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83年前的今天,1037年1月8日,中國詩人蘇軾出生。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shù)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xué)藝術(shù)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蘇軾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有成就的大師之一,也是心靈最豐富、耐壓能力最強的人,是于中國的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思想中自由穿梭的人。在他的身上,有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孟子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猛精進的精神。
他的身上,有老子的“清靜無為”、莊子的逍遙和齊物的精神,能看淡一切,包括人生的失敗挫折和仕途的風(fēng)霜雨雪。在蘇軾前路迷茫,特別是在被貶謫到黃州的時候,蘇軾開始進入佛教,深受佛教的放下執(zhí)著的解脫精神的影響。
在三家文化的加持下,蘇軾成為中國文化史上最博學(xué)多才的人,成為最豁達最幽默的人,成為在荒涼的生活中,活出了溫暖的亮色的人。所以,有人說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因為,蘇軾基本上做到了看得開、拿得起和放得下。
蘇軾最瀟灑的作品應(yīng)該是《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不僅僅是禪意十足,更是有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子。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這首詞把蘇軾的曠達胸襟和豪放風(fēng)格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生活中,我們肯定會遇到風(fēng)雨,不管是生活還是事業(yè)上的難題,都不要讓自己現(xiàn)在絕望失落的情緒中太久,學(xué)學(xué)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兩句成為經(jīng)典傳頌是有道理的??v使你什么也沒有,曠達的心情要有,快樂一生才是美好的。人生在世就要瀟灑一點。
▌張大千 東坡居士笠屐圖 58cm×110.5cm 吉林省博物院藏
一個高士頭戴斗笠,腳蹬木屐,肩披長袍,右手拄杖,左手拈須,踉踉蹌蹌行走在雨中。這是張大千(1899年~1983年)筆下的《東坡居士笠屐圖》(吉林省博物院藏)中的蘇軾形象。在這幅作于1941年的人物畫佳構(gòu)中,張大千題識曰:“東坡笠屐圖,仿元人任子明筆。辛巳六月朔一日,敦煌莫高窟作,蜀郡張大千爰”,鈐白文方印“張爰之印”和朱文方印“大千”。據(jù)此可知其乃仿自元代畫家任仁發(fā)(1254年~1327年)的同名畫作。在該畫中,除張氏自題外,尚有時人傅增湘(1872年~1950年)和張朝墉(1860年~1942年)題跋。傅增湘題曰:“余舊藏元僧寫坡公象,顴隆面削,宛若癯仙。茲大千撫本,乃爾廣頰豐,意公自海南得佛印書后,悟得喪齊生死,心與造化游,故爾心閑體逸如是耶!今披此圖,可想見別黎子云家,風(fēng)雨歸途,野服蕭然,婦孺追隨,邑犬群吠之狀也,辛巳新秋,沅叔傅增湘書于藏園之石齋”,鈐朱文長方印“雙鑒樓”、朱文方印“傅增湘”和白文方印“癸卯館元”。張朝墉題曰:“心香一瓣散馥芬,不用海南蘭麝薰。升階自集鄉(xiāng)人群,冠斂雜沓會風(fēng)云。時事催肝筆硯焚,碧血成暈苔生紋。岷江浩渺萬派分,哪得和氣含氤氳。暮頤山頭長髯君,蕓窗早歲窺皇墳。萬斛源泉發(fā)高文,下視百家如蠛蚊。黃惠遷謫奚足云,繡寰畫袁銘殊勛。我欲筆陣掃千軍,老拙不學(xué)兼不勤。燕市酒薄難為醺,胡不歸去躬耕耘。萬里何嘗異鄉(xiāng)枌,肴核羅列旌旗分。迎神一曲聲凄焄,去天尺五公應(yīng)聞。張朝墉”,鈐白文長方印“白翔”。兩人題跋,均從不同視角解讀“東坡笠屐圖”的淵源、形象與文化寓意,而張大千此畫則是對這一主題的圖繪解構(gòu)。從其畫法看,此時正是其在敦煌莫高窟時期,故畫工精細工整,賦色雅妍,乃其早期人物畫的精品力作。
同樣題材甚至同樣構(gòu)圖的蘇軾形象也出現(xiàn)在張大千作于1947年的《東坡笠屐圖》(四川博物院藏)中。與前作不同的是,前者為工筆重彩,乃張氏在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期間所作,故在其畫中潛移默化中已融入敦煌壁畫的風(fēng)格;后者則純?yōu)榘酌璁嫹?,且人物之神態(tài)和衣紋與前作略有不同。此畫張大千題識曰:“谷聲道兄屬寫東坡先生笠屐圖,丁亥冬大千張爰”,鈐白文方印“張爰之印”和朱文方印“大千居士”。“谷聲道兄”即嚴式誨(1890年~1976年),字谷聲,又作榖孫,陜西渭南人,客居四川成都,為現(xiàn)代有名的藏書家,民國時期文人學(xué)士如廖季平、宋育仁、張森楷、王樹楠、章士釗、張大千、于右任、蒙文通等常至其家中閱書。1949年后,將其家藏三十萬卷書捐諸公庫,后為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賁園書庫目錄輯略》。
▌張大千 東坡笠屐圖 81cm×110.5cm 四川省博物院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