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成藥中237種治療肺炎的藥方

本方劑屬2019年年末,呆在家中所整理的來自中醫(yī)藥科學數(shù)據(jù)中心的關于肺炎相關的方劑,方劑中“病毒”一詞出現(xiàn)208次,肺炎出現(xiàn)387次,方劑中有部分是治療肺炎的,也有部分是主治其他病灶的,其藥理等陳述中有“細菌肺炎”“鏈球菌肺炎”等詞語,但或多均與肺炎有關,期望對大家了解中成藥中關于治療肺炎方劑提供點滴參考。

云南師范大學 蔣金和

全文: 

中成藥中237種治療肺炎的藥方.pdf

目錄

1.加味玉屏風散

2.培土生金湯

3.清開靈

4.呼吸道I號

5.頓咳止

6.復方巖蓮片

7.補肺化瘀湯

8.清肺強心湯

9.小兒咳喘口服液

10.清肺解毒湯

11.中藥敷背散

12.自擬中藥膏方(固金膏)

13.清肺抗敏湯

14.自擬中藥方劑

15.小兒咳喘丹

16.復方紅藤注射液

17.新加味太極丸

18.肺炎沖劑

19.瀉肺調中方

20.清肺解囊湯

21.中華獼猴桃根注射液

22.六二清肺湯

23.輕宣利肺湯

24.咳喘散

25.西洋參生脈液

26.加味丹梔逍遙散

27.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麻杏甘石湯、麻杏止咳糖漿)

28.益氣化痰湯

29.葶藶大棗湯加減

30.桃紅解毒承氣湯

31.利肺合劑

32.流感合劑

33.麻桔湯

34.虎柏針

35.咳嗽合劑

36.青薄合劑

37.杏黃湯

38.清肺飲

39.馬英注射液

40.麻腥霧化液

41.復方清肺湯

42.自擬中藥劑

43.穩(wěn)壓湯

44.銀黛合劑

45.升陽除濕防風湯

46.痰熱咳喘方

47.射干麻黃湯

48.抗炎6號注射液

49.肺熱寧

50.清炎寧肺湯

51.清熱解毒口服液

52.退熱滴鼻劑

53.清肺寧湯

54.加味升麻葛根湯

55.葦莖陷胸湯

56.竹葉石膏湯

57.蒙藥七雄丸

58.芩英翹注射液

59.葶藶大棗湯

60.兒咳清肺飲

61.加味二陳湯

62.嘎木朱爾

63.牛黃抱龍丸

64.小兒感冒沖劑

65.桂枝湯

66.穿琥寧注射液

67.魚腥草注射液

68.新雪丹

69.強力咳喘舒口服液

70.牛黃蛇膽川貝液

71.五虎湯

72.退熱消炎沖劑

73.清熱解毒方

74.丹參注射液

75.抗感染合劑

76.清肺活血湯

77.十棗湯

78.雙青煎劑

79.病毒感染退熱劑

80.羚貝七寶散

81.安宮牛黃丸

82.清燥救肺湯

83.菜蓽蜜

84.沙參麥冬湯

85.止咳散

86.旋磁白部湯

87.清熱消炎糖漿

88.蟬黃生地湯

89.穿心蓮片

90.白頭翁湯

91.麻黃地龍湯

92.霉陰炎洗劑

93.莪術油注射液

94.少年紅合劑

95.小兒清熱合劑

96.拔牙護創(chuàng)液

97.雙黃連注射液

98.青板銀翹合劑

99.注射用雙黃連(凍干)

100.香連片

101.熱炎寧顆粒

102.蛇膽陳皮散

103.銀翹解毒片(銀翹解毒丸)

104.生姜瀉心湯加味

105.腎苓顆粒

106.清肺口服液

107.清肺止瀉湯

108.枳實注射液

109.退熱飲

110.桑桂柴胡湯

111.當歸注射液

112.六磨湯

113.加味涼膈散

114.普濟消毒飲

115.復方丹參注射液

116.加味葛根芩連湯

117.黃澤冰硝散

118.商陸麻黃湯

119.白虎湯

120.葦莖湯

121.大承氣湯

122.涼膈散

123.清開靈注射液

124.消渴平片

125.沙參麥門冬湯

126.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片、瓜蔞薤白湯)

127.蘇子降氣丸

128.速效救心丸

129.化瘀湯

130.小兒肺閉寧

131.小兒肺熱咳喘沖劑

132.貝羚散

133.瀉白散

134.爾可平糖漿

135.止嗽散

136.痰飲丸

136.鎮(zhèn)驚膏

137.腫節(jié)風片

138.滅炎靈口服液

139.紅升丹

140.胃腸安片

141.麻杏石甘湯

142.肺炎合劑

143.肺炎效靈散

144.桑菊感冒片(桑菊飲)

145.抗感沖劑

146.升麻葛根湯

147.小兒咳喘靈口服液

148.麻黃湯

149.麻黃附子細辛湯

150.清熱解毒口服液

151.五味消毒飲

152.抗病毒口服液

153.苦參片 {劑型}栓

154.感冒消炎片

155.清音丸

156.茵梔黃注射液

157.黛蛤散(青蛤丸)

158.玄麥咽康含片

159.清咽靈口服液

160.丹參注射液

161.胃苓湯

162.健脾益氣方

163.貫芩湯

164.三藤糟漿

165.行氣整腸湯

166.鎮(zhèn)痙止嗽散

167.珠黃散

168.蓋髓劑

169.葛根芩連片(葛根芩連湯)

170.萬氏牛黃清心丸

171.九味石灰華散

172.千柏鼻炎片

173.貝羚膠囊

174.雙黃連栓(小兒消炎栓)

175.大蒜注射液

176.牛黃醒腦注射液

177.強力枇杷膠囊

178.三仁湯

179.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180.復方金錢草沖劑 (金錢草沖劑)

181.尿感寧沖劑

182.甘露消毒丹(普濟解毒丹)

183.養(yǎng)胃舒

184.連梅安蛔湯

185.雙料喉風散

186.風油精

187.二冬膏

188.河車大造丸

189.胃腸安丸

190.急支糖漿

191.健民咽喉片

192.通宣理肺丸

193.銀黃口服液

194.斷血流片

195.新清寧片

196.鼻炎片

197.咽持佳含片(復方冬凌草含片)

198.巴特日-7(巴布-7、七雄丸)

199.芙蓉膏(鐵箍散、芙蓉抗流感片)

200.廣西蛇藥

201.蒿芩清膽湯

202.黃連阿膠湯

203.青蒿鱉甲湯

204.解熱清肺糖漿

205.新加香薷飲

206.醒腦靜注射液

207.升陷湯(宮泰沖劑)

208.三才封髓丹

209.膽道排石湯

210.川芎嗪注射液

211.黃根片

212.復元活血湯

213.蠲哮片

214.鐵笛口服液

215.王氏保赤丸

216.百咳靜糖漿

217.大補陰丸

218.九味羌活顆粒(九味羌活湯)

219.牛黃解毒丸

220.老鸛草軟膏

221.良附丸(立應散、胃氣止痛丸)

222.板藍根顆粒(板藍根沖劑)

223.知柏地黃丸(知柏地黃湯)

224.喉咽寧

225.羚翹解毒片

226.山臘梅清感茶

227.外感風寒沖劑

228.大青龍湯

229.正柴胡飲沖劑

230.五指化毒丸

231.普濟回春丸

232.靈貓香六神丸

233.炎立消(廣炎靈)

234.復方瓜子金沖劑

235.白醬感冒沖劑 {劑型}片劑

236.抗毒利咽口服液

237.七厘散

正     文

1.加味玉屏風散

處方來源

中醫(yī)雜志1982,23(1):37

藥物組成

生黃芪9g,白術6g,防風3g,陳皮6g,山藥9g,生牡蠣9g。

主治

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

制備方法

上藥共研細末。

用法用量

每次3g,隔日分2次服。

臨床應用

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32例中,半年內反復感冒者16例,支氣管炎反復發(fā)作者14例,反復感冒并發(fā)肺炎者2例;年齡小于1歲15例,l-3歲15例,4-7歲2例。結果:服藥3個半月,服藥期間一直發(fā)病者11例;感冒僅發(fā)作1次,較服藥前明顯減少者13例;感冒2次,較服藥前減少者7例;無效1例,未能配合按時服藥。服藥者均無感冒合并肺炎。總有效率為96.9%。

2.培土生金湯

處方來源                                                                     

現(xiàn)代中醫(yī)1991,4(4):162

藥物組成

黨參6-9g,白術6-9g,茯苓6-9g,半夏6-9g,陳皮6-9g,黃芪6-9g,炙麻黃2-3g,甘草2-3g。

主治

小兒肺炎啰音。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次服。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啰音40例,男22例,女18例。結果:3日內濕啰音消失率92.5%;3日后復查炎癥完全吸收率為90%。

3.清開靈

處方來源

上海醫(yī)藥2002,23(4):167-168

主治

小兒肺炎

臨床應用

上海市吳淞中心醫(yī)院徐文芳等,觀察了清開靈注射液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兩組均采用抗感染及對癥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清開靈注射液,對照組加用病毒唑。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1%。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在退熱、止咳、肺部羅音消失天數(shù)方面治療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清開靈注射液治療小兒肺炎效果優(yōu)于病毒唑。

4.呼吸道I號

處方來源

江蘇中醫(yī)雜志1986,(5):4

藥物組成

黃芩10g,連翹15g,魚腥草30g,桔梗5g,杏仁10g,甘草5g。

主治

小兒肺系疾病。

制備方法

水煎濃縮加糖制成100ml。

用法用量

每次15-30ml,每日3-4次。幼小兒可采用少量多次喂服法。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系疾病90例,其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30例,咳嗽(支氣管炎)40例、肺炎喘嗽(支氣管肺炎)20例。根據(jù)1984年3月由江蘇省衛(wèi)生廳,浙江省衛(wèi)生廳、上海市衛(wèi)生局聯(lián)合制定中醫(yī)兒科學常見病癥診斷療效標準評定。結果:痊愈73例占81%;好轉11例,占12%;無效6例,占7%;治愈好轉率為93%。

5.頓咳止

處方來源

中醫(yī)雜志1988,29(1):54

藥物組成

桑白皮10g,山梔10g,黃芩10g,魚腥草10g,枇杷葉(布包)10g,百部10g,北沙參10g,天冬10g,麥冬10g,蜈蚣2條,生甘草6g。

主治

百日咳。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

治療百日咳137例,均為7歲內小兒。結果:除9例因伴肺炎配用西藥外,余均獲愈。

6.復方巖蓮片

處方來源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1979,(1):31

藥物組成

巖豇豆(石吊蘭)5份,地榆3份,百部3份,板藍根5份。

主治

肺心病、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非典型性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制備方法

上藥煎成膏,用獨腳蓮2份為末作為填充劑.制成糖衣片,每片重0。3g。

用法用量

每次6片,日3次服,7-10日為1療程。

臨床應用

本組713例中,年齡從出生7日至82歲。其中肺心病20例(合并風心病2例,結核1例,胸膜炎1例);慢性支氣管炎439例(單純型301例,喘息型99例,合并肺氣腫113例,合并結核6例,合并風心病2例,合并冠心病1例,合并支氣管擴張1例);支氣管哮喘18例;急性支氣管炎20例;間質性肺炎5例;支氣管肺炎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211例。病程長短不一.從感冒1日至慢支反復發(fā)作30余年。對急性有感染者配合使用抗炎注射液(銀花5份,連翹5份,板藍根5份,百部3份,苦參3份,分別提取其有效成分,作成每2ml內含總生藥4g的肌肉注射液),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每次2-4ml,肌注每日2次,感染嚴重者,可增加到每日3-4次,7-10日為1療程。結果:急性支氣管炎、非典型性肺炎、上感等療效100%;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肺氣腫療效87.8%;總有效率為91.6%。

藥理作用

1.對SO2引起小鼠咳嗽的觀察:選18-22g重的健康小鼠,隨機分為3組。灌胃給藥1小時后用SO2致小鼠咳嗽,觀察3分鐘內小鼠咳嗽次數(shù),并比較。結果表明:巖蓮片用量3g/kg無明顯止咳作用,4g/kg時有顯著止咳作用。且隨劑量增加,止咳具有量效關系。
2.祛痰作用:①氣管內直接給藥對酚紅排泌作用的影響:取18-22g小鼠40只,隨機均分為2組,用0.5%戊巴比妥鈉0.05ml/10g麻醉后,一組由氣管內給予20%巖蓮片0.02ml/只,另一組由氣管內給予NSO.02ml/10g。30分鐘后按上述酚紅排泌操作進行比色,測出各組酚紅含量。結果:巖蓮片組為l.59±0.475μg/ml(X±SE);NS組為0.73±0.475μg/ml(P>0.05),兩組間無顯著差異。②切斷和不切斷家兔迷走神經(jīng)對酚紅排泌的影響:選2.3-3.0kg健康家兔10只,隨機分為2組,靜推2.5%戊巴比妥鈉25mg/kg后,一組切斷頸部雙側迷走神經(jīng),另一組保留迷走神經(jīng)。立即給一組口服巖蓮片3g/kg;另一組口服NS。10分鐘后靜推0.6%酚紅1ml/kg,25分鐘后再重復注射1次酚紅,再隔25分鐘后靜推空氣處死。立即氣管內注入38℃5%NaHCO312.5ml/kg,注入后于10分鐘、15分鐘、20分鐘、25分鐘時各抽洗氣管內容物1次,合并每次抽取液與標準酚紅管比色,測出酚紅含量。結果:切斷神經(jīng)組酚紅含量為6.255±0.035μg/ml(X±SE),另一組含量為0.75±0.027μg/ml(P<0.01)。切斷迷走神經(jīng)后,酚紅排泌量顯著降低,說明其祛痰作用與迷走神經(jīng)的影響有關。而氣管內給藥,酚紅排泌量不明顯。
3.對致炎物質引起大鼠足腫的影響:①對磷酸組織胺引起大鼠足腫的影響:選體重131±3.269(X±SE)健康大鼠24只,均分為3組。第1組口服NS0.5ml/100g,第2組口服巖蓮片1.5g/kg,第3組口服巖蓮片3.0g/kg。30分鐘后于左足足蹠部注入0.1%磷酸組織胺0.1ml,容積法測給藥后1、2、3、4、6、8小時左足腫脹度。結果表明:巖建片1.5g/kg對組織胺引起的足腫在4、6、8小時有顯著抑制作用,P<0.05。劑量為3.0g/kg時在3、4、6、8小時均有顯著抑制足腫的作用。②對角叉菜引起大鼠足腫的影響:取185±3.65g健康大......更多內容

毒性試驗

用相當于人用量的850倍的劑量給小鼠口服(120g/kg),除見小鼠活動減少外,體重、食欲、大小便均正常。巖蓮片煎劑已達最大濃度口服后仍未見小鼠死亡,故未能求得LD50。

7.補肺化瘀湯

處方來源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3,13(7):442

藥物組成

沙參10g,麥冬6g,五味子10g,丹參10g,紅花5g,赤芍5g,當歸10g,川芎4g,老蘇梗6g。

主治

小兒肺炎啰音難消。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

本組治療小兒肺炎啰音難消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9個月至3歲;病程60-90日。本組患者均符合河北省衛(wèi)生廳1984年頒布的疾病診斷要點與療效標準中小兒肺炎診斷要點。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治愈,聽診肺部啰音消失(需經(jīng)兩位以上醫(yī)師證實,并加胸片證實肺紋理清晰);無效:肺部聽診啰音存在。經(jīng)治療10日為1療程,2個療程后按上述要求評定療效。結果:顯效28例,均無復發(fā)。2例無效患者采用其他方法而愈。

8.清肺強心湯

處方來源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3,6(2):77

藥物組成

白參10-15g,制附片5-10g,麥冬20-30g,桑白皮20-30g,魚腥草20-30g。

主治

心衰合并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療程1周。

臨床應用

治療心衰合并肺炎33例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最大77歲,最小26歲,平均46.7歲。其中風濕性心臟病15例,心肌病9例,冠心病5例,心肌炎3例,先天性心臟病1例。以肺炎消失,心功能進步1級以上者判定有效,其它均為無效判定,結果:有效28例,無效5例,有效率為84.84%。

9.小兒咳喘口服液

處方來源

(93)衛(wèi)藥準字Z-47號。

藥物組成

麻黃、石膏、黃芩、金銀花、連翹、苦杏仁等。

功效

清熱解毒;止咳祛痰,宣肺平喘。

主治

風熱壅肺所致發(fā)熱、痰多而稠或喉中痰鳴、口渴、咽部紅腫、小便黃少、大使不暢、舌苔薄白或黃、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用于治療喘息性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輕型支氣管肺炎等。

用法用量

每支10ml。1歲以內每次5ml,日2次口服;1-2歲每次 10ml,日2次口服;3-6歲每次10ml,日3次口服;7-12歲每次10ml,日4次口服。療程7日,或遵醫(yī)囑。

用藥禁忌

忌食厚味、油膩食物。

臨床應用

治療支氣管肺炎:治療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1歲以下至6歲;病程1-7日。對照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1歲以下至6歲;病程1-7日。診斷標準與療效標準:根據(jù)1976年全國小兒肺炎防治問題座談會紀要和1987年衛(wèi)生部小兒肺炎防治方案制定的小兒肺炎臨床診斷及療效判斷標準。結果治療組治愈8例,顯效20例,有效2例;對照組治愈9例,顯效20例,有效1例。兩組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

藥理作用

主要有平喘,鎮(zhèn)咳,解熱,抑菌和抗病毒作用。
1.平喘:對離體豚鼠氣管平滑肌可產(chǎn)生明顯的松弛作用,并能對抗組胺和乙酰膽堿對氣管平滑肌的反應。對組胺引起的整體豚鼠哮喘模型1.2、0.6ml/100g 體重灌有可明顯延長動物的哮喘潛伏期。
2.鎮(zhèn)咳:小鼠0.1、0.2ml/10g體重灌胃可使氨水引咳的咳潛伏期明顯延長??人源螖?shù)減少。
3. 退熱:對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lián)菌苗所致發(fā)熱家兔有明顯的退熱作用。
4.抑菌和抗病毒。體外抑菌試驗表明,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肺炎桿菌,綠膿桿菌等都有較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呼吸道臺胞病毒(RSV)的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毒性試驗

急性毒性:小鼠20小時內口服3次,每次50ml/kg,日用量達150ml/kg(折生藥310g/kg,相當于兒童日用量的100倍)。動物無死亡及明顯異常反應。長期毒性:大鼠相當小兒每次用量26.13倍灌胃連續(xù)2個月未發(fā)現(xiàn)異常變化。

10.清肺解毒湯

處方來源

中草藥1980,11(3):122

藥物組成

柴胡12g,黃芩12g,瓜蔞12g,十大功勞10g,黃連5g,銀花12g,法半夏10g,桔梗10g,陳皮6g,甘草3g。

主治

大葉性肺炎。

用法用量

日1-2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

治療大葉性肺炎76例,男43例,女33例;最大87歲,最小16歲;發(fā)熱51例,咳嗽76例,胸痛68例,便結58例;X線檢查有滲出性病變者75例,休克型肺炎13例,普通型63例。結果:痊愈62例(包括休克型肺炎5例),近愈4例(包括休克型1例),無效10例(包括休克型8例,后加用抗生素痊愈),總有效率為86.8%。

藥理作用

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及抑菌作用:①體外激動細胞免疫試驗:清肺解毒湯、白花蛇舌草稀釋液(1:40)有促進淋巴母細胞轉化作用(與鹽水或空白對照P<0.05),結果提示:該兩種制劑有一定的體外激動細胞免疫作用,但較植物血凝素為低。②清肺解毒湯加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治療肺炎患者,結果表明:淋巴母細胞轉化率顯著升高,治療前后比較P<0.01。③肺炎患者治療前后E玫瑰花瓣形成率比較,提示:治療后總體T細胞,B淋巴細胞均較治療前明顯增加,P分別為<0.01、0.05。④抑菌試驗:平皿法提示,對肺炎雙球菌的作用為1:4白花蛇舌草(-)、1:1清肺解毒湯(26mm)、1:1清肺化痰湯(-)。

11.中藥敷背散

處方來源

中醫(yī)藥導報 2015; 21(17) : 111-112

藥物組成

大黃粉、芒硝、蒜泥

主治

小兒肺炎

用法用量

大黃粉、芒硝、蒜泥按4∶1∶4比例配伍,研成細末,用清水調成膏狀,將調好的藥物均勻的平攤在敷料上,制成大小約10 cm×15 cm,厚約0.3~0.5 cm的大餅狀,1次/d,10 d為1個療程

臨床應用

王燕探討中藥敷背散外用輔治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及護理干預。利用中藥敷背散外用輔助治療小兒肺炎及給予相對應的護理干預,在臨床療效、啰音消失、咳嗽消失時間及縮短住院時間上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優(yōu)勢。

12.自擬中藥膏方(固金膏)

處方來源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5; (8) : 10-12,28

藥物組成

由麻黃、杏仁、法半夏等藥物組成

主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炎

用法用量

取上藥適量,研磨成粉,陳醋、蜂蜜兌入調和成糊狀。每次 20min,每天 2 次

臨床應用

朱鑫觀察用固金膏行中藥硬膏熱敷貼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患者的療效。中藥硬膏熱敷貼治療COPD合并肺炎可以更好地促進炎癥的吸收,達到更顯著的治療效果。

13.清肺抗敏湯

處方來源

浙江中醫(yī)雜志2002,37(3):101

藥物組成

廣地龍30g,徐長卿30g,魚腥草30g,野蕎麥根30g,桑白皮15g,連翹15g,牛蒡子10g,蟬衣10g,黃芩10g,杏仁10g,桔梗10g,前胡10g,浙貝母10g,生甘草6g。

功效

清熱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

支氣管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

嵊州市中醫(yī)院黃湘霞,觀察了清肺抗敏湯為主治療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隨機分為兩組,均用西藥利菌沙片每次0.375g,日3次口服;或用羅紅霉素片每次0.15g,日2次口服。本組并用清肺抗敏湯,對照組并用復方甘草片每次3片,日3次口服。兩組均以3周為1療程。療效標準:顯效:支氣管炎、肺炎癥狀消失,胸片示兩肺未見明顯異常。好轉:支氣管炎、肺炎癥狀緩解,胸片示兩肺病灶有所改善。無效:支氣管炎、肺炎癥狀無改善,胸片示兩肺病灶與原來相仿。結果:經(jīng)1療程治療,本組38例,顯效34例,好轉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7%;對照組25例,顯效10例,好轉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68%。本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

14.自擬中藥方劑

處方來源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15; 22(15) : 24

藥物組成

太子參6g,茯苓、白術、麥冬、防風、冬瓜仁、桃仁、川芎各15g,黃芪10g,葦莖、魚腥草、薏苡仁各30g

主治

老年難治性肺炎

用法用量

每天一劑,水煎,連服兩周

臨床應用

秦建領探究自擬中藥方劑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老年難治性肺炎療效。采用中藥方劑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老年難治性肺炎,可達到標本兼治、扶正祛邪的目的,具有增強免疫、抗菌的作用。

15.小兒咳喘丹

處方來源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93,12(3):42

藥物組成

貝母15g,生石膏9g,硼砂3g,朱砂0.3g。

主治

小兒支氣管肺炎。

制備方法

共研細末,每包1g。

用法用量

1歲以內0.15-0.25g/次,1-2歲0.3-0.5g/次,2-5歲0.5-0.75g/次,5-7歲0.75-1g/次。溫開水沖服,日3次,3日為1個療程。

臨床應用

用治小兒支氣管肺炎100例,總有效率為95% 。

銀黛湯

處方來源

陜西中醫(yī)2002,23(6):497

藥物組成

青黛、銀杏、木瓜、草豆蔻、百合、烏梅等。

功效

宣肺降逆,健脾和胃,清熱。

主治

支氣管肺炎

臨床應用

扶風縣人民醫(yī)院李新平等,探索了促進虛熱型支氣管肺炎肺部羅音消失的中醫(yī)治療方法。采用自擬銀黛湯治療虛熱型支氣管肺炎51例。結果:總有效率92.1%。

16.復方紅藤注射液

處方來源

湖北中醫(yī)雜志1971,(3):33

藥物組成

紅藤480g,蒲公英240g,紫花地丁60g,金銀花100g。

主治

肺炎。

制備方法

上藥用蒸餾法制成肌肉注射液或靜脈注射液。

用法用量

成人日總量60ml,小兒日總量30ml加入10%的葡萄糖鹽水中靜脈滴入。肌注每次3ml。

臨床應用

治療肺炎43例,均參照《中華兒科雜志》中(1964,13(6):476)“關于肺炎診斷方法的建議”一文的標準確診。結果:痊愈40例,占93%;進步3例,占7%。

17.新加味太極丸

處方來源

中醫(yī)雜志1988,29(8):601

藥物組成

蟬蛻9g,僵蠶6g,姜黃2g,膽南星2g,天竺黃3g,大黃1.5g,冰片0.0lg(沖服),黃芩4g,花粉6g,麻黃2g。

主治

小兒喘憋性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124例,男55例,女69例。療效標準:痊愈;肺炎征象在治療后1周內全部消失;好轉,肺炎征象在治療后雖有改善,但逾1周仍未達到痊愈程度,須配用其它藥物始能治愈;無效,肺炎征象在治療2日后無1項改善或惡化。結果:痊愈109例,好轉1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6%。

18.肺炎沖劑

處方來源

中國中醫(yī)急癥2002,11(1):7-8

藥物組成

含炙麻黃、石膏、杏仁、黃芩、制半夏等。

主治

小兒支氣管肺炎

臨床應用

咸陽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段琚華等,探討了肺炎沖劑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及機理。將245例支氣管肺炎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165例)和對照組(80例),兩組均予頭孢噻肟鈉靜點,觀察組口服肺炎沖劑,對照組口服急支糖漿;用試管法作體外抗菌試驗,用孫氏綜合法作體內抗菌實驗,觀察(1)三聯(lián)疫苗對致熱兔體溫的影響,(2)10%氨水對小鼠實驗性咳嗽的影響,(3)10%蛋清液對大鼠足跖腫脹度的影響,并作長期毒性試驗和最大耐受量測定。結果:退熱、止咳、平喘、濕羅音消失時間及臨床療效,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05);體外抗菌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流感嗜血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的MIC依次為1.0950、1.0950、1.4600、1.0950、0.3650及0.3650g/ml,MBC依次為1.460、未測出、未測出、1.4600、1.0950及0.7300g/ml;體內抗菌實驗對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感染小鼠的ED-50測定分別為3.3306和3.5768g生藥/kg體重,95%可信限分別為2.2718-4.0752和2.2999-4.2648g生藥/kg體重;對三聯(lián)疫苗致兔體溫升高有顯著降溫作用;對小鼠實驗性咳嗽有顯著的鎮(zhèn)咳作用;對大鼠蛋清型足跖腫脹有顯著的抗炎作用;長期毒性試驗未見明顯藥物毒性反應及藥物蓄積性反應發(fā)生;小鼠LD-50為80g/kg·d。肺炎沖劑可明顯改善小兒肺炎的體征和癥狀,有顯著的臨床療效,抗菌作用廣泛,且安全、無毒副作用,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19.瀉肺調中方

處方來源

中醫(yī)雜志1987,(9):678

藥物組成

桑白皮6g,地骨皮6g,桔梗3g,枳殼3g,黃芩5g,懷山藥6g,薄荷3g,廣皮3g,甘草3g。

主治

嬰幼兒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徐服。

臨床應用

治療嬰幼兒肺炎38例,其中輕度肺炎5例,中度15例,重癥肺炎18例。結果:輕、中度肺炎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時間為5.2日;重癥肺炎18例,治愈17例,平均住院時間為6.5日。另1例加用大劑抗生素及搶救措施后輕危為安。

20.清肺解囊湯

處方來源

湖南中醫(yī)雜志1989,(2):24

藥物組成

生石膏(另包先煎)10g,炙麻黃4g,杏仁9g,甘草3g,連翹9g,板藍根15g,銀花12g,法半夏6g。

主治

麻疹合并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4次服(本方為6歲患兒用量)。

臨床應用

治療麻疹合并肺炎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6個月至12歲。結果:服藥4-8日后自覺癥狀、肺部濕啰音均消失,舌、脈、血常規(guī)及胸透均正常者為痊愈,共45例,占90%;服藥10日后自覺癥狀減輕,肺部濕啰音減少,X線胸透未恢復正常者為有效,共4例,占8%;無效1例,占2%。

21.中華獼猴桃根注射液

處方來源

中國實驗臨床免疫學雜志1993,5(2):40

藥物組成

軟棗、獼猴桃根。

主治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

制備方法

用水醇法提取,制成注射液(2m/支)。

用法用量

每次1支,日1次肌肉注射,連續(xù)用藥20日為1療程。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2-14歲。結果:痊愈(1年內不再患肺炎或感冒少于4次)15例,占50%;顯效(1年內肺炎不超過1次或感冒少于6次)2例,占67%;好轉(1年內肺炎不超過2次或感冒少于10次)12例,占40%;無效1例,占3.4%;總有效率96.7%。對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經(jīng)治療前后體液免疫檢測比較:采用單向瓊脂擴散法發(fā)現(xiàn)經(jīng)本方治療前后血清IgG、IgA、IgM無明顯改變,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差異,P>0.05。對其治療前后T細胞亞群進行檢測與比較;采用抗2人CD單克隆抗體(McAb)致敏紅細胞花環(huán)法,發(fā)現(xiàn)經(jīng)本方治療后患者CD3+、CD4+、CD8+的百分率比治療前有明顯增高,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顯著,P<0.01,CD4+/CD8+的百分率比值治療后比治療前亦有顯著增加,P<0.05 。

22.六二清肺湯

處方來源

浙江中醫(yī)雜志1988,(2);63

藥物組成

鮮蘆根、白茅根、桑白皮、地骨皮、霜桑葉、枇杷葉、浙貝母、肥知母、北沙參、南沙參、苦杏仁、冬瓜仁。

主治

小兒肺炎。

制備方法

熱甚者加生石膏、黃芩;痰中帶血或鼻衄者去桑葉、枇杷葉,加藕節(jié)、旱蓮草;口渴、汗出者去桑葉、枇杷葉,加石斛、花粉;大便干者加生地、玄參;大便不通兼高熱者,加生大黃通腑瀉肺;喘甚者加葶藶。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46例中,男28例,女18例;年齡最大7歲,最小8個月。結果:46例全部治愈(癥狀及肺部啰音消失,X線炎性改變吸收)。其中服藥最少5劑,最多16劑,平均10劑左右。3日內熱退,癥狀明顯緩解者32例,7日內濕啰音消失者26例。

23.輕宣利肺湯

處方來源

遼寧中醫(yī)雜志1989,(2):21

藥物組成

雙黃5-15g,魚腥草5-15g,連翹5-10g,百部5-1Og,桔梗5-10g,紫菀5-10g,杏仁3.5-10g,薄荷3.5-7.5g,蚤休5-10g,甘草3.5-7.5g,桔紅5-10g,車前子3.5-10g。

主治

小兒肺炎。

用法用量

常規(guī)服用。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150例中,男93例,女57例;年齡最小3個月,最大13歲;病程最短3日,最長20日。結果:服藥3日以內熱退,癥狀明顯好轉;5日以內肺部干濕啰音吸收者90例,占60%;7日內吸收者55例,占36.6%。

24.咳喘散

處方來源

陜西中醫(yī)1993,14(9):386

藥物組成

膽南星1g,黃連1g,犀角1g,天竺黃1g,全蝎1g,天麻1g,板藍根1g,射干1g,僵蠶1g,冰片1g,牛黃1g,巴豆霜0.1g。

主治

肺炎。

制備方法

上藥研末貯瓶備用。

用法用量

3個月以下小兒每次0.2g,l歲以下每次0.3g,2-5歲每次0.4g,6-9歲每次0.6g,燈芯2g,水煎服。

臨床應用

治療肺炎88例中,男性56例,女性32例;年齡3個月至9歲;病程3-6日。結果:服藥2日,精神好轉,體溫接近正常,咳嗽、鼻翼煽動次數(shù)減少,肺啰音消失為顯效,共53例;服藥2日后,發(fā)熱、咳嗽、鼻翼煽動次數(shù)減少,為有效,共35例;服藥后病情無任何轉機,并呈加重狀態(tài)為無效;總有效率100%。

25.西洋參生脈液

處方來源

山東中醫(yī)雜志1991,10(4):17

藥物組成

西沙參3-6g,麥冬15g,五味子3g。

主治

小兒重癥肺炎。

用法用量

水煎,不拘時代茶飲。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重癥肺炎42例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1歲以下至5歲以上;病程15日以內至1個月以上。結果:顯效:用藥3-7日咳嗽喘憋癥狀消失,肺內啰音消失,共33例;有效:7日內咳喘癥狀明顯減輕,肺內少許干啰音,共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22%。

26.加味丹梔逍遙散

處方來源

廣西中醫(yī)藥1983,6(6):16.

藥物組成

當歸10g,白芍10g,茯神10g,白術10g,生梔子6g,丹參6g,鉤藤6g,銀柴胡6g,五味子3g,升麻3g,甘草3g。

主治

小兒皮質盲。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3次服。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皮質盲48例(96只眼)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8個月至5歲,多數(shù)為流腦、乙腦、化膿性腦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等病所致。結果:治愈(距離2m遠看見地上回形針)44例,好轉(1m左右能看清)3例,1例中斷治療。

27.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麻杏甘石湯、麻杏止咳糖漿)

處方來源

漢·《傷寒論》?!缎l(wèi)生部藥品標準》( 1990年)。

藥物組成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

功效

辛涼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風邪,風熱襲肺,身熱不解,咳逆氣急,鼻煽,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滑而數(shù)者。用于治療急、慢性氣管、支氣管炎、肺炎、小兒肺炎,百日咳,風熱感冒,蕁麻疹,咽喉炎,痔瘡,口疳,鼻竇炎,肺心病等。

用法用量

湯劑:日1劑水煎服。丸劑(糖丸):每次3g,日3次口服。糖漿劑:每次15ml,日3次口服。合劑:每次10-20ml,日3次口服。片劑:每次4片,日2-3次口服。小兒用量酌減。

用藥禁忌

高血壓病者忌服。

不良反應

麻杏甘石湯致紅皮病型藥疹1例:因“哮喘”內服麻杏甘石湯1劑后,周身泛發(fā)紅色丘疹。隨即發(fā)燒38℃以上。4日后,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大片脫屑。給予抗組織胺藥、抗生素及清熱解毒、涼血祛風藥治療,1周后皮疹明顯好轉。

藥理作用

主要有鎮(zhèn)咳,祛痰,平喘,解熱,抗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變態(tài)反應,抗病原微生物,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作用。
1.鎮(zhèn)咳、祛痰、平喘:(1)鎮(zhèn)咳:加味麻杏甘石湯煎劑、醇提液7g/kg腹腔注射,對氨水刺激小鼠所致咳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醇提液10g/kg靜脈注射,對電刺激麻醉貓喉上神經(jīng)及機械刺激麻醉貓氣管粘膜所致之咳嗽有明顯抑制作用。給藥后5分鐘所有動物咳嗽反應消失,給藥后15-45分鐘,咳嗽反應減弱50%以上,給藥后75-90分鐘恢復正常。麻杏甘石湯162mg/kg灌胃,對SO2氣體誘發(fā)小鼠咳嗽有明顯抑制作用。本方灌胃對氨水刺激所致的小鼠咳嗽,豬毛刺激豚鼠所致咳嗽,電刺激狗氣管粘膜引起的咳嗽均有明顯抑制作用。(2)祛痰:本方煎劑,醇提液25g/kg腹腔注射,使小鼠氣管沖洗液中酚紅含量明顯增加,具有祛痰作用。(3)平喘:肺炎合劑1號煎劑在營養(yǎng)液中濃度為 5×1O-2g/ml時,能顯著或完全對抗組織胺和乙酰膽堿引起的氣管平滑肌收縮。但醇提液濃度為10-1g/ml時,不能完全對抗組織胺及乙酰膽堿引起的氣管平滑肌收縮。本方7.5g/kg灌胃,對豚鼠藥物性喘息有明顯保護作用,可使其引喘潛伏期明顯延長。當藥液濃度為0.2g/ml時,對組織胺、乙酰膽堿、5-羥色胺、氯化鋇所致的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痙攣有明顯拮抗作用。
2.解熱:本方水煎液  15g/kg 灌胃,對傷寒、副傷寒疫苗所致家兔體溫升高有明顯降溫作用,平均體溫下降1.27℃。本方水煎液15.2g/kg灌胃,對傷寒疫苗所致家兔體溫升高的降溫作用較單味石膏、模擬麻杏甘石湯組強。
3.抗炎:加味麻杏甘石湯10g/kg每日兩次腹腔注射,對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趾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煎劑 10g/kg每日1次腹腔注射,共給藥5日,對大鼠棉球肉芽腫增生有明顯抑制作用。
4.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麻杏甘石湯水煎醇沉制劑1g每日灌胃,每日1次,連續(xù)7日,能顯著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同時明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率,而對巨噬細胞吞噬指數(shù)的提高不明顯,上述劑量連續(xù)灌胃11日,對小鼠血清抗體形成影響不明顯。本煎劑還可促進淋巴細胞轉化。表明本方對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強。本方制成的口服液1g每日灌胃,連續(xù)8日,能明顯提高小鼠巨噬細胞吞噬指數(shù),,同劑量連續(xù)灌胃10日,明顯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同劑量連續(xù)灌胃11日,并能明顯增加小鼠脾指數(shù),同劑量連續(xù)灌胃12日,顯著提高皮膚遲發(fā)反應。本方制成的口服液治療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并測定了患兒外周血OKT3+細胞、OKT4+細胞、OKT8+細胞、OKT4+/OKT8+細胞比值及血清IgG、IgA、IgM等7項免疫指標。與西藥治療組相比,治療前7項免疫指標基本相同,治療后中藥組OKT3+細胞、OKT4+細胞和IgG均高于西藥組。無論治療前后,患兒OKT3+細胞、OKT4+細胞、OKT4+/OKT8+細胞比值均低于健康兒,OKT8+細胞均高于健康兒,而西藥組治療后IgG及IgA均低于健康兒。本方能增強機體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免疫功能和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抑制細胞免疫功能;抑制中和抗體產(chǎn)生。
5. 抗變態(tài)反應:肺炎合劑Ⅱ號(加麻杏甘石湯)煎劑能顯著抑制抗原引起的卵蛋白主動致敏豚鼠肺組織釋放組織胺,且此作用呈量效關系。本藥對Ⅰ型變態(tài)反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顯著減少大鼠腹腔致敏肥大細胞脫顆粒率,使致敏腸管組織胺的釋放量顯著降低,緩解由于抗原刺激而增強的腸管蠕動。并能保護腸管中的肥大細胞免受抗原的攻擊,但不能對抗組織胺對腸管平滑肌的作用。對小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鮮蛋清致敏的豚鼠離體回腸過敏性收縮也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6.抗病原微生物:本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6個不同菌株,乙型溶血性鏈球菌3個不同菌株,肺炎雙球菌3個不同菌株,白喉桿菌2個不同菌株及肺炎克雷伯氏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濃度為1/64。對正常大腸桿菌及致病性大腸桿菌均無抑制作用。但也有實驗證明,本藥對大腸桿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本藥對流感病毒的抑制濃度為 1/800。
7.改善血液循環(huán):臨床觀察了42例本方對肺心病急性發(fā)作期屬肺腎氣虛外感偏熱型患者的作用。平均給藥20日。用本方后,全血比粘度、全血還原粘度、血沉(ESR)及血沉方程K值明顯下降,從而降低血液粘滯性改善血液循環(huán)。本藥家兔口服,敘30分鐘后使其血壓明顯升高,作用可維持2小時左右。血壓升高同時心率出現(xiàn)一過性加快,持續(xù)20分鐘后。開始明顯減慢,給藥后呼吸也變淺減慢。

28.益氣化痰湯

處方來源

中醫(yī)研究1991,(3):37

藥物組成

黨參10g,太子參10g,茯苓10g,白術10g,麥冬10g,款冬花10g,炙南星10g,山楂10g,神曲10g,黃芪30g,丹參15g,魚腥草15g,川貝6g,甘草6g。

主治

小兒遷延性肺炎。

制備方法

水煎濃煎成約80ml備用,為1日量。

用法用量

1-3歲者每次8-12ml,4-7歲者每次15-20ml,每日3-4次口服。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遷延性肺炎56例,均為門診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齡最大7歲,最小11個月;病程最長2個月,最短1個月。結果:痊愈45例,好轉8例,無效3例,治愈率為80.4%,總有效率為94.6%。

29.葶藶大棗湯加減

處方來源

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12(6):336

藥物組成

蘆根30g,冬瓜子30g,薏米仁30g,桔梗10g,百合15g,黨參15g,黃芩15g,雙花30g,黃芪30g。

功效

清肺祛痰,下氣行水,益氣定喘。

主治

腦血栓形成

用法用量

水煎服或鼻飼。

臨床應用

萊陽中國人民解放軍145醫(yī)院史代雙,觀察了葶藶大棗湯加減治療腦血栓形成并發(fā)吸入性肺炎的臨床療效。療效標準:痊愈:咳嗽、喘憋癥狀消失,聽診雙肺呼吸音清,復查胸片致密影吸收。結果:本組60例,均痊愈。

30.桃紅解毒承氣湯

處方來源

中醫(yī)雜志1984,25(7):527

藥物組成

大黃10-15g,川樸5-10g,枳殼(或枳實)5-10g,桃仁5-10g,紅花5-10g,赤芍10g,銀花15-30g,連翹10-15g,木香5-10g,檳榔5-10g。

主治

急性壞死性腸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壞死性肺炎36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結果:治愈33例,死亡3例,后3例均系由于誤治、出血過多和休克未能糾正而死亡。臨床觀察桃紅解毒承氣湯對出血、腹脹、腹痛有良好療效,對休克療效不理想。

31.利肺合劑

處方來源

陜西中醫(yī)1990,11(4):158

藥物組成

半夏、五味子(1歲以內1-2g,1-4歲2-4g,5-12歲4-8g)、當歸、川芎、茯苓、桑皮、杏仁、川貝、青皮、陳皮、甘草(1歲內1-1.5g,1-4歲2-3g,5-12歲4-6g)、冰糖適量為引。

主治

遷延性小兒支氣管肺炎

用法用量

水煎3次,加冰糖適量攪勻后,睡前半小時內頻頻服下。

臨床應用

治療遷延性小兒支氣管肺炎100例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53日至12歲;病程5-10月。結果除2例不能堅持服藥外,余98例皆獲痊愈,服藥6-24劑,治愈率為98%。

32.流感合劑

處方來源

四川中醫(yī)1992,(1):20

藥物組成

板藍根30g,魚腥草30g,茵陳蒿30g,貫眾15g,虎杖15g,牛蒡子10g,黃連10g,薄荷(后下)10g。

主治

流感。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單純型流感連服3-5刑,肺炎型流感連服5-10劑。

臨床應用

治療流感129例中,單純型流感89例,肺炎型流感40例。結果;治愈125例,好轉2例,有效2例;總有效率為98.4%。

33.麻桔湯

處方來源

陜西中醫(yī)1992,13(11):511

藥物組成

炙麻黃3-6g,桔梗3-6g,冬花3-6g,前胡3-5g,杏仁3-9g,瓜蔞3-9g,石膏6-15g,紫花6-10g,魚腥草3-10g,百部3-10g,甘草3g。

主治

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

臨床應用

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195例,服藥后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為痊愈,共166例。服藥后癥狀明顯減輕,體征部分消失為好轉,共29例;有效率為100%。

34.虎柏針

處方來源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7,(11):11

藥物組成

虎杖,側柏葉。

主治

小兒肺炎。

用法用量

按每kg體重2ml(每ml內含虎杖、側仁葉生藥各1g)加入5%靜脈滴注,維持8-12小時。一般連續(xù)靜滴5-8日,個別患者超過10日。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40例均為住院患者;男、女各20例;辨證均為熱型。結果:有效32例,無效8例,有效率80%。退熱時間多在3日之內,啰音消失時間多在1周之內。

35.咳嗽合劑

處方來源

天津中醫(yī)學院學報1987,(1):23

藥物組成

鮮蘆根30g,冬瓜子12g,薏米仁12g,桃仁4.5g,杏仁4.5g,前胡4.5g,白前4.5g,蘇子6g,萊菔子6g,玉蝴蝶6g,膽星3g。

主治

小兒感冒,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小兒肺炎,百日咳。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3-4次溫服或頓服。

臨床應用

1.風熱感冒:本組共治36例。結果:顯效(咳嗽癥狀消失,其它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好轉)30例;有效(咳嗽癥狀明顯減輕,但需配合其它藥物治療,咳嗽癥狀及體征末能完全消失)3例;無效(服本方3-6劑,咳嗽癥狀不減或加重)3例;總有效率91.7%。
2.急性支氣管炎:本組病例315例。結果:顯效265例,有效15例,無效35例,總有效率88.9%。
肺炎:本組病例38例(以咳嗽癥狀為主的小兒肺炎)。結果:顯效29冽,有效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9.5%。
百日咳:本組病人57例(百日咳痙咳期)。結果:顯效42例,有效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80.7%。

36.青薄合劑

處方來源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63,(2):23

藥物組成

蒲公英500g,大青葉500g。

主治

麻疹合并肺炎。

制備方法

取蒲公英加水3-5倍(50-60℃),浸泡半小時,然后煎煮1小時,過濾;殘渣復加水2-3倍,加熱煮沸40分鐘,過濾。合并二次濾液,蒸發(fā)濃縮為500ml。另取大青葉,依上法浸、煎、濃縮,然后加95%乙醇,靜置1晝夜,取上層清液用精制棉濾過,所得濾液減壓蒸餾,除盡乙醇,再于常壓下蒸發(fā)至250ml,再加人單糖漿及適量香精混合均勻。取大青葉糖漿,蒲公英濃縮液各等量,混勻加0.3%苯甲酸鈉即成。

用法用量

每日3次,每次每周歲3-5ml。

臨床應用

治療麻疹合并肺炎150例中,男83例,女67例。痊愈標準是癥狀、體片消失、X線透視陰影消失。結果:所有患兒均痊愈出院,住院日數(shù)最短1日,最長半月,以4-5日者居多。

37.杏黃湯

處方來源

內蒙古中醫(yī)藥1983,(3):5

藥物組成

杏仁6g,麻黃6g,石膏12g,白前6g,前胡6g,蘆根6g,紅花6g,甘草6g,白礬2g(另包分2次煎)。

主治

小兒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3次服。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100例中,男49例、女51例;年齡為l-10歲;病程最長25日,最短1日。結果痊愈95例,無效5例,有效率為95%。

38.清肺飲

處方來源

內蒙古中醫(yī)藥1991,10(4):6

藥物組成

荊芥穗4g,杏仁6g,百部6g,雙花10g,蘆根12g,板藍根12g,大青葉12g,甘草2g。

主治

嬰幼兒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徐服。

臨床應用

治療嬰幼兒肺炎45例,年齡6月至2歲居多。結果:痊愈(臨床癥、體片消失)42例,占92%;無效(雙肺少許哮雞音,體溫仍高,病情無緩解,改用它藥治療)3例,占8%。

39.馬英注射液

處方來源

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9,9(9):554

藥物組成

馬鞭草、蒲公英、黃芩等。

主治

大葉性肺炎。

制備方法

上藥制成針劑,每10ml含生藥12.5g。

用法用量

每日用量為150-200m1,按1:5-1:7濃度加至5%或10%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7-14日為1個療程。

臨床應用

治療大葉性肺炎66例,分為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26例。兩組均經(jīng)X線攝片證實為大葉性肺炎,中醫(yī)辨證為肺熱壅盛型。其中20-50歲者分別占57.5%和69.2%。對照組采用抗感染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治療組按上法使用馬英注射液。治療組治愈19例(癥狀、體征消失,體溫、周圍血細胞恢復正常,肺部X線檢查正常);有效19例(癥狀、體征消失,體溫、周圍血細胞恢復正常,肺部X線檢查大致正常);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治愈14例,有效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8% 。

40.麻腥霧化液

處方來源

中醫(yī)雜志1982,23(4):264

藥物組成

麻黃9g,丹參12g,葶藶子9g,魚腥草素20mg,吐溫800.4ml。

主治

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

上藥制成滅菌水溶液20ml,供霧化吸入。

臨床應用

治療呼吸道感染60例中,男33例,女27例,急性支氣管炎49例,支氣管肺炎7例,哮喘性支氣管炎2例,喉支氣管炎2例。療效標準:痊愈:體溫退至正常,咳嗽、氣喘、肺部啰音消失者;好轉:體溫未退,咳嗽、氣喘、肺部啰音比治療前減少一半以上者。無效:體溫未退,咳嗽、肺部啰音仍和治療前相似或減少不明顯者。結果:顯效50例(83.3%),好轉6例(10%),無效4例(6.7%)。

41.復方清肺湯

處方來源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2,18(2):27

藥物組成

金銀花30g,大青葉30g,魚腥草30g,生石膏(先煎)30g,茜草根30g,黃芩15g,赤芍15g,板藍根100g,白茅根100g,麻黃6g,桃仁6g,杏仁10g,川貝(沖)10g,郁金10g,生大黃10g,生甘草10g。

功效

清熱解毒,通腑瀉熱,宣開肺氣,清熱化痰,涼血止血,活絡止痛。

主治

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3次服,連服10劑。

臨床應用

夾江解放軍42中心醫(yī)院汪宗發(fā)等,觀察了復方清肺湯治療肺炎的臨床療效。服藥期間忌生冷、辛辣和油膩過多食物。療效標準:治愈:經(jīng)治療后癥狀體征消失,血象正常,胸部X線拍片肺部病變完全吸收。好轉:治療后癥狀體征消失,血象正常,胸部X線拍片肺部病變明顯吸收。顯效:治療后癥狀體征明顯減輕,血象偏高,胸部X線拍片肺部病變有所吸收。無效:治療后無變化者。結果:本組62例,治愈54例,顯效3例,好轉4例,無效l例,總有效率98.39%。

42.自擬中藥劑

處方來源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5; 7(3) : 100-101

藥物組成

山姜5g、松蘿與金蕎麥莖各8g,瓶蕨、夜交藤、菟絲子與阿利藤各10g,穿破石15g

主治

小兒木后肺炎

用法用量

加水煎服,早晚兩次服用

臨床應用

張圣軍觀察中藥復方制劑在臨床小兒術后肺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颊咴谥委?d后,臨床癥狀有了顯著緩解,咳嗽顯著減少,無喘憋與氣促情況,肺部濕羅音消失,則為顯效,患者治療5d后,臨床各項癥狀有所減輕,咳嗽減少,喘憋
與氣促情況也基本恢復,肺部固定濕羅音現(xiàn)象也基本消失,則為有效,若患者治療7d后,上述各項臨床癥狀與體征無明顯改善,或是有加重趨勢,則為無效。

43.穩(wěn)壓湯

處方來源

中醫(yī)急癥通訊1990,(3-4):20

藥物組成

人參15g,附子15g,黃芪50g,麥冬25g,炙甘草15g。

主治

感染性休克。

用法用量

日2劑水煎分4次服。

臨床應用

治療感染性休克55例中,男34例,女21例。大葉性肺炎合并休克者34例,細菌性痢疾合并休克21例,55例病人均未出現(xiàn)心腎衰竭等并發(fā)癥。結果:均獲滿意療效,除選用針對原發(fā)病的大劑量抗菌素外,病人服本方前皆使用間羥胺、多巴胺等藥物治療,但用藥后24-48小時內血壓不穩(wěn)定,稍減少藥量血壓便急速下降,服用穩(wěn)壓湯后,其中24小時內血壓穩(wěn)定,48小時內撤掉升壓藥者31例;48小時內血壓穩(wěn)定,72小時內撤掉升壓藥者24例。

44.銀黛合劑

處方來源

遼寧中醫(yī)雜志1992,(6):25

藥物組成

銀杏10g,青黛3g,地骨10g,皮蘇子10g,寒水石15g(打碎先煎)。

主治

小兒肺炎。

用法用量

水煎3次,取汁135ml,日3次,每服45ml。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370例中,男280例,女90例;年齡1-8歲340例,8-10歲30例;風邪閉肺型210例,痰熱閉肺型120例,正虛邪戀型40例。結果:治療1周后X線透視、血檢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為痊愈,共320例,占86.5%;胸透提示部分紋理增強,伴輕咳、少許痰鳴音為顯效,共30例,占8.1%;X線提示紋理增強,輕度咳喘或低熱為有效,共18例,占4.9%;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為無效,共2例,占0.5%;總有效率為99.5%。

45.升陽除濕防風湯

處方來源

脾胃論1249年

藥物組成

蒼術(泔浸)120g,防風6g,白術3g,白茯苓3g,芍藥3g。

主治

大便秘塞,或里急后重,數(shù)至固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或少有血者。

用法用量

以水350ml,加生姜、大棗煎至200ml,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臨床應用

腸炎菌痢應用防風15g,白術15g,白芍15g,蒼術10g,茯苓10g,1日1劑,水煎分3次服。治療急性肺炎43例,慢性腸炎9例,急性菌痢57例;男性54例,女55例,共109例。結果:急性腸炎43例,治愈41例;菌痢57例,治愈54例;慢性腸炎9例,治愈8例。

46.痰熱咳喘方

處方來源

陜西中醫(yī)1991,12(8):343

藥物組成

銀花5-10g,荊芥3-10g,薄荷3-10g,黃芩3-10g,陳皮3-10g,枳殼3-10g,桔梗3-10g,前胡3-10g,魚腥草5-20g,白茅根5-20g,甘草3-6g。

主治

小兒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2-4次服,10日為1療程。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180例,臨床癥見發(fā)熱、咳嗽、呼吸急促,咳痰,重則喉間痰鳴,鼻翼煽動。肺部聽診可聞及干濕性啰音或喘鳴音。胸透或拍片:兩肺可見點、片狀陰影。血常規(guī)WBC在10×10'/L以上,舌紅,苔黃或白,指紋紅或紫,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結果:治療10日內,癥狀完全消失,肺部聽診和胸透均正常者為痊愈,共148例;治療10日后,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者為顯效,共21例;治療10日后癥狀、體征部分消失為有效,共7例;治療10日后,癥狀和體征無變化者為無效,共4例;總有效率為97.8%。(注:'代表上標9)

47.射干麻黃湯

處方來源

吉林中醫(yī)藥2002,22(1):52

藥物組成

射干10g,紫菀10g,款冬花10g,麻黃10g,五味子10g,厚樸10g,半夏10g,杏仁10g,細辛5g,生姜5g,大棗5枚。

主治

慢性支氣管炎、小兒肺炎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臨床應用

1.慢性支氣管炎:用射干麻黃湯加味,用法:日1劑水煎服。5劑后咳嗽、氣急、痰鳴、心悸均明顯好轉,納增寐安,精神已振,脈滑,舌質稍紅,苔薄膩。守前法再服10劑,囑其避受外邪,適當鍛煉,平素常服金匱腎氣丸。隨訪半年,哮喘未見復發(fā)。2.小兒肺炎:用射干麻黃湯加味,藥物組成:射干5g,麻黃5g,生姜3g,五味子3g,細辛2g,紫菀6g,半夏6g,款冬花6g,紫蘇子5g,地龍5g,杏仁5g,大棗2枚。用法:日1劑水煎服。2劑后體溫正常,咳喘減輕,5劑咳喘停止,肺部體征消失。

48.抗炎6號注射液

處方來源

湖北中醫(yī)雜志1984,(5):14

藥物組成

金銀花、蒲公英、魚腥草、大青葉各等量。

主治

急性感染性疾病。

制備方法

水煎醇提制成濃度100%的注射液,分裝滅菌,檢查合格后備用。

用法用量

用時取抗炎6號注射液200ml,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稀釋靜脈滴注,每日1次,感染重者每日可用藥400ml,待急性感染控制后可減量靜脈推注。

臨床應用

本組治療急性感染性疾病282例中,男165例,女117例;年齡7個月至76歲。主要為急性細菌或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咽結合膜炎、無并發(fā)癥的急性膽系感染、胰腺炎、闌尾炎、急性泌尿系感染和其他感染。結果:用藥后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1-2日內改善(體溫下降I℃以上,白細胞數(shù)有所下降)或5(如扁桃體炎)-15日(如肺炎、急腹癥)消失,為顯效,共201例,占71.28%;見效較慢,用藥3日以上改善為有效,共41例,占14.54%;無效40例,占14.18%;總有效率為85.82%。

49.肺熱寧

處方來源

湖北中醫(yī)雜志1988,(4):38

藥物組成

麻黃8g,杏仁10g,大黃10g,石膏20g,黃芩6g,桑白皮10g,甘草5g。

主治

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小兒劑量酌減,病情重者每日2劑。

臨床應用

治療肺炎62例中,男38例,女24例,年齡6個月至40歲;病程3-12年;均有發(fā)熱(T38.6℃以上),咳嗽,喘促氣急,鼻翼煽動,痰稠而黃,口渴汗出,小便黃,大便不暢或秘結,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等癥,肺部有濕性啰音或干性啰音,白細胞及中性升高,X線示肺部有炎性陰影。結果:以熱退,咳喘止,肺部體征消失,白細胞及分類正常,胸透恢復正常為治愈,共43例;以熱退,咳喘減輕,肺部體征改善者為好轉,共1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7%。療程最短2日,最長8日。

50.清炎寧肺湯

處方來源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2,5(11):693

藥物組成

蚤休3-9g,大黃3-6g,石膏6-15g,麻黃3-6g,杏仁3-6g,瓜殼3-6g。

主治

小兒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頓服。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齡<6個月2例,6個月-2歲8例,2-4歲19例,4-6歲5例,6歲以上3例。結果:按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政司1988年頒布的《中醫(yī)內外婦兒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治愈33例;好轉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7%。

51.清熱解毒口服液

處方來源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8,(7):22

藥物組成

生石膏、金銀花、龍膽草、玄參、生地、山梔、紫地丁、黃芩、連翹、板藍根、知母、麥冬。

主治

發(fā)熱性疾病。

制備方法

經(jīng)煎煮、濃縮、醇提、轉水、過濾、灌封、消毒等加工精制而成。

用法用量

每次10ml,日3次口服。

臨床應用

治療發(fā)熱性疾病300例,男性162例,女性138例。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肺炎、扁桃體炎、結膜炎、外科感染及其它感冒發(fā)熱。結果:痊愈(服藥1-6日,體溫降至正常,癥狀、體征完全消失)195例;好轉(服藥1-6日,體溫接近正常,癥狀、體征基本好轉)75例;無效(服藥1-6日,體溫仍高于正常范圍,癥狀、體征無改善)30例,總有效率為90%。

52.退熱滴鼻劑

處方來源

中藥材1992,15(3):46

藥物組成

柴胡200g,防風200g,連翹20Og,人工牛黃6g,甘草200g,丙二醇20ml,吐溫-8020ml,尼泊金乙酯1.2g。

主治

嬰幼兒常見發(fā)熱。

制備方法

分別稱取處方量柴胡、連翹、防風,先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改良法提取揮發(fā)油,放置備用。將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和藥液加入甘草煎煮2次,煎液合并,過濾,濾液濃縮至一定體積,加入乙醇沉淀,使含醇達60%,靜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一定體積,處置備用。取人工牛黃,加95%乙醇,加抗氧劑回流提取近無色,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一定體積,放置備用。取揮發(fā)油、人工牛黃提取物、煎煮濃縮液、吐溫-80、丙二醇及尼泊金乙酯,混合均勻,加蒸餾水稀釋至400ml,灌裝5ml/支,封口,即成。

用法用量

每隔5分鐘兩側鼻孔交替各滴1次,每次2-3滴,熱退后停藥。

臨床應用

本組嬰幼兒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急性扁桃腺炎等引起的發(fā)熱共163例。滴鼻后,于1、1.5、2小時各測體溫1次。結果:以滴鼻后2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為顯效,共71例;2小時體溫下降≥0.5℃,但末至正常為有效,共有79例;滴鼻后體溫下降<0.5℃為無效,有13例??傆行蕿?2.03%。

53.清肺寧湯

處方來源

江西中醫(yī)藥2002,33(2):11

藥物組成

魚腥草8g,黃芩5g,桃仁6g,杏仁6g,丹參6g,桑白皮6g,浙貝母6g,桔梗3g,地龍5g,車前子5g,生甘草3g。

功效

清瀉肺熱,活血通絡,止咳化痰。

主治

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3次服,6個月-2歲患兒藥量減半,分次服完。

臨床應用

嘉興市中醫(yī)院毛三寶,觀察清肺寧湯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療效標準:治愈:癥狀消失,肺部羅音消失,肺部X光檢查炎性陰影消失。好轉:癥狀消失,肺部羅音減少,肺部X光檢查炎性陰影無消失。結果:本組158例,治愈142例,好轉12例,無效4例;體征消失時間7-10日。

54.加味升麻葛根湯

處方來源

吉林中醫(yī)1989,(3):17

藥物組成

升麻、葛根、赤芍、杏仁、前胡、桔梗、桑白皮、紫蘇、甘草。

主治

小兒病毒性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3次服。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82中,男34例,女48例;年齡1歲以內至12歲。結果:癥狀和肺部啰音消失,肺部陰影消失者為治愈,共42例,占51.2%;癥狀基本消失,偶聞肺部啰音,肺部陰影開始明顯消失者為顯效,共26例,占31.7%;治療1周以上,癥狀無改善或伴并發(fā)癥者為無效,共14例,占17.1%。平均治療時間為9.6日。

55.葦莖陷胸湯

處方來源

浙江中醫(yī)雜志2002,37(2):56

藥物組成

葦莖30g,苡仁30g,冬瓜仁30g,魚腥草30g,桃仁15g,法半夏15g,栝樓仁24g,黃連10g,黃芩12g,白芥子20g,北細辛6g。

功效

清熱化痰,寬胸通絡。

主治

間質性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5日為1療程。

臨床應用

夾江縣中醫(yī)院江瑞云,觀察了葦莖陷胸湯治療間質性肺炎的臨床療效。療效標準:痊愈:癥狀、體征全部消失,X線攝片正常。顯效:癥狀消失,體征好轉,X線攝片基本正常。有效:癥狀、體征好轉,X線攝片示彌漫性陰影減少。結果:本組32例,痊愈20例,顯效7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為100%。

56.竹葉石膏湯

處方來源

漢·《傷寒論》。

藥物組成

竹葉、石膏、半夏、麥門冬、人參、甘草、粳米。

功效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

傷寒、溫熱、暑病之后,余熱未清,氣陰兩虛。癥見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脈虛數(shù),舌紅苔少。主要用于治療頑固性高熱,口腔炎,川崎病,小兒厭食,支氣管擴張咯血、防治化療毒副反應、神經(jīng)衰弱等。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2-3次服。

用藥禁忌

陽虛寒甚者忌用。

臨床應用

1.麻疹并發(fā)肺炎:用本方加減:人參太子參,咳重加黃芩、枇杷葉、杏仁;午后發(fā)熱加銀柴胡、青蒿、丹皮、白薇;咽喉痛加元參、赤芍;氣虛自汗加生地、牡蠣等,治療麻疹并發(fā)肺炎15例。結果:全部治愈。服藥最短2日退熱,最長7日退熱,羅音平均6.8日消失,住院平均10日。
2.口瘡:用本方治療小兒口瘡120例,屬心脾積熱型者以本方去人參,加北沙參9g、大黃1.5g為基本方,兼風熱者加雙花、板藍根各9g,速翹6g;挾濕熱者加滑石、石斛、生地各9g;津液傷者加玄參、知母各6g,石斛9g。陰盛火旺型者以本方人參更為黨參,加生大黃1.5g,肉桂2g,細辛0.5g,牛膝3g。潰爛面以五倍青礬散(五倍子、青黛、豬膽礬各等份,研極細貯并備用)外搽。結果:3日獲愈者55例,4-7日獲愈者46例,8-15日獲愈者12例,15日以上獲愈者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9.17%。
3.流行性出血熱:應用本方為基本方,治療流行性出血熱32例,發(fā)熱期去黨參重用石膏;有衛(wèi)分者加銀花、連翹以清熱解毒;口渴加天花粉、生地、石斛以生津養(yǎng)陰。低血壓或多屬熱傷其陰,氣血欲脫,重用黨參或人參加五味子以益氣固脫;若出現(xiàn)肌膚斑疹舌紅絳,脈弦數(shù)加丹皮、赤芍、水牛角以涼血救陰。少尿期同邪熱深入營血,津傷液渴重用生石膏,加白茅根、元參、水牛角等以養(yǎng)陰涼血生津;若出現(xiàn)神昏譫語、煩躁等逆轉心包證候,可加清心開竅之品。多尿期屬氣陰兩傷,腎氣不固,統(tǒng)攝無權,制約失職,可加生山藥、五味子、益智仁、復盆子、菟絲子、桑螵蛸,以有陰生津、補腎益氣;若伴有腎陽虛者加肉桂、黑附片等。恢復期屬邪退正虛之侯,氣虛加黃芪,血虛加當歸、熟地等。無論氣虛還是血虛都可選用玉竹、黃精、生山藥等,又如丹皮、丹參等涼血、活血化瘀藥的早期應用,對于縮短病程,促使病情向痊愈發(fā)展有積極作用。結果:32例全部治愈,總有效率為100%,在3個月至1年內,對18例隨訪,未見復發(fā)。
4.術后發(fā)熱:用本方日1劑水煎服,服3-5次。治療術后發(fā)熱。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6-65歲;病程短則1周,長則3月。結果:服用本方1-6劑后,40例患者體溫降至37℃,逐步恢復正常。部分患者1月后才降至正常體溫,有7例患者體溫雖退,但有反復。

藥理作用

主要有解熱,抗菌,抗炎,祛痰,鎮(zhèn)咳等作用。
1.解熱:石膏、竹葉有解熱作用。
2.抗菌、抗炎:麥冬、黨參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甘草、人參有抗炎作用。
3.祛痰、鎮(zhèn)咳:半夏、甘草有祛痰、鎮(zhèn)咳作用。

57.蒙藥七雄丸

處方來源

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2,8(3):28

藥物組成

草烏芽、麝香、訶子、黑蕓香、銀朱、多葉棘豆、茜草。

主治

支原體肺炎

用法用量

成人每次3g,日2次,止咳、化痰蒙藥散劑做引子送服,兒童減量服用,

臨床應用

內蒙古呼盟人民醫(yī)院敖都,觀察了蒙藥七雄丸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用七雄丸,常與十八味消肺丸、十六味滿山紅散、沙參散、七味葡萄散等組方使用。結果:本組21例,治愈18例,好轉2例,無效1例,有效率95%。

58.芩英翹注射液

處方來源

中草藥1981,12(7):37

藥物組成

黃芩、蒲公英、連翹各等分。

主治

小兒肺炎。

制備方法

上藥制成注射液,每支5ml,相當于黃芩、蒲公英、連翹各2.5g。

用法用量

3歲以下每次5-10ml,4-10歲每次10-15ml,加入5%或10%葡萄糖液內靜滴,日1次;每次2ml,日肌注2次。

臨床應用

中藥治療小兒肺炎組55例,其中男27例,女28例;年齡最小者2個月,最大9歲;平均年齡2.8歲。對照組(用抗生素)54例,平均年齡1.9歲。結果:治療組治愈49例,好轉4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89.1%;對照組治愈52例,好轉2例。

59.葶藶大棗湯

處方來源

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1,(1):56

藥物組成

葶藶6g,大棗6g,黨參6g,麥冬6g,五味子6g,黃芩5g,地龍3g,魚腥草10g,甘草3g。

主治

小兒肺炎并發(fā)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

日1劑,加水煎至150-200ml,分4-6次服完。人參注射液(2ml/支),于8-10支中加入5-10%葡萄糖溶液100-1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至心衰糾正后停用。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并發(fā)心力衰竭74例患兒,觀察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齡2個月至3歲6個月,平均2歲7個月;病程1-15日,平均8日。對照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齡3個月至4歲,平均2歲11個月;病程1-12日,平均9日。結果:兩組住院天數(shù):觀察組5-15日(平均8日),對照組7-12日(平均10日),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差異不顯著;肺部啰音消失天數(shù):觀察組3-7日(平均4日),對照組5-9日(平均7日),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后,兩組療效差異非常顯著(P<0.001)。觀察組用毒K糾正心衰的次數(shù)分別為2-4次(平均3次),對照組3-8次,兩組療效差異非常顯著P<0.01)。
又用本方加減:葶藶子30-50g,大棗50枚,枳實30g。每日1劑,水煎,分3次內服。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28例50例次,其中心肌炎8例,風濕性心瓣膜病7例,肺心病13例;年齡最小3歲,最大85歲;男16例,女12例。所有患者除存在原發(fā)病特有的癥狀外,都有呼吸困難、咳嗽、下肢浮腫、肝臟腫大、肺底有啰音等典型癥狀,在治療過程中未用西藥,少數(shù)病例曾合用其它中藥。療效標準:顯效:心衰完全控制或心衰Ⅲ度轉為Ⅰ度;有效:心衰Ⅲ度轉為Ⅱ度或Ⅱ度轉為Ⅰ度;無效:末達到以上標準或加重。結果:服藥后48小時,顯效36例次,有效12例次,無效2例次,總有效率為96%。

60.兒咳清肺飲

處方來源

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1988,12(6):16

藥物組成

鮮蘆根90g,生石膏30g,車前子30g,凈杷葉30g,桔梗10g,生甘草10g,光杏仁10g,制天蟲10g,凈連翹10g,浙貝10g,陳皮各10g。

主治

小兒外感咳嗽。

制備方法

煎煮并濃縮至250ml(瓶)備用。

用法用量

日服3次,1-2歲每瓶服3-4日;3-4歲每瓶服2.5-3日;5-6歲每瓶服2-2.5日;7歲以上2日服完。3日為1療程,觀察1-3療程。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外感咳嗽500例,男273例,女227例,年齡6個月至12歲??人?日以內128例,l周以內205例,2周以上114例,1月以上53例。上感190例,急慢性支氣管炎280例,早期肺炎23例,百日咳7例。伴氣急98例,發(fā)熱(T38-40℃)83例,咽充血381例,扁桃體紅腫Ⅰ-Ⅲ度113例,肺部聞及干濕啰音或痰鳴音323例。結果:痊愈(癥狀和體征消失)340例,好轉(癥狀、體征好轉,半月內漸愈)121例,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39例。其中上感190例,痊愈164例,好轉23例,無效3例;支氣管炎280例,痊愈166例,好轉92例,無效22例;早期肺炎23例,痊愈8例,好轉4例;百日咳7例,痊愈2例,好轉2例;總有效率為92.2%。

61.加味二陳湯

處方來源

湖南中醫(yī)雜志1986,(4):45

藥物組成

茯苓、陳皮、法夏、厚樸、蘇子、葶藶、杏仁、甘草。

主治

小兒肺部感染。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少量多次分服。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部感染31例中,男15例,女16例;年齡1-8歲;病程2周至2個月;其中急性支氣管炎者10例,支氣管肺炎者21例。結果:咳嗽,咳痰以及肺部啰音消失,胸透正常,食欲增加為痊愈共31例。治療時間6-12日。

62.嘎木朱爾

處方來源

內蒙古中醫(yī)藥1992,11(3):33

藥物組成

寒水石、朱砂、石決明、麝香、雄黃、銀米、冰片等。

主治

小兒感染性口炎。

用法用量

用本品撒敷患兒口腔粘膜糜爛處,日3-4次。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感染性口炎156例中,男74例,女82例;年齡6個月至7歲;發(fā)病前有感冒病史58例,有消化不良病史86例,發(fā)病同時患有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的41例,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28例,肺炎3例。156例患兒均有發(fā)燒,體溫在37.9-39.1℃之間,均有程度不同的流涎。頸部淋巴結腫大及耳后淋巴結腫大的96例,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的129例。結果:全部治愈,時間最長的2例(1例貧血,1例肺炎)用了9日時間。
又以本方治療宮頸糜爛,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宮頸,用3%潔爾陰沖洗陰道,將嘎水珠爾粉劑均勻噴敷于宮頸糜爛面,日1次,10-15次為1療程。本組40例,均為已婚婦女,宮頸糜爛Ⅰ度9例,Ⅱ度26例,Ⅲ度5例;年齡21-60歲;病程1-3年。療效標準:治愈:宮頸全部恢復正常;顯效:宮頸糜爛面縮小,分泌物減少,臨床無自覺癥狀;好轉:糜爛面變淺,分泌物減少,臨床癥狀減輕。結果:Ⅰ度糜爛全部治愈;Ⅱ度糜爛26例中21例痊愈,5例顯效;Ⅲ度糜爛5例中4例好轉;1例無效;總有效率97.5%。

63.牛黃抱龍丸

處方來源

《中國藥典》(2000年版)。

藥物組成

牛黃8g,膽南星200g,天竺黃70g,茯苓100g,琥珀50g,麝香4g,全蝎30g,僵蠶(炒)60g,雄黃50g,朱砂30g。

功效

清熱鎮(zhèn)驚,祛風化痰。

主治

用于小兒風痰壅盛,高熱神昏,驚風抽搐。用于治療小兒肺炎,驚厥,中毒性痢疾,乙型流腦,高熱驚厥等。對流行性乙型腦炎及麻疹合并所致昏迷譫妄,煩躁不安,痰鳴抽搐等癥狀有較好療效。也可用于治療肺炎、中毒性痢疾、敗血癥以及上述疾病所致的高熱不退、驚厥抽搐等。

制備方法

除牛黃、麝香外,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粉;其余膽南星等6味粉碎成細粉;將牛黃、麝香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9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用法用量

每丸重1.5g,每次1丸,日1-2次口服;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用藥禁忌

忌辛辣食物(乳母同忌)。無實熱及慢驚風禁用。

藥理作用

主要有解熱,鎮(zhèn)靜,抗驚厥,抗病原微生物,抗炎等。
1.解熱:牛黃、麝香均有解熱作用。
2. 鎮(zhèn)靜:茯苓、琥珀、膽南星、牛黃、僵蠶、朱砂均有鎮(zhèn)靜作用。
3.抗驚厥:牛黃、膽南星、琥珀對驚厥都有明顯抑制作用。
4. 抗病原微生物:牛黃、麝香酊具有抑菌作用。
5.抗炎:牛黃、麝香均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

理化性質

本品為黃棕色至紅棕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略苦。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體壁碎片淡黃色至黃色,有網(wǎng)狀紋理及圓形毛窩,有時可見棕褐色剛毛。體壁碎片無色,表面有極細的菌絲體。不規(guī)則碎塊淡黃綠色或棕黃色,透明或半透明。不規(guī)則碎塊金黃色或橙黃色,有光澤。不規(guī)則細小顆粒暗棕紅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

64.小兒感冒沖劑

處方來源

《北京市藥品標準》(1983年)。

藥物組成

廣藿香、菊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地黃、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功效

清熱解表。

主治

小兒外感風熱所致發(fā)熱重,微惡風寒,頭痛,有汗或少汗,咽紅腫痛,口渴,舌尖紅,苔薄黃而干,脈浮數(shù)等。主要用于治療小兒感冒,流感,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等。

用法用量

沖劑:每袋12g,周歲以內每次6g,1-3歲每次6-12g,4-7歲每次12-18g,8-12歲每次24g,日2次口服??诜海好恐?0ml,1歲以下每次5ml,1-3歲每次5-10ml,4-7歲每次10-15ml,8-12歲每次20ml,日2次,搖勻服用。

用藥禁忌

風寒感冒及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

藥理作用

主要有抑菌,抗炎,解熱等作用。
1.抑菌:將小兒感冒沖劑、口服液分別以含生藥0.74g/ml、0.37g/ml及原液(含生藥3.7g/ml)做對不同臨床分離菌株(表面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沙雷氏菌、綠膿桿菌)的抑制試驗。結果本品兩種劑型對球菌及鏈球菌極度敏感(含生藥0.37g/ml對表面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的抑菌圈直徑:口服液為17.0±1.58,16.0±1.41,14.0±1.41;沖劑為:14.0±1.22,12.0±1.22,11.0±0.84mm),對桿菌中度敏感。
2.抗炎:(1)將小兒感冒沖劑、口服液(1.6g/ml)分別以0.6ml/只、0.3ml/只口服灌胃小鼠,每日一次,連續(xù)3日,末次給藥后腹腔注射肺炎克雷白桿菌懸液(6億個菌/ml) 0.5ml/只,觀察7日。動物死亡率:空白對照組為100%,小兒感冒沖劑、口服液(0.6ml/只)分別為70%、80%。(2)小鼠給藥情況同(1),末次給藥后腹腔注射金黃色葡萄球菌懸液(30億個菌/ml)0.5ml/只。觀察7日。動物死亡率:空白對照組為100%,小兒感冒沖劑、口服液(0.6ml/只)均為40%,小兒感冒沖劑、口服液(0.3ml/只)均為50%。結果表明,小兒感冒沖劑、口服液對腹腔注射肺炎克雷白桿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死亡均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3.解熱:將小兒感冒沖劑、口服液分別以6g生藥/kg、12g生藥/kg灌胃家兔,給藥后30分鐘自兔耳緣靜脈給予傷寒甲乙三聯(lián)菌苗0。5ml/kg,記錄給菌苗后1小時、2小時、3小時、4小時、5小時家兔體溫,并計算出各時間體溫與正常體溫的差值。結果表明,小兒感冒口服液及沖劑均有一定的降低三聯(lián)菌苗所致家兔體溫升高的作用,特別是在注射菌苗后2、3小時時,口服液的兩個劑量組,沖劑的高劑量組均可明顯地抑制家兔的體溫升高(3小時時差值分別為1.60±0.31℃,1.52±0.39℃,1.53±0.45℃),與空白對照組比有顯著性差異。

毒性試驗

小兒感冒口服液按臨床劑量的225倍給小鼠灌胃,觀察1周,未見任何不良反應。經(jīng)臨床驗證,無明顯不良反應。

65.桂枝湯

處方來源

漢·《傷寒論》。

藥物組成

桂枝、芍藥、甘草、生姜、大棗。

功效

解肌發(fā)表,調和營衛(wèi)。

主治

外感風寒;發(fā)熱惡風,頭痛項強,身痛有汗,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現(xiàn)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用法用量

湯劑:日1劑水煎分3次服。沖劑:每袋10g,每次1袋,日3次口服。合劑:每次20ml,日3次口服。

用藥禁忌

1.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鉤體病誤用,有致肺大出血的報道。 2. 溫病初起,發(fā)熱不惡寒,汗多煩渴或內有濕熱者禁用。 3.服后飲熱粥、蓋被取微汗,不可令大汗出。 4.外感風寒表實證不宜用。

臨床應用

1.偏癱:應用本方加味:桂枝12g,白芍15g,甘草10g,生姜10g,大棗7枚,紅花9g,防風9g。因汗出過多,營陰耗傷重者白芍可增至30-40g;瘀血較重者,可減白芍量加赤芍。氣息低微,精神萎靡,脈浮者加黃芪。治療偏癱24例,男性22例,女性2例;年齡最小11歲,最大78歲。療效標準:勞動力恢復,生活能自理者,為臨床治愈;癥狀明顯改善,偏廢肢體能扶杖活動,言語不清者能說簡單生活用語,為顯效;服藥后癥狀少有改善者為好轉。結果:服藥最少者14劑,最多者103劑,平均58劑。臨床治愈者15例,顯效6例,好轉3例。
2.老年性皮膚瘙癢癥:應用本方加味:桂枝10g,白芍10g,雞血藤30g,當歸10g,防風10g,炙甘草5g,大棗5枚,生姜3g。用水浸泡1日后,第1遍煎取250ml,分早晚2次服用。第2遍煎至2500ml于晚上服藥后,趁藥液溫熱擦洗患處15-25分鐘,日用1劑。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癥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齡均在55歲以上;反復發(fā)作3年以上者16例,2年左右8例,10-30日者7例。結果:痊愈(自覺癥狀完全消失,隨訪1年無復發(fā))19例;好轉(癥狀消失,有復發(fā)現(xiàn)象,應用本方治療仍有效)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3%。
3.頸椎?。簯帽痉郊游叮汗鹬?5g,白芍15g,葛根20g,伸筋草20g,丹參30g,炙甘草10g,生姜3g,大棗5枚。每日1劑,水煎,每天早、晚各服200-500ml,15日為1療程,一般連用2-10個療程。治療頸椎病301例;男195例,女106例;年齡35-80歲;病程15-180日。結果:痊愈(各種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258例;顯效(癥狀大部分消失,體征明顯改善,能堅持工作)24例;有效(癥狀和體征好轉)12例;無效(體征及癥狀無改變或加重)7例;總有效率為97.5%。

藥理作用

發(fā)汗解熱,抗炎鎮(zhèn)痛,抑制病毒,調節(jié)腸道和免疫功能,對呼吸和心肌血流亦有一定作用。
1.對體溫的調節(jié):桂技湯煎劑 5-1Og/kg灌胃,能降低正常大鼠肛溫,能降低酵母所致大鼠發(fā)熱;5g/kg腹腔注射可降低正常小鼠皮膚溫度,靜脈注射可降三聯(lián)菌苗所致的家兔發(fā)熱,有量效。時效相關。另一方面,以相同劑量的桂枝湯煎劑,灌胃對安痛定所致大鼠體溫降低有升溫作用。
以10g/kg桂枝湯煎劑灌胃,在發(fā)熱和體溫低下大鼠從體溫調節(jié)的基本過程,研究了它對體溫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機制。發(fā)現(xiàn)在發(fā)熱機體,桂枝湯可阻斷發(fā)熱激活物和白介素1、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內生致熱原的作用,降低前列腺素E2和環(huán)核苷酸cAMP等中樞發(fā)熱神經(jīng)介質在下丘腦中的含量及其作用,促進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熱神經(jīng)遞質5-羥色胺的降解滅活、抑制乙酰膽堿的作用,激活致冷神經(jīng)調質蛙皮素受體的活性,從而發(fā)揮其解熱作用。在低體溫機體,桂枝湯可提高前列腺素E2和cAMP等中樞發(fā)熱介質在下丘腦中的含量,阻斷發(fā)熱神經(jīng)遞質5-羥色胺的降解滅活,提高其在體溫調節(jié)中樞中的含量,據(jù)抗致冷神經(jīng)遞質去甲腎上腺素作用,抑制致冷神經(jīng)調質蛙皮素同其受體結合,拮抗蛙皮素、神經(jīng)降壓素的降溫作用,激活傳出神經(jīng)α-腎上腺素能受體,從而發(fā)揮其升體溫作用。
2. 對汗腺分泌的調節(jié):以3.5-10.0g/kg桂枝湯煎劑灌胃,能增加正常大鼠足跖部的汗腺分泌。以相同劑量給大鼠灌胃,既能抑制因安痛定所致的汗腺分泌亢進,也能拮抗阿托品引起的汗腺分泌減少。
3.抗炎:桂枝湯煎劑以8.75-35.0g/kg灌胃,能對抗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抑制角叉菜膠性足腫脹的形成和發(fā)展,有量效關系。15.0g/kg腹腔注射也能抑制小鼠甲醛性足腫脹。
4.鎮(zhèn)靜、鎮(zhèn)痛:桂技湯能顯著減少小鼠的自主活動,并可與巴比妥鈉協(xié)同,提高入睡率、延長睡眠時間,有鎮(zhèn)靜作用。桂枝湯給小鼠灌胃,能降低醋酸刺激腹膜所致的扭體發(fā)生數(shù);腹腔注射能提高小鼠對熱刺激的擬疼痛閾值,有鎮(zhèn)痛效果。
5.對胃腸功能的調節(jié):桂枝湯灌服能抑制大鼠醋酸性胃粘膜潰瘍的形成,使病理動物胃粘膜、肝組織中的琥珀酸脫氨酶、ATP酶、碳酸酐酶活性恢復接近正常。能對抗消炎痛所引起的胃H+,K+-ATP酶活性的抑制。腹腔注射桂枝湯煎劑,能抑制小鼠的唾液、淚液分泌,抑制蛙口腔粘膜的上皮纖毛運動。以8.75-35.......更多內容

毒性試驗

桂枝湯煎劑腹腔注射小鼠的 LD50為25.79g/kg,最小有毒劑量11.94g/kg。以桂枝湯20、40、80g/kg 灌胃大鼠,連續(xù)3個月,對動物一般情況、體重增長、血象、血液生化指標及病理組織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

66.穿琥寧注射液

處方來源

湘衛(wèi)藥標字(1987) 92號。

藥物組成

脫水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單甲鹽。

功效

清熱解毒,鎮(zhèn)驚。

主治

用于治療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乙型腦膜炎,嬰幼兒肺炎所引起的高燒、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等癥。

用法用量

注射液:濃度有1%,2.5%或5%,每支2ml。成人日300-400mg,小兒5-20mg/kg/日,均分2-4次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用藥禁忌

無實熱者慎用,不宜口服。

藥理作用

主要有抑菌,抗炎,解熱,降低抗壞血酸含量,鎮(zhèn)靜作用。
1.抑菌:采用瓊脂平板法觀察,穿琥寧注射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濃度為1/400,對白色葡萄球菌為  1/200。
2.解熱:對實驗性發(fā)熱的家兔腹腔注射穿琥寧100mg/kg.與生理水組對照比較,對細菌內毒素引起的家兔發(fā)熱有明顯解熱作用。
3.抗炎:對實驗性炎性大鼠腹腔注射穿琥寧125mg/kg,一日兩次,連續(xù)5日,能明顯抵抗炎性滲出,但對炎性增生則無明顯影響。
4.降低抗壞血酸含量:給幼齡大、小鼠分別腹腔注射穿琥寧125、250mg/kg,可使幼齡大、小鼠腎上腺明顯增生。一次注射250mg/kg穿琥寧后1小時,對大鼠腎上腺中抗壞血酸含量無明顯影響,兩天內連續(xù)3次注射本藥250mg/kg,則可使其含量下降。
5.鎮(zhèn)靜:對小鼠皮下注射穿琥寧250mg/kg后30分鐘,與戊巴比妥納有明顯協(xié)同作用,既能縮短小鼠入睡潛伏期,又能延長小鼠睡眠時間。

67.魚腥草注射液

處方來源

《江西省藥品標準》(1982年)。

藥物組成

魚腥草揮發(fā)油。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主治

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癰腫瘡毒。用于治療呼吸道炎癥、小兒肺炎、咯血、胸水、肺膿瘍、防止術后感染、慢性咽炎等咽喉疾病、角膜炎、結膜炎、慢性鼻炎、鼻竇炎、輸卵管炎性不孕、輸卵管不通、功能性腹瀉、癤腫、丘疹狀蕁麻疹和其他等。

用法用量

每次2ml,日2-3次肌肉注射。

用藥禁忌

忌辛辣、刺激、油膩飲食。

不良反應

臨床應用肌注時,少數(shù)病人有局部疼痛;陰道內給藥時,個別病例出現(xiàn)陰道充血。上述反應在停藥后均消失。臨床應用個別也有引起大皰性表皮松解萎縮型皮炎或藥疹、過敏性紫癜、過敏性休克乃至死亡。

臨床應用

1.非細菌性腹瀉:經(jīng)治療3日后復查,大便24例小時l-2次判為治愈24小時3次以上判為無效。隨機分為治療組108例,對照組53例。結果:治療組有效99例,占91.67%;無效9例,占8.33%;對照組有效2例,占3.77%;無效5l例,占96.23%。治療組與對照組間療效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咽喉疾?。簯敏~腥草注射液4ml結合復方當歸注射液2ml超聲。霧化吸入,一般日1次,重癥或急性期日2次,5次為一療程。治療咽喉疾病300例中,男182例,女118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6歲;病程日至20年;其中急性扁桃體炎48例,慢性扁桃體炎25例,急性咽炎80例,慢性咽炎102例,急性喉炎23例,慢性喉炎22例。結果: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局部檢查恢復正常)158例(52.6%);好轉(癥狀緩解,局部充血、水腫、增生等炎癥表現(xiàn)明顯改善)121例(4O.4%);無效21例(7%);總有效率93%。

藥理作用

主要有抗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過敏和平喘等作用。
1.抗菌:體外抑菌實驗表明,魚腥草素對卡他球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合成魚腥草素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及陰性細菌都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最低抑菌濃度為62.5-80μg/ml)、肺炎雙球菌、甲型鏈球菌、流感桿菌(最低抑菌濃度為1.25μg/ml)為敏感;卡他球菌、傷寒桿菌等次之;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及痢疾桿菌不甚敏感;對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孢子絲菌、曲菌、著色霉菌、紅色癬菌、疊瓦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鐵銹色小孢菌、鯊癬菌等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濃度為2mg/ml。魚腥草的乙醚提取物對結核桿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在普拜二氏培養(yǎng)基中,其最低抑菌濃度為1:32000,在血清中的最低抑菌濃度為1:2000,對于尾靜脈感染結核桿菌H37RV株之動物,能延長生存時間.降低死亡率,但肺部病變僅有輕度減輕。合成魚腥草素在普拜氏液體培養(yǎng)基上對結核桿菌H37RV株的最低抑菌濃度為16μg/ml。
魚腥草素及揮發(fā)油與甲氧芐氨嘧啶(TMP)配伍作用對比試驗結果表明,魚腥草素與TMP配伍有協(xié)同作用,抑菌作用顯著增強,魚腥草揮發(fā)油與TMP有拮抗作用,魚腥草揮發(fā)油能降低TMP的抑菌作用,但二者配伍能增強抗副傷寒及宋內氏痢疾桿菌的作用。
另有報道,魚腥草注射液在體外試驗中,對大腸桿菌、短小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藤黃八疊球菌等均無抗菌作用,在體內試驗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感染的小鼠,均無保護作用。
2.增強機體免疫功能:(1)魚腥草注射液可顯著提高大鼠外周血淋巴細胞α-醋酸萘酯酶陽性的淋巴細胞百分比和中性白細胞的吞噬率。(2)合成魚腥草素在治療慢性氣管炎患者時,能提高其全血白細胞對白色葡萄球菌等的吞噬能力,提高血和痰中溶菌酶的活力;家兔每日肌注合成魚腥草素8mg,連續(xù)3日,于第4、8日取血測定血清備解素水平,與給藥前相比均有明顯上升;慢性氣管炎患者口服合成魚腥草素90mg,日3次,連續(xù)7日后,其血中備解素水平也有上升趨勢,臨床觀察的20例中,血清備解素上升者13例,不變1例,下降6例。(3)合成魚腥草素合并紅管藥治療的......更多內容

毒性試驗

合成魚腥草素給小鼠灌服之LD50為1.6±0.081g/kg,小鼠每日靜脈注射75-90mg/kg,連續(xù)7日不致死,但于注射前期,部分小鼠有行動失調、痙攣等表現(xiàn),繼續(xù)注射,這些現(xiàn)象即消失,給體重17-20g的小鼠一次性尾靜脈注射1.5mg,觀察1周無死亡現(xiàn)象,大靜脈滴注38mg/kg或 47mg/kg,無異常,但劑量達61-64mg/kg時,可引起肺臟嚴重出血,犬每日口服80mg/kg及160mg/kg,連服30日,未見嚴重毒性反應,但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嘔吐及流涎。

68.新雪丹

處方來源

粵衛(wèi)藥準字(1993)第115083號。

藥物組成

磁石、石膏、滑石、寒水石、硝石、芒硝、梔子、竹葉卷心、升麻、穿心蓮、珍珠層粉、沉香、牛黃、冰片。

功效

清熱解毒,瀉火除煩,豁痰利咽。

主治

溫熱病所致的高熱煩躁,咽喉腫痛,咳嗽、胸痛等癥。主要用于治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肺炎等。

用法用量

顆粒劑(薄膜衣顆粒劑):每瓶1.5g,成人每次1瓶,日3次口服;兒童5歲以上每次1/2瓶,5歲以下每次1/3瓶,均日3次口服;片劑:每片0.2g,成人每次4片,日3次口服,兒童酌減。

藥理作用

主要有抗炎、抑菌、解熱等作用。
1.抗炎:60只小鼠隨機分成6組。實驗時各組分別灌胃給予下述藥物:新雪丹Ⅰ、Ⅱ組為2.48g/kg及12.4g/kg;喉疾靈組0.70g/kg;清熱消炎寧組1.05g/kg;阿司匹林組0.10g/kg,空白對照組灌以0.5%羧甲基纖維素。各組給藥容積均為0.3ml/10g。各組動物于給藥后1小時把二甲苯0.03ml滴于小鼠右耳,左耳對照。用直徑8mm的打孔器分別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圓耳片,稱重,左右耳片重差為腫脹程度。結果顯示依次各組鼠耳腫脹程度(mg)及抑制率(%)分別為13.8±1.8(21.6)、12.5±2.0(29.0)、13.3±2.5(24.4)、12.0±2.4(31.8)、11.0±2.3(37.5),空白對照組為17.6±1.6(0)(括號內數(shù)值為抑制率),證明新雪丹對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性腫脹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并隨著劑量增大而增強;喉疾靈與清熱消炎寧對腫脹的抑制作用與新雪丹相似;阿司匹林對腫脹的抑制作用稍優(yōu)于上述各藥,并與新雪丹2.48g/kg組和喉疾靈0.70g/kg組有顯著差異。
2,抑菌:采用試管法。從1:2.5開始用肉膏湯作對倍稀釋至1:320,共8個稀釋度,每管總量lml,加熱滅菌。各個稀釋度分別加入1:1000的試驗菌液0.1ml,18-48小時觀察結果,顯示新雪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價分別為:1:20、1:5、1:10、1:20、1:10、1:20、1:2.5、1:2.5、1:2.5,提示新雪丹對呼吸道常見的病原菌和條件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的作用較強。
3,解熱:(1)給30只白兔,從耳靜脈注射傷寒、到傷寒甲、乙三聯(lián)菌茵(0.8ml/kg)。1小時后,按兔體溫升高的程度,均分5組,各組分別灌胃給予下述藥物:新雪丹 Ⅰ、Ⅱ組分別為0.62及3.10g/kg,清熱消炎寧組0.26g/kg,阿司匹林組0.15g/kg,空白對照組以0.5%羧甲基纖維素灌胃,給藥容積均為0.5ml/kg,給藥后0.5、1、2、4、6小時各體溫每次,以注射菌苗后家兔體溫升高值作圖,結果表明:對照組家兔在注射菌苗1小時體溫明顯升高,2小時達高峰,然后逐漸下降,7小時(即給羧甲基纖維素6小時)基本降至正常體溫。新雪丹0.62g/kg對家兔有一定解熱作用,體溫上升最大值低于對照組,退熱快,給藥后4小時體溫已基本降至正常水平。新雪丹3.10g/kg組、阿司匹林0.15g/kg組以及清熱消炎寧0.05g/kg組均有明顯的退熱作用(三組無明顯差異),但新雪丹解熱更快,2小時后降至正常體溫,而阿司匹林組及清熱消炎寧組于給藥后4小時及6小時體溫降至正?;蚪咏?。(2)給50只大鼠從頸背部皮下注入10%啤酒酵母混懸液10ml/kg(用0.5%羧甲基纖維素配制),6小時后,按各鼠體溫升高的程度均分5組,各組分別以下述藥物灌胃:新雪丹Ⅰ、Ⅱ組分別以1.24g/kg及6.20g/kg,清熱消炎寧0.53g/kg,阿司匹林0.15g/kg,空白對照組灌以0.5%羧甲基纖維素,給藥容量均為0.4ml/kg,給藥后0.5、1.0、2.0、4.0、6.0小時各測體溫每次.以注酵母后大鼠體溫升高值作圖,結果表明:對照組在注酵母后6小時體溫明顯升高,7.5小時(即給羧甲基纖維素1.5小時)體溫升至最高值,其后體溫漸降,但給羧甲基纖維素后6小時,退熱幅度僅為最高升溫值的35.7%,新雪丹1.24g/kg有明顯退熱作用,最高升溫值顯著低于對照組,給藥6小時后退熱幅度為最高溫值的63.6%,新雪丹6.20g/kg的解熱作用更明顯,給藥6小時后,體溫基本恢復正常,阿司匹林0.15g/kg的退熱作用與新雪丹6.20g/kg相似,但退熱速度快,給藥2小時后體溫降至正常,清熱消炎寧對大鼠無明顯退熱作用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
4.抑制肉芽生長:新雪丹對棉球刺激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腫生長,有劑量依賴性抑制作用。

毒性試驗

小鼠灌胃的LD50為36.222g生藥/kg。

69.強力咳喘舒口服液

藥物組成

熊膽粉(人工引流制品)、川貝母等。

功效

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痰熱咳嗽,痰盛氣促,心胸郁悶及咳痰不爽。主要用于治療細菌或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喘憋性肺炎。

用法用量

每支10ml,每次10ml,日2-3次口服。不宜用溫開水送服。

藥理作用

主要有祛痰,鎮(zhèn)咳,平喘等作用。
1.祛痰;強力咳喘舒口服液高。低兩種劑量對小鼠灌胃給藥,可使小鼠支氣管酚紅排出量比空白對照組增加1倍和0.55倍。表明本品具有明顯的祛痰作用。
2.鎮(zhèn)咳:用氨水噴霧法測定引起半數(shù)小鼠咳嗽的噴霧時間(EDT50),與空白對照組的EDT50比較計算R值.強力咳喘舒口服液高、低兩種劑量對小鼠灌胃給藥后,R值分別為152.5%和142.7%,表明本品具有顯著的鎮(zhèn)咳作用。
3.平喘:強力咳喘舒口服液對豚鼠灌胃給藥,能明顯延長因噴霧組胺所致的哮喘發(fā)作的潛伏期,分別為空白對照組的2.4倍和2.3倍。表明本品具有顯著的平喘作用。

毒性試驗

急性毒性:小鼠1次灌胃本品25ml/kg,或者連續(xù)給藥3日的累積劑量達90ml/kg,在給藥期間和給藥后7日內均未見明顯毒性反應,動物無一死亡。

70.牛黃蛇膽川貝液

處方來源

(88)衛(wèi)藥準字Z-16號。

藥物組成

人工牛黃、蛇膽汁、川貝母等。

功效

清熱化痰,止咳。

主治

熱疾咳嗽,燥痰咳嗽。適用于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小兒肺炎的熱痰咳嗽。

用法用量

每支10ml,每次1支,日3次口服,小兒酌減。

用藥禁忌

寒痰、濕痰不宜用。

臨床應用

觀察上呼吸道感染257例,總有效率為95.42%,顯效率為78.43%,藥效學和毒性試驗表明,本品有較好的鎮(zhèn)咳祛痰作用。

藥理作用

主要有抑菌抗炎,鎮(zhèn)咳,祛痰等作用。
1. 抑菌抗炎。采用傾注平板法試驗,牛黃蛇膽川貝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八疊球菌、溶血鏈球菌、卡他球菌等革蘭氏陰性球菌均有不等的抑制作用。但對革蘭氏陽性菌抑制作用較差,牛黃蛇膽川貝散的抑菌作用次于口服液。
2.鎮(zhèn)咳祛痰。用小鼠氨水引咳法,以25ml/kg劑量的牛黃蛇膽川貝液給小鼠灌胃。R值在130%以上,具有鎮(zhèn)咳作用。小鼠酚紅排泄法還證明有祛痰作用,同時用牛黃蛇膽川貝散對照,也顯示了一定的鎮(zhèn)咳祛痰作用。

毒性試驗

以50ml/kg劑量小鼠灌胃給藥,相當于成人1次給藥量的250倍,小鼠活潑健康。問時又將本品濃縮三倍,按29ml/kg的劑量灌胃給藥,相當于成人1次給藥量478.5倍,觀察72小時未見死亡。

71.五虎湯

處方來源

仁齋直指1264年

藥物組成

麻黃2.1g,杏仁(去皮、尖)3g,甘草1.2g,細茶(炒)2.4g,白石膏4.5g。

主治

風熱塞肺,身熱,咳喘痰多者。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

1.小兒肺炎:中西醫(yī)結合組99例中痊愈94例,進步5例;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100例,痊愈64例,進步25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89%。兩組比較,P<0.O1 。
2.小兒哮喘:應用本方加味:麻黃4-12g,杏仁5-10g,甘草3g,石膏10-20g,細茶葉3-5g,金銀花、全瓜蔞各10-20g,地龍5-15g。痰壅阻塞加膽南星、枳實;喘咳煩躁加五味子;唇舌指尖青紫加丹參;便秘加大黃。治療小兒實證哮喘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最小5個月,最大5歲;病程3日60例,5日28例,6-7日12例。結果:全部獲得治愈,服藥最少3劑,最多7劑。經(jīng)追訪1-2年無1例復發(fā)。

72.退熱消炎沖劑

處方來源

中藥材1992,15(9):45

藥物組成

地丁草100g,大青葉100g,魚腥草100g,鴨跖草100g,貫眾100g。

主治

呼吸道感染。

制備方法

取魚腥草、大青葉加水蒸餾,收集揮發(fā)性成分備用,殘渣與其它藥物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為藥量4倍,浸泡2小時,煎煮沸后小火約1小時,濾取藥液;再加水約為藥量3倍,再煎煮,沸后小火約30分鐘,濾取藥液。合并2次藥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狀(約含水30%),稍冷,加2倍量95%乙醇,攪動,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稠膏,取稠膏加糖粉、糊精。稠膏與糊精及糖粉的比例為1:1:3,混合均勻,過12目篩制成濕顆粒,60℃以下烘干,整粒。再將已提取的揮發(fā)性成分用噴霧法噴灑至顆粒上,密閉6小時,分裝,即得。處方劑量可制成沖劑20小袋,每小袋18g。

用法用量

日2次,每次服1小袋。

臨床應用

隨機選取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其中上感發(fā)熱39例,支氣管炎18例,肺炎3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最大62歲,最小19歲。服藥每日2次,每次1小袋。病情重、熱度高者可加倍服藥。一般持續(xù)服藥7日,詳細觀察,并作白細胞分類和X線胸片檢查,并停服其它清熱藥物和抗生素。結果:凡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好轉或消失,體溫正常,各項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分、X線胸片)也有相應好轉者為顯效,共39例,占65%;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有好轉,體溫明顯下降,但未痊愈,各項實驗室檢查也有所好轉為有效.共18例,占30%;服藥7日內自覺癥狀無任何好轉,體溫不下降,甚至出現(xiàn)體溫再升高者為無效,共3例,占5%;總有效率達95%。

73.清熱解毒方

處方來源

中醫(yī)急癥通訊1986,(15):1

藥物組成

大青葉15g,麥穗癀15g,魚腥草15g,銀翹15g,黃芩9g,生甘草3g。

主治

外感高熱證。

用法用量

日2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

治療外感高熱證60例,上感23例,急性支氣管炎8例,肺炎8例,流感6例,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8例,腸傷寒4例,急性菌痢、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深部淋巴管炎各1例。結果:治愈49例,好轉5例,無效6例。用藥后4-8小時開始降溫者23例,12-24小時開始降溫者26例,49例于3日內體溫恢復正常。平均開始降溫時間為16.4小時;降至正常平均時間約50.8小時。54例有效患者癥狀、體征及化驗指標隨體溫下降而轉陰或改善。

74.丹參注射液

處方來源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11(3):230-231

主治

支氣管肺炎

臨床應用

啟東市人民醫(yī)院郁冬梅,觀察了丹參注射液佐治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隨機分為兩組,均用抗菌、抗病毒、止咳、化痰等對癥治療。本組并用丹參注射液0.3-0.5ml/kg/日,加5%葡萄糖液50-100ml靜滴,維持1-2小時,5-7日為1療程。療效標準:顯效:主要癥狀、體征在3日內消失。有效:主要癥狀、體征在5日內消失。好轉:主要癥狀、體征在7日內消失。無效:主要癥狀、體征在8日以上消失。結果:本組260例,顯效98例,有效125例,好轉3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97.31%;對照組250例,顯效77例,有效86例,好轉62例,無效25例,總有效率90.0%。本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

75.抗感染合劑

處方來源

陜西中醫(yī)1991,12(12):540

藥物組成

大黃1g,黃芪1g,心痛定0.5g,維生素K1g,糖適量。

主治

小兒重癥肺炎。

制備方法

加水煎至1000ml。

用法用量

每次口服量l-2ml/kg,每日3-4次。不能口服者用同樣劑量將藥液加溫至37℃左右,作保留灌腸。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重癥肺炎120例,其中治療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齡1.6歲。對照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齡l.7歲。對照組除不用抗感染合劑外,其它療法同治療組。2組均有心衰、呼衰、休克等并發(fā)癥,中醫(yī)辨證為氣分證和營分證。療效標準:癥狀、體征消失,體溫、周圍血細胞恢復正常為痊愈;以上其中1項未恢復者為好轉;癥狀、體征不減輕,周圍血細胞、體溫末正?;蛩劳鰹闊o效。結果:治療組60例,治愈58例,好轉1例;無效1例,有效率98.3%;對照組60例,治愈46例,好轉1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兩組存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76.清肺活血湯

處方來源

遼寧中醫(yī)雜志1993,(9):33

藥物組成

魚腥草6g,酒黃芩5g,光桃仁3g,紫丹參5g光杏仁4g,桑白皮6g,浙貝母5g,桔梗3g,廣地龍4g,葶藶子3g,白芥子3g,萊菔子3g。

主治

小兒肺炎。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3次服。6個月至2歲內患兒藥量減半,分次服完。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肺炎102例中,男58例,女44例;1歲以內16例,1-3歲69例,3-7歲14例,7歲以上3例;病程最短7日,最長20日。結果:癥狀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肺部X線檢查炎性陰影消失為治愈,共92例,占90.1%;癥狀基本消失,肺部啰音稍聞及,肺部X線檢查炎性陰影消失為有效,共8例,占7.84%;癥狀未消失,肺部啰音未消失,肺部X線檢查炎性陰影未消失為無效,共2例,占1.96%;總有效率為98.03%。體征消失時間大多為7-10日。

77.十棗湯

處方來源

漢·《傷寒論》。《浙江省藥品標準》(1983年)。

藥物組成

芫花、甘遂、大戟、大棗。

功效

攻逐水飲。

主治

水飲停滯所致的懸飲,脅下硬滿,喘逆氣急,咳唾引痛;胸背掣痛不得息,脈沉弦或一身悉腫,下身為最,腹脹喘滿,二便不利的實水證。用于治療各種滲出性胸膜炎,肝病腹水和心、腎病水腫等。

用法用量

散劑:芫花、甘遂、大戟三味等份為末,或裝入膠囊,體質強壯者服3-4.5g左右,體質羸弱者服0.6-1.5g左右,宜早晨空腹服,日服1次,以大棗十枚煎湯送下。丸劑:每次1丸,溫開水送或米湯送下。得快下利后,以米粥自養(yǎng)。

用藥禁忌

本藥為攻逐水飲峻劑。如服后雖瀉不爽,水飲未盡患者,次日漸加再服,總以快利為度。體虛邪實者,當與補氣劑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補或先補后攻。勿與甘草同服,孕婦忌用。

不良反應

臨床常有惡心,胃腸不適感。本藥經(jīng)醋制毒性降低。

臨床應用

1.結核性胸膜炎:用芫花、甘遂、大戟各等份,研為細末備用,另用肥大棗15枚煎汁3000ml備用,于清晨空腹先服棗湯150ml,5分鐘后將配制的藥末4g用剩余棗湯送服。治療本病28例結合西藥抗結核。結果:胸水24小時內吸收者13例,48小時內吸收者9例,72小時以上吸收者6例。
2.小兒肺炎:用大戟、芫花、甘遂各等量。劑量按病兒年齡及身體狀況定。0.5-2g上藥用醋煮沸后晾干,研成細粉(分別包裝為0.5g、0.75g、1g、2g,置干燥處備用)。服用方法;每日服1次,用大棗10枚煎湯約50ml,將藥粉用棗湯沖服送下。如服后吐藥者,可將上藥再重復1次。治療小兒肺炎45例,患兒均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并經(jīng)胸部X線透視或攝片證實,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齡4個月至11歲。結果:除1例入院時已垂危而死亡外,其余44例全部治愈。

藥理作用

本藥有瀉下,利尿作用。芫花、甘遂、大戟有致瀉作用。大戟、芫花有利尿作用。

78.雙青煎劑

處方來源

遼寧中醫(yī)雜志1986,(4):33

藥物組成

四季青30g,大青葉30g,金銀花15g,連翹15g,野喬麥根30g,荊芥9g,防風9g,桔梗9g,杏仁9g。

主治

肺炎。

用法用量

日1-2劑水煎分4次服。

臨床應用

治療肺炎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最大77歲,最小14歲;發(fā)病時間(以發(fā)熱為主)最長10日,最短1日;有發(fā)熱者26例,體溫在38℃以下者4例,38.1-38.9℃者9例,39-39,9℃者11例,40℃以上者2例;血檢白細胞1萬以上或中性80%以上者25例,2萬以上者5例。結果:用藥后3日以內退熱,癥狀改善,15日內X線顯示炎癥吸收,共22例,占76%;3日以上退熱,15日以上X線顯示炎癥吸收及加用西藥,共8例,占24%。

79.病毒感染退熱劑

處方來源

中級醫(yī)刊1991,26(9):61.

藥物組成

柴胡15g,生石膏30g,葛根30g,青蒿30g,野菊花12g,銀花12g,連翹12g,蘆根30g,貫眾12g,虎杖30g,板藍根30g,魚腥草20g,敗醬草20g,大青葉20g,知母12g。

主治

病毒感染性發(fā)熱。

用法用量

日1劑水煎分4次服。兒童酌減。

臨床應用

治療病毒感染性發(fā)熱106例,男67例,女39例;平均19.1日;其中幼兒、兒童占40%。診斷:①以發(fā)熱為主;②無明顯體征,一般僅有咽充血,少數(shù)可有扁桃體腫大、淺表淋巴結腫大、皮疹或X線胸片提示間質性肺炎改變;③白細胞總數(shù)正常,偏低或偏高;④排除細菌(包括結核桿菌)、螺旋體、寄生蟲等感染。療效判定:治愈:服藥后2日內體溫降至正常無反復,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顯效:服藥后體溫降至38℃以下,3-4日降至正常,癥狀、體征明顯減輕;無效:4日以上體溫未降,癥狀、體征未減。結果:治愈62例(58.5%);顯效37例(34.9%);無效7例(6.6%);總有效率為93.4%。

80.羚貝七寶散

處方來源

遼寧中醫(yī)雜志1992,(4):31

藥物組成

羚羊粉10g,貝母30g,生石膏50g,冰片10g,合成牛黃10g,珍珠母5g,膽南星20g。

主治

小兒發(fā)熱。

制備方法

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85年版《藥材炮制通則》之炮制方法制成散劑,裝入膠囊內,每粒0.25g。

用法用量

1歲以下酌減,2-4歲0.25g/次,5-7歲0.5g/次,8小時1次,3日為1個療程。

臨床應用

治療小兒發(fā)熱200例,男106例,女94例;年齡1歲以下7例,2-4歲67例,5-7歲126例;其中外感發(fā)熱咳嗽162例,肺炎發(fā)熱23例,高熱驚癇15例,熱度在38-40℃之間。結果:外感發(fā)熱咳嗽以熱退、咳嗽多痰、口渴咽痛等癥狀完全消失為治愈,共168例;有續(xù)發(fā)感染者以熱退咳嗽減,煩躁口渴消失,必須配合用抗生素才能治愈為癥狀減輕,共26例;熱雖退,咳喘甚不減為無效,共6例;經(jīng)1個療程治療,治愈率為84%。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祛痰類中成藥
『涌吐劑』三圣散
山西發(fā)布新冠肺炎中醫(yī)藥防治方案,防治、診療皆有藥方
什么化痰的藥最有效?
收藏 | 國家非處方藥目錄收載的14種小兒感冒中成藥
10疾病最怕的10種中成藥“處方”,好用又便宜!收藏起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