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古典終結
(公元10世紀~19世紀)
宋在唐代文明的基礎上峰回路轉,時代精神從追求外在雄偉華麗轉向內(nèi)在的寧靜愉悅,由世間轉向心境,講求雅致和細膩入微的感官享受。琴棋書畫成為文人的情感載體,品茶論酒成為時尚雅趣;“以玉比德”觀在理學的倡導下再次提升,瓷器是否類玉成為評判優(yōu)劣的標準。但北方游牧民族仍相繼南下,重文輕武的社會已不能抵擋游牧民族的剽悍及其鐵騎,故有女真、蒙古、滿族相繼入主中原,融入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當中華文明沿著自己的軌跡發(fā)展、完善并推向極致時,西歐諸國卻走出中世紀,生產(chǎn)力迅猛發(fā)展,邁進近代文明,改變了世界格局,也改變了中國文明的進程。
一. 寧靜中的愉悅
(公元10世紀~13世紀)
黃袍加身后取得政權的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以“杯酒釋兵權”實現(xiàn)了文人治國的理念。經(jīng)前朝絢爛文明之極后歸于平淡的宋,重文輕武,追求心靈的寧和,生活的安逸。前有西夏、遼夾肩,后被女真所逼偏安一隅,仍能“酣睡于臥榻”。盡管它缺乏英雄氣概,但其對人生、世事的哲學感悟,卻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宋瓷神韻中可領略時人的儒雅心境。
凝聚時代情趣的酒具——青白瓷酒壺溫碗(左)
北宋 (960~1127年)
尺寸:高25.2厘米
安徽宿縣元祐二年墓出土
安徽省博物館藏
制瓷技術的長足進步使宋代人們改變了前代慣用銅器和漆器的習尚。這套青白瓷酒壺、溫碗是宋代最常見的酒具,由溫碗和酒壺配套組成,在當時稱為注碗、注子。溫碗曲線形的口沿和酒壺陡折的肩腹,展示著酒文化中直與曲、陽剛與陰柔的變奏,令人觀之而回味無窮。淡雅的色彩、簡潔的刻畫又透露了宋人的儒雅心境。由于碗內(nèi)的熱水可隨時更換,因此使用這套酒器可以達到時刻保溫的目的,從中也可以看出宋人對飲酒的嗜好以及其中的諸多講究之處。
“南海一號”中的特大號壺——青白瓷六棱執(zhí)壺(右)
南宋(1127~1279年)
2003年廣東陽江“南海一號”
壺雖高大,但細長的流,頸顯示出宋代輕盈秀美的時代風格,與唐代的渾圓飽滿有明顯區(qū)別。附蓋,蓋面及執(zhí)手上部各有一系,以便穿繩將蓋與壺系在一起。腹部六棱是仿金銀器造型。如此高大的壺在國內(nèi)罕見,可能是為外銷特訂制。這件壺焙燒時有些變形,壺身有點歪,蓋亦不易打開,可能是海外訂貨時訂下整窯燒制的產(chǎn)品。“南海1號”為南宋時期商船,沉沒于珠江口以西,距廣東省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里處。船長30.4m,寬9.8m,船艙內(nèi)保存文物達數(shù)萬件,其中絕大部分是產(chǎn)自江西景德鎮(zhèn)和福建的外銷瓷器。現(xiàn)已整體打撈放置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里的“水晶宮”。
宮中陳設之珍——官窯貫耳青瓷瓶(左)
宮中陳設之珍——官窯貫耳青瓷瓶
南宋(1127~1279年)
尺寸:高23、口徑8.3×6.6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宋室南渡臨安(今杭州)后,先后在修內(nèi)司和郊壇下設官窯,以供朝廷所需,分別稱為修內(nèi)司官窯、郊壇官窯。兩個窯址分別在今杭州市鳳凰山下的老虎洞和烏龜山找到。器型多仿商周青銅器的尊、鼎、爐、觚等陳設瓷和祭祀用禮器,這件南宋官窯貫耳瓶即仿古代青銅器造型。端莊典雅,胎薄體輕,釉質(zhì)肥厚光潤如玉,開片如“蟹爪紋”。口沿及棱角處因釉較薄而露出胎色。南宋官窯代表當時青瓷的最高水平。
雨過天青——汝窯青瓷盤(右)
北宋(960~1127年)
上海博物館藏
盤口、圈足外撇,上下呼應,增強了盤的秀美。由里到外,由圈足到口沿,均施滿天青色釉,開汝窯所特有的細碎紋片。外底露五個細如芝麻的支燒痕?!肮恪庇?、“芝麻”釘,都顯示出汝窯的工藝特征。汝窯是北宋后期在汝州(今寶豐清涼寺)設立的為宮廷燒造御用青瓷的瓷窯,所燒瓷器經(jīng)嚴格挑選后,次品砸碎深埋,加上存在的時間僅約20余年,故存世稀少。南宋時便有“近尤難得”的感嘆。民間更有“家有萬貫,不如汝瓷一件”之說。
吹笙鳳鳴——繁昌窯仙人吹笙壺(左)
北宋(960~1127年)
1965年宿松東郊北宋天圣三年墓出土
安徽省博物館藏
這是一件宋代繁昌窯青白瓷釉瓷酒壺,為仙人吹笙造型,取材于《列仙傳》王子喬吹笙鳳鳴神話故事。王子喬為春秋時期周靈王之子,擅長吹笙,每當他吹笙學鳥鳴時,便會有鳳鳥從天而降,隨其笙鳴起舞。繁昌窯址在今安徽繁昌縣,燒瓷于宋代,專燒青白瓷,胎較薄,胎色白中閃青,釉面光潤。此壺制作精致,構思新穎,保存完整,造型非常獨特,展現(xiàn)了古人浪漫主義色彩,非常有情趣,為罕見的藝術珍品。
佛家供物——定窯白釉龍首蓮紋凈瓶(右)
北宋(960~1127年)
尺寸:高25.1、腹徑10、足徑6.7厘米
河北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河北定州博物館藏
凈瓶為佛教徒使用器物。仿佛塔造型,腹部飾仰覆蓮瓣紋,頸中部附一相輪狀圓盤,器身一側塑龍首流口,其造型非常少見。此瓶制作精細,釉質(zhì)瑩潤。凈瓶屬于佛教僧侶出行隨身攜帶的“十八物”之一,供飲水或凈手之器,后也成為佛前供奉之物。定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是繼唐代的邢窯之后興起的一大白瓷窯系。窯址位于今河北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
弄花盆玩——鈞窯海棠式花盆
宋(960~1279年)
尺寸:高14.7、口徑24.5、足徑8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胎體厚重堅硬,底部有兩孔。這種考究的花盆由官窯為宮中專門制作,可見當時重“盆玩”之樂。盆內(nèi)壁施月白色釉,外壁呈玫瑰紫色,釉層厚潤,上有如同蚯蚓走過的泥紋。底刻有楷書“重華宮”、“金昭玉翠用”,以及“四”字。鈞窯位于今河南禹縣,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釉色以月白、天青、天藍色為基調(diào),因釉料中含氧化銅,燒成后可于青藍中呈現(xiàn)紫紅及其他千變?nèi)f化的“窯變”釉色。據(jù)考證,“重華宮”是南宋孝宗傳位后所居之名,后清乾隆帝所居之處亦稱此名。此款為清代造辦處玉作匠后加刻,由此可見這件花盆曾是清重華宮的陳設器。
如玉之作—官窯青瓷碗
宋(960~1279年)
口徑18.2cm,底徑5.4cm,高5.9cm
故宮博物院藏
碗如花瓣,口沿與腹部隨花瓣而起伏,這是北宋以來較常見的式樣,圈足較小但不失穩(wěn)重。釉色月白,開片。官窯是繼汝窯后專設的為宮廷燒造御用品的瓷窯,有北宋、南宋之分,北宋官窯窯址至今尚未找到,南宋修內(nèi)司、郊壇官窯已在今杭州烏龜山、老虎洞分別找到窯址。官窯產(chǎn)品追求玉質(zhì)感,釉面潤澤。因為宮廷壟斷,產(chǎn)品存世極少。
獅子戲香球———綠釉獅子出香熏爐
北宋(960~1127年)
尺寸:通高32、口徑12.2、腹徑10.8厘米,低徑12.3厘米
安徽宿松縣北宋元祐二年墓出土
安徽省博物館藏
香爐有封閉式和敞開式兩種,香爐有封閉式和敞開式兩種,封閉式爐時稱“出香”。這件出香造型如覆蓮座上捧出的一朵蓮花,花心里的蓮蓬正好是香爐蓋,蓋頂為一只名為狻猊的獅形坐獸,蹲在蓮蓬果上,前足戲彩球。獸張口,爐煙便從此出。狻猊,為傳說龍生九子的第五子,“形如獅,喜煙好坐”,故香爐多以為蓋。宋時徐兢出使高麗時見過類似的狻猊出香,“上為蹲獸,下有仰蓮承之”。這種香熏爐大多擺放在廳堂之中。宋代香文化盛行,對香爐、香料有諸多考究,也體現(xiàn)宋人生活的精致。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與烹茶、插花、掛畫并列為四藝。
燎熏爐炳明燭——青白釉鏤空香薰
宋(960~1279年)
尺寸:高14 、口徑12.7厘米
1995年南京江浦星甸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藏
宋人熏香有頗多講究,除居室用香爐外,還有用于熏衣被的“臥褥香爐”,“繡床漸滿,香球無數(shù)”,在家時可置于衣被中,出行則攜于袖中。宋時皇室宗族入內(nèi)時,婦女袖中常自持兩個小香球。北宋劉敞作有《戲作青瓷香球歌》,可見瓷質(zhì)香球是人們常用之物。南宋有詩曰:“手束柔荑調(diào)雁柱,袖翻紋錦出香球?!贝讼銧t晶瑩溫潤的釉色、熏蓋的鏤雕纏枝牡丹造型配上優(yōu)雅的清香,無不突顯宋人的清新脫俗。
古代婦女身份等級的標志——鳳凰牡丹紋金霞帔墜子
宋(960~1279年)
尺寸:高8.5 、寬5.7厘米
1980年南京中央門外幕府山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藏
這件霞帔墜子呈懸膽形,用兩塊鏤空金片拼合而成。整個造型玲瓏奇巧,透雕鳳凰與牡丹紋飾十分精致美觀。霞帔是宋代以后出現(xiàn)的一種新款服飾,是貴婦禮服的一部分。唐代已見其名,但那時指披巾,因其色彩艷麗,猶如霓虹彩霞,故稱“霞帔”。福建南宋黃升墓出土有宋代霞帔實物,其形制是兩條繡滿花卉紋的細長帶,長帶尖角一端相連,形成“V”字形。穿用的方式,是將兩條長帶搭在肩頭,在頸后以線相縫連,而尖角一端垂在身前,下墜一個“帔墜”作為裝飾。這一形制自宋代沿用至明代。帔墜有金、玉、銀等不同質(zhì)地,婦女身份越高,所佩帔墜越精美。
情意纏綿人神戀——絹本設色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宋(960~1279年)
縱26.3cm,橫646.1cm
遼寧省博物館
絹本設色,《洛神賦圖》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的繪畫名作(該圖為宋摹本),是以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為題材,描述曹植渡洛水時與洛水神女相遇而戀愛,終因人神路隔而無奈分離的動人故事?!堵迳褓x》原名《感鄄賦》,一般認為是因曹植被封甄城所作;亦作《感甄賦》,甄通鄄,但也有人認為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間的一段錯綜復雜的感情。該圖用具體生動的形象,完整地表現(xiàn)了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洛神賦》的內(nèi)容,對人物心理刻劃的成功及善于表達情感內(nèi)容的精深造詣,反映了東晉時期中國繪畫的新發(fā)展。圖中人物畫的線描如“春蠶吐絲”,后人稱這種技法為“高古游絲描”,為人物畫技法十八描之一,對后世的中國畫線條藝術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二、民族融合譜新曲
(公元10世紀~14 世紀)
皚皚雪原,金戈鐵馬;小橋流水,西廂風月。北宋國力不夠強盛,其文明卻為周邊民族所傾慕,西北黨項、東北契丹,后來的女真、蒙古族,或爭得一角,或入主半壁江山,或一統(tǒng)中國,但最終為中華民族所融入,同時也為中華文明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馬背民族的風情物——鎏金銀雞冠壺(左)
遼(916~1125年)
尺寸:高26、底長21、寬16厘米
1979年內(nèi)蒙古赤峰洞后村窖藏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壺把為雞冠形狀,壺蓋與壺身以銀鏈相連。壺身形似馬鐙,又稱皮囊壺,其源流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皮質(zhì)容器,易于捆扎固定,方便攜帶,適合于游牧民族生活使用。蓋面鏨刻對稱的四瓣花紋,外沿鏨刻8個四瓣花朵;壺頸四周鏨有牡丹紋,壺身兩面鏨刻精巧,均在菱形圖案中鏨刻一只花鹿,鹿前后各鏨刻山石、靈芝、海水,猶如仙境,紋飾部位鎏金。紋飾、制作工藝與唐代中后期相近,體現(xiàn)了契丹民族與中原地區(qū)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此壺是已見遼代金銀器中之精品,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惟一一件遼代銀質(zhì)馬鐙壺。
大金國皇室馬車裝飾物——銅坐龍(右)
金(1115~1234年)
尺寸:高19.6厘米、重2.1千克
1965年黑龍江金阿城出土
黑龍江省博物館藏
銅坐龍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據(jù)《金史·輿服志》載,金世宗完顏雍在大定六年(1166年)重新審定皇帝所乘坐的車,規(guī)定將本朝以前所用之金輅(皇帝乘坐的大型豪華車輛)軾上坐龍改為鳳,表明銅坐龍實物曾用于皇室御用專車座前扶手的橫木上。又據(jù)記載,大輦頂輪上有銀蓮花、坐龍??梢姡祟愩~坐龍還曾被用在馬車的頂輪上。可以認定,銅坐龍應該為金代皇室御用馬車上的裝飾物。它集龍、麒麟、獅、犬形象和特點于一身,設計構想及雕塑水平高超?,F(xiàn)在,其出土之地黑龍江阿城市以之作為城市市標。
存亡者之魂氣——鎏金銀面具
遼(916~1125年)
尺寸:高21、上額最寬處19.3厘米
內(nèi)蒙古敖漢旗新地鄉(xiāng)英鳳溝遼墓出土
內(nèi)蒙古敖漢旗博物館藏
銀面具出土時覆蓋于死者面部,保存完整。用薄銀片制成,面部輪廓清晰,眉骨突出,雙目閉合,雙唇緊閉,神態(tài)安詳。耳下及鬢兩側有孔,可系結。契丹貴族死后,面部往往罩一件面具樣的金屬片,軀體則用錦彩絡纏或用銀銅絲網(wǎng)絡絡住。這是因為契丹人相信金屬面具和網(wǎng)絡可罩護尸體,存亡者之魂并且保護尸體不朽,可以死而復生,與漢代使用“玉衣”的喪葬習俗相同,也是契丹貴族厚葬風尚的反映。
神秘的西夏文字——木刻雕版
西夏(1038~1227年)
尺寸:長10.4、寬24、厚2.3厘米
1974年寧夏賀蘭縣宏佛塔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西夏雕版印刷業(yè)發(fā)達,目前出土的西夏文木雕版有單面字和雙面兩種。根據(jù)文字大小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大、中、小號字版。西夏文字是仿照漢字而創(chuàng)立,筆畫繁復,有比較完整的構成體系和規(guī)律,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西夏的立國者元昊精通漢語,但對西夏文字的創(chuàng)立非常重視,命令重臣野利仁榮創(chuàng)制了六千多個西夏文字,被作為“國字”推行,因此,它在西夏國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它的使用在整個西夏時期從未間斷過。西夏滅亡后,仍有西夏后裔在一定范圍內(nèi)延續(xù)使用至明朝中期。此木刻雕版為中字號雕版,兩面均刻有文字,字體方正秀麗,刻工細膩有力。
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物——紙本西夏文佛經(jīng)《吉祥遍至口和本續(xù)》(左)
西夏(1038~1227年)
尺寸:全頁版框縱30.7、橫38厘米
1974年寧夏賀蘭縣拜寺溝方塔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這本西夏文佛經(jīng),筆畫流暢,邊緣整齊,少有斷筆、缺筆現(xiàn)象,印制精良,具有木活字版印本特點,與泥活字版、雕版有明顯區(qū)別。有些字行間長短不一的線條,是木活字特有的隔行加條痕跡。這說明元代王禎《活字印書法》中“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夾之”的技術,早在西夏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1996年11月6日據(jù)文化部組織鑒定委員會鑒定,西夏文佛經(jīng)《吉樣遍至口和本續(xù)》是迄今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對研究中國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藝具有重大價值。
金代銅鏡之王——雙鯉魚銅鏡(右)
金(1115~1234年)
直徑43cm,重12.4kg
1964年黑龍江阿城新華鄉(xiāng)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國內(nèi)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大最重的銅鏡,國家一級文物。專家認為該銅鏡應為御用之品,被稱為“銅鏡之王”。在出土的金代銅鏡中,雙魚鏡是突出的代表。女真人長期從事漁獵活動,魚和他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金代雙魚鏡充分顯示出女真民族對魚的熱愛之情。同時,魚又有富貴吉祥,祈望多子多孫的含義,寄托了女真人對幸福生活的向往。雙鯉魚銅鏡的主題紋飾為兩條鯉魚頭尾相接,相互追逐,展鰭擺尾,張嘴鼓腮,鱗片清晰,浪花朵朵,水草飄飄,水花氣泡栩栩如生,宛若兩條活魚追波逐浪,相互嬉戲。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稍大,兩條魚為一雌一雄,在互相吸引追逐,給人以圓滿美好之遐想,這些充分表現(xiàn)了金代女真藝人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
流淚的佛像——彩繪泥塑佛頭像(左)
西夏(1038~1227年)
尺寸:高39、正面寬25、 側面寬27厘米
1974年寧夏賀蘭縣宏佛塔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這尊佛頭像中空,頭頂為螺髻。眼珠烏亮,為黑色釉料特制。下眼瞼上有黑色淚痕。西夏出土的佛像大都是流淚的,這是由于環(huán)境變化,使佛像眼中的釉料融化,滴淌而出,從而形成佛像流淚的奇景。據(jù)專家考證,寧夏賀蘭縣宏佛塔所在處極有可能是西夏時期一座等級很高的皇家寺院。西夏是一個佛教興盛的國度,由于政府大力提倡,其寺廟數(shù)量十分可觀。隨著佛教寺廟的發(fā)展,泥塑作品在西夏比較普遍,并且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宏佛塔西夏佛教泥塑既繼承了唐宋彩塑的傳統(tǒng)手法,又具有西夏造型特征。每一尊塑像都是一件獨立完美的藝術形象,觀之令人陶醉而神往。
童心未泯——彩繪泥塑羅漢(右)
西夏(1038~1227年)
尺寸:高63.5、正面寬42.4、側面寬31厘米
1974年寧夏賀蘭縣宏佛塔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這尊羅漢像從面部表情來看,純真自然,充滿稚氣,所刻畫出的紋飾線條簡練,顯示出了天真活潑、童心未泯的性格特征,達到了以形寫神的藝術境界。黨項人原崇信鬼神和自然物,巫術流行。西夏建國以后,大力提倡佛教,并奉為國教,不少皇帝都通曉佛學,多次從宋朝請來佛經(jīng),翻譯成西夏文。境內(nèi)廟宇遍布。西夏毅宗的生母沒藏氏曾出家為尼,在興慶府戒壇寺受戒。西夏佛教不僅使中國佛教形成新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使西夏佛教文化成為中國佛教文化中一個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
炎夏的幽宜——磁州窯虎形瓷枕
金 大定二年(1162年)
尺寸:高12.8、長39.6、寬19.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枕以虎為造型。猛獸為枕可鎮(zhèn)妖避邪、早得貴子。唐代韋后的姐姐出嫁后便用豹、熊形枕,以辟魅求子。金代器物紋飾常出現(xiàn)虎、豹、鹿等,也與其民族“秋捺缽”(秋天狩獵)的生活習俗有關。此枕將虎的威猛及水鳥的靈巧和諧地組合一起,體現(xiàn)了工匠的豐富想像力。枕底有墨筆行書“大定二年六月廿六日張家”11字,應是買主隨手寫下的。瓷枕為夏季寢具,宋代瓷枕上有題詩為:“久夏天難暮……一枕最幽宜?!贝胖莞G為我國北方著名的民間瓷窯,以白地黑花裝飾為特色,畫面活潑自然,筆法簡練豪放,圖案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具有官窯所缺乏的奔放、灑脫的自然之美。
著元代服裝的秦朝將軍像——青花蒙恬將軍圖玉壺春瓶
元(1271~1368年)
尺寸:高30、口徑8.4、足徑8.8厘米
1956年湖南常德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藏
玉壺春瓶為酒壺的一種,古代糧食酒常冬天釀造,春天飲用,故多以“春”為名,唐代司空圖“玉壺買春”便來源于此?!端疂G傳》記有:“酒保取過兩樽玉壺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同時也用于插花,有“玉壺先春”之說。青花瓷雖始于唐,但成熟于元,這件玉壺春瓶不僅造型優(yōu)美,青花呈色純正艷麗,反映了當時元青花的燒造水平。紋飾取材于元代流行的雜曲人物故事,再現(xiàn)了秦朝鎮(zhèn)守北方的蒙恬將軍的威嚴氣概,但是人物服飾、道具都為元代風格。
誤作插花的酒瓶——四愛圖青花瓷梅瓶(左)
元(1271~1368年)
尺寸:高38.7、口徑6.4、底徑13厘米
湖北省武漢市博物館藏
這種瓶的造型特征是小口、豐肩、深腹,因口小只能插梅枝,故后人名為梅瓶。實際宋元時期這種瓶有自己的專稱——經(jīng)瓶,有瓶上書“清沽美酒”、“醉鄉(xiāng)酒海”,表明此用于盛酒。上面一般有蓋,蓋如覆杯,可能也兼作酒杯用。此瓶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瓶身描繪了四位中國古代高士的閑情逸致及恬靜的自然環(huán)境,所繪人物形神兼?zhèn)?,特征鮮明,衣紋用筆瀟灑自然,陪襯的景物結合主題,四組畫面均可謂情景交融。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艷麗,是罕見的元青花精品。
護佛四靈——青花釉里紅堆貼四靈塔蓋罐(右)
元 至元四年(1338年)
高22.5、口徑7.7、底徑6.6厘米
1974年江西景德出土
江西省博物館藏
這件罐蓋為隨葬明器。作喇嘛塔狀,塔內(nèi)有一坐佛,塔下貼塑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四靈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方之神,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吉祥物。該罐肩部有款“劉大使宅凌氏用”、“大元至元戊寅(1338年)元月壬寅吉置”,是迄今所見惟一有紀年的青花釉里紅瓷器。元代景德鎮(zhèn)瓷窯創(chuàng)燒了青花和釉里紅瓷器,揭開了中國瓷史嶄新燦爛的一頁,也是我國陶瓷史上劃時代的創(chuàng)舉。它因紅色花紋在釉下,故稱釉里紅。釉里紅對窯室環(huán)境要求嚴格,比青花更難燒成,因而產(chǎn)量很低,傳世作品極為少見。
精彩的元代雜劇——青白釉鏤雕戲臺人物枕
元(1271~1368年)
尺寸:高18厘米
1981年安徽省岳西縣出土
安徽省岳西縣文物管理所藏
枕身為雕塑彩棚戲臺,四面各有演出場面,戲臺內(nèi)塑有人像十八尊之多,前有主人與侍從,兩側、背后有菩薩、八仙及童男、童女,塑工精細周到,人物形象各異,無一雷同。眾多演員正在演出一場戲劇,反映了元代戲劇流行的社會風尚。瓷枕鏤雕精致,集建筑、舞臺與瓷塑藝術于一體,表現(xiàn)出元代戲劇藝術的面貌及景德鎮(zhèn)窯工高超的制瓷工藝,是珍貴的藝術品,也是研究元代戲曲的重要資料。
護法忠誠的不動使者——緙絲不動明王像(左)
元(1271~1368年)
尺寸:縱90、橫56厘米
西藏自治區(qū)布達拉宮管理處藏
不動明王是藏傳佛教的本尊之一。“不動”,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他是奉大日如來教令,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其形象特征是童子形,表示護法忠誠無二,如意純真。身體藍色,一面二臂,右手高舉著一把有智慧火焰纏繞的利劍,左手執(zhí)拘綁煩惱的金剛繩,身繞一龍,足下踩著象鼻天神及大自在天神,下身穿虎皮下袍,姿態(tài)優(yōu)美,全身有智慧火焰圍繞,威武剛健中,展現(xiàn)出特有的神態(tài)。上有大日如來等七佛像,下有一佛四菩薩。整個畫面主次分明,制作精良,形象生動,既華麗又莊嚴,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力者法師——石雕力士支座(右)
西夏(1038~1227年)
1974年寧夏銀川西夏陵區(qū)6號陵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支座出土于陵墓的碑亭遺址處,是用來放石碑的。由白沙石雕鑿而成,近似正方體,正面看是一個圓雕男性人像,可能是西夏傳統(tǒng)之中的大力士,而其跪坐的姿勢和裝飾,和當時西夏社會習俗有關。黨項族在遷居寧夏以前,生活在今青海東部和四川西北部,與西南少數(shù)民族曾有密切的聯(lián)系,在文化,風俗上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手腕,足脛都帶有環(huán)飾,這是我國古代西南少數(shù)民族早已流行的一種裝飾。據(jù)專家考證,男性人像即為佛經(jīng)中的“力者法師”。西夏皇帝死后,以佛教為國教的西夏皇室雕刻“力者法師”碑座為駕崩皇帝抬功德碑,并警衛(wèi)功德碑與陵墓的安全。
凈眼觀天,護持大眾——彩繡廣目天王像
元(1271~1368年)
尺寸:縱250.8、橫247.7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像幅面寬大,在棕紅色緞地上,用彩色絲線繡出廣目天王形象。廣目天王為佛教四大天王之一,據(jù)說他能以清凈天眼觀察護持世界,是由印度神話中獵手之神演變而來,身纏絹索繩,后來把繩子演變成蛇,取名“紫金龍”。龍代表變化,表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變化無常、反復多端,我們要通通把它們看清楚了,才能夠應付。該天王臉呈方形,身體肥碩,兩目圓睜,雙腿左右開張,立于云中,披甲執(zhí)弓,神態(tài)威武。此作品繡工精麗,堪稱元代刺繡精品。
鞍馬為家——契丹馬具
遼開泰7年(1018年)
1986年內(nèi)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遼陳國公主墓出土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契丹以鞍馬為家。馬是契丹族日常生活和游獵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契丹族對馬具的制作特別重視,十分注意馬具的裝飾。據(jù)宋太平老人撰《袖中錦》記載,契丹鞍與端硯、蜀錦、定瓷被并列為“天下第一”,遼朝皇帝還常以制作的馬具贈宋朝皇帝和鄰邦諸國。契丹人死后也以馬具代替殺馬殉葬。此套馬具為仿實物大小、形制而特制的明器,技藝絕倫,精美無比。
雕漆工藝的頂峰之作——“張成造”云紋剔犀盒
元(1271~1368年)
高3.3cm,口徑19.2cm
故宮博物院藏
此盒制作精致,當是香盒。元代漆工名匠輩出。技藝臻于化境,鑲金和剔紅,剔犀等雕漆工藝都達到了歷史頂峰。浙江著名漆工張成是杰出代表,他的云紋剔犀盒是元代雕漆中的無上精品。剔犀是指在胎質(zhì)上用黑黃或黑紅兩種色漆分層相同上飾,直至一定厚度后,再施以刀刻。從傳世剔犀作品來看,剔犀的題材幾乎只有一種,即如意云頭紋,因此剔犀又稱云雕,盒底左側邊緣以針刻“張成造”,三字。這件器物造型古樸高雅,漆光亮溫瑩,刀法深峻圓潤,為傳世剔犀杰作。
第五部分 完結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