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梁畫家荊浩,字浩然,沁水(今河南濟源)人。他博通經(jīng)史,擅長山水,兼繪佛像。由于社會動亂不安,隱居太行山洪谷,自號洪谷子。在藝術(shù)上他非常堅信“師造化”的傳統(tǒng),曾攜筆面對山中古松寫生,畫了數(shù)萬張畫稿,因此不僅能畫出松樹的形態(tài),而且能表現(xiàn)出松樹的氣質(zhì)。他批評唐代畫家吳道子畫山水“有筆無墨”(有筆法,缺乏墨韻),另一個唐代畫家項容畫山水是“有墨無筆”(有墨彩,缺少筆法)。并自稱畫山水兼取二家之長,形成筆墨并重的畫格。據(jù)記載,他善于表現(xiàn)“云中山頂”,而且畫出山峰有“四面俱厚”的體積感。他的畫總的來說,是氣勢雄偉。今存《匡廬圖》相傳是他的作品。
另外,他總結(jié)唐代山水畫的成就并結(jié)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寫出《筆法記》一文。文中提出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六條要求,即“六要”——氣、韻、思、景、筆、墨。強調(diào)繪畫不僅要“似”,但更須求“真”?!罢妗笔恰皻赓|(zhì)俱盛”。文中還提出用筆“四勢”,即筋、肉、骨、氣。以及品評繪畫四條準則:神、妙、奇、巧?!豆P法記》一文,不僅對后代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而且為我國山水畫理論的構(gòu)建,奠定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
《匡廬圖》絹本、水墨畫,縱185.8厘米、橫106.8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匡廬圖》是一幅表現(xiàn)中國北方山川壯麗景色的全景畫。清代鑒賞家孫承澤在《庚子銷夏記》卷三中描述此圖:“中挺一峰,秀拔欲動,而高峰之右,群峰簇擁,如芙蓉初綻,飛瀑一線,扶搖而落。亭屋、橋梁、林木,曲曲掩影,”其間還有村民趕驢,舟子撐渡等人物活動。
倘若,欣賞從畫面右下角開始;首先見到高松屹立于山崗。接著視線離開山崗、穿過樹叢,來到水邊,只見有一人撐船向?qū)Π恶Y去。遠處是磐石兀立,岸邊有一條小路,把觀者視線引向樹林中的一座莊園建筑(室內(nèi)有兩人對酌)。這一場景,作者采用“平遠”構(gòu)圖。所謂“平遠”,宋人解釋就是指“由近山而望遠山”。接著,畫家采用“高遠”構(gòu)圖。所謂“高遠”,就是指“自山下而仰山顛” (見《林泉高致》)。畫面中部,從山腳而上,是嶙峋的山巒,曲折的山間小路。還有小橋溪澗、林木屋舍。畫面上部,數(shù)峰重疊,在煙云霧氣中主峰高高聳立。山勢險峻,氣魄雄偉,具有一種振人心弦的崇高感。左邊山間有一線飛瀑從高而落,湍急的溪流,使上下峰巒與水面連為一體。瀑布、溪流在畫上起到如線串珠的作用,增添了無窮的生機。畫面右邊是平靜空闊的水面,又與左邊崇山峻嶺形成虛實對比,既襯托出山勢雄偉,又加強了畫面的縱深感。畫上山石峰巒以及樹木的主次、高低、前后的組合,具有一種節(jié)奏感,使境界更加幽深玄妙。同時畫家在畫面適當?shù)牡胤?,精細地畫出房屋、橋梁,及人物活動,表現(xiàn)出生活與自然的和諧,這正是生于亂世中,畫家渴望隱逸生活的思想反映。
《匡廬圖》不僅是由造型和構(gòu)圖,塑造出山川雄偉的氣勢,而且筆墨也起到重要作用,剛勁的筆法,加強了形象的力感。山石的外形畫家勾勒用筆挺撥剛勁,再加上短條子的皴法(類似一種長形“點子皴”,有人說是“小披麻皴”。),表現(xiàn)出石體的堅硬和山峰的峻峭。同時畫家采用皴染結(jié)合的方法,皴后再染,加強了山石的體積感和畫面的整體感。并用濃淡墨點出遠林,淡墨洪染遠山,顯示出作者“筆墨并重”的藝術(shù)特色。
《匡廬圖》原畫無款。上有“荊浩真跡神品”六字,相傳是南宋高宗的筆跡。左上有元代韓嶼和柯九思的題詩。其中元代鑒賞家柯九思題詩是:“嵐?jié)n晴熏滴翠濃,蒼松絕壁影重重,瀑流飛下三千尺,寫出廬山五老峰?!鼻皟删涿枥L畫上的景象。后兩句則是鑒賞家的聯(lián)想,從畫上瀑布,想起唐代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又從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詩》,而認為這幅畫是描繪的廬山五老峰。實質(zhì)是贊美畫家高度的藝術(shù)水平。清代孫承澤在其《庚子銷夏記》中,根據(jù)此詩把這幅山水畫,定名為《匡廬圖》。其實史無記載荊浩到過廬山,而且也無法證明畫的是廬山。然而現(xiàn)在有些鑒賞文章,卻一本正經(jīng)地把它當作“廬山五老峰”的實景來介紹,未免是郢書燕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