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資料介紹,隨著歷史的演變,時間的湮沒,使古代的樂舞不可得而復見,然而,從古代紛繁奇瑰的工藝美術(shù)品中,我們卻能尋覓到它的一些流風遺緒。在工藝珍品中,有一類獨特風韻的作品,即戰(zhàn)國漢代時期的玉雕舞人。它以實物形象為我們展示了古代早期樂舞真實而生動的情景。
古代玉雕舞人的出現(xiàn)具有特定的時代和社會因素。春秋戰(zhàn)國之時,隨著整個社會的大變革,西周的那套嚴格的禮樂制度逐漸衰微,先王之樂走向了末路,所謂“禮崩樂壞”,而民間的樂舞擺脫束縛,蓬蓬勃勃地興盛起來。曾經(jīng)被視為世俗的“鄭衛(wèi)之音廣為人們所喜好和接受,江漢一帶的楚國民間巫歌巫舞更是盛行一時,這些都推動了王室貴族宮廷歌舞的發(fā)展。各諸侯的飲宴、祭把、儀禮等無不以樂舞作陪,后宮顯貴家中的女樂們,豐容盛裝,舞姿輕盈,擅長多種多樣的舞蹈。以上情況作為歷史的記錄,在當時的工藝美術(shù)品,如漆器、銅器、陶器、玉器等中得到直接的反映。目前考古資料中發(fā)現(xiàn)最早的玉舞人形象是傳為洛陽金村戰(zhàn)國墓出土的兩件舞女飾品,其中之一是組佩中的一件,造型為對稱的兩位舞女,甩袖作對舞狀,姿態(tài)美妙,雕刻精致,可能是王室的遺物。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與其風格極為近似的玉舞人作品,扁平狀,兩面分別線刻舞女正、背像,舞女頭梳半月形髻,雙鬢垂發(fā),著交領(lǐng)長袖曲據(jù)深衣,右手舉袖過頂,左手置于腰前,衣裙曳地,身姿裊娜,正在翩然起舞。足下有一長方形榫,似作插嵌之用。此舞人造型準確,比例適當,用單線陰刻勾劃各部分面貌,簡繁有序,線條流麗,保存也很完好,是傳世古代玉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漢代時期,經(jīng)濟發(fā)展,國力強大,樂舞在社會生活中也愈益普遍,舞蹈內(nèi)容形式奇姿異態(tài),形成了早期封建社會舞蹈藝術(shù)的繁榮高潮。漢代的民間表演藝術(shù)“百戲”(角抵)風行天下,演出時,有時三百里內(nèi)的人們都前來觀看,它還被用來在招待國賓的宴會上進行表演。漢代的樂府機構(gòu)搜集了大量民間樂舞,擁有著眾多的優(yōu)秀藝人。而宮廷女樂則多至數(shù)千人,由此還脫穎出一批技藝精湛的舞姬,象高祖寵姬戚夫人、成帝后趙飛燕、宣帝母王翁須等都曾是著名的歌舞伎人。這些不但在當時的詩文中(如漢賦等)有著真實的描寫,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陶俑、漆器、帛畫、銅鏡,還有玉器也為我們留下了大量有關(guān)資料。建國以來,先后從山東的即墨、五蓮,河北滿城,江蘇的銅山小龜山、揚州、徐州石橋,北京大葆臺等漢墓中出土了不少玉舞人形象,皆為長裙甩袖,但造型較戰(zhàn)國漸趨簡練,形制也較小。從這些墓葬考察,時代多在西漢中晚期左右,且墓主身份多具一定的地位,有的高居王侯,有的是貴戚宗族之屬,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還是女性。王侯貴族們生前極力追求歌舞聲樂,死后還要將象征舞人的制品作為隨葬,以供身后伴陪,而這些玉舞人客觀上卻為我們提供了當時社會獨具風采的藝術(shù)形象,并有助于我們對古代舞蹈、服飾、發(fā)式、玉雕技藝等的研究。玉舞人在東漢以后逐步不見,直到唐宋,從那些玉帶板上琢制的樂舞伎人及高浮雕“飛天”上,才又重新勾起我們對它的些許追懷。
戰(zhàn)國漢代的玉舞人形象,藝術(shù)造型的特點是:均呈扁平體正面或正反面舞女立像,長袖長裙,一手甩袖過頂,一手垂袖于腰際,五官刻劃簡練,琢制技法以單勾陰線為主,穿插透雕。漢代舞人大多上下端鏤有小孔,以作穿系佩掛之用。
從古代玉舞人身上,我們也可看得我國漢代玉器高度發(fā)展的程度及雕制技藝。
本人今天介紹一對漢代白玉玉舞人。這對玉舞人加工工藝是事先雕一塊較厚的玉舞人,然后順著厚度一剖為二,所以除了厚度有所差異,其它輪廓幾乎完全一致。身上紋飾也選用漢代著名的游絲毛雕加工工藝雕琢,使人物神韻更加彰顯、動態(tài)更加活潑。通過玉舞人發(fā)式衣裝的欣賞,我們仿佛穿越時空,很直觀地欣賞到漢代古人生活的狀態(tài),絲竹之聲、舉首扭腰顧盼,合著輕慢的節(jié)拍,傳達著太平盛世的光彩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