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獅子山楚王墓的墓主被認為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劉戊,下葬年代為公元前175年至公元前154年。北洞山楚王墓墓主被認為是在公元前175至公元前128年之間的劉郢客、劉戊、劉禮、劉道四代楚王之一。從該墓出土的一些玉器來看,如凸字形鱗甲狀玉衣片和透雕龍、鳳、螭虎形象的韘形佩,顯示出戰(zhàn)國和西漢早期的特征。因此筆者認為北洞山楚王墓的年代下限不會晚至公元前128年(即武帝時期),其年代應與獅子山楚王墓相當,甚至還要早。廣州南越王墓的墓主被認為是第二代南越王趙眜,為第一代南越王趙佗之孫,下葬年代約為公元前122年。最近有學者認為該墓主趙眜為趙佗之子,趙胡之父,下葬年代為武帝建元四年,即公元前137年。筆者同意該論點,因為南越王墓出土玉器的風格與其年代相近的滿城漢墓出土玉器的風格迥異,而與戰(zhàn)國玉器風格極其接近,其年代應不會晚至武帝中期,在景帝末年或武帝初年。江蘇徐州龜山二號墓由于出土了“劉注”銅印,可斷定為第六代楚襄王劉注,下葬年代為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一號墓為二號墓的附葬墓,墓主應為楚王家屬,下葬年代也相近。河北滿城中山王墓為中山靖王劉勝其王后竇綰的合葬墓,劉勝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竇綰卒年略晚些,大約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山東巨野紅土山漢墓被認為可能是昌邑哀王劉髆之墓,下葬年代為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
綜上所述,上述各墓的年代順序為:獅子山楚王墓、北洞山楚王墓、南越王墓、龜山楚王墓、滿城中山王墓和巨野紅土山昌邑王墓。
根據(jù)以上8座墓出土玉器的情況,現(xiàn)將各墓主要玉器種類、數(shù)量列表說明如下(選自《中原文物》2003年5期,表中符號*表示該類器物數(shù)目不詳):
墓 名 | 墓 主 | 下 | | | 玉 用 具 | 備 注 | ||||||||||||||
玉 璧 | 玉 環(huán) | 玉 璜 | 舞人玉人 | 心 | 組 | 其 | 玉 | 金縷玉衣 | 九竅塞 | 琀 蟬 | 握 玉 | 角形杯 | 高足杯 | 耳 杯 | 盒 | 帶 鉤 | ||||
獅子山 | 某代 | 前175~ 前154年 之間 | 24 | 3 | 99 | * | * | * | * | * | 金縷 | | | | | 2 | 1 | 1 | * | 被 |
北洞山 | 某代 | 不晚于 前154年 | 9 | 1 | | | 2 | | * | 4 | 金縷 | | | | | | | | | 被 |
廣州南 | 南越王 趙眜 | 建元四年前137年 | 71 | 32 | 13 | 10 | 7 | 11 | 7 | 58 | 絲縷 | 1 | | 觿 | 1 | 1 | | 2 | 4 | |
龜山二號楚王家族墓 | 楚襄王劉注 家屬 | 元鼎元年前116年前后 | 8 | 5 | 3 | 6 | 2 | * | 5 | | 1 | | | | | | | | 3 | 被 |
滿城一號漢墓 | 中山靖王劉勝 | 元鼎四年前113年 | 25 | 1 | 1 | 1 | 1 | | | 8 | 金縷 | 9 | | 璜 | | | | | 3 | |
滿城二號漢墓 | 劉勝妻 | 太初元年前104年 | 18 | 1 | | 1 | 1 | 1 | 5 | | 金縷 | 9 | | 璜 | | | | | 2 | |
巨野紅土山西漢墓 | 昌邑哀王劉髆 | 后元二年前87年 | 28 | | 1 | | | | 2 | 6 | | 5 | 1 | 豬 | | | | | 1 | |
西漢中期裝飾用玉的數(shù)量和種類驟然減少,不但復雜的組玉佩消失,且玉具劍飾數(shù)量也比早期少得多。以滿城漢墓為例,一號墓共有12件裝飾玉器,包括附透雕飾玉璧、玉環(huán)、玉璜和心形玉佩各1件,以及8件玉具劍飾,沒有組玉佩;二號墓僅有8件玉飾和1套由舞人、蟬、瓶形、花蕊形、聯(lián)珠形等玉飾與水晶、瑪瑙、及石質珠子組成的簡單項飾。巨野紅土山西漢墓共出土裝飾玉9件,多數(shù)為玉具劍飾,也沒有組玉佩。夏鼐先生曾指出:“漢代的組佩已經簡單化,佩玉的品種沒有戰(zhàn)國時那么多。”所指應該是西漢中期及其后的漢代玉器。因此,筆者認為分析和統(tǒng)計組玉佩和玉具劍飾數(shù)目、組合、出土位置及其造型、紋飾,是認識西漢早、中期玉器變化的重要參考標準。
一些玉飾形制的變化也顯示出時代的特征。西漢早期的心形玉佩仍保留著玉韘的許多特征,如北洞山楚王墓所出土一件,形體較厚,心形體兩側紋飾不對稱;南越王墓共出土7件心形玉佩,心形體已呈扁平狀,兩側紋飾有不對稱的,也出現(xiàn)有對稱者;西漢中期的心形玉佩形制基本一致,心形體扁平而中孔較大,兩側紋飾對稱透雕云紋或鳳鳥紋;西漢晚期時,心形體變得窄長,有的呈弧形,兩側紋飾寬大。西漢早期玉舞人的樣式較多,既有單體的,也有聯(lián)體的,還可見到圓雕的;西漢中期玉舞人的形制基本固定下來,為單體玉舞人造型,表現(xiàn)形式一種為方牌形,陰刻舞姿,另一種舞人作“翹袖折腰”狀;西漢晚期又新出現(xiàn)一種刻劃更為流暢生動的舞人形象。
西漢早期的諸侯王墓中,常常出土玉質或玻璃質容器,用料考究,制作極其精美。例如獅子山楚王墓出土有玉卮、玉耳杯和玉高足杯;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有14件圓柱形平底玻璃杯;南越王墓出土有玉角形杯、玉卮、玉盒、銅框鑲玉蓋杯和銅承盤高足玉杯。玉質容器在當時是相當珍貴的器皿,常在一些重大的禮儀活動中使用,代表著使用者的等級和身份。如據(jù)《史記·高祖本記》所載:“未央宮成……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薄妒酚洝の涞塾洝份d:為求長生不老之藥,于元鼎二年建“柏梁臺”,上置“承露盤”,“銅盤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至西漢中期,諸侯王墓中已基本不見玉質容器。東漢時期個別墓中出土有形體很小的玉質容器,但在使用等級和制作工藝上已無法與西漢早期相提并論。
從西漢早、中期的葬玉來看,種類變化不大,都有玉衣、玉塞、玉含和玉握,但形制變化比較大。西漢早期的玉衣片形狀和制作方式多樣,如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衣片,尺寸較小,玉質純凈,玲瓏剔透,磨制精薄,是目前發(fā)現(xiàn)質量最好的玉衣片;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的玉衣片多為凸字形鱗甲狀,編聯(lián)方式亦有不同意見;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衣,頭部、手部和足部的玉衣片,在制作工藝水平上要高于其他部位,這種差異也引起對玉衣制作地的不同看法。滿城漢墓出土的兩件玉衣,是迄今為止考古發(fā)現(xiàn)最為完備的玉衣,其后各地諸侯王墓出土的玉衣(包括玉衣形制和玉衣片形狀)均與滿城漢墓出土的玉衣相同,因此,有學者認為完備的玉衣出現(xiàn)于西漢中期。一套齊全的玉塞為9件,稱九竅塞,僅見于滿城漢墓中,巨野紅土山漢墓出土5件,但在西漢早期則少見。西漢早期的玉含和玉握似乎沒有定制,如南越王墓墓主口含百余粒小珍珠,手握一對玉觿。滿城漢墓則以口塞代替口含,手握一對玉璜。巨野紅土山漢墓墓主的口含為玉蟬,手握為一對玉豬,而西漢晚期直至東漢,含蟬和握豬成為固定的葬俗,或可認為這一葬俗最早形成于漢武帝末年。
漢初,高祖劉邦“懲戒亡秦孤立之敗”,在翦除異姓王同時,把劉氏宗族子弟封為同姓王,欲以血緣關系的諸侯王為其政治支柱。當時諸侯王封地幾乎占全國三分之二,富庶的關東之地多歸諸侯王,“藩國大者,跨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敝醒胫陛犝咧挥小叭印|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云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諸侯王在其自轄的領地內,“宮室百官,同制京師”,有征收賦稅,鑄造錢幣,煮鹽冶銅,任免相、太傅、中尉等官吏的權力。其中最大的是齊、楚、吳三國。文、景帝時,諸侯王勢力達到了高峰,開始與漢室爭奪人口和權力。如漢高祖的侄子、吳王劉濞,占有五十多城地,大興銅、鹽之利,“即山鑄錢,煮海為鹽”,百姓無賦,亡入?yún)堑卣咭娑?,成為江南富饒大國。因此,大的諸侯王往往富可敵國,稱霸一方。豐沛之地是劉邦的故里,高祖封庶弟劉交為楚王,治彭城(今江蘇徐州),是西漢早期重要的諸侯國。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西漢早期的楚王墓,如獅子山和北洞山漢墓,營建規(guī)模宏大,隨葬器物豐富,雖經盜掘,劫余品仍琳瑯滿目,特別是玉器異常精美,反映出楚國雄厚的國力和發(fā)達的手工業(yè),發(fā)掘者亦認為,當時楚國擁有一批技藝高超的制玉匠師,楚王墓出土的玉器主要是楚諸侯王室作坊制作的。這正是西漢早期諸侯王墓出土大量玉器的真正原因。
漢景帝三年吳楚七國舉兵反叛,周亞夫率漢軍平定叛亂,殺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等諸侯,極大削弱了地方諸侯割據(jù)勢力。以后分封皇子大國十余城、小國數(shù)城而已。中山靖王劉勝就是在此時被封王的,盡管他身份地位顯赫生活驕奢淫逸,但在景帝削藩政策下,國力遠不能與漢初吳楚等國相比?!稘h書·百官公卿表》記載:中元五年景帝下詔: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謁者、郎、諸官長丞,皆損其員。剝奪了諸侯王的一切軍政權力,其后諸侯唯得衣食租稅,貧者或乘牛車。景帝時諸侯王勢力雖被大大削弱,失去叛亂的根基,但仍占據(jù)著廣大的疆域,個別諸侯王因受恩寵或遠在邊地,權勢仍很大。如梁孝王因平七國之亂有功,受到景帝封地的重賞?!稘h書·文三王傳》記載,梁地域略與漢等,孝王“得賜天子旌旗,從千乘萬騎”,與皇帝禮儀一樣。“多作兵弩數(shù)十萬,而府庫金錢且百巨萬,珠玉寶器多于京師?!蹦显酵跄怪写罅康碾S葬玉器也說明了當時某些諸侯王的強盛勢力。這種現(xiàn)象一直延續(xù)到武帝即位初期。武帝即位后,朝政常常受到竇太皇太后的干預,并無大的作為。直到竇太皇太后去世后,武帝才開始勵精圖治,放手改革(本文亦將西漢早、中期玉器分期的絕對年代定于此時)。武帝親政以后,采納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令諸侯自裂地分其子弟為“侯”,其轄地“別屬漢郡”,由中央統(tǒng)一管理。據(jù)《漢書·王子侯表》記載,漢武帝時期一共有王子178人封侯。諸侯王勢力被徹底削弱,漢天子與地方諸侯王的地位“尊卑”才徹底分明。武帝又將煮鹽、鑄錢、冶鐵等權力收歸中央,使得諸侯國在財力上逐漸由強轉弱。
作者簡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