沖下。若大便秘結(jié)者加大黃15克、芒硝克。

  (55)草鐮傷頸方出血者取三七、馬燈草、血余炭各等份共研細粉撒傷處,用白紗蓋之扎緊,傷輕者一次愈。傷重:當回40克、種芎15克、赤芍10克、**香10克、沒藥10克、紅花15克、生地25克、甘草15克、二花25克、連翹25克,水煎、加童尿一杯內(nèi)服三劑,效果更佳。

  (56)毒箭傷骨方先取巴豆(往油)一粒,活蜣螂(往頭足)一只,可仁五粒,桃仁五粒共砸百錘成細泥,涂于傷口四周,誘使傷S發(fā)癢,往掉藥泥,用火罐吸其毒液,再用鹽水洗一至兩遍,以元寸0.5克、明礬克、雄黃15克、三七10克、白芷15克,共研細末,撤于傷處,越日以紅粉10克、元寸0.5克、梅片克、**香5克、沒藥5克、白芷10克、天花粉15克,共為細末用生蜜汁調(diào)之,敷傷處,白紗蓋之。另取當回40克、川芎15克、二花10克、白芷5克、天花粉50克、透骨草25克、生甘草5克,用水煎服。

  (57)棍傷腳面方棍擊腳面致青腫疼痛者,可用下述藥方:

 ?、?b style="COLOR: white; BACKGROUND-COLOR: #00aa00">外用方虻?**逯?,秃燁硧嫿只、螄槪两只、桃?5克、**香7.5克、沒藥2.5克。共研細末用生蜂蜜調(diào)之涂于傷處。若破者加三七粉10克、白芷粉10克、大黃灰10克,拌勻撒于患處,即有止血止疼之效。

  ②內(nèi)服方當回40克、川芎15克、紅花15克、桃仁15克、蘇木15克、生甘草10克、赤芍25克,取清泉水3升,煎到升,加童尿一碗服。一劑可愈也。

  (58)少林金傷散沒藥25克、**香25克、血竭15克、蘇木15克、當回40克、龍骨

  25克。

  以上6味藥投進瓷碗中密封,外用黃泥一層,以文火燒鍛五炷香許停水,待涼后,打開

  取出藥粉,再研成細末過羅,再**頭三七粉50克。金傷出血者用藥后立止血。

  (59)摔傷方當回25克、川芎15克、紅花15克、桃仁15克、三七5克(研末沖服)、

  赤芍25克、生地10克、生甘草10克、木香2.5克。水煎服甚效。

  (60)摔傷腰痛方水蛭1.5克、**香1.5克、沒藥1.5克、木香7.5克、玄胡索20克、

  甘草克、木通15克,水煎服。

  (61)緊那羅治傷筋骨方主治:傷筋動內(nèi),棍械擊后皮肝青腫暴起作痛,腿傷不走,

  胳膊不舉。

  藥方:元寸2.5克、馬前子(油炸刮毛)200克、紅花250克、桃仁200克、沒藥(醋制往油)200克、**香(醋制往油)200克、土鱉蟲100克、麻黃150克、白芥子100克、當回150克、川芎150克、自然銅150克(煅制醋淬9次)、生甘草100克。

  制法:以上13味藥,先取元寸單研成極細粉,配進合適輔料,其余12味藥共碾成細粉,全部混合拌勻。取蜂蜜550克,煉起黃泡沫后過濾摻人藥粉,搓成如小彈子大,每約重1.5克。用蠟紙包好,制盆密封,放**涼干燥處。

  服法:**每服一,日服兩次,用黃酒送下。留意:此藥對于跌打損傷也有良效。孕婦禁用。(62)楊家槍傷散主治:槍、釵、刀、戟、劍等擊傷。藥方:元寸1克、兒茶100克、沒藥(醋制)50克、朱砂50克、**香(醋制)25克、馬燈草50克、白芨50克、血竭40克、桃仁50克、赤芍50克。

  制法:上列11味藥研成細粉(**香單研),每2.5克g9,密躲備用。

  用法:每服一包,用黃酒三兩送服;也可外用,取藥粉適量,用白酒調(diào)成糊狀涂抹患處,如新傷,可直接撒上,甚效。

  (63)損傷補養(yǎng)方大熟地35克,炙黃芪、全當回、焦木、生薏仁、炒棗仁各15克,牛膝10克,赤芍、白茯苓、木瓜各7.5克,海防風5克,川芎4克,加桂圓肉3個。用水煎服。(64)少林奪命丹當回、制
草烏、**香(醋制)、沒藥(醋制)、血竭、自然銅(醋淬七次),以上各等份,研為細末。每服黃酒送下,重傷兩三付即愈。

  (65)少林當回飲當回40克、澤蘭40克、紅花15克、桃仁15克、丹皮15克、蘇木10克,酒、水各一碗煎服。頭傷加藁木,手傷加桂枝,腰傷加杜仲、白芥子、牛膝。此方效果甚好。

  (66)少林大力蒺藜(鹽水泡炒)、黃魚膠(蛤粉炒)、全當回(酒炒)、大生地(酒泡蒸三遍)各500克。共研細末,以蜜和,蜜如桐子大。每服5克,龍眼湯送下。

  (67)少林英雄沙苑蒺藜250克,牛板筋3寸,甜瓜子、虎脛骨、龜板、白茯苓、當回各100克,川續(xù)斷、杜仲各150克,故紙100克,自然銅(醋淬),土鱉蟲10個,朱砂35克,地龍25克,共研細末,以蜜和。每服2克,前半月鹽湯送下,后半月黃酒送下。

  (68)少林止血散三七15克、血余炭15克、白芨25克、馬燈草40克,以上4味藥共研細末,加梅片少許裝瓶備用。刀傷者將藥粉撒于患處包扎后,立止血止痛。

  又一方:馬勃50克、黃柏50克、q 15克。以上3味藥研為細末,刀傷出血者用之甚

  效。

  (69)少林活血丹主治:拳棍錘棒等一切武械所傷,紅腫、疼痛、跌打損傷、金瘡出血、血瘀作疼等。

  紅花50克、桃仁35克、**香(醋制)25克、沒藥(醋制)25克、血竭25克、蘇木25克、兒茶50克、回尾50克、赤芍100克、玄胡索100克、麝香100克、冰片克、朱砂50克、白芷50克、南星0.35克、生甘草45克、大頭三七15克。以上16味藥,麝香、朱砂、冰片3味取出單研細末,其余諸藥共碾碎用細羅過后,將細粉加進摻勻,取黃米粉三兩打糊制,如豌豆大,涼干裝瓶備用。**每服三至五粒,黃酒送下,日服兩次,幼兒酌情減之。在未制以前也可取出部分藥粉密躲備用,用生芝麻油調(diào)之,敷于患處立效。

  (70)少林展筋丹主治:跌打損傷、血瘀作疼、傷筋動骨、肢體拘攣、行動困難等。

  當回100克、川芎100克、紅花75克、桃仁75克、自然銅(煅透醋淬7次)150克、土鱉蟲100克、馬前子(往毛)150克、血竭150克、姜黃50克、白芷100克、木香50克、陳皮50克、沉香25克、小茴香2.5克、三七參100克、**香150克、沒藥150克、赤芍150克、香附150克、兒茶150克、雞血藤200克、&50克、鳳仙花100克、麻黃100克、朱砂15克、冰片5克、元寸30克。

  以上共27味藥,先將前24味藥研細過羅,再將冰片、朱砂、麝香分別置于**缽內(nèi)研細兌進摻勻,再取清泉水燒沸,放冷以甘草水泛水,如梧桐子大,涼干備用。**每服1.5~3克。黃酒送下,孕婦禁用。

  (71)少室復生歌主治:武打致昏倒地者。

  元寸0.5克、土鱉蟲12.5克、巴豆霜5克、蘇合香15克、自然銅(醋淬qS0【)40克、**香(醋制)5克、沒藥(醋制)5克、朱砂5克、木香5克、血竭5克。以上10味藥分別研制成細粉裝瓶備用。**每服1-3克,用黃酒沖服,神效。

  此散亦可以外敷。治療金傷成瘡久13不愈者,用香油調(diào)成糊狀涂患處,已潰破者將藥粉撒于傷處甚效。

  (72)少林九虎丹主治:跌打損傷,傷骨動筋,血瘀作痛,紅腫不散,閃腰岔氣,扭傷轉(zhuǎn)筋,四肢拘攣。

  藥方:**香(醋制)150克、沒藥(醋制)150克、當回250克、川芎150克、天南星(醋制)150克、紅花150克、白芷150克、防風150克、生甘草100克。

  制法:將以上9味藥共碾成細粉過羅,用黃米粉適量,打制成糊泛藥為,如豌豆大,放**涼透風處涼干,**每服6克,用黃酒沖服,13服兩次。禁忌大蒜、羊肉,孕婦禁用。也可取散調(diào)成膏外敷,療效甚佳。

  (73)少林平風丹主治:金傷、武打紅傷、跌仆損傷所引起之破傷風癥。

  藥方:遼細辛15克、制白附子35克、全蝎30克、天麻30克、白芷30克、制南星30克、羌活30克、防風35克、珍珠(豆腐制)1克、生甘草50克。

  以上10味藥共研細粉(珍珠單研),混合拌勻,取全藥的一半,用冷開水泛如綠豆大,每服五至七粒,另一半裝瓶密封,需用時取出少許白酒調(diào)敷傷處,內(nèi)外適用效果更好。

  (74)少林八仙散主治:跌打損傷、落馬墜車、紅腫疼痛、血瘀發(fā)青、傷筋動骨。

  藥方:馬燈草25克、車前子(油炙)100克、**香(醋制)150克、沒藥(醋制)100克、土鱉蟲50克、水蛭50克、麻黃75克、梅片10克。

  制法:先將梅片研細另包,再將余7味藥碾細過羅,再
梅片混合調(diào)勻裝進瓶內(nèi)密封。用時取3克以黃酒沖服,13服二次??捎蒙系劝拙瓢阉幏壅{(diào)成糊狀敷于傷處,內(nèi)外兼用,效果更佳。

  注:此方是少林寺德禪僧醫(yī)的師伯素廣大和尚所秘抄保存,臨終前親手交于德禪。德禪僧醫(yī)用此散治療跌打損傷。閃腰岔氣、局部紅腫疼數(shù)百例,確有良效。此方經(jīng)濟簡便、療效可**。

  (75)少林三仙散主治:紅腫脹大、已潰未潰。

  取生甘草(取外粗皮)100克、川黃連10克、冰片少許,共研為細末,內(nèi)服或外用均可。(76)少林武打損傷主方三棱25克、莪術(shù)5克、赤芍7.5克、血竭5克、當回5克、木香5克、烏藥5克、青皮5克、桃仁5克、元胡5克、蘇木5克、紅花5克、骨碎補7.5克,水煎服。

  (77)損傷加減方(共9方)在"少林武打損傷主方"的基礎(chǔ)上,斟用下述方藥:①傷頭部:加羌活、白芷、防風。

 ?、趥夭浚杭予讱?。

  ③傷胃部:加桔梗、厚樸、菖蒲。④傷兩肋:加膽草、柴胡、紫荊皮。

 ?、輦巢浚杭訛跛帯⑽屐`脂、威靈仙。⑥傷手臂:加續(xù)斷、五加皮、桂枝。⑦傷腰部:加大茴香、茯苓、杜仲。⑧傷腹部:加小茴香、茯苓、陳皮。⑨傷腿部:加牛膝、木瓜、三七。(78)武打損傷急救方新傷者,血未回經(jīng),需立服七厘散,另取其少許外敷患處甚效;

  若七日過,未愈者可內(nèi)服行泄之藥;若內(nèi)折、斷骨者可選用少林接骨丹或鼠蒙膏等。(79)壯膽散(德禪法師經(jīng)驗方)功:補血益氣,安神養(yǎng)魄。

  主治:面黃肌瘦、氣短心跳、不思飲食、四肢無力、失眠頭痛、神志模糊。

  藥方:當回、白術(shù)、生地、白芍各50克,炒棗仁、炒柏子仁各25克,神曲、山楂各30克,益智仁、茯神、黃芪、天冬各30克,朱砂5克。。

  制法:以上13味藥研細末為散。

  服法:**逐日二次,每次-3克。

  (80)少林行軍散(夏天用)功效: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祛痰提神。

  主治:口干舌燥、口瘡、喉腫咽痛、不思飲食、惡心嘔吐、胸悶呃逆、眩暈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等。

  藥方:薄荷冰0.5克、柿霜1.5克、枳殼50克、安息香7.5克、藿香50克、陳皮25克、制半夏15克、牛黃15克、廣木香15克、神曲50克、干姜10克、桔梗50克、胖大海50克、安息香2.5克、麝香1.5克、山楂50克、生甘草25克。

  制法:以上16味藥先將草木質(zhì)類藥碾碎過細羅,再將麝香、牛黃、薄荷冰、安息香分別研細對人調(diào)勻,裝進瓷瓶內(nèi),密封備用。

  用法:**每服0.5-0.75克,用黃酒或涼開水沖服。

  注:此方據(jù)先師貞俊生前講:是歷代僧兵奉旨行軍、作戰(zhàn)和練武中的良方。據(jù)原手抄秘本中記載,此主是明朝嘉靖年間日寇侵略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皇上詔書傳到少林寺,立即派月空和尚率部長征南下。僧兵原居北方,偶轉(zhuǎn)南方,天氣炎熱,又是行程幾千里,不服水土,所以僧兵多數(shù)病倒,甚至威脅生命。在此緊要關(guān)頭,月空首領(lǐng),摸索試制成功了這個妙方,流傳至今。

  (81)少林行軍散(冬天用)功效:散冷祛風、舒筋活絡(luò)、通利百節(jié)。

  主治:感受風冷、惡冷發(fā)熱、頭痛、鼻塞、全身疼痛、四肢拘攣、腰腿酸疼等。

  藥方:荊芥50克、防風50克、白芷50克、麻黃25克、桂枝35克、川羌活25克、獨活25克、當回50克、川芎50克、川椒7.5克、干姜5克、炙甘草15克。

  制法:以上12味藥用水煎成稠膏,再用瓦片焙干碾成細粉,每包2.5克備用。服法:逐日兩次,每次一包,用紅糖或姜水送服。

  (82)少林鼻衄散主治:鼻出血不止。

  藥方:生梔子150克、生云南三七(單研成極細粉)。

  制法:先取梔子炒成黑炭,研末,過細羅,再取三七研細,兩者細藥粉摻勻,裝進瓷瓶內(nèi)備用。

  用法:鼻流血不止時取出藥粉適量,塞進鼻孔內(nèi),然后用細白純棉花堵之,立即見效。

  (83)少林保將酒功:祛瘀生新,消腫止痛、舒筋活絡(luò)、接骨續(xù)筋。

  主治:拳械擊傷、跌仆摔傷、瘀血青腫、疼痛難忍、骨折斷筋、腰腿疼痛、步行困難等。藥方:當回100克、川芎40克、藥花50克、蘇木40克、**香25克、沒藥25克、白芷25克、桂枝15克、黃蓍50克、木瓜40克、斷25克、桑寄生50克、補骨脂25克、桑枝40克、熟地50克、川郁金15克、桃仁50克、赤芍50克、透骨草50克、鹿角40克、白術(shù)50克、太子參25克、木香15克。

  制法:以上23味藥,分別搗成粗末,取上等白酒五斤八兩,盛瓷缸內(nèi),把藥全部加進,密封口,再用草泥封固,放透風干燥、避光室內(nèi),天天震搖一次,釀制35天。濾出藥酒,再將藥渣用白布緊絞汁,前藥酒混合裝瓷瓶內(nèi),密封備用。

  服法:逐日三次,每次杯,一次喝完,再速飲溫開水一杯,臥床而睡,數(shù)日可愈。若局部未破者也可用少量擦涂傷處,若加進頭生男童便半杯服下,療效更佳。

  (84)金傷成膿膏(即少林八仙膏) 主治:金械所傷,成膿潰爛,日久不愈。

  藥方:生黃苓50克、生南星50克、生草烏25克、貝母40克、黃連25克、豬牙皂15克、梅片4.75克、生香油適量。

  制法:以上8味藥,先將生黃苓等7味藥碾成細粉,梅片另研,諸藥混勻,取生香油十兩半藥粉調(diào)成流膏,裝進瓷瓶密封備用。

  用法:先清除患部膿腐,再用鹽開水洗滌三遍,然后涂抹藥膏,用白紗蓋之,逐日更換一次。旬日即愈。

  注:德禪法師用此方治愈各種瘡痛潰破、久不愈的患者近五百名,治愈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85)少林藥捻方功:祛腐、解毒、生肌。

  主治:金傷成膿,潰爛流水,瘡口泛青,久日不愈。

  藥方:地丁根、黃花菜根各50克,二花400克,**香、沒藥各15克,兒茶20克,紅粉15克,輕粉10克,血竭40克,梅片5.1克,麝香2.5克。

  制法:先將前3味藥用磚研成細粉,再將后8味藥分別研細,前藥摻勻,取優(yōu)質(zhì)棉紙卷成如綠豆粗細的五分、七分、一寸等三種是非不同的藥捻,裝進瓷瓶內(nèi)密封備用。

  用法:清除患部膿液,用冷鹽開水洗滌,然后酌將藥捻插進患處一至三根,下端直達病部基底,每換藥一次。一般三次膿盡,五次生新,七次愈合。

  (86)少林解毒湯功: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藥方:二花50克、貓眼草(鮮)50克、翻白草一棵、生甘草二寸、白糖150克。用法:把4味藥先置碗或茶杯內(nèi),然后把滾開水倒進,加蓋泡半時許,待降溫適口后徐

  徐飲之,次數(shù)不限。

  按:德禪法師云:此方一解毒、清熱、瀉火、抗疫,二消毒醫(yī)瘡,同時對痄腮、喉痧均有良好療效。

  (87)少林五香酒功: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主治:拳械打傷,局部紅腫疼痛,骨折脫位,局部疼痛,皮膚青腫隆起,閃腰岔氣,傷筋動骨。藥方:丁香、木香、**香、檀香、小茴香各15克,當回40克,1940克,紅花25克,蘇木40克,淮牛膝40克,上等白酒斤。

  制法:將以上十味藥切成粗片,置瓷瓶內(nèi)加進白酒,用黃泥封固,天天震搖3次,10天后埋進地下3尺,將原地封蓋,20天后取出,濾出酒藥汁再砸絞藥渣取盡藥汁,合并前藥汁,裝進瓷瓶內(nèi)密封備用。

  用法:用棉花蘸藥酒涂擦患處,同時也可少量內(nèi)服,每次半杏盅,逐日兩次,用溫開水沖服。

  禁忌:患處破皮者禁用。

  (88)少林珍玉散治跌打損傷,已破口者,無論傷口大小,不省人事,或傷潰爛,傷風眼歪斜抽搐,只要心前微溫,用此藥傷口,另用熱酒沖服15克、不飲酒開水沖服,起死回生,惟嘔吐者難治。

  藥方:明天麻、羌活、防風、制南星(姜汁炒)、白芨各25克,白附子5克。以上藥料同研極細末,收進小口瓷瓶,以封口,不可泄氣。

  (89)少林復脈散跌打損傷氣盡,不省人事者,急用生半夏研末,調(diào)大黃塞鼻孔,立蘇醒,男左女釉冬醒后鼻痛,用老姜汁擦過即可止痛。

  藥方:野菊花連根**干,每用50克加酒童便各一碗煎服。只要一線之氣,無不活也。

  (90)割頸斷喉治方割頸斷喉,宜早治,遲者額冷氣盡。乘初割時,輕輕扶住使仰睡,將頭墊起,合攏刀口,將血拭出。用大雄雞一只,快手輕往其毛,生剝其皮,乘熱貼傷1,內(nèi)服玉珍散自愈,愈后雞皮自落。

  (91)少林六昧湯胸腹受擊傷,痛如刀刺,此氣滯血瘀也,急服藥治之。

  藥方:元胡20克、靈脂15克、沒藥15克、草果仁10克、生蒲黃15克、沉香5克,用水煎服。

  (92)**不止急救方當回30克、生芍25克、阿膠20克、白芨15克、紅花5克、桔梗13.5克、炒枳殼6克、田三七5克、生地30克、黑荊芥20克、百草霜15克、紅糖引,水煎服,二劑即愈。

  (93)跌打傷風方荊芥、黃臘、魚鰾(炒**)3味各20克,艾葉3片,進無灰酒一碗煮一炷香,熱飲之,汗出立愈。

  惟百日內(nèi)不得食雞肉。凡被毆打以傷風危急者,甚效。

  (94)跌打內(nèi)積兩便不通方回尾10克,生地30克,川芎、桃仁、大黃、紅花各6克。酒

  水各半煎服,不飲酒者無酒亦可。

  (95)跌打青腫方生大黃、生姜汁磨濃敷之。一夜紫者轉(zhuǎn)黑,黑者轉(zhuǎn)白,一日一換,其效良好。

  (96)內(nèi)外損傷總治方少林寺秘傳內(nèi)外損傷主方(按癥加減)。

  回尾、芎、生地、續(xù)斷各10克,蘇木、**香(往油)、沒藥(往油)、木通、烏藥、澤蘭各5克,桃仁(往皮尖)14粒,甘草4克,木香3.5克,生姜3片。水煎,加童尿老酒各一杯沖服。(97)破皮傷筋方大黃、山茱萸各7.5克,共研細末,敷于患處,次用白玉膏貼掀效果。

 

薄貼法

 

    薄貼法就是用膏藥外貼穴位或患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薄貼即為膏藥之古稱,清代《醫(yī)學源流論?膏藥論》中云:“今所用之膏藥,古人謂之薄貼”。膏藥起源很早,《內(nèi)經(jīng)》中已有“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的記載,清人吳尚先在《理瀹駢文》中稱:“《內(nèi)經(jīng)》用桂心漬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 桂以涂風中血脈,此用膏藥之始。”西晉的《崔氏方》中記載了用熏陸香加黃丹、油熬制。

    烏膏,此為膏藥制法的較早記載。唐代孫思邈則在《干金翼方》中首先提出 “薄貼”一詞,該書第23卷專列“薄貼”一節(jié),載膏方31首。但由于熬制膏藥技術(shù)較復雜,宋以前膏藥用于臨床的并不多,臨床上大多應(yīng)用油膏。宋代,隨著醫(yī)學的興盛 ,臨床應(yīng)用逐漸廣泛,膏藥開始與油膏處于同等地位,醫(yī)學文獻對本法也有了較為詳細的記述,如《衛(wèi)濟寶書》明確記載了“麝香膏”是用藥和麻油煎熬后加入黃丹再煎的詳細制法。

    明代膏藥應(yīng)用更為普遍,陳實功的《外科正宗》中載有“加味太乙膏”、“琥珀膏”、“阿魏化痞膏”等多種膏藥的制法和用途;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了膏藥可治癰疽、風濕諸證。至清代,膏藥已發(fā)展成為普遍的民間醫(yī)藥,常用的外治措施之一,如《醫(yī)宗金鑒》中即記載了更多的膏藥方劑。

    外治專家吳尚先博采前人有關(guān)膏藥的精粹論述,結(jié)合自己的臨床經(jīng)驗,撰寫了我國第一部較完善的以膏藥為主的中藥外治專書《理瀹駢文》,大大拓寬了膏藥薄貼的外治范圍。他臨證用藥,都以膏藥薄貼為主,再選擇性地配合其他外治方法,長期的臨床實踐使他深深體會到“ 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yīng)?!?0年代末,醫(yī)務(wù)、科研工作者,不僅系統(tǒng)挖掘,整理了前人應(yīng)用膏藥薄貼的經(jīng)驗,而且對膏藥的制法、用法及作用機理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制法、應(yīng)用上都有改進。50年代出版了《膏藥方集》,60年代初出版了《中國膏藥學》并不斷更新、充實,使有關(guān)膏藥文獻得到整理,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yīng)用。

    【操作方法】

    1.膏藥一般是按配伍將若干藥物浸于植物油(胡麻油)中煎熬,去渣、存油, 加入黃丹再煎,利用黃丹在高熱下經(jīng)過物理變化,凝結(jié)而成,俗稱藥肉;再用竹簽將藥肉攤在紙上或布上,便于收藏、攜帶,用時稍加熱微溶。也有不用煎熬,經(jīng)反復搗打至爛而成,貯于容器,隨用隨取。

    2.根據(jù)具體病證,選擇相應(yīng)的膏藥,攤成厚薄適宜的,貼于經(jīng)穴、患處或相應(yīng)解剖部位。一般5-7天調(diào)換1次。

    【主治病癥】

    一、外傷出血

    蠶豆膏(《串雅外編》)蠶豆炒去殼,取豆搗細和勻,蠟熔為膏,攤貼患處。 功能止血收口。主治撲打及金刃傷血出不止:

    二、外傷疼痛

    二烏止痛膏(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1984;8(4):30) 生川烏、生草烏、生半夏、生南星各25g,生蒲黃、生梔子、生大黃、生黃柏各24g,制乳沒、白芥子、當歸、川 芎、骨碎補、五加皮、片姜黃各15g,生附子、北細辛、皂角刺、羌活、獨活、廣木 香、紫丁香、甘松、山柰、麻黃各12g,以上諸藥共研成極細粉,儲放在密封的瓶內(nèi)備用。用時把藥粉同醫(yī)用凡士林或雞蛋清或蜂蜜或菊花露調(diào)成軟膏狀置放在缽內(nèi)待用 。將調(diào)成的軟膏,根據(jù)損傷的不同部位,均勻地平攤在紗布上,外敷在傷處,繃帶包扎。每隔3-5天換藥膏1次。功能活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損傷,局部腫脹疼痛青紫 。

    三、感冒

    1.傷寒通治膏(《理瀹駢文》)麻黃(去節(jié))120g,柴胡、黨參、當歸各30g, 赤芍、甘草各120g,朱砂、雄黃各15g,諸藥用麻油熬,黃丹收膏,冷卻備用。用時蒸軟貼膻中處,每次4-6小時,每日2次,連貼3天為1療程。功能益氣固表。主治四時傷寒感冒。

    2.實表膏(《理瀹駢文》) 羌活、防風、川芎、白芷、白術(shù)、黃芪、桂枝、 白芍、甘草、柴胡、黃芩、半夏各15g,上藥麻油熬,黃丹收膏,冷卻備用。用時蒸軟,貼心口(鳩尾穴),每次4-6小時,每日2次,連貼3天為1療程。功能散寒固表。主治外感風邪,表虛自汗。表實無汗者去黃芪、白術(shù)、桂枝。

    四、腹瀉

    止瀉膏(《穴位貼藥療法》) 硫磺30g,枯礬30g,朱砂15g,母丁香10g,麝香 0.5g,獨頭蒜3枚(去皮),芝麻油250ml,生姜200g,黃丹120g,炒。將前六味藥混合,搗絨如膏,制成黃豆大藥丸。另將芝麻油入鍋加熱,放入生姜,炸枯去黃,熬油至滴水成珠時,徐徐投入黃丹,收膏備用。然后取藥丸1枚,放于攤成的膏藥中間, 貼于神闕、脾俞、大腸俞、1穴1丸,3日1換,5次為1療程,功能健脾止瀉。主治寒濕瀉和脾虛瀉。

    五、臌脹

    臌脹消滿膏(《中醫(yī)外治法簡編》) 蒼術(shù)、白術(shù)、香附、當歸、蘇梗、黃連、梔子、枳實、山楂、木香、檳榔、赤苓、木通、澤瀉、生姜,將上藥用麻油熬,黃丹收膏。將制好的薄貼貼于氣海穴。功能疏肝理氣,健脾利水。主治氣滯濕阻型腹水。
 
    六、呃逆

    止呃膏(《中醫(yī)外治法集要》) 龜版120g,熟地120g,知母70g,黃柏60g,植物油500g,黃丹250g,上四味藥浸入油內(nèi),3-4天后倒入鍋內(nèi),炸枯去渣,過濾沉淀 ,再熬至滴水成珠時,徐徐下黃丹收膏,然后倒入水中出火毒,制成膏藥。取膏藥適量,烘熱,攤于4cm的牛皮紙上,分別貼氣海、關(guān)元、陰都穴,每日1換。功能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呃。主治胃陰不足之呃逆。

    七、痹證

    1.川草膏(《中藥貼敷療法》) 生川烏、生草烏、附片、當歸、丹參、白芥子各30g,生麻黃、干姜各15g,桂枝、木通各12g,白芍20g,細辛、乳香各10g,三 七5g,虎力散4支,蔥白4根,白酒適量。諸藥共研細末,將馬錢子散、虎力散摻入藥末中,再將蔥白搗爛均勻和入后,入白酒,調(diào)成稀糊狀。將調(diào)好的藥,入鍋內(nèi)炒至不灼傷皮膚為度,入麝香0.25g和勻,約0.5cm厚度攤于敷料上,趁熱敷于患處,外以繃帶固定。每劑可重復使用5-7次,每次重復使用時,須按上法加藥,隨炒隨用。功能溫經(jīng)散寒。主治寒痹證。

    2.香丹膏(《中國膏藥學》) 麻油240m|,黃蠟7.5g,松香30g,黃丹30g, 銅綠6g,輕粉3g,制乳香、制沒藥各9g,先將麻油熬滾加黃蠟,化開,次入松香,再下黃丹。與其它藥研末加入,攪勻成膏備用。用時將膏薄攤患部,外加繃帶固定。每日1次,5-7日為1療程,熱退痛緩停用。功能活血通絡(luò)。主治風濕熱痹。

    八、胸痹

    心絞痛寧膏(遼寧中醫(yī)雜志1984;8(12):23) 丹參、紅花,上藥依法制成浸膏,涂于布面上即可。心絞痛發(fā)作時,將藥膏敷貼于病人心前區(qū),每24小時更換1次 ,2周為1療程。本法簡便易行,一般取效最快為12分鐘,藥效維持48小時。功能活血止痛。主治胸痹心痛。

    九、痢疾

    1.久痢丸(《中醫(yī)外治法集要》) 馬錢子3個,母丁香24粒,麝香0.3g,(可用冰片或樟腦代替),番木鱉放砂內(nèi)炒黃,候冷,和丁香共研為細末,過篩,再和麝香混合研極細粉,開水調(diào)膏,如豌豆大,敷神闕、脾俞、止瀉穴位處。外用膠布固定 。每日1次,一般7-10次即可見效。功能收澀止痢。主治虛寒痢、休息痢。

     2.噤痢膏(《中醫(yī)外治法集要》) 牙皂6g,細辛27g,大蔥100g,田螺2個, 神曲12g。先將牙皂、細辛、神曲烘干,研為細末;再和大蔥、田螺肉共搗成膏;用藥膏適量,紗布包裹,壓成餅狀;然后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藥干即換。病愈停用 。功能清熱利濕。主治噤口痢、濕熱痢。

    十、雷諾氏病

    1.大黃油紗布(《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周圍血管疾病》)大黃500g,將大黃熬成濃汁,用凡士林調(diào)成膏,加紗布條,經(jīng)高壓蒸氣滅菌后,外敷創(chuàng)口,每日換藥1次。功能利濕清熱。主治濕熱型潰瘍瘡口化膿者。

    2.玉紅膏油紗布

    當歸60g,白芷15g,紫草6g,甘草36g,血竭、輕粉各12g,白蠟60g,香油 500g。將前四味藥放入香油內(nèi)浸泡5天,再煎,過濾去渣,繼加熱熬油,至滴水成珠;再把血竭、白蠟放入油內(nèi)熔化后,入輕粉攪成膏,加紗布條經(jīng)高壓蒸氣滅菌后而成 。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功能清熱排膿。主治濕熱型膿液少的潰瘍。

    十一、尿頻

    縮泉膏(經(jīng)驗方) 白芥子10g,肉桂、細辛各8g,冰片12g,鮮蔥、鮮姜、大蒜 各適量,前四味藥共研為極細末,將蔥、姜、蒜搗爛,與之混合成膏,用時取一小團放于穴位上,覆以紗布,膠布固定。選取膀胱俞、腎俞、三陰交、涌泉(均為雙側(cè))、每次敷兩對穴位,6-8小時取下,局部熱癢可縮短時間。每日或隔日1次,1周為1療程。功能溫補腎陽。主治尿頻。

    十二、癌性疼痛

    1.蟾酥膏(中醫(yī)雜志1988;29(3):30-31)蟾酥、生川烏、七葉一枝花、紅花、莪術(shù)、冰片等熬制成膏,上藥敷于疼痛部位,24小時換藥1次 ,7次為1療程。功能話血止痛。主治各部位癌腫疼痛。

    2. 琥珀止痛膏(《奇難雜 癥新編》) 琥珀、天南星、黃連、蟾酥、樟腦、冰片、斑蝥、馬錢子、丁香、大茴香 、石菖蒲、威靈仙、山柰等熬制成膏(廣州中醫(yī)學院腫瘤研究室與廣州敬堂藥廠共同研制)。上藥貼于疼痛部位,每日換藥1次,可連用10-2天。功能止痛。主治癌性疼痛。

    十三、疽

    1.烏金膏(福建中醫(yī)藥1964;(6):10) 川烏、草烏、獨活、羌活、白芷、細 辛、防風、血竭各30g,乳香、沒藥、公丁香、母丁香、赤芍、桃仁各36g,紅花、木鱉、草麻仁、白芨、自然銅各39g,鐵吊竿葉60g,當歸90g,川三七21g,甘草15g, 楓膠12g,松香500g,麻油250g。先將麻油煮滾,再加入松香、楓膠、俟溶化攪勻, 將前藥23味研末,入油內(nèi)攪勻成膏,外貼患處。功能溫經(jīng)活血。主治脫疽。

    2.十三太保丹(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57;(1):24) 露蜂房120g,公丁香60g,蓽菝60g,細辛60g,百草霜60g,上藥研末,貯瓷瓶內(nèi)備用。用時,取末10g,太乙藥肉90g,加乳香、沒藥各1.5g,烊化拌勻,攤膏敷貼。功能溫經(jīng)通絡(luò),行血散結(jié)。主治附骨疽毒,濕痰流注,乳疽及一切白色漫腫之陰性腫瘍。

    十四、疔

    倍冰外涂粥(《中藥貼敷療法》)五倍子末3g,冰片1.5g,雞蛋黃1000g,將雞蛋煮熟取蛋黃,搗碎放在鐵勺內(nèi),先用溫火炒蛋黃變焦,然后用武火炒出油,去渣取油,再把五倍子末、冰片研勻,調(diào)入蛋黃油內(nèi),成粥狀備用。局部洗凈,把配好的蛋黃油攤于紗布上,外敷患處,每日2次,3天為1療程。功能清熱解毒。
  
    十五、面部疔瘡

    1.千振膏(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1988;7(2):32) 生麻黃、生半夏、生南星、生川烏、生草烏、桂枝梢、吳茱萸各30g,僵蠶、白芥子、白蘞、白芨、川斷、白芷各45g,生大黃,赤芍、當歸、川芎、黃柏各60g,忍冬藤100g,陳皮、木鱉子各40g ,東丹(每1000g加料油30g)、銅綠(每1000g加料油10g)、松香各適量,新鮮榆、槐、桑、柳、桃樹枝各250g,麻油5000g,上藥制成膏藥,根據(jù)疔瘡性質(zhì)不同選用摻藥(如:四消散、紅靈散、陰毒內(nèi)消散、陽毒內(nèi)消散等),使摻藥對準瘡頂貼于患處。2日1次 ,連用2-3次為1療程。功能清熱解毒。主治顏面部疔瘡。

    2.千捶膏(《臨診一得錄》)蓖麻肉、松香各60g,乳香、沒藥各9g,銀珠15g,輕粉12g,麝香0.3g,先將蓖麻肉、松香末入石臼內(nèi)搗勻,加入后五味藥同搗千余下?;?qū)⒈吐橛?0ml加入松香,烊化后加入余藥,攪勻,浸入冷水中備用。用時捏成薄片,外蓋患處。功能清熱解毒活血。主治面部疔瘡。

    十六、褥瘡

    褥瘡膏(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7;7(1):49) 當歸30g,白芷12g,紫草6g,甘草18g,生地12g,橡皮9g,輕粉6g,血竭花6g,五花龍骨9g,取麻油500g煮沸后將前六味藥分別放入,以文火炸枯撈出,過濾后繼用文火加熱,再將后三味藥研極細末過篩后加入攪勻,兌白蠟30g,涼后攤于紗布上,根據(jù)褥瘡面大小外敷于瘡面上。1日或隔日換藥1次,1個月為1療程。功能活血通絡(luò)。主治褥瘡。

    十七、急性乳腺炎

    五倍子膏(中醫(yī)雜志1981;22(6):15) 五倍子適量,碾細過篩成粉末,加食用醋適量調(diào)和,稍置片刻即成深褐色粘膏,瓷罐貯存。用時將藥攤于不吸水紙上,約 2-3mm厚,敷患處,外用繃帶包扎,2-3天換藥1次,10天為1療程。功能軟堅散結(jié)。主治非潰膿乳腺炎。

    十八、黃水瘡

    紅油膏(《中醫(yī)外科臨床手冊》)九一丹30g,東丹4.5g、凡士林300g,先將凡士林烊化,然后徐徐將兩丹調(diào)入,和勻成膏。將此膏薄涂在紗布上約1mm厚,蓋貼患處。敷藥前先將膿皰挑破,每一膿皰分開包扎。每日2次。功能清熱利濕。主治黃水瘡。

    十九、腰椎聞盤突出癥
 
    乳沒膏(《中國民間敷藥療法》) 乳香12g,沒藥12g,麻黃10g,馬錢子6g, 生草烏6g,生川烏6g,骨碎補20g,自然銅10g,杜仲12g,上藥煉制成膏備用。取適量敷貼患處,每日1次,10日為1療程。功能活血通絡(luò)。主治各型腰椎間盤突出癥。
 
    二十、百日咳

    百部膏(《中醫(yī)外治法集要》) 百部、麻黃、白芨、黃連、甘草各60g,蘆根150g,上藥用麻油熬枯,去渣,過濾,沉淀,再熬至滴水成珠時,下黃丹收膏備用。用時取藥膏貼于氣戶、庫房、風門、肺俞,身柱穴,1次取穴3-4個,輪流貼藥,每日1次,每次貼24小時,連用7日為l療程。功能宣肺止咳。主治百日咳。

    【注意事項】 

    1.所貼患部一定要嚴格消毒,破口處可先用稀高錳酸鉀溶液洗凈膿血,拭干后再貼膏藥。在紅腫痛部位及按經(jīng)穴部位、有關(guān)解剖部位及患處貼膏藥時,要先用75 %酒精消毒后再貼。

    2.要按時換膏藥,其中多數(shù)膏藥含有鉛化物及其它有毒物,絕對不能內(nèi)服, 內(nèi)服會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3.貼膏藥后,若發(fā)生患部瘙癢,可在膏藥外面按摸,若還不能生效,將膏藥取下,用酒精涂擦瘙癢患處,再將膏藥加溫貼上。

    4.患部因貼膏藥發(fā)生水泡、潰爛,將膏藥取下,用酒精消毒,以紅汞藥水涂擦,紗布包扎,待傷愈后還可再貼膏藥。

    5.貼膏藥前,將膏藥加溫熔化時,應(yīng)注意溫度要適當,過熱易燙傷皮膚;溫度過低則不易貼敷。 (唐漢中醫(yī)藥網(wǎng))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天佑中華有中醫(yī)傳承有方之骨傷名醫(yī)方系列——(20)少林醫(yī)學秘方(骨傷下)
傷科秘方
跌打損傷藥酒跌打損傷秘方
少林醫(yī)學秘方全傳
少林寺千張秘方!
跌打傷科秘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