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轉(zhuǎn)載】略論中藥的配伍運用
略論中藥的配伍運用(一)

臨床上運用中藥,都有一定的配伍,既不是幾味藥的偶然羅列,亦不是無重點的見癥付藥,而是有目的、有重點、有組織的運用藥物。具體來說,就是運用一定的藥物配伍方法,而后組成方劑。因為通過適當?shù)呐湮?,能夠充分發(fā)揮藥物的功用,擴大治療范圍,增進治病療效。而藥物的配伍運用,除了藥物本身有其一定的特殊作用外,又是根據(jù)一定的病機、治法來的。因此,藥物配伍,可以說是一種以法統(tǒng)藥的方法。如《藥物學(xué)講義》、《方劑學(xué)講義》的分類,就體現(xiàn)了這種精神。不過,前者是以單味藥為主體,后者是以成方為主體。而這里談的用藥配伍,是介于二者之間,以通稱的“藥對子”或小方劑為主,較為靈活,便于臨床應(yīng)用。這種用藥配伍方法的形成,是祖國醫(yī)學(xué)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經(jīng)驗積累,具有豐富的內(nèi)容。茲從藥物的氣味、升降浮沉、虛實補瀉、臟腑歸經(jīng)等幾方面加以論述。而這幾方面的內(nèi)容,又是互有聯(lián)系,不能截然分割的,不過是突出幾個重點而已。
一、 以氣味為綱的用藥配伍
1. 辛甘發(fā)散
辛甘發(fā)散的藥物配伍,常用于解表劑,是選用氣味辛散之藥,具有發(fā)汗解表作用者。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fēng)、羌活、紫蘇等,同時配伍甘味藥如甘草等,合而用之,即是“辛甘發(fā)散”之意,用以治療傷寒初起的表證。因辛味藥能發(fā)汗散邪,但易“走散”,即容易發(fā)揮藥效,亦容易消失;發(fā)汗固能散邪,發(fā)汗亦易傷正。因此,配伍甘藥,則甘能益氣,使發(fā)散不致傷正;甘能緩急,又有延長辛味藥的作用。這種藥物配伍,既能加強散邪的功效,又能固護正氣。例如麻黃湯、桂枝湯、荊防敗毒散等方劑,就具體運用這種配伍方法。麻黃湯是發(fā)汗重劑,而方后用法中卻交代“覆取微似汗”,不云大發(fā)汗。桂枝湯是解肌之劑,而方后用法中卻交代“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使谷氣為汗之后援,即“津生于谷”之義。這種醫(yī)囑,就深刻地闡發(fā)了解表劑中采用辛甘相合的配伍意義,這是屬于辛溫解表法。尚有辛涼解表,適用于溫熱病的初起,如用桑葉、菊花、荊芥、牛蒡、薄荷等,這些藥物發(fā)散作用并不太強,主要取其疏散風(fēng)熱,然亦配伍甘草。這是因為溫熱之邪,最易耗氣傷陰,辛甘配伍,發(fā)散顧正,就得更為注意。吳鞠通特別提出這一點,所謂“預(yù)護其虛”。所以銀翹散、桑菊飲等,也是具體運用這種配伍方法。
辛甘發(fā)散的藥物配伍,不僅能發(fā)汗解表,如升麻、葛根與甘草配伍,還能透發(fā)麻疹;荊、防、羌、獨與甘草配伍,還能消瘡敗毒;麻、杏與甘草配伍,還能宣肺治咳喘;甘草與麻黃配伍,還能治療水腫身半以上為甚者。尚有運用這些藥物以透達肌表,治療皮膚病,李東垣用以升發(fā)清陽等等,這些都是發(fā)汗解表的運用發(fā)展。
至如很多辛溫發(fā)散藥有祛濕除痹作用,則配伍不一定用甘草,而更多的是配伍白術(shù),取“風(fēng)能勝濕” 之意,其用法與解表又有同而不同之處,可參閱以下祛濕之劑。
2. 寒涼清熱(辛涼清熱、辛寒清氣、清熱解暑)
寒涼清熱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傷寒的陽明經(jīng)證、溫病的氣分熱盛以及暑熱等證。這些熱證,從病因來講,各有不同,即發(fā)熱的來源不同,但從發(fā)熱的本身來講,有它的共同性,即表證階段已經(jīng)過去,轉(zhuǎn)入氣分,體溫較高;由于高熱,往往帶來另一種變化,熱盛耗氣傷津。因此,在“治熱以寒藥”的同時,要考慮到顧護氣陰,即在用寒涼藥時,要適當配伍甘潤生津藥。同時,寒涼藥味多取石類藥,如石膏、寒水石、滑石之類,而且用量亦較重,療效是可靠的,但石藥有副作用,質(zhì)重寒凝,每每與脾胃有礙,用時要注意配伍一些“甘藥緩中”,就可以充分用其利而去其弊。這就是寒涼清熱藥配伍的特殊意義。具體運用,例如石膏與甘草配伍,方如玉泉散,治陽明內(nèi)熱,煩渴頭痛、溫疫發(fā)斑發(fā)黃、熱痰咳喘等癥。又如石膏、知母與甘草、粳米配伍,方如白虎湯,治療大熱、大渴、大汗、脈大等證。又如石膏、竹葉與麥冬、人參配伍,方如竹葉石膏湯,治陽明發(fā)熱,汗多而渴,虛羸少氣,氣逆欲嘔等癥。又如石膏、寒水石與甘草配伍,方如玉露散,治小兒傷熱,吐瀉黃瘦等癥。又如滑石與甘草配伍,成為六一散,治中暑身熱煩渴,小便不利等等,這些都是臨床上所常用的。因為石膏、寒水石、滑石等都是寒涼藥,石膏又氣辛,所以這種藥物配伍,有時又稱為“辛涼清熱”或“辛寒清氣”,實際作用是相同的,沒有多大區(qū)別。
玉泉散、玉露散、六一散等石藥與甘草合用,是寒涼清熱藥配伍的一般方法。白虎湯、竹葉石膏湯是熱盛而傷津亦較甚,所以配伍顧護氣陰的藥味亦較多;而白虎湯證與竹葉石膏湯證兩者之間,氣陰受傷的程度有輕有重,所以配用之藥,亦有差異,但清熱的重點還是共同的。能夠知異知同,則寒涼清熱藥物的配伍,就能用得更為靈活。
3. 苦寒清熱(苦寒泄熱、苦寒瀉火、清熱解毒)
苦寒清熱的藥物配伍,用于清熱劑,治療里熱證,其特點是治熱而挾濕之證,所謂“寒以清熱,苦以燥濕”,這與“寒涼清熱”是有所不同的。里熱之證,一般以中焦病為主。但從苦寒清熱藥的功能來看,尤其是經(jīng)過適當?shù)呐湮橐院螅m應(yīng)的范圍是很廣的,即能突出解決某一種熱證而又不局限于此,因此,苦寒清熱的配伍運用,可從上中下三焦以及臟腑的里熱證來分別討論。
例如梔子之苦寒與豆豉之涼散為伍,能宣泄胸脘郁熱,治療身熱,心中懊,煩躁不眠,胸脘痞悶,饑而又不欲食等癥。如再加枳實之苦泄導(dǎo)滯,能治療郁熱而挾痰濁食滯,心煩腹?jié)M等癥。梔子與枳實、厚樸之苦泄辛散為伍,清熱散結(jié)破滯,能治熱與氣結(jié),實滯較重,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等癥。這些用藥方法,見于梔子豉湯、枳實梔子豉湯和梔子厚樸湯。而上述各種證候,有見于胸中、脘中,以至于腹部,病情各有差異,但重點仍在于胃中郁熱,所以藥用苦寒泄熱,仍是一致的。又如黃芩與梔子為伍,黃芩與知母為伍,都能清泄肺熱;桑皮與地骨皮為伍,黃芩與貝母為伍,知母與貝母為伍,都能清潤肺燥而化痰熱。這些配伍,常用以治療肺熱咳喘,痰多黃稠,小便不利等癥。又如大黃與黃連為伍(麻沸湯漬飲),大黃與黃連、黃芩為伍(三味同煎),清瀉胸脘郁熱,治療胸脘痞煩,口干舌干,熱升迫血,吐血衄血等癥,方如諸瀉心湯。又如黃連、黃芩、黃柏與梔子配伍,是苦寒清熱的重劑,能瀉火解毒,導(dǎo)三焦之火從小便而出,治療一切火熱、火毒之證。如頭痛目赤,煩躁狂亂,口燥咽干、火熱干嘔,譫語不眠,熱盛迫血,吐血衄血,發(fā)斑發(fā)黃,以及外科瘡瘍疔毒等。這是大苦大寒,直折火熱之邪充斥于三焦者,方如黃連解毒湯。又如黃連、木通與竹葉配合,清瀉心火,治療心經(jīng)熱盛,面赤口渴飲冷,心胸煩熱不眠,以及口舌生瘡,小便赤澀刺痛等癥;龍膽草、黃芩與梔子配伍,瀉肝膽實火,治療肝經(jīng)熱盛,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腫痛,以及小便淋濁,陰腫陰癢,陰囊濕爛等癥;石膏、梔子與藿香、防風(fēng)配伍,清瀉脾胃濕熱,治療脾胃伏熱,口燥唇干,口瘡口臭,煩熱饑,以及肌肉蒸熱等癥;黃柏與知母配伍,堅陰清熱,治療下焦陰火,潮熱骨蒸,遺精腰酸,足膝疼熱,以及小便淋澀等癥。
苦寒清熱的適應(yīng)證范圍很廣,能治療傷寒、溫病以及雜病的各種熱證。但在外感病中,應(yīng)該是表證已經(jīng)得汗而熱尚不退,里證熱熾但尚未結(jié)實的情況下運用最為適當。同時,這些藥物配伍,都是在清法的治療原則下使用的。具體名稱的“泄熱”、“瀉火”、“解毒”,是說明苦寒藥運用時的多寡輕重程度,而適應(yīng)證的病情輕重,亦有所差別。
熱證固多在氣分,若病情發(fā)展,亦可傳營入血。應(yīng)用苦寒清熱藥時,就得擴大配伍范圍。例如“入營猶可透熱轉(zhuǎn)氣,入血就須涼血散血。”同樣可用苦寒藥,但與病情相應(yīng)的配伍藥物,如清營、涼血,就有所不同了。
尚須注意的,苦寒藥可以清熱,少量應(yīng)用還有健胃作用,但亦有一定的副作用,就是“苦寒敗胃”。梔子豉湯的加用甘草,導(dǎo)赤散之用生地、甘草,龍膽瀉肝湯之用當歸、生地等,均在一定程度上能調(diào)和苦寒之弊。另外,苦寒清熱藥與病相應(yīng),但藥入口即吐,拒不能納者,所謂“寒熱格拒”,又當于清熱藥中少佐辛溫升降藥物,如生姜汁或吳萸,或涼藥熱服等,反佐法亦不可不知。
4. 苦辛通降(辛開苦泄)
苦辛通降的藥物配伍,即是以辛味藥與苦味藥合用。辛味藥如桂枝、干姜、半夏、生姜、橘皮、吳萸等,能宣通氣機,祛寒化濕,和胃降逆;苦味藥如黃連、黃芩、枳實等,能瀉熱和胃,消痞除滿。合而用之,便具有苦辛通降的作用,能夠調(diào)和寒熱,開通氣機,消痞除滿。常用于和解之劑和理氣之劑。治療寒熱互結(jié),阻礙氣機之宣通,成為胸痹、心下痞滿等證。例如生姜與枳實為伍,宣通胸中陽痹。這種胸痹,是痰飲與氣相結(jié),阻礙于清曠之區(qū),胸陽因而不通,所以取生姜之辛,以散水通陽,枳實之苦,以消痞除滿。假如胸滿短氣,病情屬于肺胃不和者,則加重辛散理氣之藥,再配用橘皮,并能理氣和胃;假如水飲上逆,見氣逆,心下懸痛,則加重通陽降逆之藥,再配用桂枝;如其病情更甚,而痰飲結(jié)實,氣機痹阻,痰飲之上逆亦加重,心中痞塞,胸脅搶逆,則加厚樸助枳實,增強消痞除滿;加栝萎、薤白助桂枝,增強通陽豁痰降逆。這是《金匱要略·胸痹病篇》橘枳姜湯。桂枝生姜枳實湯和枳實薤白桂枝湯三方的配伍方法。以此類推,桂枝與枳實為伍,治胸痞氣逆;枳實與薤白為伍,治胸滿氣結(jié);枳實與厚樸為伍,治心腹痞滿等等,都是用苦辛通降治療胸痹心下痞者。又如黃連與半夏為伍,開瀉結(jié)胸,這種結(jié)胸,是痰熱阻于胸中,氣分因而不通,所以短氣煩躁,心下懊,按之則痛。藥取黃連之瀉熱除痞,合半夏之辛通化痰;因為是痰熱,更加栝蔞實,協(xié)同半夏以豁痰下氣,就是小陷胸湯的用藥方法。又如黃連與干姜為伍,開瀉心下痞滿。這種痞滿,是寒熱互結(jié)于中焦,脾胃升降乖常,氣機因而不通,所以心下痞滿,嘔而發(fā)熱。取干姜之辛通,悅脾祛寒,黃連之苦降,和胃瀉熱,調(diào)和寒熱以散結(jié),則脾胃得和,氣機升降復(fù)常。如上述證候,痞滿較甚,則用半夏為主藥,增強干姜之宣通作用,并加黃芩以助黃連之苦泄,就是半夏瀉心湯的用藥。如其水飲挾胃氣以上逆,心下痞,干噫食臭,嘔吐清涎;脾氣下溜,腸鳴下利,則重用生姜為主藥,散水降逆,就是生姜瀉心湯的用藥。如胃虛而客氣上逆,心下痞而干嘔,心煩不得安,則重用甘草為主藥,于辛開苦泄的同時,兼以補虛和胃,就是甘草瀉心湯的用藥。又如梔豉與生姜為伍,成為梔子生姜豉湯,辛開苦降,除煩止嘔;梔子與干姜為伍,成為梔子干姜湯,治誤下傷中,脾虛生寒,又郁熱不除,心煩腹?jié)M腸鳴。
以上四種藥物配伍,生姜與枳實、桂枝與枳實,是著眼于痰(飲)氣互結(jié);黃連與半夏,是偏重于痰熱;黃連與干姜,梔子與生姜、干姜,是寒熱并重。同樣都為苦辛通降之劑,但因寒熱互結(jié)的病情有所差異,所以辛味藥與苦味藥的選擇和用量比例亦有所不同。這種差異,即是辨證用藥的精髓之處。又如黃連與吳萸為伍,能治肝胃兩經(jīng)的寒熱錯雜,見脅痛脘痞,嘈雜泛酸,干惡嘔吐,脈弦數(shù)而口苦舌赤等癥。如偏于肝火較甚者,則重用黃連之苦寒瀉火,佐用少量吳萸,開郁散結(jié),就是左金丸的方法;如脘痞嘈雜泛酸,又嘔吐清水,畏寒,舌苔白滑,偏于胃寒較甚者,則顛倒二藥的用量比例,就是反左金的方法。更有連附六一湯,黃連與附子同用,治療胃寒兼有郁熱。吳萸與附子,雖然歸經(jīng)和作用不同,但與左金的配伍,用意略同,用藥比例亦可顛倒。又如半夏與厚樸為伍,理氣化痰;枳殼與郁金為伍,理氣止痛,亦屬于苦辛通降方法,調(diào)和肝胃之不和者。
這些藥物配伍,不僅用于傷寒、雜病,并發(fā)展用于溫病。例如葉天士《外感溫熱病篇》用杏、蔻、橘、桔等,輕苦微辛,流動氣機,以除胸痞。如薛生白《濕熱病篇》用川連與蘇葉為伍,治療濕熱互結(jié),肺胃不和;如王孟英《霍亂論》連樸飲治療濕熱內(nèi)蘊,脘痞吐利,以及濕溫,濕熱并重之癥等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至于對表里兩病,表寒未解,里熱已盛的病情,采用辛味藥發(fā)散表邪,苦味藥清瀉里熱,有人亦稱為辛開苦泄。這是以上用藥配伍方法的引申;但嚴格來講,這是屬于“表里雙解”或“表里分消”的范圍,可參閱以下分消方法。
5. 辛熱溫中回陽
這種藥物配伍,屬于“溫里”之劑,治療陽氣衰微、陰寒內(nèi)盛諸證。因為大辛熱之藥,如干姜、川椒、吳萸、生姜、附子、肉桂等,有祛寒溫經(jīng)、回陽通脈等作用,配合運用則更能加強療效,突出重點,治療某一臟腑的陰寒之證。例如干姜配白術(shù),能溫脾胃而祛中焦之寒,治療脾胃寒盛,自利不渴,嘔吐腹痛,腹?jié)M不食,以及胃痛吐清水,陽虛失血等癥。又如干姜配川椒,能溫中下氣,治療脾胃寒盛,脘腹劇痛,氣逆上沖,嘔吐不能飲食等癥。又如吳茱萸配生姜,能溫中祛寒散水,治療里寒飲盛,脘痛干嘔吐涎沫,吐清酸水等癥。但須注意,陰寒內(nèi)盛之證,大都由于臟腑陽虛所引起,所謂“陽虛生寒”,或者由于寒邪傷陽,所謂“陰盛陽衰”,這里又有一個邪正兼顧的問題,不能單純祛寒而不顧正,反致剛燥劫津之弊。例如姜術(shù)配伍參、草,成為理中湯;干姜、川椒配伍人參、飴糖,成為大建中湯;吳萸、生姜配伍參棗,成為吳茱萸湯等。這些配伍方法,實質(zhì)都是邪正兼顧、溫中祛寒中寓以扶陽固本者。又如干姜配附子、干姜配肉桂、附子配肉桂等,均能溫經(jīng)祛寒、溫腎回陽,治療少陰病陽虛陰盛諸證。其中,干姜配附子,即為干姜附子湯,辛熱走竄迅捷,能回陽救逆,急救陰盛陽衰,有陰陽離決之危的病證。如再配伍蔥白,增強通陽作用,即為白通湯,能治陰盛格陽之證。再配豬膽汁、人尿,咸寒苦降,反佐辛熱,即為白通加豬膽汁湯,能治陰陽格拒,“正治”方法不效的危急之證。又如姜、附配伍甘草,即為四逆湯,甘熱溫陽法寒,是回陽救逆具有代表性的用藥方法。取姜、附之辛熱,回陽救逆,合炙甘草之甘溫,以益氣復(fù)脈,所以能治少陰病四逆諸證。如加重姜、附用量,即為通脈四逆湯,取姜、附之大辛大熱,溫經(jīng)通脈,加重其用量,則通脈之力就更強。再配豬膽汁,即為通脈四逆加豬膽湯,豬膽汁亦屬反佐方法,同樣是治療陰陽格拒之證。如姜、附、草再配伍人參,即為四逆加人參湯,是取人參之急固元氣,合四逆以回陽救逆,實際是陰陽兩救,治療陰盛陽衰、陰陽俱竭之證者(以上諸配伍,附子均生用)。這些用藥配伍,其共同點是辛熱溫經(jīng)回陽,均能急救少陰病四逆,吐利身冷,但欲寐,或躁煩,脈沉微等證。但干姜配附子,姜、附配甘草,姜、附、草配人參,以及重用姜、附,或配蔥白,或配豬膽汁等,均有辨證用藥的精意,應(yīng)該仔細琢磨,針對當前病情的重點,恰當?shù)剡x藥處方。又如干姜配肉桂,能溫中補命火,止脘腹痛,平降沖逆。如理中去術(shù)加桂湯的治療臍下動氣,理中湯加桂的治療胃寒脘痛,甘姜苓術(shù)湯加桂的治療寒濕腰痛,以及大順散的治療陰寒內(nèi)盛、腹痛吐利等癥,都是這種配伍用藥。又如附子配肉桂,善于溫腎補命火。用以補火暖土的,如附子理中湯加肉桂的配伍,治療陽虛泄瀉,畏寒不食,肢冷脈沉等癥;用以溫腎化氣的,如腎氣丸的配伍,治療陽虛足冷,腰痛短氣,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反多等癥。
尚有厥陰寒證,治以暖肝方法,亦是運用辛熱藥物配伍。如吳萸配四逆,成為茱萸四逆湯,治療厥陰中寒,厥逆,小腹痛甚;吳萸配生姜用于吳茱萸湯,能暖厥陰,散寒飲;肉桂、小茴香用于暖肝煎,治療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當歸生姜配羊肉,治療厥陰寒疝腹痛,脅痛里急;當歸四逆加吳萸、生姜,治療厥陰沉寒,手足厥逆等等。但須注意,脾腎陽虛有寒,治在陽氣,假如肝腎有寒,則每兼顧血分,因為脾腎是火土關(guān)系,而肝腎則“乙癸同源”,兩者在病本上有所區(qū)別。同時,脾腎陽虛,陰寒內(nèi)盛,病情急者,用藥亦緊,特別少陰四逆和外寒直中,往往直取辛熱走散,急于祛寒回陽,以救陰陽之離決。從四逆諸方、大順散等的配伍,就可以理解。至于厥陰寒證,大都表現(xiàn)為脅痛、小腹痛,或者厥氣上逆等癥,用藥除祛寒暖肝之外,每每配伍理氣藥或養(yǎng)血藥,這也是一個不同之點。
6. 辛熱除痹止痛
陰寒偏盛,往往有表現(xiàn)為痛證者。如內(nèi)而心腹疼痛,寒疝諸病,外而身體肢節(jié)疼痛,同樣運用辛熱藥物,組成溫陽、散寒、止痛之劑,較之溫中回陽的用藥,幾乎相同。但具體配伍和用量方面,有其特點。由于這些病情,大都反復(fù)發(fā)作,用藥次數(shù)和時間,亦較多較長。例如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的胸痹,運用烏頭、附子、干姜、蜀椒等,方如烏頭赤石脂丸、九痛丸、薏苡附子散。心腹疼痛的運用蜀椒、干姜、附子等,方如大建中湯、附子粳米湯。寒疝腹痛的運用烏頭,方如烏頭煎、烏頭桂枝湯。又如寒濕身痛的運用桂枝、附子、白術(shù)、麻黃、防風(fēng)等,方如桂枝附子湯、白術(shù)附子湯、甘草附子湯;歷節(jié)疼痛的桂枝芍藥知母湯、附子湯(以上諸方附子均炮用)、烏頭湯等,就是其例。這種用藥配伍,除痹止痛,藥量重而用時較久,但并不如溫中回陽那么見效迅速。即使見效以后,病癥仍能反復(fù)發(fā)作,這是由于痹痛的病情比較頑固所決定的。應(yīng)該了解,藥效與病情之間,有其錯綜復(fù)雜的情況,不能簡單一同看待。
同時須加注意的,辛熱之藥,見效迅速而易于消失,加用扶正藥后,可以加強其作用,延長它的藥效。辛熱藥能祛散寒邪,但亦能傷正氣,應(yīng)見效即止,不能久用(除痹止痛例外)。寒癥急者,用藥亦急,寒癥緩者,用量宜小,或者由小量開始,逐漸加重,以免發(fā)生弊端。
7. 甘淡利濕
甘淡利濕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祛濕劑,治療濕邪諸病。因為許多甘淡藥,如茯苓、豬苓、澤瀉、滑石、通草、苡仁等,具有淡滲利濕的作用;濕性是下趨的,甘淡利濕藥使邪有去路,亦是“因勢利導(dǎo)”。因此,這些藥物,又是治療濕病的基本用藥。
濕邪有在表在里,在上、中、下三焦之分,又有熱化寒化之別。運用甘淡利濕藥時,除了這些藥物本身有一定的特殊作用外,尚多根據(jù)不同的病情,配伍其他藥物,使之更相適應(yīng)。例如甘淡藥配伍苦溫、苦寒、芳香以及辛燥藥等,治療寒濕、濕熱、濕濁以及風(fēng)濕諸證。但在運用苦溫燥濕、芳香化濕、溫陽化濕以及祛除風(fēng)濕之時,甘淡藥又往往處于輔助地位,不是主要作用了。
另外,濕之與“水”和“飲”,又是密切相關(guān)的。所謂“濕是水之漸,飲是水之積”,三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是可分而不可分者。因此,甘淡利濕藥,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化氣通陽,起到化水、化飲的作用(當然另有化氣通陽藥,在不同的角度上起化水、化飲的作用)。靈活掌握,適應(yīng)的范圍是較廣泛的。例如通草、苡仁能利上焦之濕,清肅肺氣;茯苓,苡仁能利中焦之濕,健脾助運;豬苓、澤瀉能利下焦之濕,通利膀胱。又如滑石配蘆根;通草、滑石、苡仁配杏仁、蔻仁,能治溫病邪在氣分,熱而挾濕之證;滑石與甘草,能清利暑濕;苓皮、通草配伍豆卷、藿香,能治濕邪逗留在肌肉;又如苓皮、冬瓜皮、桑皮、姜皮等配陳皮,理氣利水,能治皮水浮腫;葵子配茯苓,能利水治子腫等。又如澤瀉配白術(shù),運脾瀉水,治水飲上逆的眩暈;豬苓、茯苓配白術(shù),更能治水逆嘔吐;茯苓、豬苓、澤瀉配白術(shù),健脾利水,治濕勝泄瀉;再加桂枝,通陽化氣,能治水飲、小便不利等證。又如蒲黃配滑石,海金沙、滑石配甘草,豬苓、茯苓、澤瀉配滑石、阿膠,豬苓、赤苓、滑石配梔子、甘草等,均能利水通淋。
總之,甘淡利濕藥能助三焦氣化,能通利水道,能化飲化水,又能通淋止瀉。常用方法,如茯苓皮湯、五皮散、五苓散等的配伍。應(yīng)加注意的是脾胃元氣虛者,易生中氣下陷之變,不能濫用淡滲利濕藥。
8. 清熱利濕
清熱利濕的藥物配伍,亦是用于祛濕劑,是以苦寒清熱藥與甘淡利濕藥相合,清利濕熱,治療濕熱交陰諸病者。例如用黃芩、黃連等清熱,配伍茯苓、豬苓、通草、滑石等利濕,治療濕溫病的濕熱交蒸;又如以黃連、黃柏等清熱,配伍茯苓、澤瀉、白術(shù)、防己、蠶砂等利濕,治療濕熱流走肌肉關(guān)節(jié)、肢節(jié)疼痛、腫脹、小便不利等癥;又如以茵陳、黃柏、梔子等清熱,配伍茯苓、豬苓、澤瀉等利濕,治療濕熱黃疸;又如以黃芩、黃連、赤芍等清熱,合茯苓、豬苓、澤瀉、白術(shù)等利濕,治療濕熱泄瀉;又如以梔子、黃芩、竹葉、赤芍、生地等清熱,配伍滑石、車前、赤苓、蒲黃等利濕,以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淋病、血尿等等,都是這種配伍的具體運用。
9. 芳香化濕
芳香化濕的用藥配伍,亦是用于祛濕劑,是以芳香辟穢藥,如藿香、紫蘇、蔻仁、石菖蒲、白芷等,與淡滲利濕藥相合,用以治療濕濁阻滯氣機,蒙蔽清陽諸證。但穢濁所挾之濕,尚有濕熱與寒濕之分。如穢濁挾濕熱熏蒸,發(fā)熱倦怠,神情昏悶,胸痞腹脹,嘔惡,黃疸,口渴溺赤,舌紅苔膩罩灰濁的,常用藿香、蔻仁、石菖蒲、郁金等芳香化濁,配伍黃芩、連翹、滑石、木通、茵陳等清熱利濕;假如穢濁挾寒濕,陰遏氣機,頭痛惡寒發(fā)熱,胸膈痞悶,心腹疼痛,惡心干嘔,腸鳴泄瀉,舌苔白膩罩灰濁的,常用藿香、紫蘇、白芷、石菖蒲等,芳香化濁,配伍厚樸、腹皮、半夏、陳皮等燥濕和中。二者區(qū)別,前者近于苦寒甘淡清熱利濕,病的重點在于氣分濕熱;后者近于苦溫燥濕,病的重點在于脾胃濕滯,但芳香化濁則是一致的。其常用方劑,前者如甘露清毒丹,后者如藿香正氣散。
10. 苦溫燥濕
苦溫燥濕的藥物配伍,亦是用于祛濕劑,治療脾弱濕勝諸證??鄿卦餄瘢恰霸镆院笣瘛钡闹委煼椒?。主要用苦溫之藥,健脾助運,理氣化濕,很少甚至不用淡滲利濕藥。因為脾氣宜運宜升,由于脾氣下溜,水谷不化精微,反生濕濁,成為濕病。所以用藥的重點,應(yīng)該放在升陽運脾方面,使脾氣能夠上升,脾運得以恢復(fù),則氣行濕化,病即向愈。假如再用淡滲下行藥,東垣所謂“降之又降”,更使脾氣下陷,不但起不到祛濕的作用,反而有礙于脾氣的復(fù)常,這是不同于以上祛濕諸法的一個特點。
其用藥配伍,一種是以蒼術(shù)、白術(shù)等健脾助運,厚樸、陳皮等理氣化濕,例如平胃散、不換金正氣散。治療脾弱濕勝,濕阻氣滯,見胸脘痞脹,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吞酸噫氣;或見頭脹身重,關(guān)節(jié)腫痛,時寒時熱,腹脹泄瀉,舌苔白膩、厚膩等癥。如濕勝而氣滯亦甚者,加香附、砂仁、川芎等,加強行氣化濕的作用,即為六郁湯,以治濕郁;濕勝氣滯,而便溏溲澀者,則加夏曲、藿香、茯苓等,分別清濁,即為除濕湯。
至如“苦寒燥濕”方法,是屬于清熱利濕法中重點用苦寒藥者,如黃連、黃柏等,適應(yīng)于濕熱交阻,偏于熱重的病情,與苦溫燥濕是兩回事。一者濕挾熱而熱較重,一者濕挾寒而濕偏勝,應(yīng)加區(qū)別(苦寒燥濕用藥方法,可參照苦寒清熱劑)。
另一種是“風(fēng)藥勝濕”的方法,這是張潔古、李東垣等的特長。其用藥配伍,略同于苦溫燥濕,即著眼點放在脾虛濕勝上面。如以羌活、防風(fēng)、獨活,藁本等祛風(fēng)藥,升陽散風(fēng)除濕。而且用藥品味較多,用量較輕,主要取其升浮作用,引清氣上行,使清氣升而濁氣降,濕氣亦隨之宣化,并不是用其發(fā)汗解表者。往往配以蒼術(shù)、陳皮、益智、神曲等,健脾助運,用以治療脾氣下陷、內(nèi)外濕勝諸病。如外傷風(fēng)濕,脾氣不振的,用羌活勝濕湯的配伍方法;如脾虛下陷,濕勝而清濁混淆的,用升陽除濕湯的配伍方法。而兩者的共同點,仍是一致的,即用風(fēng)藥以升清陽,用風(fēng)藥以勝其濕。
11. 通陽化濕(溫陽化濕、溫陽利濕、通陽泄?jié)幔?/div>
通陽化濕的藥物配伍,亦是用于祛濕劑,而主要是治療寒濕偏盛、痰飲和腫脹等病。其配伍特點,是以辛熱藥濕通陽氣為主,配以少量化氣利濕藥,達到通陽氣以化水濕的作用。例如干姜與茯苓為伍,桂枝或肉桂與茯苓為伍,附子與茯苓為伍,吳萸與茯苓為伍等。又如附子與大黃為伍,肉桂與大黃為伍,干姜、白術(shù)與厚樸、椒目為伍等,亦屬于這個范圍。
如寒濕偏盛,痹著陽氣,見身體痛,骨節(jié)畏寒疼痛,腰痛重著等癥(它與痹證有區(qū)別,并不挾風(fēng)邪)。這里又有兩種病情,一者重點在于腎陽不足,以身體四肢骨節(jié)疼痛為主,常用附子配茯苓,附子配芍藥,溫腎化濕,祛寒止痛;一者重點在脾,以腰痛重著為主,常用干姜配茯苓,干姜配白術(shù),溫脾化濕,除痹止痛。具體方劑,前者如附子湯,后者如甘姜苓術(shù)湯。又如水飲內(nèi)停,陽氣不化,常見心悸頭眩,短氣咳喘,形寒背冷,四肢沉重,目下腫,身腫,腹痛下利,小便不利,舌苔水滑等癥。這里亦有兩種病情,一者是脾腎陽氣不化,飲停心下,常用桂枝與茯苓為伍,茯苓與白術(shù)為伍,通陽化氣,健脾利水,導(dǎo)飲從中焦下行,氣化而小便利,使邪有去路;一者腎陽不化,為飲為水,常用附子與茯苓為伍,生姜與茯苓為伍,溫腎利小便而散水飲。具體方劑,前者如苓桂術(shù)甘湯,后者如真武湯。
尚有陽虛寒勝,而又濕阻氣滯,形成虛實錯雜的病情,多見于腫脹之病。胸脘痞滿,心腹脹痛,身倦懶言,胃不欲納,食入脹加,手足不溫,身腫,或胃脘脹痛,脈沉遲、沉弦,苔厚滑膩等癥。這種病情,亦有差異。如脾胃氣滯,陽虛濕聚,常用厚樸、陳皮、木香、草果等,溫中而流利氣機,使氣行濕化;配伍干姜、茯苓,升降脾胃,通陽泄?jié)帷H缙⑽戈柼?,濕阻氣滯,常用附子、干姜、茯苓為主,溫陽化?即通陽泄?jié)?;配伍厚樸、檳榔、木香、草果等,行氣破滯以化濕。二者病情,在陽虛方面,有在脾在腎的差異,而氣滯的重點,亦有在胃在脾的區(qū)別,但用辛溫通陽,化氣泄?jié)岬姆椒ǎ质且恢碌?。具體方藥,前者如厚樸溫中湯,后者如實脾散。
以上用藥方法,有時亦稱為“溫陽化濕”,或“溫陽利濕”,或“通陽泄?jié)帷?,但用意是大致相同的。即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溫陽化氣,一方面化濕泄?jié)?,而前者又為此法的主?dǎo)方面。
略論中藥的配伍運用(二)
二、 以升降浮沉為綱的用藥配伍
1. 升降氣機
是用于氣機阻滯諸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其用藥配伍,屬于理氣劑的一部分。具體運用,有升降肺氣、升降脾胃、升降腸痹等,可以運用于上、中、下三焦諸病,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僅適應(yīng)于某幾種特定的證候。
(1) 升降肺氣(升降法):“升”是指宣通氣機,“降”是指肅降肺氣,有時亦稱為“開降法”。這里的重點,是針對肺氣郁滯而言。葉天士常稱之為“輕苦微辛”法,嘗用治咳嗽、胸痞等癥。藥物配伍,如以桔梗配枳殼、枳殼配郁金、杏仁配厚樸、杏仁配蘇子等,治療肺氣郁滯、咳嗽不暢、咯痰不爽、胸中痞悶等癥。當然,肺氣郁滯,尚有表里寒熱之分,還需根據(jù)當時病情,突出重點,有個主導(dǎo)治法,但這些藥物,則是重要配伍,而且偏于實證者用的較多。又如外邪束縛于肺,表氣不得宣通,肺氣因而上逆,形寒咳嗽,甚至喘逆,亦常運用這種藥物配伍,葉天士所謂“辛以散邪,佐微苦以降氣?!崩绫『伞⑻K梗與枳殼為伍,蘇梗、杏仁與桑白皮為伍,前胡、橘核與枳殼為伍,麻黃、杏仁與射干為伍等等。尤其最后一組配伍,對“寒包火”的咳嗽音啞很有效。肺火重者,還可加用石膏、甘草,即麻杏甘膏湯加射干的方法。
此外,脅痛一證,亦有部分病情運用升降法的。因為脅下兩旁,是陰陽升降之道路,升降乖常,氣機郁滯可以出現(xiàn)脅痛、咳嗽,咳引痛甚,并見寒熱往來等癥。治以升引肝膽清陽,與泄降肺氣相合,使升降復(fù)常,氣機疏通,脅痛等癥亦能自除,用藥配伍,如柴胡與枳殼、川芎與枳實、青蔥管與旋覆花、白蒺藜與枇杷葉、郁金與杏仁、橘葉與川貝等等,常在臨床上運用。
(2) 升降脾胃(升清降濁): 葉天士說:“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升降如常,則脾胃的納谷運化功能正常,而榮衛(wèi)氣血的生化之機亦興旺。假如脾氣不能升運,胃氣不能順降,便成為中焦氣機痞塞之病,常見納谷不香、谷入少運、脘腹痞脹、大便不爽等癥,即為“痞”、為“脹”。常用藥物配伍,如白術(shù)與枳實為伍,一以升運脾氣,一以泄降胃濁;谷入化遲的??杉由袂Ⅺ溠恳灾?;脾胃氣滯、納少痞脹為甚的,可加木香、砂仁以開胃消脹;胃虛生痰的,可加半夏、茯苓以和中化痰等等。這是張潔古的首創(chuàng)。至于益智、干姜與半夏、茯苓配合,醒脾和胃,扁豆、甘草、粳米與沙參、麥冬、石斛為伍,益脾氣以助升運,潤胃陰而使順降,又為葉天士的擅長。又如用柴胡、升麻、羌活、獨活、防風(fēng)等,升清陽而鼓舞胃氣上行,配合枳實、厚樸、茯苓、澤瀉、黃連、黃柏等,理氣除濕瀉火而降濁氣,這又是李東垣的獨到經(jīng)驗。這種配伍,常用于升陽益胃湯、柴苓飲等,這亦是升降脾胃的一個常用方法(可參閱后文“甘溫益氣之劑”)。
(3) 升降腸痹: 這種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腸痹便秘之癥。大腸為傳導(dǎo)之腑,應(yīng)該排泄大便,通暢腑氣。假如腸腑痹阻,大便不行,則升降之氣窒塞,濁氣不能下降,清氣不得上升。治以升降法,是流通腸道氣機,恢復(fù)通降之常者,為治療便秘的一種特殊方法。藥物配伍,如升麻與枳殼為伍、升麻與檳榔為伍,升清陽而寬腸下氣;升麻與澤瀉為伍、升麻與牛膝為伍,升清氣而開泄腎邪;升麻與大黃為伍、羌活與大黃為伍,升清陽而通降腑氣;升麻與當歸為伍、升麻與桃仁為伍,升清氣而滋潤腸道,等等。這些配伍,多見于通幽湯、濟川煎等。這是區(qū)別于一般的攻下法,而以升降氣機為通便之用者。
尚有一種突然腹痛便秘(例如急性腸梗阻),繞臍絞痛,腹脹拒按,上不能納,下不得通,煩躁不寐,脈弦滑,舌紅,苔厚濁膩,屬于大實痛滿,但以氣滯為甚者,不能徑取攻下,攻下反致嘔噦生變,此時可用升降法,獲得療效。藥物配伍,如以柴胡與枳殼相合,或升麻與檳榔相合,升降腸胃氣機,再配伍川連與木香,辛開苦降;石菖蒲與蜣螂蟲,開竅通腸痹;萊菔子與檳榔,破氣導(dǎo)滯,能使氣機流通,連連矢氣之后,再加芒硝以破結(jié)通腑;或羌活與大黃合用,大便通而痛脹均去,腸痹亦自愈。這些配伍方法,常見于四逆散加減方、小柴胡加芒硝湯、通幽湯、潤腸丸等。
2. 開上通下(腑病治臟,下病上?。?/div>
開上通下的用藥方法,亦用于大便不通,或者小便癃閉。由于氣機不通所致者。這種病情,不能用一般的通便或利尿方法,因為病變的重點在于無形氣滯為主,只有宣通肺氣,使氣化能夠下及,才能達到大便通、小便利的目的。這種治法,有時亦稱為“腑病治臟”或“下病上取”。臨床運用,如治療腸痹便秘,病情較之燥屎堅結(jié),實熱不通者,稍輕一等,但往往便秘不通,五、七日或十日一解(亦有突然便秘不通的),胃不欲納,食亦難下,脘腹痞滯,自感一身之氣澀滯不爽,用開肺氣以通大腸的方法,取臟腑表里相應(yīng)之意。常用藥物配伍,如杏仁、紫菀、枇杷葉、蔞皮配伍枳殼汁、蘇梗汁、桔梗汁等、使肺氣宣通,則大便亦自調(diào)。這種方法,葉天士是用得很熟練的。又如肺痹咳喘、氣逆胸悶,煩躁口渴,小便不利;或者肺痹之癥不明顯,但亦見小便不通,少腹脹急。治以宣肺清肺,理氣化水,使肺氣通調(diào),則小便亦自利。因肺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氣,氣行而水亦自化。常用藥物配伍,如杏仁、紫菀、桔梗、通草配升麻等;如挾表癥,則伍以解表藥,如麻黃、甘草、柴胡、前胡、如挾熱邪,則伍以清熱藥,如黃芩、梔子等,往往能不利小便而小便自通。此法如合吐法同用,亦稱為“提壺揭蓋”法。
3. 提壺揭蓋(以升為降)
所謂“提壺揭蓋”是用吐法治療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有因氣機閉塞、升降不行而致者,朱丹溪首創(chuàng)此法加以治療。他解釋此法的用意是:“吾以吐通小便,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竅無以自通,必上竅開而下竅之水出焉。”后人形象地比喻為“提壺揭蓋”,亦有稱之為“以升為降”者。如張景岳說:“多服探吐以提其氣,使氣升則水自降也?!本唧w運用,如小便不通,而見氣虛證者,用參、術(shù)、升麻等,先煎服湯藥,而后取吐,或就參芪藥中調(diào)理吐之;小便不通而見血虛者,用四物湯先服后吐,或就芎歸湯探吐之;小便不通,而見痰多者,用二陳湯先服,后探吐之;小便不通,而見痰氣閉塞者,用二陳加香附、木香探吐之。蓋吐以升提其氣,氣升則水自降,亦即氣行水化之意。至于實熱小便不通,當用通利方法,如八正散之類,使大便通而小便亦自通,所謂開后竅以通前竅,這是另外方法,不在此例。
4. 上病下取(臟病治腑)
上病下取的藥物配伍,主要是用瀉火通腑之藥,以治上部諸病,尤其是實火所致的頭痛目赤、口舌腫痛,以及痰火喘促等癥。例如肝火風(fēng)熱上沖,頭痛目赤,昏暈耳鳴,目中火出,大便不通,脈弦數(shù)實者,常用酒制大黃,黃連、龍膽草等,直折火邪,抑之使下,則頭痛自止。方如青麟丸、瀉青丸的配伍。又如風(fēng)溫時毒上犯,頭面暴腫,焮赤作痛,咽喉腫痛,煩熱口渴,大便不通者,常用疏風(fēng)清熱解毒,瀉下實熱,則脹痛均消。方如普濟消毒飲加大黃的配伍。又如心胃之火上逆,口舌腫痛,口氣臭穢,甚至咽喉腫閉,口腔糜爛,心膈煩躁,小便赤澀,大便不通者,常用大黃、黃連、連芩等,瀉心火而泄胃實,則舌腫口糜均消。方如三黃丸的配伍。又如痰火上擾,肺氣被壅,喘咳痰壅。面赤口渴,小便短澀,苔黃,脈滑者,常用大黃、青礞石等,瀉火除痰,則喘平痰化。方如礞石滾痰丸的配伍。這些治法,實際是清火法與瀉下法的結(jié)合,而靈活運用者,清火是苦寒直折,瀉下亦是瀉火并不專于下實。同時,這些病變亦往往見于陽盛火旺之體,腑實者較多,可以瀉火見效,但亦有易于反復(fù)發(fā)作的。如證見臟氣不足,即不能運用此法。
5. 輕可去實
“輕”是指用輕宣理氣藥物(亦包括藥味歹而用量輕),“實”是指邪實氣實。即以輕靈之藥,治療邪實氣實之證。這種治療方法,能夠多方面運用于相應(yīng)的病情,但大都以上焦病變?yōu)橹髡摺H缬糜陲L(fēng)寒外感的表實證,取辛溫輕宣發(fā)表之藥,如麻、桂與杏、草等為伍,使肺氣宣通,風(fēng)寒之邪隨汗而解,表實證亦隨之解除。這種用藥配伍,與辛甘發(fā)散意義略同。又如用于風(fēng)邪犯肺,咽痛音啞,喉痹肺閉者,取辛以散邪,苦以降氣,如牛蒡、薄荷、馬勃、銀花、射干、山豆根等配伍杏仁、桔梗。葉天士常謂:“無形之邪,口鼻吸入,上竅閉塞,只宜輕清宣肺。假如清火寒降,直入腸胃,與咽中無關(guān)”。如其是寒重熱郁者,可加麻黃、蘇梗等以散寒邪;郁熱甚者,可少加馬兜鈴、黃芩等以清泄肺火。又如用于肺痹,上見喘咳痰壅、下見小便不利者,取宣肺化氣,如麻黃、杏仁、桑皮、桔梗、苡仁、茯苓皮等,宣通肺氣,則氣化水行,喘咳平而小便亦自通。又如用于動怒氣逆,肝失疏泄,肺失肅降,形成肝肺俱實,一身之氣上逆。證見上氣喘急,胸脅膂脹,二便皆阻,所謂“肝氣犯肺”之證者。取輕清宣利,疏降氣逆,如枇杷葉、旋覆花、桑皮、蔞皮、杏仁、貝母、蘇子、降香等為伍,能使肝氣化,肺氣降,而喘急亦平,胸協(xié)寬舒,二便亦通調(diào)。這是一種靈巧方法,理氣而無香燥之嫌,氣實在于斡旋氣機者。
6. 逆流挽舟
是指用升散藥物治療下痢的方法,為喻嘉言所首創(chuàng)。喻氏認為,夏秋傷暑濕熱之下痢,與傷寒同例,必從外而出之,即從汗先解其外,后調(diào)其內(nèi)。首用辛涼以解其表,次用苦寒以清其里。如其失于表散,則外邪陷里,俱從痢出,其痢不易治。同時,痢疾是手足陽明(指胃與大腸)之病,下痢奔迫,水谷之氣由胃入腸,疾趨而下,開始是少陽生發(fā)之氣不伸,繼而是隨痢轉(zhuǎn)致下陷,所以治痢泛求三陽,不如專求少陽, 生發(fā)之氣升舉,則水谷化生精微,輸泄有度,而無下痢奔迫之苦。因此,主張用“逆流挽舟”法,即對痢疾水谷下流之病,挽之升舉從表而解,猶如在逆水中挽舟上行。具體藥物配伍,是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等,辛平達表;配伍枳殼、桔梗,升降氣機;更加人參以扶正達邪,主方即為人參敗毒散的配伍。甚至對久痢下陷,陽邪陷入陰中,喻氏亦用此法,溫覆取汗而愈。這對治痢來講,是一個新辟的途徑,尤其在痢疾初起,兼挾表癥者,有一定的療效。這種治法,當淵源于李東垣的以升陽方法治泄瀉,是頗有啟發(fā)意義的。余在臨床治痢癥挾熱者,以銀花、地榆易羌、獨;氣滯者,以木香、黃連相代,每多獲效。此法較之見痢即導(dǎo)滯者,似勝一籌,但對熱毒痢病情,不甚適合,喻氏亦別有方法。
7.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的治療方法,主要用于中焦熱盛之證,如熱性病過程中的高熱持續(xù)不退,口渴引飲,煩躁多汗,大便秘結(jié),舌蘇苦黃而燥,脈實有力等,即陽明實熱癥。其熱之盛,猶如釜中沸騰之勢,通過瀉下方法,比如釜底抽薪,則其熱自退。常用藥物,如以大黃、芒硝等配伍枳實、甘草,通腑泄熱,使邪氣有去路,則邪熱亦退。方如調(diào)胃承氣湯等的配伍。但須注意,這里的重點是在于以瀉去熱。又如上中二焦邪熱熾盛,不得宣泄,心胸煩熱, 口干舌焦,面赤頭痛,口舌生瘡,咽痛吐衄,便秘溲赤, 以及小兒急驚等,即胸郁膈熱證。用大黃、芒硝與薄荷、竹葉、黃芩、梔子等為伍,使下焦得通,則上中二焦之熱亦隨之清泄。方如涼膈散的配伍。亦具有上述方法的同樣意義。
8. 行氣降氣
“行氣”是行散氣滯,“降氣”是降下逆氣。這些用藥配伍,均屬于“理氣”之劑。在臨床運用行氣和降氣,是各有所主的,但有時亦是相輔而行,不能截然分割。常用的行氣藥物配伍,臨床經(jīng)驗很多。如對肝氣郁滯、胃失和降之證,見胸脘痞悶,脅肋作脹,噯氣作惡,得噯寬舒,矢氣亦暢,胃不思納,谷入作脹等癥,用理氣解郁,舒肝和胃之藥。如川芎與香附、佛手與白蒺藜、枇杷葉與橘葉、郁金與貝母、柴胡與薄荷、柴胡與白芍、蘇梗與厚樸花等,再配伍一些姜半夏、橘皮、茯苓、神曲、砂仁、谷芽、麥芽等,這是肝胃氣滯的常用藥。又如對肺氣郁滯,見咳嗽胸悶,咯痰不爽,咳引胸痛等癥,用理氣宣肺,化痰止咳之藥。如荊芥與前胡、桔梗與枳殼、姜半夏與橘皮、前胡與佛耳草、蘇梗與杏仁、杏仁與貝母、蔞皮與法半夏、礬郁金與法半夏、枇杷葉與冬瓜子、杏仁與苡仁等為伍,亦是肺氣不宣的常用方法。又如氣滯于厥陰,見少腹作脹,疝氣作痛,二便不暢;婦女則經(jīng)前乳脹,乳房結(jié)核,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用疏泄厥陰、理氣調(diào)經(jīng)之藥,如青皮與木香、香附與烏藥、川楝子與延胡、荔枝核與橘核、荔枝核與香附、川楝子與小茴香、小茴香與當歸、桂枝與白芍、川芎與當歸等配伍,又是肝氣郁滯的常用藥。
至于降氣藥物的配伍,如對七情氣逆,尤其是肝氣上逆,沖胸犯肺,發(fā)作較劇者,見胸膈悶脹,上氣喘急,欲噯不得,臥不安席,煩悶不食等癥。上文“輕可去實”的方法已不適用,急則治標,必須破氣降逆。藥如檳榔、木香、烏藥、沉香。葉天士善用降香汁、香附汁、郁金汁、枳殼汁等,調(diào)和一些兼顧正氣之藥。取四磨飲、五磨飲等配伍方法?;蛭笟馍夏?,見惡心嘔吐,胸脘痞悶,胃不欲納,谷入作脹,泛泛欲吐等癥。治以和胃降逆。藥如半夏與生姜、橘皮與竹茹、砂仁與檀香、藿香與蘇梗、蘇葉與川連,枇杷葉與蘆根、旋覆花與代赭石等。取二陳湯、橘皮竹茹湯、旋覆代赭湯等配伍方法。如胃氣上逆,表現(xiàn)為呃逆者,以上和胃降逆之藥同樣可以選用,尤其是半夏、生姜、橘皮、竹茹等,但每以丁香、柿蒂等為主藥,降逆止呃?;蚍螝馍夏妫姎獯人?,痰多氣逆,胸膺痞悶,咽癢氣塞,喉中有痰鳴音,甚至惡心欲吐等癥。治以降逆平喘。藥如射干與麻黃、麻黃與杏仁、前胡與白前、蘇子與厚樸、厚樸與杏仁、旋覆花與蘇子、桑皮與黃芩、當歸與蘇子、厚樸,或加白果、肉桂等。取三拗湯、射干麻黃湯、定喘湯、蘇子降氣湯等方法,應(yīng)隨病情的寒熱虛實而調(diào)劑配伍。
此外,繆仲淳的吐血三要法中,有“宜降氣,不宜降火”之論(其余二法是“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補肝,不宜伐肝”),認為“氣有余即是火,氣降即火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隨氣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敝鲝堄镁轮?、降香、蘇子等下氣,配伍白芍、炙甘草制肝;枇杷葉、麥冬、薄荷葉、橘紅、貝母清肺;苡仁、山藥養(yǎng)脾;棗仁、茯神養(yǎng)心等。這是善于運用降氣方法,并用以治療血證者。

9. 引火歸原
引火歸原的用藥方法,主要用于陰虛陽浮之證。這里所引的“火”,是指“浮陽”、“浮火”,或者稱為“戴陽”、“格陽”。至于歸原的“原”,主要指腎,因腎為元陰元陽之根本。陰虛陽浮,上見浮火之癥,如面色浮紅,游移不定,面熱如醉,倏來倏去。伴見頭暈耳鳴,或口舌糜爛;但舌質(zhì)淡白(張景岳稱為無根虛火之證),咽喉痹痛,而淡紫不赤(張景岳稱為格陽喉痹)?;虼贌┰?,或吐血衄血。同時,下焦陰虛,見腰膝酸軟,兩足發(fā)涼,六脈微弱(以上二證,是與一般陰虛的區(qū)別點,亦是運用引火歸原方法的著眼點),所謂上熱下寒之證。治以“引火歸原”方法,用肉桂或者附子,引浮火以歸原;配伍熟地、山藥、萸肉、五味子、女貞子等,補腎補陰,補陰以戀陽,使陽氣收藏,而不再飛越。方如都氣丸、鎮(zhèn)陰煎等。亦有用鹽附子搗爛,或用青鹽,敷貼足心,這是外用方法。口舌糜爛,格陽喉痹,亦有用肉桂或蜜漬附子等噙咽的方法。至如“戴陽”、“格陽”之證,《傷寒論》用通脈四逆湯、白通湯等治療,亦寓“引火歸原”之意。如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是格陽于外),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是戴陽于上)?;蚋雇?;或干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此為陰寒內(nèi)盛,格陽于外,形成內(nèi)寒外熱,下寒上熱,而實質(zhì)是真寒假熱的證候。治以回陽通脈,與上述“引火歸原”的用藥比較,其引火之味是相同的,著重用附子。 但配伍之藥不同,前者配以補陰,后者配以補陽,但補陽亦是為了挽回散越于外的浮陽,使之歸原處。因此,補腎、補元陰元陽之根本,大法還是一致的。
10. 介類潛陽 (養(yǎng)陰潛陽、潛陽熄風(fēng))
介類潛陽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肝腎陰虧、虛陽上浮之證,屬于平肝熄風(fēng)之劑。陰陽是互相協(xié)調(diào),互相維系,處于相對平衡狀態(tài)的,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其陰虧于下,不能藏(戀)陽,則虛陽上越,浮于巔頂,出現(xiàn)頭昏目眩、午后面頰緋紅烘熱、鼻孔氣熱,口舌干灼等癥,但目不紅(有時亦有浮火),頭不痛,舌不赤。因為介類藥物,大都咸寒沉降,能收斂陰氣,潛降浮陽,常用以配伍治療。如牡蠣、鱉甲、龜板、淡菜、珍珠、珍珠母等。根據(jù)病情輕重,配伍用藥多少,有一甲、二甲、三甲等名稱(其中珍珠、珍珠母等,又有潛陽鎮(zhèn)心安神的作用)。因為虛陽上浮,是由于肝腎陰虧,不能藏納陰氣,所以用潛陽藥時,又往往配伍滋腎涼肝藥,這樣,又稱為“養(yǎng)(滋)陰潛陽”。常用藥物,如地黃與白芍、天冬與麥冬、玄參與生地、牛膝與石斛等,一方面養(yǎng)陰以配陽,一方面潛陽以就陰,亦是“從陰引陽”之義。如其浮陽上越莫制,則陽氣又易化風(fēng),成為風(fēng)陽相煽、乘虛竄絡(luò)的局面。常見頭目眩暈,肢體發(fā)麻,手震肉,干惡少寐,心悸易驚等癥。此時治療,潛陽藥又每與平肝熄風(fēng)藥同用,稱為“潛陽熄風(fēng)”。配伍藥物,如首烏、芝麻、桑葉、菊花、天麻、蒺藜、穭豆衣、鉤藤、女貞子、旱蓮草、阿膠、雞子黃等。一方面潛陽降逆,一方面平肝熄風(fēng),使浮陽與虛風(fēng)相離,則陽氣歸原處,虛風(fēng)亦自平熄。而這種潛陽熄風(fēng),又大都是與養(yǎng)陰藥同用的。因此,養(yǎng)陰潛陽熄風(fēng),實質(zhì)上是治療陰陽俱虛的病情,因為陰虛是病本,而浮陽亦屬于虛陽。但這種用藥,與“陰虛火旺”的處理,又是有所區(qū)別的。
11. 重鎮(zhèn)攝納
這種藥物配伍,屬于“十劑”中的重劑,具有重鎮(zhèn)安神、納氣固澀等作用,亦稱“重可去怯,澀可固脫”之劑??梢灾委熀芏囡L(fēng)、火、痰、氣上逆,以及滑脫、崩帶等病。具體運用,有鎮(zhèn)肝熄風(fēng)、鎮(zhèn)心安神、重鎮(zhèn)降胃、重鎮(zhèn)納氣、固澀止遺、止汗、澀腸止瀉、固崩止帶等等,分述如下。
(1) 鎮(zhèn)肝熄風(fēng): 鎮(zhèn)肝熄風(fēng)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肝火生風(fēng)、風(fēng)火上逆之證。見頭痛耳鳴目眩,頭腦發(fā)脹發(fā)熱,心煩不寧,面熱如醉,舌赤,脈弦長等癥。具體用藥,如龍骨、代赭石與牡蠣、龜板等,重以鎮(zhèn)逆,伍以潛降,抑其上逆之勢。如病情嚴重者,風(fēng)從火出,風(fēng)火莫制,有中風(fēng)之慮,則必須配伍瀉火藥,如石決明、玳瑁、羚羊角、犀角等平肝瀉火;或者用龍膽草、黃連、黃芩、山梔、大黃等苦寒直折,所謂“實則瀉其子”,但風(fēng)火上逆,其病本往往是由于陰虧不能涵陽,所謂“本虛標實”,臨床又多配合涼肝滋腎之藥,如淮牛膝、生白芍、玄參、天冬、熟地、萸肉之類。這種用藥,如鎮(zhèn)肝熄風(fēng)湯的方法。
(2) 鎮(zhèn)心安神: 鎮(zhèn)心安神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邪氣凌心,心神不寧,見驚狂、心悸、失眠、健忘等癥。常用藥物,如龍骨與龍齒,能鎮(zhèn)驚安神;龍骨與牡蠣、龍骨與龜板,能重鎮(zhèn)而交通心腎;磁石與朱砂,能鎮(zhèn)心明目安神;龍骨與珍珠母,能安神定悸等。并根據(jù)不同的病情,加以相應(yīng)的配伍,如養(yǎng)血、滋陰、益氣、寧神等。方如枕中丹、磁朱丸、珍珠母丸、朱砂安神丸等。
(3) 重鎮(zhèn)降胃: 重鎮(zhèn)降胃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吐逆反胃等癥。常用藥,如黃土、代赭石等。黃土溫中,治療胃氣虛寒,嘔逆吐食,甚至嘔血。代赭石與旋覆花治療胃虛嘔逆,反胃,吐涎沫。具體運用,如黃土湯、旋復(fù)代赭湯的配伍。
(4) 重鎮(zhèn)鈉氣: 重鎮(zhèn)納氣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腎虛失藏,不能納氣之證。如喘咳氣逆、端坐呼吸,不能平臥,臥則胸脘噎塞,額汗淋漓,痰鳴漉漉,下肢不溫;或短氣而喘,動則加甚等癥。常用藥: 如紫石英、磁石、黑錫、硫黃、龍骨、青鹽等,配伍補腎藥。具體運用: 如紫石英與坎炁、紫石英與熟地、熟地與補骨脂、坎炁與熟地、山藥、龍骨與熟地、磁石與熟地、萸肉、青鹽與胡桃肉、補骨脂等,都能溫腎納氣。黑錫與硫黃,又能溫陽鎮(zhèn)攝。常用方如黑錫丹、六味丸或腎氣丸加磁石、青鹽等。
此外,這些藥物中,有的尚能壯陽暖宮,可以治療陽痿無子、宮寒不育等證。例如紫石英、陽起石、硫黃、龍骨、牡蠣等,配伍補腎添精,或調(diào)補沖任之藥。
(5) 固澀止遺、止汗: 重鎮(zhèn)固澀藥,亦用于腎氣虧虛的遺精、滑精、腎虛白濁,以及氣虛、陰虛的自汗、盜汗等癥。常用藥: 如龍骨、牡蠣等。臨床運用,前者配伍補腎固精藥,方如固精丸、桑螵散;后者配伍益氣或養(yǎng)陰藥,方如牡蠣散。
(6) 澀腸止瀉: 重鎮(zhèn)固澀藥,又用于下焦陽虛、肛腸虛寒冷滑、久瀉久痢等癥。如赤石脂、禹余糧等,配伍溫中、溫腎補澀之藥。具體運用,如桃花湯、赤石脂禹余糧湯。
(7) 固崩止帶: 重鎮(zhèn)固澀藥又用于沖任虛寒、血崩、漏下,以及帶脈不固、脾氣下陷的白帶等癥。常用藥: 如代赭石、赤石脂、禹余糧、龍骨、牡蠣等。臨床運用,前者常配伍調(diào)補沖任血氣之藥,方如龍骨散;挾有淤滯,則用震靈丹;后者常配伍固攝帶脈,補氣健脾之藥,方如固沖湯。但須注意,崩漏帶下有屬于氣陷濕勝者,李東垣別有升陽方法;亦有屬于濕熱下迫者,傅青主有清經(jīng)、清海、易黃等方,都不在此例。
略論中藥的配伍運用(三)
三、 以虛實補瀉為綱的用藥配伍
1. 苦寒瀉下
苦寒瀉下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里熱實證,屬于攻下之劑。臨床運用,有以下幾種證候。如: ① 無論傷寒或溫病,皆是邪熱傳里,陽明結(jié)實,發(fā)熱持續(xù)不退;或者午后潮熱,手足心汗出,神昏譫語,腹?jié)M痞硬,頻轉(zhuǎn)矢氣,而大便不通,腸中有燥屎者。② 熱結(jié)旁流,多突然起病,臍腹絞痛,痛而拒按,時欲大便,下多臭穢稀水,口干舌焦,甚至嘔吐,形神緊張,臨床如急性腸梗阻之類的病變。又如《傷寒論》少陰病的三急下癥(可能亦屬于急性腸梗阻之類的病情)。③ 時病高熱,熱重發(fā)厥,所謂“熱深厥深”?;蛘邿嵘躞@狂,臥起不安,即熱甚發(fā)狂。這些病變,都稱為里熱實證。非苦寒不能除其熱,非攻下不能去其實。治以苦寒瀉下,最為救急良法。常用藥物,如以大黃之苦寒,瀉下通腑;芒硝之咸寒,軟堅潤下,佐以枳實、厚樸等,行氣破結(jié),使實熱迅速下泄,病情得以轉(zhuǎn)危為安。具體運用,如大承氣湯的配伍。假如燥結(jié)偏甚,而氣滯不甚者,可去枳實、厚樸,加甘草,便為調(diào)胃承氣湯;如熱實氣滯較輕,燥結(jié)亦不甚者,去芒硝,減枳樸用量,即為小承氣湯;反之,氣滯較甚,而熱實閉結(jié)者,加重厚樸、枳實的用量,并以破氣下泄為主,則為厚樸三物湯。這些都是苦寒瀉下的主要用藥方法,亦是寒下法的主要內(nèi)容。又如心肝火旺之人,雖然并不發(fā)熱,但內(nèi)傷五志,郁而化火,火熱灼津,亦致腸道燥屎內(nèi)結(jié),大便不通,甚至成為經(jīng)常性便秘。心煩易怒,睡眠不安,寐多驚夢,脈弦滑有力。病情雖不如承氣證那樣急暴,但同樣宜用苦寒瀉下法,瀉火通腑。常用蘆薈之苦寒,清肝瀉火,潤腸通腑;配伍朱砂,寒涼清心鎮(zhèn)驚,重墜下降。方如更衣丸。這是寒下的另一種方法。
里熱實證,應(yīng)用苦寒瀉下,這是肯定的。但有時病情復(fù)雜,應(yīng)用寒下而又不能單獨使用,這種情況也是常見的。應(yīng)根據(jù)具體病情,加以適當配伍,才能更好地達到瀉下去實的目的。例如溫病過程中,熱灼津傷,陰液虧損,陰傷與實熱并存,而且實熱不去,能致津液涸竭,病情惡化者,此時處理,單純下,更傷陰津,單顧陰,不能除實,處于兩難境地。善于下者,運用增液以助其下的方法。藥如大黃、芒硝,配以玄參、生地、麥冬等,吳鞠通稱之為“增水行舟”。代表方如增液承氣湯。亦有津傷與實熱并存,但病情較緩,或者就是腸燥便秘體質(zhì),形成習(xí)慣性便秘者,《金匱要略》稱之為“脾約”。用麻仁、杏仁、芍藥,合大黃、枳實、厚樸,潤腸通便。具體運用,如麻子仁丸。又如在熱病過程中,應(yīng)下失下,里熱實證不去,而氣血已經(jīng)兩傷,或者形成熱結(jié)旁流之證者,常用承氣湯配伍人參、當歸等,補氣血而攻下,所謂“攻補兼施”。實際補益氣血,亦是為了更好地通下。方如黃龍湯。
2. 溫經(jīng)通下
溫經(jīng)通下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里實證,其人素有沉寒者。因里實與沉寒并存,所以祛寒溫經(jīng)藥與通下法合用,即一方面振奮陽氣,一方面通里攻下,而溫經(jīng)之功,又能助其更好地通下。例如寒疝腹痛,上攻脅下,或橫竄腰胯脹痛,痛甚發(fā)厥,大便不通,脈緊沉弦,通稱“寒積”(可能是腸疝痛而兼便秘者)。常以大黃配伍附子、細辛等,溫經(jīng)散寒止痛,而又通其大便。用得其法,往往能夠陽氣來復(fù),腸鳴轉(zhuǎn)矢,大便得通而腹痛亦止。這種治法,又謂之“溫下”。方如大黃附子湯。又如病情基本同上,但往往反復(fù)發(fā)作,頑固不愈者,稱為冷積便秘?;蚓昧〕喟?,而積滯仍存,腹痛滯痢不爽,甚時四肢厥逆,脈沉弦者。則以大黃合人參、附子、干姜等,溫陽補氣,從而去積通便,同樣是借溫陽益氣之功,使能更好地通下。方如溫脾湯。
臨床尚有病情基本同上,但腹痛不甚,脈不沉弦,而為沉弱、沉緩,大便不通,而痛苦亦不如上述諸證之甚,這是屬于虛冷便秘。尤其多見于老年人,當用半硫丸治療,溫陽泄?jié)?。但治療方法與上不同,應(yīng)加區(qū)別。
總之,通里攻下的用藥,無論寒下、溫下,大黃都是主藥。大便燥堅者配芒硝;氣滯者配枳樸;調(diào)胃者配甘草;陰津受傷者配玄參、生地、麥冬,或麻仁、杏仁、芍藥;氣血損傷者,配人參、當歸;挾寒者配附子、細辛,或人參、附子、干姜等,都是根據(jù)具體病情的復(fù)雜性,配伍適當藥物,更好地發(fā)揮大黃的通下作用。
3. 攻下逐水
攻下逐水的用藥,主要是甘遂、大戟、芫花等。適應(yīng)證是水飲結(jié)實,用此攻逐積水。如懸飲、水腫、鼓脹,即胸水、腹水之實證(除外惡性腫瘤的胸水、腹水,以及心性水腫和腎功能衰竭水腫)。有時亦靈活應(yīng)用于寒性膿瘍。具體運用,如十棗湯、控涎丹等的配伍。
假如既有里實熱證,又挾水飲結(jié)實,所謂熱與水結(jié)(或稱飲熱結(jié)實),阻礙胸陽之開展,痞痛拒按,成為“結(jié)胸”,則兼用大黃、芒硝與甘遂、大戟、芫花等兩組藥攻逐之。其具體配伍,如大陷胸湯、丸方法。如飲熱結(jié)實,阻礙于肝脾之間,腸胃之氣失于通降,大腹堅脹,氣粗口渴, 大小便秘澀,成為鼓脹者,則用舟車丸的配伍方法。以上兩者,都是以大黃芒硝與甘遂大戟等配合運用,瀉熱實與逐水飲同時進行的,這是下法之更峻猛者。
4. 滑潤通便
滑潤通便的用藥方法,主要是以滋膩潤腸藥物,配伍少量理氣藥,使腸道滋潤,氣機流動,達到通便的目的。這是屬于潤下法。這種方法,與苦寒瀉下有所不同,其區(qū)別點是: ① 在用藥上,對通下有直接與間接之分;② 在適應(yīng)證上,有急與緩之別;③ 最主要的,前者是由熱成實,病程短而變化大,后者是津液漸耗,腸道逐漸干澀,病程長而變化較緩,常常是一種習(xí)慣性便秘,或者在熱病以后,以及肝腎陰虛之體,婦女產(chǎn)后血虛等可以見到。常用藥物是,麻仁、杏仁、桃仁、柏子仁、松子仁、芝麻、蕤仁、郁李仁、瓜蔞、當歸、牛膝、蓯蓉等,配伍一二味陳皮、枳殼或升麻,隨宜選擇運用。具體方法,如五仁湯、丸、濟川煎等。
5. 辛甘扶陽
辛甘扶陽的藥物配伍,常用于補益劑和溫里劑,治療上中二焦陽氣虛弱之證者。因為有些辛味藥能溫通扶陽,甘味藥能補氣養(yǎng)榮,合而用之,就有辛甘扶陽的作用。辛味藥如桂枝,干姜、炮姜、煨姜;同時配以甘藥,如甘草、人參、南棗等。臨床運用,辛甘二味,尚有所側(cè)重,如用于補益劑,則重用甘味藥,用于溫里劑,則重用辛味藥。例如桂枝配甘草,成為桂枝甘草湯,桂枝倍于甘草,能振奮心陽而益心氣,治療汗多陽虛,心陽不振,心悸欲得按,脈來遲緩等癥,這是以扶陽為主者。又如甘草配干姜,成為甘草干姜湯、甘草倍于干姜,能補益上中二焦之氣,又溫通肺胃之陽,治療肺痿,胃虛吐逆等癥,這是以益氣為主者。又如人參,炙甘草配炮姜或煨姜,成為參姜飲,溫肺脾而養(yǎng)胃氣,治療脾肺虛寒,咳嗽氣短,胃虛易吐,小兒吐乳等癥,這是甘草干姜湯的發(fā)展,亦是以益氣為主者。至如煨生姜配南棗(大棗亦可),又是微辛微甘,用于脾胃虛弱,榮衛(wèi)不和,虛寒虛熱之癥。這些方藥,都有溫里作用,但與溫中回陽劑,又有些不同其區(qū)別點是,首先在作用部位上不同,一者重點在中焦,尤其脾腎陽虛;一者重點在上中焦,尤以心與肺胃陽虛。其次在用藥比例上亦不同,前者辛藥多于甘藥,有時急取辛溫以回陽救逆;后者甘藥較多,甚至倍于辛味藥。臨床運用,以此為辨。
辛甘扶陽有時亦稱為“辛甘化陽”。因為辛藥能通陽,而甘藥又能補氣,合而用之,就能化生陽氣。一者曰化,化者化生;一者曰扶,扶者扶助,意義略同,都是針對陽氣虛而見微寒之癥,采取相應(yīng)的治療方法。假如陽虛寒甚,或氣虛而血亦虛者,不在此例。
6. 甘溫益氣
甘溫益氣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益氣之劑,治療氣虛諸證。甘藥是能夠補氣的,配伍溫藥,則能加強甘藥的功能而增進療效。《內(nèi)經(jīng)》說:“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又說:“氣主煦之”,這是甘溫益氣的理論根據(jù)。具體運用,如人參配黃芪,則人參補氣,得黃芪而甘溫益氣的作用更強,能大補脾肺之氣。治療脾肺氣虛,倦怠少氣,動易汗出,頭昏心悸等癥。又如黃芪人參甘草配伍肉桂,則芪參草得肉桂之溫腎陽,能大補三焦元氣,因脾胃為生化之源,營衛(wèi)之所自出,而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芪參草桂合用,能保護元氣的根本,所以又名之曰“保元湯”。能治虛損勞怯,元氣不足,病不易復(fù), 以及補托痘瘡倒陷,瘡瘍轉(zhuǎn)陰等癥。又如人參、甘草與山藥、扁豆配伍干姜,能補脾溫胃,治療脾胃虛寒,運化不及,易嘔易泄,勞倦著涼即易發(fā)病等癥。因為人參甘草與山藥扁豆兩組補氣藥同用,補益脾胃之氣的作用是較強的,再得干姜,則更能鼓舞中陽的健運;而干姜得參草山藥扁豆,變辛溫而為甘溫,變剛燥而為溫純,更適宜于中焦氣虛的病情。
以上用藥,均屬甘溫益氣之劑,但配伍不同,功用亦有差異。如人參與黃芪,重點在補脾肺之氣;再加甘草肉桂,能補三焦元氣,參草山藥扁豆與干姜,則著重溫補脾胃中氣。總之,氣虛易生寒,補氣藥必須加上一些溫藥而功效才顯(但不能顛倒用藥的比例);氣虛運化弱,甘藥又易礙氣,亦須加一些溫藥才能健運。這是甘溫益氣配伍用藥的一個特點。
甘溫益氣中尚有一個重要內(nèi)容,即李東垣補脾胃,升陽氣的用藥方法,治療中焦氣虛,而又脾氣下陷之證。他在用芪草參術(shù)補中益氣的同時,配伍升麻、柴胡,升陽明和少陽的清陽之氣;或者用防風(fēng)、羌、獨,辛溫升發(fā),鼓舞陽氣上升,這就是補中益氣諸方的主要用意。其適應(yīng)證是勞倦所傷,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黃食少,便溏,形寒發(fā)熱,時易感冒,以及脫肛、子宮下墜等證。
運用這種方法,治療氣虛發(fā)熱的,又稱“甘溫除熱”。氣虛發(fā)熱,似乎難于理解,按照李東垣的論述,結(jié)合臨床體會,是確有其事的。脾胃氣虛之體,往往伴隨著兩種變化,一種是后天生化之源不足,營衛(wèi)因而俱虛,陽氣不能衛(wèi)護其外,其人常見脾虛氣陷諸證,體溫經(jīng)常不穩(wěn)定而且多見偏低狀態(tài),平時疲乏形寒,但在勞累或飲食失調(diào)之后,又會出現(xiàn)虛性興奮,燥熱或低熱,在東垣的描寫是:“形體勞逸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治以補中益氣湯,使脾胃氣旺,清氣上升,濁陰下降,營衛(wèi)調(diào)和,則其熱亦自退,這就是甘溫除熱。他在創(chuàng)立補中益氣湯,用補氣升清藥的同時,配以當歸之和血,則能調(diào)和氣血,張景岳并加姜棗以調(diào)營衛(wèi),則其除熱意義,就不言而喻了。這種用藥,實際就是在補中益氣的基礎(chǔ)上,調(diào)和營衛(wèi)氣血,從而達到退熱的目的。按照李東垣自己的說法,是勞倦身熱,形如表證,只需服補中益氣湯一二付,得微汗則已,非正發(fā)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而愈。
另一種是脾虛氣陷,“陰(脾)虛生內(nèi)熱”,即中焦運化不及,水谷不化精微,反而生濕郁熱,亦能產(chǎn)生虛熱。東垣又提出,“甘寒除火熱”的治法。即在用甘藥補中益氣的基礎(chǔ)上,配以黃柏、黃連、黃芩等苦寒藥,以消“陰火”(實質(zhì)是脾胃或下焦郁熱)?;蛘吲湟云轿浮⑺能?、麥、曲等,以運脾化濕,使中氣旺而濕熱化,則虛熱亦自退,即是甘寒除火熱的用藥方法。但須指出,這種“甘寒除火熱”,與“甘寒清熱”或“甘寒養(yǎng)陰清熱”是兩回事,不能混淆。
7. 補氣生血(補血攝血)
甘溫益氣藥還有一個作用,即補氣能生血。因氣為血帥,氣虛血亦虛,氣旺血自生。因此,在某些血虛病例,常用補氣生血的方法治療。例如勞倦傷中的血虛,見面色萎黃,唇舌白,頭痛頭昏,兩目發(fā)花, 口干不欲飲等癥。又如胃病失血之后,婦女月經(jīng)量多,產(chǎn)后血虛不復(fù),或瘡瘍潰后不斂,或寄生蟲感染等,血虛氣亦虛。有的反見午后面赤火升,肌熱掌熱,所謂“血虛發(fā)熱”。又如思慮過度,心脾受損,心悸少寐,食欲不振,大便時溏等證。凡此諸證,均可用補氣生血的方法治療。常以人參、黃芪、炙草、白術(shù)等藥為主,配以少量的當歸、熟地、枸杞、龍眼肉等。具體運用,如當歸補血湯、歸脾湯、黃芪當歸建中湯等的配伍。李東垣在這方面是很強調(diào)的,常云血虛以人參補之,補氣可以生血。其說可參。
又有氣虛失血證,所謂“氣不攝血”者,用補氣攝血方法。例如卒暴失血,大量吐衄、下血、婦女崩中,以及外傷大出血等,或者出血久久不止。此時處理,當本“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之旨,治以益氣攝血方法。急者重者用獨參湯、理中湯;稍緩則取保元湯、歸脾湯之意,這些都是臨床上所常用的。
8. 甘藥守中
甘藥守中的用藥配伍,主要用于補益劑,治療陰陽氣血俱虛者。虛損虛在五臟,各有相應(yīng)的方藥治療,這是一般說法。有時并不盡然,有是藥而不能治是病,成為棘手問題者,臨床上往往可以遇到。因為病慮入損,陰陽二氣受傷,不但久延之損不易迅復(fù),即漸虧之虛亦難見效。此時治療,只有抓住中焦,以“土為萬物之母”,甘藥守中,使生化之源不竭,營衛(wèi)氣血有本,虛損可能有恢復(fù)之機。尚有另一種情況,如虛損日久,不論上損下?lián)p,見到食減無味,大便溏瀉,脾胃傷敗,后天無繼,即宜治療中宮為急,所謂“執(zhí)中州以御四旁”。這些道理,都是“百病以胃氣為本”,虛損治脾的意義,應(yīng)該認真加以注意。
常用配伍,甘藥守中,尚有細別,即氣血兩虛中氣虛偏多,著重治脾,取異功散的用藥方法;陰陽兩虛中陰虛偏多,著重治胃,取麥門冬湯的用藥方法。如陰陽兩傷,陰虛生熱,陽虛生寒,出現(xiàn)時寒時熱癥狀。同時脾胃受損,運化不及,食減便溏。這種證候,治陰即礙陽,治陽又礙陰,即葉天士所謂“非偏寒偏熱之所宜”,只能治中焦而調(diào)和營衛(wèi),使中土有權(quán),則寒熱能致于平。常用藥物,如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當歸建中湯的配伍。又如氣血兩傷,見自汗形寒,少氣懶言,食減便溏,但又有掌熱時煩,頭??诟傻劝Y,此時處理,補血嫌其滋膩,補氣又嫌壅滯,只宜守住中宮,而調(diào)和肝脾,常用歸芍異功散的配伍方法。又如神傷精虧,心腎交病,見心悸失眠,多夢遺精,但又食減便溏,納化不旺,此時用藥,治心不能顧及于腎,治腎又能妨礙于胃,祇應(yīng)“上下交病,先治其中”,葉天士所謂“精生于谷,谷以養(yǎng)神”,“元氣有傷,當與甘藥”,常用甘麥大棗湯、歸脾湯、生脈散合四君子湯等配伍方法。
9. 甘涼濡潤
甘涼濡潤的用藥配伍,常用于養(yǎng)陰潤燥之劑,治療胃陰不足,以及肺胃津傷之證者。因胃為陽土,性喜柔潤,而肺胃之氣,又以下行(肅降)為順。因此,甘涼濡潤,清養(yǎng)肺胃之陰,助其順降,最為貼切。葉天士對這種用藥方法,是有其獨到之處的。胃陰受傷的臨床表現(xiàn),如不知饑,不欲納,或知饑而少納,或食不知味。音低氣餒,脈數(shù)口干,口苦便艱等。假如兼見肺虛氣燥,則見咽干喉癢作咳、咯痰不利,氣短少,口渴易汗等癥。常用藥是麥冬、沙參、扁豆、石斛、甘草、粳米、糯稻根須、蔗漿等為伍,濡潤胃陰;兼咳嗽者,則加桑葉、玉竹、花粉、茯神、川貝、甜杏仁、黎肉等,甘涼濡潤,以養(yǎng)肺胃之陰。具體配伍,如麥門冬湯、沙參麥冬湯等。
葉天士還把這種方法靈活運用于肝胃陰傷,以及肝腎陰虛而又不能運用滋陰之藥者,充分發(fā)揮甘涼濡潤的治療作用。在《臨癥指南醫(yī)案》中,是有很多驗案,可以取法的。
臨床尚有“養(yǎng)陰生津”一法,這種用藥配伍,實際是“甘潤滋陰”與“甘涼濡潤”的綜合運用,治療證候,亦是陰虛與津傷之間的輕重差異,如津傷甚者,即為陰虛,陰虛之輕者,亦僅津傷,兩者是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因此,在用藥上亦是各有重點,而又每互相參合運用的。
10. 甘膩滋填(甘潤滋陰、甘柔育陰)
甘膩滋填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補陰劑,治療陰精虧損之證者。張景岳、葉天士在這方面是有很多成就的。例如以熟地、生地、天冬、麥冬、山藥、萸肉、枸杞、當歸、阿膠等,同人參、甘草配伍。用大隊厚味之藥,甘潤滋膩,填補真陰。治療腎陰不足,腰酸遺精,嗌干舌燥,以及虛喘,潮熱骨蒸等癥。具體運用,如人參固本丸、左歸飲等。由于腎陰充足,可以養(yǎng)肝、養(yǎng)肺、養(yǎng)心,即所謂“滋水生肝”,“養(yǎng)陰補肺”,“滋陰養(yǎng)心”。因此,甘膩滋填的用藥,除補腎添精、作為重點之外,亦常針對上述各種病情,適當配伍,泛用于諸臟之陰虛者。
11. 酸甘化陰
酸甘化陰的藥物配伍,亦用于補陰劑,但主要是治療陰虛陽浮,并見急迫諸癥者。因為許多酸斂藥,如烏梅、芍藥、木瓜、山萸肉、五味子、金櫻子等,有不同程度的養(yǎng)陰斂陽作用;許多甘味藥,如甘草、石斛、麥冬、扁豆、芡實、枸杞、地黃等,有不同程度的補虛緩急、甘潤增液作用,合而用之,可以化生陰液,濡潤臟腑,收斂浮陽,以緩急迫,所以稱為“酸甘化陰”。
陰虛急迫之癥,五臟皆有所見,如肝之筋急拘攣,心之虛煩失眠,肺之少氣虛喘,腎之遺精盜汗,胃之拘急作痛等等,因此,酸甘化陰藥的運用,亦是比較廣泛的。常用配伍,如白芍與甘草,能柔肝緩急,治療肝虛筋脈拘攣,轉(zhuǎn)筋,胃痛等癥。又如五味子配太子參、棗仁、柏子仁、茯苓、甘草等,能養(yǎng)心安神,治療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癥。又如木瓜、烏梅、芍藥,配伍甘草、石斛、麥冬、扁豆等,能柔肝養(yǎng)胃,治療肝胃陰傷,胃痛,不欲食等癥。又如烏梅與生地、女貞子與旱蓮草,能養(yǎng)陰斂陽,治療陰傷陽浮,虛熱盜汗頭眩等癥。又如山萸肉與熟地黃、五味子與枸杞子,能滋陰養(yǎng)血,治療肝腎陰虛精傷、目暗流淚等癥。又如五味子與熟地、五味子與蓮子、金櫻子與芡實,能補腎固精、治療腎虛精虧、遺精無子等癥。又如五味子與麥冬、五味子與百合,能滋腎斂肺,治療肺腎虧損的虛喘少氣等癥。這些配伍,都是臨床上所常用的酸甘化陰方法。
 

12. 養(yǎng)陰清熱(甘寒養(yǎng)陰、咸寒清熱)
養(yǎng)陰清熱的藥物配伍,屬于補陰劑,治療陰虛有熱諸證者。陰虛證,有肺腎陰虛、肝腎陰虛、心腎陰虛之分,但陰虛則陽旺,都可以發(fā)生虛熱,這是共同的。用甘潤藥養(yǎng)陰,配以寒涼藥清熱,就是養(yǎng)陰清熱方法,又稱之為“甘寒養(yǎng)陰”。這種配伍,養(yǎng)陰是主要的,陰長可以配陽,寒涼藥僅是輔助,不能用得過多。假如陰虛陽亢,虛火偏旺,需要用苦寒堅陰清火者,不在此例。
常用配伍,如以百合、麥冬、玄參、生地、熟地等養(yǎng)肺腎之陰,滋潤內(nèi)燥而清虛熱;略加貝母、甘草、桔梗等清肺止咳,便為百合固金湯的配伍方法??梢灾委煼文I兩病,陰虛有熱,咽喉燥痛,咳嗽喘急,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細弦數(shù)等癥。又如以地黃、萸肉、山藥等補腎陰,配伍丹皮、澤瀉等清虛熱,便為六味地黃丸的配伍方法。可以治療肝腎兩病,陰虛陽旺,腰膝軟弱,骨熱酸疼,頭眩耳鳴,盜汗遺精,口干舌燥,足跟痛等癥。又如以生地、天冬、麥冬、玄參、丹參等滋腎養(yǎng)心,并清虛熱;配伍人參、茯苓、遠志、棗仁、柏子仁等交通心腎,安神寧志,便為天王補心丹的配伍方法??梢灾委熜哪I陰虛,虛火上炎,心煩失眠,驚悸健忘,夜熱盜汗,多夢遺精,大便干燥,口舌生瘡,舌紅少苔等癥。
養(yǎng)陰清熱,亦常用于溫病后期,見陰傷虛熱之證。因溫病本身最易傷陰,即使溫邪大熱雖去,但陰血亦已損傷,此時往往出現(xiàn)虛熱,纏綿不退。但從臨床所見,又有兩種病情: 一種是余邪未凈,陷入陰血,見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等癥。這是邪入陰分,陰虛無托邪外達之力,所以熱在夜分,而且熱退又無汗,遷延不愈;另一種是陰傷未復(fù),陰不藏陽,亦見午后低熱,手足心熱,神疲乏力,不易恢復(fù)等癥。這些病變,均可用養(yǎng)陰清熱方法。具體用藥,如生地、白芍、麥冬、知母、玉竹、阿膠等滋陰養(yǎng)液;配伍鱉甲、牡蠣等養(yǎng)陰潛陽,使陰長可以配陽,潛陽引之就陰,達到陰平陽秘,而退虛熱。這種方法,亦稱為“咸寒清熱”。臨床運用,前一種病情,尚多配伍肅清余邪之藥,如青蒿鱉甲湯之制;后一種病情,只宜純靜養(yǎng)陰,取一甲復(fù)脈、二甲復(fù)脈之制而化裁之。
13. 滋陰瀉(降)火(苦寒堅陰瀉火、咸苦泄熱)
滋陰瀉火的藥物配伍,亦用于補陰劑,但主要用于陰虛火旺之證。具體運用,如以甘潤滋陰或甘寒養(yǎng)陰藥與苦寒瀉火藥配伍,而兩者是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例如以滋潤養(yǎng)陰藥配伍知母、黃柏等,補肝腎之陰而瀉相火,治療肝腎陰虛火旺,見潮熱骨蒸,足膝疼熱,尺脈弦數(shù)有力等癥。方如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又如在養(yǎng)陰的同時,配伍馬兜鈴或地骨皮、黃柏等,治療肺腎陰虛,虛火刑金,見潮熱顴紅,咽喉干燥,氣喘咳血,脈細尺數(shù)或浮數(shù)等癥。方如補肺阿膠湯、大造丸。又如在養(yǎng)陰的同時,配伍黃連、黃芩等,治療心腎陰虛,心火上炎,見心煩懊,失眠遺精,舌紅,脈細數(shù)等癥。方如黃連阿膠湯、朱砂安神丸。以上諸證,火旺的特點,是屬于陰虛中的實火,與虛陽上浮的浮陽不同,所以可配苦寒瀉火之藥,而苦寒瀉火,又能堅陰。
又,“堅陰”一詞,一般作為養(yǎng)陰固精理解,重點指腎陰。所謂“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但陰虛火旺,火旺爍陰,不局限于腎,如肝、如肺、如心,亦有這種病情。因此,肺腎、肝腎、心腎等陰虛有火者,有時泛用此法?!翱嗪畧躁帯?,實際是指用苦寒藥瀉火,火去則陰精得到堅固?!盀a火”與“堅陰”兩者之間,有因果關(guān)系。瀉火是手段、方法,堅陰是目的、效果。
滋陰降火,尚有配合平肝潛陽藥同用的,葉天士往往稱之為“咸苦泄熱”。治療陰虛火旺,火旺生風(fēng),有發(fā)展成中風(fēng)之危者。常見頭痛目赤,筋脈掣引,或見偏頭痛,心煩口渴,面時烘熱,或一時性言謇口歪,肢體痿軟,小便黃赤,大便艱解,舌赤少津,脈來弦數(shù)等癥。常用犀角、羚羊、牡蠣、鱉甲、石決明等咸寒平肝潛陽。配合黃連、黃芩、山梔、夏枯草、苦丁茶等苦寒瀉火。并用生地、白芍、牛膝、丹皮、玄參、天冬等滋腎涼肝。所謂咸以軟之,苦以堅之,滋水涼肝而涵養(yǎng)之。這種陰虛火旺,多見于血壓偏高的病人。咸寒與苦寒配合,亦是急則治標的方法。如其火旺生風(fēng),而風(fēng)動之癥顯著者,尚須參用熄風(fēng)鎮(zhèn)肝方藥。
14. 苦辛酸清熱安胃(蛔)
這種藥物配伍,常用以治療兩種病情,一種是肝陽犯胃之癥,一種是蚘厥(如膽道蚘蟲癥)。前者為肝陽偏旺,挾胃氣以上逆,見頭痛眩暈,煩躁口苦,少寐易驚,同時干惡欲嘔,泛酸吐涎,臥床不能起,起則頭眩,嘔惡更甚,面熱足涼,所謂肝胃上逆,一身之氣俱逆。常用丹皮、山梔、秦皮、澤瀉、夏枯草、苦丁茶、青菊葉、桑葉等苦以清泄肝陽;同時用白芍、烏梅、木瓜等酸以泄肝斂肝;更用黃連、枳實、半夏、陳皮、茯苓、竹茹等苦辛通降,和胃降逆。這在葉天士醫(yī)案中是用得很多的。常稱之為“內(nèi)火召風(fēng),苦降辛泄,少佐微酸”方法。又稱之為“泄厥陰,和陽明”。后者如蛔厥,心中疼熱,脘脅陣痛,痛甚厥逆,多吐涎沫,甚時吐蛔。這是蟲動擾胃,病情寒熱錯雜。治以苦辛酸方法,是源于烏梅丸之制,取“蚘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之義。
15. 斂散同用
斂散同用的藥物配伍,是兩種不同作用的藥物結(jié)合起來,一方面收斂正氣,一方面解散邪氣,取“相反相成”之意,治療正虛邪戀的復(fù)雜病情。例如用于肺氣虛而又有伏飲的咳喘,取五味子與干姜為伍,五味子與細辛為伍,五味子與紫菀、款冬為伍,白果與麻黃為伍等,都是一面酸斂,一面辛散,邪正兼顧而斂散同用者。又如訶子與桔?;蚯G芥為伍,治療久嗽;訶子與砂仁甘橘為伍,治療久失音等,亦是斂散同用方法。這種用藥,亦稱為“開合肺氣”,即用辛散藥開通邪氣之壅遏,酸澀藥收斂肺氣之耗散。因為這種病情,單純用溫散,慮其反損肺氣;單純用斂肺,又慮其斂住邪氣,照顧全面,兩者結(jié)合起來,可以起到散寒而不礙肺氣,斂肺又不礙飲邪的作用。又如用于正虛邪戀的表證,或者正氣虛而易于感冒,感冒即不易恢復(fù)等證。以桂枝、羌活、防風(fēng)等一、二味,與人參、黃芪、芍藥、甘草等為伍,并且作為粗散,慢慢服用,一方面扶正實表,一方面疏散邪氣,亦具有斂散同用的意義。因為這種病情,徑用解表,有正氣隨邪氣以外脫的危險;專事補正,亦有斂住邪氣的弊病。因此,只有扶正祛邪,斂散同用,方能起到正勝邪卻、營衛(wèi)調(diào)和的作用。
16. 剛?cè)嵯酀?/div>
剛?cè)嵯酀乃幬锱湮?,主要是指運用辛溫香燥的剛燥藥時,要配伍適當?shù)年幦崴?屬于陰寒證,需急用辛溫回陽;或痰濕阻滯氣機,需用辛燥理氣者,不在此例)。因為大辛溫熱之藥,固然可以溫陽驅(qū)寒,辛香苦燥之藥,固然可以流通氣機,但徑情直用,或者反復(fù)使用,每能耗散氣陰,產(chǎn)生流弊,不但起不到治病的應(yīng)有作用,相反正氣愈傷,病情變得愈為復(fù)雜。如其配伍適當?shù)母嗜犷欔幩?,就能調(diào)濟或糾正剛燥藥的副作用,同時亦有助于陽氣的恢復(fù)和流通。至于配伍的陰柔藥,當然盡可能選擇恰合病情的品種,但有時亦不完全如此,僅取其監(jiān)制或調(diào)劑辛溫剛燥之弊,通常所謂“藥中之藥”。這種剛?cè)嵯酀挠盟?,亦是相輔相成的。具體配伍,如附子、肉桂配熟地、萸肉溫腎補陽;肉豆蔻、破故紙配五味子治陽虛晨泄;肉豆蔻、破故紙配當歸、白芍,治療久瀉等。又如破故紙配胡桃肉、破故紙配熟地、桂心配熟地、沉香配熟地等,均可以溫腎納氣,治療腎虛喘逆等證。又如巴戟與蓯蓉、沙苑與枸杞、川斷與枸杞、沙苑與菟絲子、五味子、杜仲與牛膝等,均能溫潤補腎,亦稱為“溫柔”方法,常用于下焦陽虛諸癥。又如陳皮、青皮、香附、木香、烏藥、降香等,配伍當歸、白芍,或柏子仁、麥冬,用以疏肝理氣。砂仁、白蔻仁、藿香、佩蘭等,配伍沙參、石斛,用以理氣和胃。又如茴香(或丁香)與當歸、茴香與沙參、蓽撥,丁香與萸肉等溫潤流氣,用以治療疝氣腹痛等證,亦屬于剛?cè)嵯酀呐湮榉椒?。其特點,能使辛香藥理氣,不至于偏燥,更不致于耗傷陰液。
17. 消補兼施(攻補兼施)
 消補兼施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積聚體虛之證。因為消散之藥,固然能消磨積聚,但多耗散正氣;補益之藥,固然能扶助正氣,但易阻滯氣機,兩者似相矛盾,但對積聚體虛來說,非消不能去其積,正虛又不任攻伐。在這種復(fù)雜情況下,善于把消法與補法結(jié)合運用,起到各有攸宜的作用。例如枳實與白術(shù)為伍、厚樸與白術(shù)為伍、人參與厚樸為伍、人參與枳實為伍等,都是一方面消除中焦痞滿,一方面又補脾健運,祛邪顧正者。又如四君子與麥、曲、楂、香、連為伍,治療脾虛積滯、久久不消之證,亦是補脾益氣而又理氣消食,兼行不悖者。至于大黃蟲丸中用大量地黃,鰲甲煎丸中用人參、阿膠,這是“寓補于消”的方法,以消積為主,參以兼顧氣血,使克消不致過于傷正者。反之,亦有“寓消于補”的,如以補中益氣湯,八珍湯等為主,配以消積化癥之藥,治療體虛不任攻伐的癥積。以扶正為主,輔以緩消,亦是臨床上所常用的。
消補兼施,一般用于逐漸形成的慢性疾病。尚有“攻補兼施”方法,可用于急驟的虛實錯雜之證。如實積非下不行,而正氣又虛,這種病情較急,預(yù)后不良,但處理得當,亦能挽回生命于一、二劑藥之間。如以人參四逆配合大黃成為溫脾湯,攻遂冷積;人參、甘草、當歸合大承氣成為黃龍湯,治療應(yīng)下失下,實積中阻,而又氣血兩虧,以及熱結(jié)旁流;又如玄參、麥冬、生地合大黃、芒硝,成為增液承氣湯,治療熱結(jié)陰虧、燥屎不行之證等等,都是攻補兼施的具體方法。
18. 寒熱并用(溫清并用)
寒熱并用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寒熱錯雜之證。這種證候,最多見于肝胃病、脾胃病、心腎病,肺病亦可見到。至于寒藥與熱藥的運用,往往由于具體病情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常用的,如以黃連、黃柏等苦寒藥與附子、桂枝、干姜、細辛等辛熱藥配伍,治療厥陰病的寒熱錯雜,這實質(zhì)是肝胃病。又如以黃連、黃芩與附子或干姜為伍,治療脾胃病的寒熱錯雜,這實質(zhì)是腸胃病。又如茵陳與附子為伍,治療陰黃,這實質(zhì)亦是脾胃病。又如川芎、白芷與石膏為伍,石膏與荊芥為伍,治療頭風(fēng)頭痛等癥。病情的重點,亦在肝胃兩經(jīng)。又如黃連與肉桂為伍,抑心火而下交于腎,交通心腎,治療虛火上炎、心腎不交的心煩失眠,這是屬于心腎兩經(jīng)之病。知母、黃柏與肉桂為伍,滋陰化氣,治療熱在下焦、閉塞其流的小便癃閉,這又屬于腎經(jīng)濕熱不化之證。又如黃芩與麻黃、款冬為伍,石膏與細辛、干姜為伍,治療痰飲而夾有郁熱的咳喘,這又屬于肺經(jīng)之病。這里需要注意的,寒熱錯雜病情,無論在肝胃、在脾胃、在心腎,或者在肺,一般表現(xiàn)為邪氣有余,阻礙陰陽氣化之升降。因此,寒熱并用之藥,亦以治標為主。如見陰陽氣血有不足者,則三瀉心湯、烏梅丸的配伍,祛邪顧正,可以取法。
另有“溫清并用”者,藥物配伍基本同上,僅是對溫藥與清藥的選擇,根據(jù)寒溫錯雜的具體病情,略有所異而已。
19. 潤燥互用
“潤燥互用”的藥物配伍,是以辛香苦燥之藥為主,適當配以陰柔滋潤之藥,主要用于既有濕阻氣滯,又見陰津受損的復(fù)雜病情。這亦屬于“相反相成”的配伍方法。例如用于時病的,多在濕溫病、伏暑病的中后期,病情一方面是濕蘊不化,氣機被阻,不得流暢,需用辛香苦燥之藥理氣化濕;但另一方面,陰津日耗,又不勝任苦燥,在此兩難境地,往往采用潤燥互用的方法。香燥藥如藿香、厚樸、半夏、橘皮、腹皮、白蔻仁等,配伍麥冬、石斛、蘆根、生地、知母等一二味。如此則既能理氣化濕,又不傷陰而且護陰,這在溫病學(xué)上是一個用藥的發(fā)展。又如用于雜病,以蒼術(shù)與生地、熟地為伍,治療脾濕而腎虛;蒼術(shù)與芝麻為伍,治療脾濕而腸燥。蒼術(shù)與白蜜為伍,蒼術(shù)與桑椹、生地、首烏為伍,治療久痹或目??;半夏、陳皮、茯苓與當歸、熟地為伍,治療腎虛水泛為痰等等,這些都是潤燥互用的具體方法。
20. 表里上下分消
這種用藥配伍,是適應(yīng)邪氣彌漫三焦、氣血混淆的病情,用此引導(dǎo)邪氣從各方面消散。如“表里分消”、“上下分消”,“三焦分消”,“前后分消”、“氣血分消”、“分消濕熱”等等、屬于“消法”的一部分。常用于腫脹、瘡瘍、泄瀉、癃閉,以及濕熱阻礙氣機等癥。例如治療外感風(fēng)寒又內(nèi)傷生冷,成為表里兩病,用麻黃、白芷、蒼術(shù)等發(fā)汗解表,配合干姜、肉桂、厚樸、陳皮等溫中理氣,即為表里分消,方如五積散;又如治療瘡瘍腫毒,表證未解而里熱已盛,用防風(fēng)、荊芥、麻黃等發(fā)汗解表,配合大黃、芒硝、石膏、黃芩等清瀉里熱,亦為表里分消,方如防風(fēng)通圣散。又如濕溫病,邪氣彌漫三焦,一身之氣為之痹阻,治以三焦分消方法,用杏仁、通草等開上焦,利肺氣;配合蔻仁、半夏、厚樸等宣中焦,和脾胃;再用苡仁、滑石等滲下焦,利濕熱。使三焦氣化宣通,則濕去而熱亦退。方如三仁湯。又如治療腫脹,身腫喘逆,二便秘澀,形成水盛氣實之證。取羌活、秦艽等疏風(fēng)透表發(fā)汗;配合商陸、檳榔、腹皮等行氣導(dǎo)水;再合苓皮、澤瀉、木通、椒目等滲濕利尿。成為“開鬼門,潔凈府,去菀陳莝”的綜合之劑,從表里前后分消其邪。方如疏鑿飲子。又如治療中滿腹脹,用中滿分消方法。如濕熱中滿,則取黃芩、黃連合豬苓、茯苓、澤瀉等清熱利濕,配伍樸、枳、術(shù)等行氣消脹,便為中滿分消丸以治熱脹;如寒濕中滿,則取川烏、麻黃、干姜、生姜、吳萸等散寒祛濕,配伍厚樸、木香、青皮、草蔻等行氣消脹,便為中滿分消湯以治寒脹。葉天士在此基礎(chǔ)上又有發(fā)展,提出分消太陰(脾、肺)太陽(膀胱)方法以治中滿。常用杏仁、陳皮、厚樸、腹皮、青皮、香櫞、蔻仁等理氣運脾,配合海金沙、通草、木通、椒目、茯苓、豬苓、澤瀉等開通太陽。這種方藥,可以說是用得更為靈活。又如治療泄瀉,“濕勝則濡瀉”,用利小便以實大便,分消前后的方法。如以茯苓、豬苓、澤瀉等甘淡清利,分消其濕;配伍蒼術(shù)、白術(shù)、厚樸、陳皮等健脾助運,使清濁分別而泄瀉自止,方如胃苓湯。又如治療癃閉,小便淋澀而大便亦秘,亦用前后分消方法。如木通、車前、瞿麥、萹蓄、滑石等通淋利尿,配伍大黃通腑泄熱,所謂“開后竅以通前竅”,使大便通而小便亦自利,方如八正散。又如治療癥積,為氣滯而血澀的病情,采取氣血分消方法。如用枳實、厚樸、陳皮、青皮、木香、雞內(nèi)金等味,理氣化滯;配伍桃仁、紅花、川芎、歸須、赤芍、大黃、蟲、螯甲等活血化淤,分消氣血而消痞軟堅。方如大黃蟲丸、回生丹等。以上所述,都是分消方法的具體運用。
 
略論中藥的配伍運用(四)
四、 以臟腑歸經(jīng)為綱的用藥配伍
1. 肝
肝與膽為表里,是足厥陰與足少陽經(jīng)脈。肝在右脅下,膽附于中,臟腑經(jīng)絡(luò)密切連屬。肝為厥陰,厥陰為兩陰交盡,膽為少陽,少陽為春生一陽之氣。因此,肝臟是體陰而用陽,平時則藉少陽生發(fā)之氣而為五臟之長,病時亦每肝膽之癥錯雜出現(xiàn),不易截然分開。
肝臟之病,首先表現(xiàn)為情志所傷,肝氣郁結(jié),失其升發(fā)條達之常。由于肝為剛臟,內(nèi)寄相火,氣郁又易化火,以致肝火偏亢。又由于肝臟本身為風(fēng)木之臟,氣火郁結(jié),又易化風(fēng),所謂“內(nèi)風(fēng)從火而出”。因此,肝病每為陽用有余,多見實證。但肝為藏血之臟,須得腎水滋涵,才成陰柔之體。假如一旦有病,又每陰血不足,所謂血不養(yǎng)肝,水不涵木。更有肝陽不足,寒凝經(jīng)脈者,這是肝病的另一種類型。
肝病治法,主要是從本、從標兩個方面。從標者,抓住氣、火、風(fēng)三字,即肝氣、肝火、肝風(fēng)。氣郁者,宜疏肝理氣;火旺者宜清肝瀉火;風(fēng)動者宜平肝熄風(fēng)。從本者,抓住陰、陽二字。陰血虧者,用養(yǎng)血(陰)、柔肝;陽用虛者,用暖肝溫經(jīng)。不過,氣、火、風(fēng)三者,是同出一源,往往為病情的發(fā)展而變化。而肝血肝陰不足者,又每同氣火風(fēng)三者錯雜出現(xiàn),有可分而不可分之處;唯獨寒滯肝脈,病情治法,較為特殊。
(1) 疏肝理氣(疏肝和胃、疏肝健脾): 疏肝理氣的用藥配伍,主要以治療肝氣郁結(jié)者。本病多從情志抑郁而來,肝氣失其生發(fā)條達之常。多見兩脅作脹,甚時疼痛,噯氣多得后與氣寬展。情緒不佳,抑郁或易怒,食欲不振,或知饑少納,嘔吐酸苦等癥。常用藥物,如柴胡與枳殼、郁金與積殼,香附與川芎,白蒺藜與橘葉等,條達肝郁,升降氣機;同時適當配伍白芍、甘草,于疏理氣機之中,兼以緩肝之急,方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
氣機郁結(jié),肝氣又多橫逆,常見肝氣犯胃,木旺侮脾。肝氣犯胃者,則肝氣挾胃氣以上逆,常見脘痞作惡,甚至嘔吐,胃不欲納,大便不順等癥。治宜疏肝和(降)胃。藥如柴胡疏肝散、黃連溫膽湯等配伍。如肝邪乘脾,則木郁土中,常見腹痛作脹,納谷化遲,易于泄瀉,時寒時熱等癥。治以疏肝健脾。藥如逍遙散、痛瀉要方等配伍。不過,肝胃兩病者,胃為陽士,肝氣又易于化火,理氣香燥藥要適可而止;肝脾兩病者,脾為陰土,脾氣又易于下陷,扶脾藥可以略參升陽。
(2) 清肝瀉火: 清肝瀉火的用藥配伍,主要用以治療肝火偏亢者。本病多從肝氣郁結(jié)發(fā)展而來,即氣郁化火;但亦有因其他病變而致的。常見頭痛目赤,甚則頭痛如劈,目痛焮腫,耳鳴,耳腫或暴聾。心煩口渴,性情急躁易怒,口苦便堅,溲赤,舌赤,脈弦數(shù)等癥。常用藥如龍膽草與山梔,黃芩,黃連與木通,丹皮與澤瀉,夏枯草與決明子,柴胡與薄荷,以及青黛等,清肝之火,兼瀉其子;同時適當配伍生地、當歸、白芍、甘草等,于清肝瀉火之中、兼顧肝陽。方如龍膽瀉肝湯、當歸龍薈丸等。另外,怒氣傷肝,氣逆動火,有致煩熱不臥,脅痛脹滿,甚至動血者,張景岳以行氣藥與清肝藥合用,清化肝氣肝火之橫逆,稱為“化肝”法。方如化肝煎??傊?,肝病用藥,理氣要防止耗氣傷陰,清火要防止敗胃傷脾。因此,辛香理氣之品不能濫用,苦寒清火之味亦要恰如分際。
此外,氣火相并,又易竄絡(luò),見氣火入絡(luò)之癥。如脅痛,耳聾,周身筋脈竄痛,肌肉跳動,脈弦細,舌有紫氣。常用旋覆花,新絳、丹皮、山梔、歸須、桃仁、柏子仁、白芍、柴胡,姜黃、郁金、絳香、川楝子、延胡、白蒺藜、枇杷葉、牡蠣等,選擇配伍,疏肝之氣,通肝之絡(luò)。方如旋覆花湯、丹梔四逆散、金玲子散等。
(3) 平肝熄風(fēng): 平肝熄風(fēng)的用藥配伍,主要用以治療肝風(fēng)上擾者,本病多從氣火化風(fēng),肝失滋柔,肝陽上逆而來。常見頭暈?zāi)炕ǎ袆语h浮,耳鳴耳聾,舌麻肢麻,有時頭額掣痛,或頭額覺涼,或有蟻行感等。甚時可見一時性的舌根強硬,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口眼歪斜。進一步發(fā)展,便成中風(fēng)。常用藥如生白芍、牛膝、生地、玄參、女貞子、旱蓮草等,與丹皮、山梔、澤瀉、川楝子、決明子等配伍,柔肝與泄肝相合,以平肝陽之上逆。同時用桑葉、菊花。鉤藤、天麻、蒺藜等,以熄風(fēng)陽;重者可用石決明與羚羊角,共成平肝熄風(fēng)之劑。方如羚角鉤藤湯。
臨床所見,肝風(fēng)上逆,每每變癥多端。因此,平肝熄風(fēng)的具體運用,又常與下列諸藥相伍以增進療效。如潛陽藥,使風(fēng)陽易于潛降。常用牡蠣、珍珠母、龜板、鱉甲、玳瑁、阿膠等,亦是“從陰引陽”的方法。如鎮(zhèn)肝藥,重以鎮(zhèn)逆,既能使肝陽不上浮,亦能使上逆之肝陽下沉。如龍骨、龍齒、代赭石,磁石等。如化痰寧心藥,因為肝火上逆,每易凌心,而風(fēng)火灼津,又易于化痰,痰火交熾,蒙蔽神心,能使病情趨于惡化。藥如茯神、川貝、竹茹、膽星、黛蛤散、制僵蠶等。又如搜風(fēng)藥,因為肝風(fēng)有內(nèi)風(fēng)與外風(fēng)相雜,或者外風(fēng)引動內(nèi)風(fēng)的,適當配以少量的搜風(fēng)藥,能使外風(fēng)與內(nèi)風(fēng)一起熄滅,不致浮散為患。藥如天麻、蔓荊、秦艽、羌活、防風(fēng)、獨活、白附子、豨薟草等。以上諸藥,都是臨床上所常用的(可與前“介類潛陽”和“滋陰瀉火”互參)。
(4) 養(yǎng)血(陰)柔肝: 養(yǎng)血柔肝的用藥配伍,主要用以治療肝血(陰)不足之證者。本病多由肝血虛,或者腎水不能涵養(yǎng)肝木,或者肝氣肝火肝風(fēng)損傷肝陰而致。常見頭昏目花,頭痛脅痛等癥。其痛的特點是痛不甚,但綿綿不休,欲得裹按稍舒。目不泛赤。不耐煩勞,勞則病劇,休息則差;甚時并有微寒微熱,手足心熱,少寐多夢。情緒易于躁怒,但過后疲乏更甚,或時肢麻,或時筋脈拘急。兩目干澀,或迎風(fēng)流淚,入夜視覺模糊。男子則多夢遺精,女子在月經(jīng)期癥狀更甚。臨床用藥、常分別肝血虛或肝腎陰虛而適當配伍。如以養(yǎng)血為主者,用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黑芝麻、桑椹、棗仁、柏子仁等。方如加減四物湯。以養(yǎng)肝腎之陰為主者,用地黃、萸肉、白芍、首烏、女貞子、旱蓮草、枸杞子、甘菊、石斛、牛膝等。方如杞菊地黃丸。
(5) 暖肝溫經(jīng): 暖肝溫經(jīng)的用藥配伍,主要用以治療寒滯厥陰肝脈之證。如少腹作痛,上引脅肋,下控陰睪,喜得溫按?;驗轲摒E觿t見兩側(cè)少腹痛,或一側(cè)少腹作痛,月經(jīng)期前后脹痛更甚,并致月經(jīng)不調(diào),腰膝酸痛等癥。治以暖肝溫經(jīng)。溫經(jīng)藥如桂枝、肉桂、吳萸、川椒、細辛、小茴香、荔枝核、烏藥等;暖肝藥如蓯蓉、葫蘆巴、川芎、當歸、枸杞、萸肉、杜仲、川斷、狗脊等。根據(jù)病情的變化,適當配伍運用。方如暖肝煎、當歸四逆加吳萸生姜湯。這種病情,有時兼挾肝風(fēng),其特點是痛有休作,走竄經(jīng)絡(luò),反復(fù)發(fā)作,用藥常配熄風(fēng)搜風(fēng)之味,如全蝎、制川烏、南星、白芷等。
(6) 清膽泄熱: 清膽泄熱的用藥,是治少陽之氣化火,膽經(jīng)有熱。見口苦耳聾,脅下痞悶,寒熱往來,頭痛泛惡等癥。常用藥物,如柴胡與丹、梔,青蒿與黃芩,黃連與竹茹等,清泄少陽。方如清膽湯、黃連溫膽湯等。
(7) 補肝壯膽: 補肝壯膽的用藥,是治肝膽氣怯,時易驚恐之證。如膽怯畏恐,不能獨臥;或者膽虛少寐,神魂不寧等。常用藥物,如熟地、川芎、柏子仁、茯神、北沙參、麥冬、枸杞子、甘菊、遠志、菖蒲、琥珀等,隨宜配伍,補肝而壯膽。方如仁熟湯、琥珀定志丸。
2. 心
心與小腸為表里,是手少陰與手太陽經(jīng)脈。心居胸中而主血脈,小腸居腹中,主受盛而化水谷。兩者部位不同,職司各異,似無直接的關(guān)系。但是經(jīng)脈絡(luò)屬,在生理、病理上有其一定的聯(lián)系。
 心臟之病,可以分為兩類,即血脈病變和神志病變,但有時亦能相互影響。論其原因,有心臟本身發(fā)病的,亦有其他病變影響及心的。臨床辨證,大體可分為虛證和實證。虛證是正氣虛,但有心陽(氣)虛和心陰(血)虛的之別。陽虛則易生寒,陰虛又易生熱,這在病理上亦是常見的變化。實證是邪氣實,常見的有心火偏旺。痰火(飲)凌心(或痰迷心竅),淤阻脈絡(luò)等。而火旺又易傷陰,飲盛亦能傷陽,痰迷則蒙蔽心神,淤阻則絡(luò)道不宣,如此等等。又能出現(xiàn)虛實錯雜的病情,應(yīng)加細致分析,靈活處理。
心病治法,一般而論,是補其不足,瀉其有余。從心病的具體而言,心陽虛者,有益心氣,溫心陽,其中益氣又與肺脾有關(guān),溫陽亦涉及脾腎。心陰虛者,有養(yǎng)心血,滋心陰,其中養(yǎng)血又與肝有關(guān),滋陰亦與腎相聯(lián)。雖然各有重點,但不能分割看待。同時,安神方法,又是常相配合運用的。心病屬實者,火旺瀉火,多用苦寒直折,導(dǎo)火下行,臟邪以府為出路。痰飲上凌,豁痰為主,但每兼以通陽;痰火上擾,清火為主,亦常以通府;痰迷心竅又當配以開竅。至于淤阻脈絡(luò),輕者化淤,重者逐淤,久淤又當緩消,或者寓補于消,或用大量滋陰藥以滑潤消化淤血。懂得這些錯綜復(fù)雜的變化,就易于掌握方藥的配伍規(guī)律。臨床處理,亦能靈活自如。
(1) 益氣寧心: 益氣寧心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心氣不足者。常見心悸氣短,不能勞動,動則氣喘易汗,尤其不能登高,登高則心慌腳軟,易生恐懼感。胸中憋悶,呼吸少氣。少寐多夢。面色舌色不華,脈細軟,時有歇止;或見脈遲等癥。治以益氣寧心。藥如人參、炙黃芪、炙甘草以益氣;配合茯苓,茯神,麥冬、五味、遠志、柏子仁等,寧心安神。因為氣虛血亦滯,又每佐以當歸、川芎等養(yǎng)血寧心。方如養(yǎng)心湯。
(2) 溫通心陽: 溫通心陽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心陽不足者。常見心悸氣短,胸前區(qū)隱痛,或刺痛,甚時突然絞痛?;蛞娝闹粶?,行動手足作脹,有時下肢浮腫,甚時四肢口唇紫紺,面色晦澀或白。氣怯畏寒,出冷汗。脈細數(shù)或散亂,或結(jié)代,或脈遲等癥。治以溫通心陽。藥如桂枝、附子等溫通陽氣。配合炙甘草、人參、麥冬、姜、棗等復(fù)脈養(yǎng)心。方如桂枝甘草湯、桂枝附子湯、茯苓四逆湯等。如胸痛明顯者,每為陰寒痹阻,又常配伍細辛、丁香、降香、郁金、川芎等,行氣止痛;如脈遲為甚者,每為絡(luò)脈凝澀,又常配伍麻黃、細辛、當歸、川芎等,增強桂枝、甘草、人參、姜、棗的益氣溫通之功。
(3) 養(yǎng)血安神: 養(yǎng)血安神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心血不足之證。如心悸頭暈,少寐多夢,心虛易驚,畫色萎黃。有時五心煩熱,下午面赤顴紅。脈細無力,或見虛弦而數(shù),舌質(zhì)淡,或嫩紅少津。治以養(yǎng)血寧神。藥如當歸、川芎、人參、甘草、龍眼肉等,養(yǎng)血寧心;配合柏子、棗仁、茯苓、茯神、遠志等養(yǎng)心安神。有時更佐珍珠母、龍齒、牡蠣等鎮(zhèn)心安神。方如柏子仁丸、酸棗仁湯。
(4) 滋陰養(yǎng)心(交通心腎): 滋陰養(yǎng)心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心陰不足之證。如心悸失眠,多夢遺精,夜分燥熱,時易盜汗,健忘易誤。舌嫩少苔尖赤,脈細尺數(shù)等癥。治以滋陰養(yǎng)心,交通心腎。藥如生地、熟地、玄參、天冬、麥冬、玉竹等以滋陰;配伍丹參、丹皮、柏子、棗仁、五味、遠志等養(yǎng)心安神;更佐龍骨、牡蠣以交通心腎。方如天王補心丹(可與“甘膩滋填”、“養(yǎng)陰清熱”兩節(jié)互參)。
(5) 清心瀉火: 清心瀉火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心火偏亢之證。如心煩不安,神情暴躁,夜不能寐,面赤口苦嗌干,舌尖赤,碎痛,甚至舌腫舌衄,小便赤澀,脈數(shù)有力。治以清心瀉火。藥如黃連、黃芩、大黃、木通、赤苓、生草等。方如瀉心湯、導(dǎo)赤散。
心火偏亢,有時可見火迫血溢之證。如吐血、衄血。面色鮮紅,氣逆身熱,煩渴不寐等癥。又當瀉火止血,或涼血止血。方藥如瀉心湯、十灰丸。但須注意,心火上亢而肝火亦旺,形成心肝火旺,迫血妄行者,瀉火固然是急救之計,但不是唯一方法,繆仲淳提出的吐血三要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補肝,不宜伐肝;宜降氣,不宜降火”。不可不知。
(6) 通陽化飲: 通陽化飲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痰飲凌心之證。見心悸頭眩,氣短而喘,胸悶不舒,間有咳喘,并見惡心欲吐,嘔吐痰涎,脘冷背寒,喜得溫按等癥。這是痰飲停于中焦,陰寒之氣上凌,以致中陽不運,心陽不展。治以通陽化飲法。藥如桂枝伍茯苓,桂枝伍甘草,茯苓伍白術(shù),澤瀉伍白術(shù),半夏伍茯苓等,溫通心脾之陽,而化飲邪。方如苓桂術(shù)甘湯。
(7) 清心豁痰: 清心豁痰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痰火上擾,蒙蔽心神之證。本病多由外感之熱,或五志化火,煉液成痰,擾亂神明。常見心悸不寐,精神異常,或者變成癡呆,不寐不食,自言自語,性情怪僻;或者心胸煩亂,哭笑無常,穢潔不自知;甚至力大無制,逾垣上屋,變?yōu)榘l(fā)狂。舌赤,脈弦滑而數(shù)。治以清心豁痰。藥如黃連、黃芩、大黃、丹皮、山梔等清心火;配以竹瀝、膽星、半夏、茯苓、枳實、郁金、青黛、礞石等清心豁痰。臨床運用,輕者如小陷胸湯合白金丸;重者用礞石滾痰丸、竹瀝達痰丸,同時用雪羹湯代茶頻飲。如癡呆,尚需佐以開竅醒神之藥。
(8) 活血化瘀: 心主血,肝藏血。因此,淤血的形成,每每與心肝二臟有關(guān)。但具體的原因很多,有外感熱病傳變而致者;有內(nèi)傷雜病延久而致者;有外傷跌撲而致者;亦有婦女經(jīng)產(chǎn)病變而致者。淤阻的部位,亦很不同,有在胸部者;有在脅肋膈下者;亦有在局部經(jīng)脈肌膚者。病程亦有不同,有新瘀,有久瘀。病情亦不一致,新瘀大都屬實,久瘀又每虛實錯雜;更有瘀而挾熱者,瘀而挾寒者,氣滯導(dǎo)致血瘀,血瘀氣機為之澀滯者。臨床證候,差異亦很大,常見的如: 淤阻部位作痛,痛位比較固定,多見刺痛,或隱痛,或拼痛,得溫暖或撫摩則差,天陰或夜分較甚。痛在心胸區(qū)域的,每每突然發(fā)作,兼見心悸氣短,甚時肢面紫紺,或蒼白,冷汗出。痛在脅肋膈下的,每每反復(fù)發(fā)作,休息則差,疲勞則劇,病較頑固,并見肝或脾腫大,舌有紫氣,紫斑。痛在少腹的,按之有塊(亦有無包塊的),或一側(cè)或兩側(cè)作痛,以婦女為多見。亦有痛在肢體、腰脊、筋脈、肌膚的,局部多有淤阻的相應(yīng)見癥。治療方法,總的原則是活血化淤。通用方藥,如桃紅四物湯。藥如:桃仁、紅花、歸尾、赤芍、丹皮、丹參、牛膝、澤蘭、蒲黃、五靈脂等。尚有蟲類祛淤藥,如蠶蟲、水蛭、蠐螬、蟲、山甲等??筛鶕?jù)具體病情成因差異,靈活配伍。如攻逐淤血者,重點選用大黃、芒硝、牛膝、山甲、三棱、莪術(shù)等;如僅需通絡(luò)化淤者,可選歸尾、桃仁、紅花、旋覆、新絳、蔥須、桂枝尖、姜黃等;又如蟲蟻之類的祛淤藥,尤能搜剔絡(luò)道之邪,對病久入絡(luò),淤滯不宣者,用之療效甚佳。如其行氣活血者,可選川芎、延胡、郁金、香附、乳香、沒藥等;甚者可以配伍麝香。如其清熱化淤者,可選大黃、黃芩、黃柏、山梔配伍丹皮、赤芍等。如其溫通化淤者,可選干姜或炮姜、肉桂、小茴、吳萸等。如其淤血久留,干著難消者,可用濡潤化淤法,如大隊地黃、麥冬、阿膠、花粉、藕汁等。總之,淤血的停滯,不但本身的成因比較復(fù)雜,而且表現(xiàn)的證候亦是涉及多方面的。因此,活血化淤法的運用,不能局限于此,尚需考慮與其他治療方法相結(jié)合,才能切合病情,從而增進療效。
 
 
3. 脾
脾與胃為表里,是足太陰與足陽明經(jīng)脈。脾為陰,胃為陽,兩者同居中焦,但陰陽異位,表里不同,在生理、病理上各有其特點。不過,脾胃以膜相連,更虛更實,互相傳變,又有其密切的聯(lián)系。胃主納谷,脾主運化,兩者共司中焦納化之常,所以為氣血生化之源,營衛(wèi)之所自出,名之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氣上升,可以營養(yǎng)五臟六腑,濁氣下降,則新陳代謝各安其常,所以又為清濁升降的道路。
脾胃之病,主要表現(xiàn)為中焦納化升降之變。如不饑不欲納,是為胃?。患{谷化遲,甚至作脹,是為脾病。清氣不升,上為頭眩短氣,下為飧泄下利,責之于脾;濁氣不降,上為嘔吐呃逆,下為痞脹便閉,責之于胃。再從病位而論,胃病多在胸脘,其勢上逆,這是胃氣不降,反而上逆之故;脾病多在脘腹,其勢下趨,這是脾氣不升,反而下陷所致。從病因而論,飲食所傷,勞倦過度,蟲積感染,是脾胃病之最多見者。又因脾主濕,所以外濕侵肌表,內(nèi)濕傷腸胃,又為常見原因。至其變化,屬脾屬虛者,濕多兼寒;屬胃屬實者,濕多兼熱。即飲食勞倦,蟲積所傷,亦每反映中焦有濕,而且亦不外乎挾寒挾熱之變。同時,脾為陰臟,得陽氣才能運行,所以脾病又多見陽運不??;胃為陽府,得陰津才能順降,所以胃病又多見亢燥而閉塞。
脾胃病的治法,根據(jù)“陽道實,陰道虛”,“臟者藏精氣而不瀉,腑者傳化物而不藏”等原則,治脾宜守、宜補、宜升;治胃宜和、宜降、宜攻。所以脾喜溫運,胃宜潤降;甘溫可以益脾,苦寒可以清胃。治濕方法,濕而兼寒者,苦辛溫從脾治;濕而兼熱者,苦寒涼從胃治;另外,甘淡可以滲濕,風(fēng)藥能夠勝濕等等,都是在總的治則下的具體運用。但最主要的,仍在于陰陽異位,治療各有重點,而脾胃表里相應(yīng),又有可分而不可分之處,宜善于靈活掌握。
(1) 補脾(中)益氣: 補脾益氣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脾氣不足,或者稱為中焦氣虛之證。常見納谷減少,運化遲鈍,語言氣短,四肢乏力,腹微脹,大便溏軟。舌質(zhì)少華,苔薄白,脈較軟弱等癥。治以補脾益氣。藥如黨參、炙甘草、白術(shù),或者山藥、扁豆。配伍茯苓,能夠健脾滲濕;如欲醒脾,并可配伍木香、益智仁等。方如四君子湯。
脾病發(fā)展,又有以下各種變化。如脾病影響及胃,則納谷不香,甚至不欲納,胸痞腹脹,多食痞脹更甚,泛惡欲吐,舌苔稍厚而白。此為脾胃俱虛。宜醒胃健脾。藥如四君子加半夏、陳皮以和胃,或加木香、砂仁以醒胃運脾。方如香砂六君子丸。脾虛而中氣下陷,見腸鳴腹脹,食后即欲大便,便常溏薄?;蛘呒∪馑绍?,形體瘦弱,稍勞則氣墜于腰腹;甚至脫肛,婦女則子宮下墜。營衛(wèi)不和,形寒微熱,或經(jīng)常低熱,稍勞即發(fā)熱等癥。治宜補中升陽。藥如芪、參、草以益氣,升麻、柴胡以升陽,并加陳皮和胃,當歸合益氣藥,以調(diào)和營衛(wèi)氣血。方如補中益氣湯。脾虛氣弱,則內(nèi)寒自生(亦有寒傷中陽的),見胸脘隱冷,泛吐清水,食少腹脹,大便泄瀉,四肢不溫;舌淡苔薄,脈細或弦等癥。治宜溫運中陽。藥如干姜溫中祛寒,配伍參、術(shù)、草,成為溫中補脾益氣之劑。寒甚者可加附子或肉桂。方如理中湯。脾胃氣虛,亦致內(nèi)生濕熱。見納少化遲,口膩多涎,身體困重,便溏溲澀,脈緩,苔薄膩微黃等癥。治宜補氣健脾。與和胃滲濕同用。藥如參、術(shù)、草等益氣,配伍橘、桔、藿、蔻、苓、澤等理氣化濕,并加黃連以和胃清熱。方如資生健脾丸。
(2) 益胃生津: 益胃生津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胃津(陰)不足之證。常見不饑不欲納,有時似饑,但略得湯飲即解。口干咽燥,胃中有灼熱感,喜得涼潤,大便不順。舌嫩少津,或者舌光紅,脈細弦,或微數(shù)無力。有時可見胃痛,痛不甚,欲得甜食,或糖湯即舒。治宜益胃生津。藥如沙參、麥冬、石斛、玉竹、蔞皮、花粉、蔗漿、梨汁等涼潤生津;配合炙甘草、扁豆、冰糖等甘藥益胃。并可佐以鮮佩蘭、谷芽、麥芽、糯稻根須等養(yǎng)胃醒胃。此法亦稱之為“甘涼濡潤”(可與前“甘涼濡潤”一節(jié)互參)。如其津傷加甚,陰液受損者,即為胃陰不足。多見口干而渴,煩躁不寐,納喜涼潤,稀糜,不欲干谷,小便短少赤澀,大便干燥,甚至堅秘,舌燥嗌干,晚間干燥尤甚,舌少苔,脈細數(shù)。治宜養(yǎng)(滋)陰生津。藥如生地、麥冬、天冬、玄參、芝麻等。甚者可用歸身、蓯蓉、白芍、牛膝、麻仁、桃仁,滋養(yǎng)陰液,助其潤降。
(3) 健脾滲(化)濕: 健脾滲濕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脾虛濕勝之證。因為脾虛則運化不及,水谷不化精微,反生內(nèi)濕。常見脘痞腹脹,身倦困重,小便短少,腸鳴轆轆,大便泄瀉,脈濡,苔膩等癥。治以健脾滲濕法。藥如白術(shù)、茯苓健脾助運,配合豬苓、澤瀉、神曲、車前等利濕分清;有時并用桂枝辛溫通陽,以增強化氣化濕的作用。如濕勝生腫,或水腫屬脾濕為甚者,又常加陳皮、腹皮、五加皮、姜皮等理氣利水消腫。但須注意,脾虛氣陷而濕勝者,不能濫用滲利藥,李東垣稱之為“降之又降”,反損脾氣,應(yīng)該用補中健脾,升陽勝濕的方法。如其濕滯兼挾穢濁,口膩惡心,胃不欲納,噯氣吞酸,胸腹痞脹,舌苔濁膩。又當平胃化濁。藥如厚樸、陳皮、藿香、蒼術(shù)、菖蒲、半夏、茯苓等隨宜配伍。如兼見腸鳴泄瀉,小便赤澀不利,可用胃苓方法,化濕分利。如口中和,納呆無味,胸脘痞脹,形寒便泄,脈細,舌苔白滑等證,又為寒濕內(nèi)盛。治宜溫中化濕。藥如理中合五苓方法。
(4) 燥濕化痰: 燥濕化痰的藥物配伍,主要要用于痰濕中阻,阻礙肺胃氣化之證。常見胸脘痞悶,惡心欲吐,頭眩心悸,咳嗽痰多,脈緩滑,或右手弦滑等癥。治以燥濕化痰,理氣和中。藥如蒼術(shù)、白術(shù)健脾燥濕;半夏、茯苓、陳皮、生姜等,理氣和胃化痰。方如二陳湯、二術(shù)二陳湯。如其濕郁化熱,形成痰濕熱交阻之癥,咯痰黏稠,痰色黃膿,心煩易驚,身熱少寐,口苦而粘,苔膩泛黃,脈見數(shù)象。又宜清熱化痰。藥如溫膽湯加黃連、黃芩、山梔、黛蛤散等。
(5) 化積導(dǎo)滯: 化積導(dǎo)滯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積滯中阻,妨礙胃氣通降之證。常見胸脘痞脹,惡聞食臭,噯腐吞酸,甚至惡心嘔吐,腹脹或痛,大便秘澀或泄瀉,小便澀少,脈滑,舌苔初起薄白,久則厚膩黃膩。治以和胃化積,藥如二陳以和胃,配合所傷食物的相應(yīng)化積藥,如油膩積滯用山楂;米食積滯用神曲、麥芽;面食積滯用萊菔子;積阻氣滯作脹,用雞內(nèi)金、砂仁;嘔惡痞滯,用藿香、木香等。如其積阻氣滯而大便不通,腹脹腹痛,又宜導(dǎo)滯通府,加枳實、大黃、芩、連等,方如保和丸、枳實導(dǎo)滯丸。假如積滯而又中虛者,又宜消補兼施,一方面消食化積,一方面補益脾胃,方如枳術(shù)丸,健脾丸。如其蟲積所傷,見面有白斑、白睛有藍點藍斑,舌苔上有花點。寐中齒,心易饑,并見異嗜,或者不欲食。時作腹痛,吐清水酸水。延時較久,肝脾兩傷,則面黃肌瘦,目睛無光,肢疲乏力,甚至腹大青筋綻露,成為疳積、疳勞等癥。最多見于蚘蟲,姜片蟲、釣蟲等感染。治以和胃驅(qū)蟲。方藥如肥兒丸的配伍。挾寒者用理中安蛔丸;挾熱者用連梅安蛔丸。如小兒積久成疳,食少形瘦,蟾砂散蒸雞蛋,堅持多服久服,效果甚佳。
4. 肺
肺與大腸為表里,是手太陰與手陽明經(jīng)脈。肺司呼吸,位居胸中,大腸為傳導(dǎo)之官,位居腹中,兩者職司不同,部位各異,似無直接的關(guān)系,但在氣化方面、經(jīng)脈絡(luò)屬以及生理、病理上,卻有一定的相互聯(lián)系。
肺臟之病,主要為氣機升降出入之變。如肺合皮毛,主衛(wèi)外而其氣肅降,外感之邪侵襲肌表,內(nèi)傷之病犯于上焦,均能使肺氣失于宣降,而為表癥或里癥。同時,肺為嬌臟,其體清虛,畏寒怕熱,無論形寒飲冷,或熱邪傷氣,或痰濕阻滯,又都能使肺氣上逆而為咳喘。又肺為水之上源,氣化則水行,氣不化則水亦逆行,又可見身體浮腫,小便不利等癥。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氣逆則血不循經(jīng),又可見咳血、衄血等癥。又如衛(wèi)外不固而為自汗、盜汗;津液不布而為口燥鼻干,皮膚枯燥,肺體受損而為肺痿、肺癆等等。但約其大端,不外乎表里虛實之變。如從實證看,風(fēng)寒束表,熱邪傷肺,痰飲阻氣等,多為外感之邪,或有形之滯;從虛證看,主要為氣虛或陰傷,其病有由于邪氣傷正者,或本臟虧虛者,亦有邪正虛實,錯綜復(fù)雜的,需要仔細分析。
肺病治法,亦是從虛從實兩個方面。實者邪氣實,如解表而宣通肺氣,清熱化痰而肅降氣機,大法以祛邪為主;虛者正氣虛,如補益肺氣,培土補肺,滋陰潤肺,或者兼顧氣陰,大法以養(yǎng)正為主。同時,肺主氣,藥味宜辛,因為辛散、辛潤,有利于肺氣的開展。如辛苦溫可以開泄肺氣,辛甘酸又能斂肺益氣;但肺虛又忌辛散,邪實又忌酸斂?!皻獠∥阌醚帯?,亦是肺病用藥應(yīng)該注意之點,因為嫌其陰膩呆滯,有礙于流通氣機;但肺陰受損,胃納與脾運尚可者,又可借以滋陰養(yǎng)肺。肺位最高,其體清虛,用藥又宜輕清流動。所謂“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但肺虛氣逆,腎納失司者,又可重鎮(zhèn)固攝,沉降收納。凡此諸法,均須知常達變, 善于靈活處理,恰到好處乃佳。
(1) 宣肺解表: 宣肺解表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外邪束肺,外感病之表證階段。表證有風(fēng)寒、風(fēng)熱兩個類型。其辨證要點和用藥配伍,可參“辛甘發(fā)散”與“輕可去實”兩節(jié),內(nèi)容是基本相同的。
(2) 肅肺降氣: 肅肺降氣的藥物配伍,最常用于下述兩種病情。一種是痰濕阻滯氣機,肺氣因而上逆者,其辨證要點和選用藥物,可參“行氣降氣”與“燥濕化痰”兩節(jié)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另一種是氣火迫肺,肺失肅降,為喘逆呃啘者,又大都采用降氣與清肝(尤其是化肝)的綜合方法。其用藥配伍,亦已見于上述二個章節(jié),可以隨宜選擇。
(3) 溫肺化飲: 溫肺化飲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寒飲傷肺之證。如咳嗽形寒,甚時作喘,痰多清稀,喜得溫飲,胸悶氣短,動則尤甚。脈弦,舌苔水滑或滑膩等癥。因為飲屬陰邪,非陽不化。而飲寒傷肺,亦非溫煦不能宣通者。因此其藥常用麻黃、桂枝、干姜、細辛等溫肺通陽;配合半夏、茯苓、生姜、厚樸、蘇子、白芥子等化飲降氣,亦有配伍五味子、白芍、甘草等,用以斂肺止咳者。方如小青龍湯。
(4) 清金保肺: 清金保肺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肝火刑金之證。如氣逆作咳,咳聲嗆急,喉癢少痰,有時痰中夾血??纫{痛、身熱、下午尤甚,目珠青白,時見紅絲繞目,甚時結(jié)膜眼瞼出血,動怒則目珠眼眶脹痛,脈弦數(shù),舌紅少津。治以清金保肺法。藥如桑皮、地骨皮、貝母、知母、杏仁、蘇子等清肺降氣;配合丹皮、山梔、黃芩、黛蛤散等清泄肝膽之火。方如桑白皮湯。
(5) 補益肺氣(培土生金): 補益肺氣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肺氣不足之證。如氣短時咳、痰少,或痰稀而多泡沫,不耐勞動,動則微喘,時易自汗,形寒畏冷,脈細或弱,苔薄質(zhì)嫩。治所補益肺氣法。藥如芪、參、草以益氣;配伍百合、款冬花、沙參、麥冬、苡仁等補肺。方如保元湯、補肺湯。如其納谷不香,運化遲鈍,大便溏軟,疲乏無力,見脾胃不足之證者,則用“培土生金”法。可于前方加用白術(shù)與茯苓,或山藥與扁豆,以及陳皮、砂仁、桔梗等。方如異功散、參苓白術(shù)散。
(6) 養(yǎng)陰潤肺: 養(yǎng)陰潤肺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肺陰不足之證。如久咳不愈,咳聲嗆急,咽干喉癢,甚至失音。胸膺隱痛、刺痛、痰少而粘,咯吐不利,或時痰中帶血,甚至吐血。下午虛熱頰赤,晚間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而無力。治以養(yǎng)陰潤肺法。藥如生地、熟地、天冬、麥冬、阿膠、沙參、石斛、百合、貝母、糯稻根須等滋補肺腎之陰;配合丹皮、地骨皮、秦艽、白薇、穞豆衣、鱉甲、牡蠣等清虛熱以斂浮陽。方如百合固金湯、瓊玉膏(這種用藥,可與前“養(yǎng)陰清熱”的肺腎部分互參)。
5. 腎
腎與膀胱為表里,為足少陰與足太陽經(jīng)脈。臟腑表里,密切連屬。腎治于里,藏精納氣,為真陽真陰之所寄;膀胱主表,為一身之外衛(wèi),化氣而通行津液,又為通陽泄?jié)岬目椎馈R虼?,外感之病,由表入里,?nèi)傷之病,窮必及腎,病情傳變,兩者又有其相互影響。
腎臟之病,主要為精氣不足,五液受損,成為虛勞損證。其具體變化,如封藏失職為遺精滑精,腎不納氣為虛喘氣短,腎不主水為肢體浮腫;氣化失常,則膀膀不利為癃,不約為遺尿等等。但約其大端,不外乎水火兩虧,即陰虛和陽虛。因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宜盛不宜衰,所以一旦有病,尤多虛證。
腎病治法,大都宜用補益。因腎為陰陽之根,元氣之本,病及于腎,陰陽氣血多已虧損。如陽虛者,宜補腎溫陽,陰虛者,宜滋腎養(yǎng)陰;而補陽者,要注意真陰的基礎(chǔ),補陰者,要注意陽氣的運行。景岳所謂“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同時,補陽要與回陽區(qū)別,切忌偏任剛燥,反損真陰;補陰要顧及陽運,不能濫用滋填,注意剛?cè)嵯酀?,補瀉相合。又如陽虛者,每每陰寒內(nèi)生,則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但它與單純寒癥有別。陰虛者,又每虛火偏亢,則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但它與一般實火亦異。更有陰陽兩虛者,虛寒虛熱證候錯雜出現(xiàn),一般說法,可以平補陰陽;但甘溫扶陽,補后天以充先天,所謂“精生于谷,谷以養(yǎng)神”,這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在《金匱要略·虛勞篇》和《臨證指南醫(yī)案·虛勞門》是有很多啟發(fā)的。至于補精納氣,化氣化水,又大都與補陽補陰相輔而行。
(1) 補腎溫陽: 補腎溫陽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腎陽虛衰,命火不足之證。如精神萎靡不振,面色白,唇淡口和,形寒便溏,四肢不溫,腰膝酸軟,甚至陽痿不育。脈大無力,或沉弱,舌淡質(zhì)胖等癥。治以補腎溫陽方法。藥如熟地、萸肉、山藥、枸杞、淮牛膝、蓯蓉、鎖陽等滋膩補腎,同時與附子、肉桂、川斷、狗脊、杜仲、巴戟、葫蘆巴、破故紙等溫壯腎陽,隨宜配伍。方如腎氣丸、右歸丸(可與前“剛?cè)嵯酀钡摹皽厝帷狈椒ɑⅲ?/div>
(2) 滋腎養(yǎng)陰: 滋腎養(yǎng)陰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腎陰虧損,精氣不足之證。如頭眩耳鳴,少寐健忘,腰腳酸軟。并見骨蒸潮熱,下午頰赤,口干舌焦,便干溲赤。脈細數(shù)無力,舌質(zhì)嫩紅等癥,這是陰虧而不能戀陽者。治以滋腎養(yǎng)陰方法。藥如生地、熟地、天冬、麥冬、萸肉、枸杞、山藥、石斛、阿膠、魚線膠等滋補腎陰,同時與丹皮、茯苓、澤瀉、地骨皮、玄參等一二味清虛熱而泄腎邪者,隨宜配伍。藥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這種用藥方法,實際是“甘膩滋填”與“養(yǎng)陰清熱”的綜合運用。
(3) 補腎固精(縮泉固脬):“補腎固精”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腎氣不固,封藏失職,見遺精滑精等癥。余如夜尿多,尿后余瀝不凈,以及婦女屢屢墮胎,伴見腰背酸痛等癥者,均宜治以補腎固精方法。其用藥配伍,如桑螵蛸散、菟絲子丸。又如尿床,小便不禁者,治以溫腎固脬。方如固脬湯、縮泉丸。
(4) 補腎納氣: 補腎納氣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腎虛不能納氣之證。如虛喘短氣,胸悶息促,動則尤甚;或者痰鳴喘汗,咳而遺尿。并見上部煩熱,下部不溫。舌胖、脈沉細等癥?!胺螢闅庵?,腎為氣之根”。上見虛喘短氣者,由于下焦腎氣的不能攝納。治宜補腎納氣方法。藥如人參與蛤蚧,黑錫與硫黃,補骨脂與熟地,五味與麥冬,肉桂與沉香,附子與肉桂,紫石英與河車或人參等。方如參蛤散、都氣丸、黑錫丹。
(5) 溫腎(陽)化水: 溫腎化水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陽虛水腫之證。如水氣泛濫,周身漫腫,反復(fù)不愈,跗腫按之如泥,或腰腹腫滿,咳嗽氣喘,甚至大便溏薄,小便不利等癥。治宜溫腎(陽)化水。方藥如真武湯、濟生腎氣丸的配伍。亦有水腫長期不退,而見陰虛之證。溲少赤澀,并見虛熱,舌質(zhì)紅,少津液,脈細數(shù)者。此癥最為棘手,一方面水盛為思,一方面又見陰虛,實質(zhì)是陰陽已經(jīng)兩傷,有方有藥,而療效往往并不佳者。常用養(yǎng)陰化氣利水,如六味地黃加桂枝和豬苓湯的配伍方法。但須注意,有癥似陰虛,舌質(zhì)光嫩,但布水滑苔者,仍是陰陽兩虛,而且偏于陽虛,不能誤認為陰虛,漫投養(yǎng)陰之藥,以致傷陽礙胃,水腫之勢更盛者。
(6) 脾腎雙補: 脾腎雙補的藥物配伍,主要用于脾腎兩病者。如納少化遲,時易泄瀉,神疲乏力,脘腹畏寒,尤其久瀉久痢,時易反復(fù)等證。所謂脾氣虛而腎氣亦虛。治宜補益脾腎之氣。方藥如脾腎雙補丸的配伍。這里尚有區(qū)別,即脾陽先虛,而后傷及腎陽者,是為脾病及腎。常見泄瀉不渴,腹痛畏寒,或者胃痛作脹,吐清水,欲得溫按,或者突然吐瀉交作,食不消化,四肢不溫,舌滑脈遲等癥。治宜溫中扶陽。方藥如理中丸加附子;或加肉桂;或加草豆蔻;或加川椒等。假如腎陽先虛,以致中陽亦虛者,是為腎病及脾(火不燠土)。常見腹鳴晨泄,腰酸形寒,四肢不溫,飲食不振,口淡無味,舌淡胖,脈沉弱等癥。治宜溫腎補脾(補火暖土)。方藥如四神丸、腎氣丸的配伍。
常用缺藥代用藥

一、解表類

麻黃:發(fā)汗利水。代替藥;浮萍,伍辛溫解表藥。

          止咳平喘。 代替藥;紫薇伍杏仁。

荊芥:發(fā)汗解表。代替藥;防風(fēng),祛風(fēng)力強,發(fā)汗力弱。

                               代替藥;蘇葉,辛溫力強。

防風(fēng):發(fā)汗解表。代替藥;荊芥或蘇葉

           祛風(fēng)濕。     代替藥;羌活,羌活性烈,防風(fēng)性緩。

細辛:祛風(fēng)止痛。代替藥;防風(fēng)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藥。

            溫肺化飲。代替藥;干姜伍半夏。

辛夷:通鼻竅。    代替藥;細辛伍白芷,細辛通竅之力不如辛夷,或用細辛伍薄荷。

葛根:疏風(fēng)解肌。代替藥;柴胡伍桂枝,或羌活易桂枝。

           生津止渴。代替藥;花粉或蘆根,或再伍石斛。

           做陽明引經(jīng)藥。代替藥;白芷。

柴胡:疏肝解郁。代替藥:香附或郁金。

           升舉清陽。代替藥:升麻或葛根,或再伍桔梗。

升麻:升舉陽氣。代替藥:柴胡,或再伍桔梗、黃芪。

            解毒透疹。代替藥:葛根伍牛蒡子


蔓荊子:清利頭目。代替藥:菊花或決明子。

三、芳香化濕類

藿香:解暑化濕,和胃止嘔,代替藥:佩蘭,二藥可以互代,但藿香性微溫,佩蘭性平,應(yīng)注意。

砂仁:行氣化濕,代替藥:木香或白蔻仁。

           理氣化濕,代替藥:厚樸。

白蔻仁:行氣化濕,和胃止嘔,代替藥:砂仁或厚樸伍半夏。砂仁于白蔻仁可以互代,但白蔻仁偏于溫胃止嘔,砂仁偏于溫脾止瀉。

蒼術(shù):燥濕健脾,代替藥:白術(shù)伍陳皮。

           祛風(fēng)濕,代替藥:苡米伍防風(fēng),或再伍羌活。

五、祛風(fēng)濕類

獨活:祛風(fēng)濕止痛,代替藥:羌活或防風(fēng)伍蒼術(shù),二藥功效相似,但羌活偏于上半身病者,獨活偏于下半身病者。

秦艽:祛風(fēng)濕,       代替藥:防風(fēng),或在加桑枝。

           退虛熱,        代替藥:銀柴胡或地骨皮。

威靈仙:祛風(fēng)濕通絡(luò)止痛,代替藥:秦艽伍海風(fēng)藤,或者再伍桑枝。

桑寄生:祛風(fēng)濕壯筋骨,代替藥:五加皮,或再伍川斷。

               安胎,               代替藥:川斷或杜仲,或再伍菟絲子。

白花蛇:搜風(fēng)通絡(luò)止痛,代替藥:烏梢蛇,二者可以互代,但白花蛇力強。

~~~~~~~~~~~~~~~~~~~~~~~~~~~~~~~~~~~~~~~~~~~~~~~~~~~~~~~~~~~~~~~~~~~~~~~~~~

六、溫里藥

附子:溫暖脾腎,代替藥:干姜或肉桂,或再伍補骨脂。

            回陽救逆,代替藥:天雄伍干姜。

            散寒止熱,代替藥:川烏或草烏,此功效附子不如烏頭。

肉桂:溫中助陽,代替藥:附子或干姜,二者相似,但附子走而不守,肉桂卻守而不走。

吳茱萸:溫中散寒,代替藥:干姜。

               降逆止嘔,代替藥:高良姜伍半夏。

小茴香:溫暖肝腎,代替藥:吳茱萸,或再伍烏藥。

               散寒消脹,代替藥:吳茱萸或干姜伍烏藥或木香

七、理氣類

陳皮:行氣燥濕,代替藥:厚樸。

           燥濕化痰,代替藥:半夏或香櫞皮,半夏化痰力強。

           和胃健脾,代替藥:枳殼,或再伍云苓或山藥。

枳殼:理氣消積,除痞,代替藥:枳實,二者功效相似,但枳實力強,能破氣,用量要小。

           理氣消脹,代替藥:木香,二者可互代。

厚樸:行氣燥濕,代替藥:陳皮。

           降逆平喘,代替藥:旋復(fù)花伍杏仁。

香附:疏肝理氣,代替藥:青皮,二者此功相似,但青皮力猛能破氣,用量宜輕?;蛴貌窈殍讱?。

            調(diào)經(jīng)止痛,代替藥:柴胡伍元胡。

延胡索:行氣止痛,代替藥:川楝子伍木香,川楝子性寒應(yīng)注意。

               行氣活血,代替藥:川芎,二者均能活血行氣,但川芎活血力強,元胡行氣力強。

烏藥:行氣散寒止痛。代替藥:小茴香伍木香。

~~~~~~~~~~~~~~~~~~~~~~~~~~~~~~~~~~~~~~~~~~~~~~~~~~~~~~~~~~~~~~~~~~~~~~~~~~

八、止血類

棕櫚炭:收斂止血,代替藥:仙鶴草。

側(cè)柏葉:涼血止血,代替藥:茜草根,二者此功相同,但茜草兼有活血作用,或用槐花。

大薊:涼血止血消散癰腫,代替藥:小薊二者可互代,多同時伍用。大薊兼消癰腫,小薊專主血,不能消癰腫。

槐花:涼血止血,代替藥:地榆,二者可互代,多同時伍用。

三七:止血散瘀,代替藥:白及伍大黃炭或制大黃,帶藥不如原藥效果好。

~~~~~~~~~~~~~~~~~~~~~~~~~~~~~~~~~~~~~~~~~~~~~~~~~~~~~~~~~~~~~~~~~~~~~~~~~~

九、活血祛瘀類

川芎:活血行氣止痛,代替藥:延胡索,延胡索行氣力強,川芎行血力強。

           祛風(fēng)止痛,   代替藥:白芷伍防風(fēng)。

丹參:活血化瘀:澤蘭,代替藥:二者此功相近,但澤蘭微溫,用時注意。

           涼血消腫: 代替藥:丹皮伍連翹。

           除煩安神:代替藥:生棗仁伍生地

桃仁:活血祛瘀,代替藥:三棱伍丹參,代替藥效果不如原藥。

           潤腸通便,代替藥:杏仁,或在伍柏子仁。

紅花:活血通經(jīng),代替藥:赤芍伍澤蘭,或川芎伍牛膝。

三棱:破血祛瘀,行氣止痛。代替藥:莪術(shù),二者功效相似,但三棱破血祛淤力強,莪術(shù)行氣消積力強。

郁金:祛瘀止痛,代替藥:姜黃,或再伍川芎。但后二者性溫用時應(yīng)注意。

           行氣解郁,代替藥:川楝子伍香附。

          清心開竅,代替藥:菖蒲伍梔子,菖蒲與郁金此功相近,但藥性一溫一寒用時注意配伍。

牛膝:活血祛瘀,代替藥:雞血藤。

           引血下行,代替藥:代赭石,只能在某些情況下代替。

           補益肝腎,代替藥:川斷或桑寄生。

乳香: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代替藥:沒藥,二者功效很相似,可以互代   ,但乳香行氣力較強,沒藥活血之功騙著,多二者同時伍用。

穿山甲:祛瘀通經(jīng),代替藥:赤芍伍歸尾,或王不留行,二者此功相同但王不留行的功力較弱。

               下乳,     代替藥:王不留行。

               消腫排膿:皂角刺。

十、補益類

人參:補元氣,代替藥:黨參伍黃芪,黨參、黃芪之力補元氣仍不如人參,一般情況可以代替,在病情危篤搶救時仍用人參。

         補益脾肺,代替藥,黨參或再伍黃芪,但用量要大。

西洋參:補氣生津,代替藥:太子參,或再伍黃精,太子參用量要大,多在30克可以上。

黃芪:補氣升陽,代替藥:黨參伍升麻。

           補氣固表,代替藥:白術(shù),或再伍麻黃根。

白術(shù):益氣健脾,代替藥:炒山藥,二者功效相近,但白術(shù)力強性燥,而山藥力弱性緩。

           補氣固表,代替藥:黃芪,此功黃芪力較強。

扁豆:化暑濕,止吐瀉。代替藥:苡米伍荷葉。

熟地:補血,代替藥:阿膠,此功阿膠較強。制首烏,此功制首烏力弱?;虍敋w

           補肝腎,代替藥:桑椹,此功二者相似,但桑椹不膩,或制首烏,制首烏尚有斂精氣作用,且不膩。

當歸:補血調(diào)經(jīng),代替藥:白芍伍丹參。

           養(yǎng)血潤便,代替藥:生首烏,或在伍肉蓯蓉。

          活血止痛,代替藥:川烏伍丹參 。

阿膠:補血,       代替藥:熟地,此功熟地力弱且膩 ?;虍敋w,此功相似,但當歸性溫。

          滋陰潤肺,代替藥:天冬或沙參。

枸杞子:滋陰養(yǎng)血,代替藥: 熟地,此功熟地力強。

              養(yǎng)肝明目,代替藥:沙苑子伍菊花,或女貞子伍菊花。

麥冬:清心潤肺,代替藥:百合,此功相近,但百合清心力較強?;蛱於闂d子。

           養(yǎng)陰益胃,代替藥:沙參或玉竹,此功相近,但此二者無戀邪之弊。石斛,此功較好,但有戀邪之弊。

石斛:益胃生津,代替藥:沙參或麥冬。

           養(yǎng)陰清熱,元參伍地骨皮或伍白薇。

龜板:滋陰潛陽,代替藥:元參伍生牡蠣,此功代用不如原藥。鱉甲,二者近似,可以互代。

          補腎健骨,代替藥:熟地伍牛膝。

鱉甲:滋陰潛陽,代替藥:生牡蠣伍連翹或白芍。龜板,二者近似,可以互代。

           散結(jié)消癥,代替藥:元參伍連翹或昆布或牡蠣。

鹿茸:壯腎陽,   代替藥:此功仙靈脾較弱。仙茅,仙茅性剛且燥,易傷陰分。

巴戟天:補腎壯陽,祛風(fēng)濕。代替藥:仙靈脾或仙茅,巴戟天祛風(fēng)濕之力較弱,仙茅性剛燥烈易傷陰。

杜仲:補肝腎,壯筋骨。代替藥:續(xù)斷,二者功能相似,但續(xù)斷補肝腎之功力較弱。桑寄生,此功力小。

           安胎:     代替藥:續(xù)斷,二者相似可以互代。桑寄生,二者均可安胎,但桑寄生為養(yǎng)血安胎,杜仲為治血安胎。菟絲子為固腎安胎。

續(xù)斷:補肝腎,強腰膝,安胎。代替藥:桑寄生,二者功效相似可以互代,但桑寄生是養(yǎng)血安胎,續(xù)斷是止血安胎。

蛤蚧:補益肺腎,納氣定喘。代替藥:胡桃肉伍巴戟天或仙靈脾。代替藥功力小且性偏溫熱。紫河車,此功力弱。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類

半夏:燥濕化痰,代替藥:白芥子,白芥子燥濕力弱,偏于治寒痰。制南星,此功相近,但制南星偏于治風(fēng)痰。

           降逆止嘔,代替藥:吳茱萸,吳茱萸性較熱或在伍代赭石。

貝母:清熱散結(jié),代替藥:海浮石?;蛟獏⑽檫B翹、或半夏伍生牡蠣。

杏仁:止咳平喘,代替藥:款冬花?;蚩疃ㄎ樽贤?。二者合用較杏仁強。

           潤腸通便,代替藥:柏子仁伍桔梗,桔梗用量要小。

百部:潤肺止咳,代替藥:紫菀或再加沙參 。

~~~~~~~~~~~~~~~~~~~~~~~~~~~~~~~~~~~~~~~~~~~~~~~~~~~~~~~~~~~~~~~~~~~~~~~~~~

十二、平肝熄風(fēng)類

羚羊角:平肝熄風(fēng),清肝明目。代替藥:鉤藤伍菊花,適用于小兒為好,此功較原藥弱,明目較差。山羊角、羚羊角骨、象牙絲(屑),四者相近,但后三者力薄,用量要大。

               清熱解毒:代替藥:水牛角,二者相近,但水牛角力弱,用量要大。

石決明:平肝潛陽,代替藥:生牡蠣伍夏枯草,,此二者較原藥潛陽力為弱,但清熱力強??捎谜渲槟肝樯迪?。

             清肝明目,代替藥:決明子伍密蒙花,或在伍菊花。

天麻: 熄風(fēng)止痛,代替藥:鉤藤伍僵蠶?;蛏窖蚪?,山羊角對因熱極動風(fēng)效佳,用量要大。

鉤藤:清熱平肝,止痛。代替藥:蟬衣伍菊花,或再伍僵蠶,多用于小兒熱驚。地龍,二者此功相近,但地龍力強。

僵蠶:熄風(fēng)止痙,代替藥:鉤藤伍蟬衣。可用全蝎,二者相近但全蝎力強。

           化痰散結(jié),代替藥:生牡蠣伍浙貝母,多用于瘰疬結(jié)核。

全蝎:熄風(fēng)止痙,代替藥:僵蠶,功效相似,但僵蠶力薄,可用于輕癥。蜈蚣,二者相似,但蜈蚣力猛,用于痙之重癥。鉤藤伍山羊角,用于熱痙效佳。

           祛風(fēng)止痛,代替藥:細辛伍川芎,或再伍白芷,但代替藥仍力弱,多用于頭痛。

蜈蚣:熄風(fēng)止痙,代替藥:僵蠶伍全蝎,代替藥仍力弱。

           通絡(luò)止痛,全蝎,川芎伍細辛或再伍地龍,效果仍不如原藥。

十三、安神類

珍珠:鎮(zhèn)心安神,代替藥:珍珠母伍夜交藤,功效相似但力較弱。龍齒伍合歡皮,功效比珍珠薄弱。

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代替藥:柏子仁,二者安神之效相似,但棗仁偏于養(yǎng)肝,柏子仁偏于養(yǎng)心。夜交藤,功效相似但力弱。

               安神斂汗,代替藥:五味子,此功相似,但五味子酸斂力較強。

柏子仁:養(yǎng)心安神,代替藥:酸棗仁,或夜交藤。

               潤腸通便,代替藥:松子仁。

~~~~~~~~~~~~~~~~~~~~~~~~~~~~~~~~~~~~~~~~~~~~~~~~~~~~~~~~~~~~~~~~~~~~~~~~~~

十四、收澀類

肉豆蔻:澀腸止瀉,代替藥:蓮肉伍芡實,此功代替藥力緩,但能健脾以治其本。赤石脂,澀腸力較強。

               溫中行氣,代替藥:木香,或再伍干姜。

浮小麥:止汗,       代替藥:麻黃根。

罌粟殼:澀腸止瀉,五倍子,五倍子止瀉力稍弱。訶子,苦澀力較強。

               斂肺止咳,代替藥:訶子,此功訶子較弱,烏梅或五味子三者比較接近,但以五味子較常用。

桑螵蛸:固精縮尿:代替藥:覆盆子,此二者功力相近,但覆盆子力較強。金櫻子,金櫻子固精力強于縮尿力。益智仁,較溫。

益智仁:溫脾止瀉,代替藥:補骨脂,二者均有此功,但補骨脂力強。肉豆蔻,溫脾力弱而固澀力強。

烏賊骨:澀精止帶,代替藥:金櫻子,二者均有此功,但烏賊骨并無補益之力。芡實或蓮子的澀精止帶之功是既補又澀。

山茱萸:補益肝腎,枸杞子、菟絲子三者均能補益肝腎,且腎之陰陽都能補,且菟絲子補陽力略強,另二者補陰力偏著。

固精縮尿,代替藥:金櫻子伍五味子,或沙苑子伍五味子。

~~~~~~~~~~~~~~~~~~~~~~~~~~~~~~~~~~~~~~~~~~~~~~~~~~~~~~~~~~~~~~~~~~~~~~~~~~

十五、其它

石菖蒲:開竅。      代替藥:郁金,二者均有此功,但郁金是清心解郁而開竅,且力弱,菖蒲是芳香辟濁化痰而開竅。蘇合香,二者作用相近,作用機制雷同,但蘇合香力強。

 

使君子:殺蟲(蛔蟲),代替藥:苦楝根皮,二者作用相似,但苦楝根皮有毒。榧子、檳榔、南瓜子、蕪夷。

血竭:行淤止痛,斂瘡生肌。代替藥:乳香伍沒藥,功效相近,但血竭效速而強。

露蜂房:祛風(fēng)攻毒,止痛。代替藥:全蝎伍蟬衣、細辛,此功原藥力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略論中藥的配伍運用(五)
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jīng)驗(20)
常用中藥氣味歸經(jīng)、臨床運用、用量禁忌簡解(中)
方劑學(xué)七版教材.doc
中醫(yī)名家伍炳彩:用藥配伍經(jīng)驗
理氣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