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昌到井岡山快到下午。這幾天井岡山的天氣是上午晴天下午雨。走到茨坪看革命烈士陵園的時候,天公哭英烈,大雨瓢潑。只好趕緊進到紀念堂,聽小彭導給介紹那些在井岡山戰(zhàn)斗過的先烈。小彭導說,陵園還有雕塑園,還有碑林雨大就不去了。天漸晚,悻悻歸,心不甘。好在住的地方離烈士陵園不算遠,五點鐘爬起來,拿著相機啥的趕到陵園。初升的太陽把陵園照的雪亮,頭一天沒看清的紀念碑在茨坪北山上閃閃放光。陵園大門沒開,設法鉆了進去,沿著紀念堂邊上的石階爬了上去,直奔雕塑園。
雕塑園內共安放了19尊井岡山斗爭時期井岡山前委、軍委、特委三部分主要領導人和當時著名人物的雕像,分別采用青銅,漢白玉、花崗巖等材料塑造。他們是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譚震林、陳正人、滕代遠、何長工、王爾琢、宛希先、李燦、張子青、何挺穎、王佐、袁文才、賀子珍、伍若蘭、羅榮恒、蔡協(xié)民。這組群像在整體布局上有一定的講究,在園的左、右兩側是袁文才、王佐的雕像,就像當年他們倆山上、山下遙相呼應把守住井岡山一樣,園內中心圈放置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4位井岡山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始人的雕像。可惜井岡山上的風雨已經(jīng)將大部分雕塑下的名牌腐蝕,讓人難以認清這雕塑的主人,不過這些革命前輩在井岡山斗爭都有一樣的輝煌,他們的颯爽英姿和這北山一樣永存。
過了雕塑園往上是紀念碑。這個用鍍鈦的不銹鋼制作的紀念碑高27米,含意為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主碑的造型突出"山"的形狀,象征著井岡山;它遠看又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寓意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觀如林立的鋼槍,寓意著"槍桿子里面出政權"。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將軍紅"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紀念碑于1997年即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上"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幾個大字是鄧小平1984年題寫的。碑座上有三組反映井岡山艱苦卓絕斗爭的漢白玉浮雕,正面一組的主題是"薈萃井岡",說的是井岡山紅軍會師的情景;東面一組的主題是"紅色割據(jù)";西面一組的主題是"浴血羅霄"。
紀念碑的小廣場上兩個井岡山老人隨著音樂在鍛煉。問路,說沿著碑林下山時間快些。跑下碑林。這里有舒同題寫的井岡山碑林的大字,有毛主席,朱老總的題詩題詞,更多的是那些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戰(zhàn)士的墨寶,緬懷著那崢嶸歲月。
紀念堂是進不去了,早上還沒開。說是在我們頭一天去過的瞻仰大廳后面還有個吊唁大廳。吊唁大廳四周墻面嵌刻的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壯烈犧牲的烈士英名錄。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包括七個縣市范圍的烈士名錄,共有15744位。對在井岡山斗爭中還有許多為革命而犧牲沒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陳列時就在這里為他們立了一塊無名碑,以示對無名先烈的深切懷念。
緬懷先烈一定要先到井岡山,到井岡山一定要先到北山烈士陵園。這里的忠魂時時刻刻地看著我們的國家吶。
1 宋任窮題寫的陵園大門 -
2 -
3 袁文才 -
4 王佐 -
5 -
6 陳正人 -
7 蔡協(xié)民 -
8 賀子珍 -
9 滕代遠 -
10 羅榮桓 -
11 伍若蘭 -
12 陳毅 -
13 毛澤東 -
14 朱德 -
15 彭德懷 -
16 宛希先 -
17 何挺穎 -
18 賴傳珠 -
19 -
20 -
21 王爾琢 -
22 -
23 -
24 紀念碑廣場的雕塑,送郎當紅軍 -
25 紀念碑廣場的雕塑 小紅軍 -
26 鳥瞰茨坪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