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原子彈的秘密——從鈾彈到大核彈 精選

原子彈的秘密——從鈾彈到大核彈
精選

已有 500 次閱讀 2011-3-18 08:52 |個人分類:物理|系統(tǒng)分類:科普集錦|關鍵詞:鈾彈 钚彈 氫彈

  
   昨天聽了原子彈的一點兒基礎,今天接著聽Muller老師講幾種核彈的“簡單”設計,這也是我們的最后一堂“核課”了。
 
   1945年,杜魯門總統(tǒng)動用了廣島核彈。他稱它為原子彈。這個名稱至今還在使用。名字恰當嗎?有人說不,他們認為普通TNT就用的是原子結合和分解的能量,所以“原子”應該留給普通炸藥。
    很多人都把nuclear讀成“nukular”,包括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泰勒(Edward Teller)、卡特總統(tǒng)(曾在核潛艇上服役)以及最近的小布什總統(tǒng)。很多學者認為發(fā)音是錯的,然而在韋氏和牛津的英文詞典里,都收錄了nukular,作為nuclear的口語形式。泰勒是氫彈發(fā)明者之一,常被人稱為“氫彈之父”,他大概有資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叫它。不過,如果你想學泰勒卻又沒有他那么大的名聲,像他那樣說話是會遭人嘲笑的。   
 
鈾彈——槍式設計
 
    所有核武器都遵從相同的原理:首先攜帶彼此分離的可裂變材料(如鈾235或钚239)的碎片。因為分離,裂變產生的中子可以從空隙間飛出,因而鏈式反應不會擴張。接著,當核彈到達敵人目標上空時,要把那些碎片集中起來,這個困難的過程叫組裝。必須很快完成組裝,因為碎片靠近時,部分中子開始撞擊原子核,產生熱——也許在所有物質組裝完成之前就將它們炸開了。中子只要錯過幾代,核彈的爆炸力就會大為減小。
  毀滅廣島的核彈是用鈾235造的,采用簡單的“槍式”機制。所謂“槍”的意思是,槍用一塊鈾235轟擊另一塊鈾235;超過臨界質量的是兩塊鈾的組合,而不是其中的一塊。槍只有6英尺長,重量不過半噸,可以裝在B29轟炸機的彈艙里。核彈呈柱狀是因為里面的槍是柱狀的。裂變鏈式反應釋放的能量大約為13千噸TNT當量。廣島毀滅當天,杜魯門總統(tǒng)錯誤地宣布為2萬噸。原來,總統(tǒng)錯把阿拉莫哥多爆炸試驗的數(shù)字當成了廣島的數(shù)字。
 
钚彈——內爆
  
    雖然鈾235和钚239的核彈都用鏈式反應,但二者在技術細節(jié)上有很大不同。钚是多數(shù)核反應堆(包括發(fā)電的反應堆)的產物。它與其他核廢料一起產生,但可以用相對直接的化學方法分離出來。分離完成后,我們就說核反應堆的乏燃料經過了再加工。這是報紙常見的一個關鍵詞。簽署了NPT核不擴散條約)的國家同意不對乏燃料進行再加工——即提取他們的核反應堆產生的钚。
    再加工比鈾分離簡單得多,而核反應堆又那么普遍,看來钚彈似乎是巴基斯坦和朝鮮等小國的核彈選擇。可钚彈不好設計。因為反應堆同時產生的一種放射性雜質,钚很容易提前引爆(即過早地發(fā)生爆炸)。也許就是因為這個,2006年的朝鮮核彈試驗失敗了。它雖然達到了钚的臨界質量,爆炸還不足千噸級。
    那種并存在钚彈里的雜質是钚240,也叫重钚。重钚與钚相同,除了1個中子。這使它具有高度放射性。钚240會自發(fā)裂變,不需要中子激發(fā)。自發(fā)裂變隨機釋放出中子。你可能以為額外的中子能起什么好的作用,其實它們在幫倒忙。在钚尚未完成整體組裝到達臨界質量之前,它們就會觸發(fā)部分鏈式反應,這些局部的鏈式反應將過早引爆核彈,在多數(shù)能量釋放前終止鏈式反應。
    這個問題是在二戰(zhàn)期間發(fā)現(xiàn)的,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們曾一度認為钚彈是不可能的。但后來找到了一個非凡的解決辦法:內爆。就是說,將钚鋪展成空心球殼,外面用炸藥包圍。钚周圍的爆炸把钚向內壓,將它們擠壓成非常緊密的一團。經過強烈擠壓的钚,原子靠得很近,因而中子沒有空間溢出。如果壓縮恰到好處,這種狀態(tài)會很快達到,钚也就來不及提前引爆了。
    實現(xiàn)內爆是極端困難的。內爆必須非常精確,所用的烈性炸藥必須極其均勻,而且在钚殼的每一邊都達到精密的平衡。它們要同時而且均勻地引爆。那需要高度技巧,因為爆炸往往在個別點發(fā)生,而不是在整個殼層表面擴展。人們發(fā)展了一種專門技術將點爆炸轉化為內爆,它被稱為爆炸透鏡。烈性炸藥在某一點引爆,然后聚焦起來,均勻覆蓋整個钚殼表面。
    要讓這一切都正常運轉,比為鈾彈造一只合適的槍困難得多。它需要頂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還需要精密的技術(如高精度的烈性炸藥加工)、大量的試驗,還有大量的金錢。因為這些原因,一群恐怖分子是不大可能造出钚彈來的。它也許需要動用一個國家(如巴基斯坦或朝鮮)的全部資源。即使如此,結果也可能失敗。朝鮮在2006年的試驗,其爆炸還不足1千噸級,而美國的阿拉莫哥多和長崎的設計是20千噸級。多數(shù)專家懷疑朝鮮試驗的低能量正是那種失敗的結果,可能是在鏈式反應達到需要的水平之前,核彈就被提前炸開了。
   
    現(xiàn)在我們歸納幾個重要事實:33磅鈾235就足夠造一個核彈。如果鏈式反應通過倍增方式進行,那么所有原子只需要經過81代就分裂完了。钚彈只需要13磅,還裝不滿一只飲料罐。它只要51代就能釋放所有能量,因為每次裂變釋放的中子數(shù)是3而不是2。廣島原子彈是槍式設計的鈾彈。長崎原子彈和新墨西哥州試驗的核彈一樣,是內爆式钚彈。未來總統(tǒng)需要知道這些事實,因為它們對評估核擴散前景非常重要。
 
氫彈——聚變
 
     所有核彈中,最具破壞力的是氫彈,也叫熱核彈H彈。試驗的最大氫彈釋放了5500萬噸TNT當量的能量,比廣島原子彈高4000。美國核彈庫里多數(shù)是氫彈。氫彈可以做得很小,一顆海神式洲際彈道導彈的彈頭就能裝下14顆氫彈。導彈頭的錐形設計,是為了使它們能在從太空重回大氣后仍能準確瞄準目標。美國的三叉戟導彈帶有8個彈頭,每一顆都足以毀滅一座大城市的中心。
   氫彈是一種二級式裝置。首先是爆炸一顆“普通的”鈾彈或钚彈。初級爆炸產生的輻射加熱特殊設計的次級過程——它包含兩種形式的氫:(重氫)和(超重氫)。在極高溫度下,這些形態(tài)的氫發(fā)生聚變,生成氦并釋放巨大能量——比鈾或钚在裂變中釋放的能量還高。發(fā)生在太陽深部的為陽光供給能量的過程,也是這種聚變。
    與钚彈的情形一樣,氫彈的核心部分是,使聚變過程趕在氫被初級的裂變炸開之前迅速發(fā)生。我們來看這有多難。在裂變的钚彈中,你只擔心烈性炸藥把核彈炸得粉碎;在聚變彈中,你需要在原子彈將它炸成蒸汽之前,把一切都做好
    多年來,科學家認為這種設計也許不可能實現(xiàn)。后來發(fā)明了一個技巧——即所謂的“氫彈機密”。機密是這樣的(最近才解密;當然,細節(jié)還是機密):裂變的钚彈發(fā)出足夠的X射線,從鈾壁反射回來,可以用來壓縮和點燃氫X射線以光速傳播,所以能在核彈爆炸將它吹散之前到達氫。钚彈的難處在于使內爆完全均勻,氫彈的困難則在于設計。
    因為氫彈靠聚變——即把兩個氫核結合在一起——所以有時也叫聚變彈。因為它依賴于高溫,所以也叫熱核彈。于是,H彈、氫彈、聚變彈熱核彈,都是同一樣東西的不同名稱。
    第二個機密已經公開了更長時間:氫彈可以不用氫的放射性形態(tài)的氚,而改用穩(wěn)定(無放射性)的金屬鋰,叫鋰6。它與氘(重氫,也沒有放射性)結合生成固體化合物氘化鋰LiD)。這種材料穩(wěn)定而致密,是很好的燃料。當钚彈初級引爆時,裂變武器生成的中子打碎鋰6,生成氚。這樣,在裂變彈爆炸的同一個微秒里,生成了一半的燃料。另一半燃料氘可以在自然界找到,而且很容易從普通的水提煉出來。
    我前面說過聚變釋放中子。在一般的氫彈中,通過以貧化鈾(即鈾238,它們也會發(fā)射X射線)包圍次級裝置,利用這些中子用來產生更多能量。聚變生成的中子能量很高,鈾238在中子打擊下很容易裂變。一般說來,氫彈的一半能量來自這種裂變。鈾238的這種裂變也極大增加了裂變碎片的數(shù)量,它們即所謂的核彈微塵,能造成巨大破壞。氫彈的微塵比爆炸本身能殺死更多的人
    既然鈾238也能裂變,為什么不能用它來造裂變彈呢?答案是它裂變時不能生成足夠的中子來維持鏈式反應的進行。但它的裂變確實釋放了能量和碎片。
 
核微塵
 
    百萬噸級核武器的危害主要來自核微塵。微塵由核彈里的鈾和钚的裂變碎片組成。如果核彈在地面附近爆炸,微塵特別可怕,因為爆炸的火球會吸引大量有害物質。這些本身沒有放射性的東西,會隨著強放射性的核彈碎片上升到空中。如果都高高漂浮在空中,裂變碎片的放射性不會產生大的危害。大部分原初的放射性由短半衰期的元素組成,如果在空中懸浮幾個小時,它們就衰變了??墒?,如果地面的各種臟物混合進來,混合微塵的重量增大了,就會從空中落下,將放射性帶到地面,在大范圍擴散,可能比核爆炸本身殺害更多的人。
    1950年代,美國到處都建有微塵掩蔽所。它們都在地下,準備了足夠的食物和水,人們可以在那兒躲藏一個月左右,一直等著微塵里的短半衰期放射性消失,或至少等它降到輻射病的閾值以下。很多人嘲笑那些掩蔽所,因為它們顯然不能躲避直接的爆炸——但那不是它們的目的。還有些人害怕人們會爭搶掩蔽所,不讓后來的人進去,因為空間有限。有的人造了自己的掩蔽所,還裝備了武器,防止他人進入。如果說核恐懼還不那么可怕,這一派景象就變本加厲了。
    盡管微塵的大部分放射性來自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元素,還是有5%以上的裂變碎片由鍶90的同位素組成,那是半衰期為29年的強放射性物質,很容易進入食物1950年代,在很多人為核試驗的長期效應憂慮時,鍶90是家喻戶曉的名詞。Sr-90落在草地上,被牛吃進肚子,然后傳染到小孩喝的牛奶,最后聚集在他們的骨頭里,因為鍶的化學性質與鈣相似。
   
中子彈——核彈悖論
 
    氫彈的一個變種在卡特總統(tǒng)時期出了名,就是中子彈。氫彈聚變會產生大量高能中子,它們會引發(fā)嚴重的輻射病,造成大量殺傷。中子彈的思想就是制造一種含大量中子的核彈,目的是殺人,而釋放相對少的能量和裂變碎片。如果俄羅斯軍隊入侵美國的哪個友好國家,那么中子彈可以看成驅逐入侵者的一種辦法——要消滅敵人,但不能破壞朋友的家園。
    制造中子彈的竅門是,有一個很微弱的初級過程,以盡量減少裂變碎片;還有一個小規(guī)模的次級過程,不讓爆炸的沖擊波造成大的破壞。但中子仍然需要傳播幾百碼的距離去消滅敵人的軍隊。
    中子彈的思想公開時,很多人感到了恐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問題在于中子彈不如普通氫彈那么可怕。你大概以為這樣會令人更接受中子彈,但恰恰相反。中子彈不破壞建筑意味著它可能用得更多,那就“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閾值”,從而是更不人道的。
    中子彈是“核彈悖論”的一個典型例子:發(fā)明一種可怕的武器,顯然是不道德的。發(fā)明一種不那么可怕的武器,同樣是不道德的——因為它更可能被人利用。由此得出的一個奇怪的結論是:不論你提出什么樣的武器變革,都會遭人唾罵。這種悖論的例子在軍事以外也能看到——例如,有人建議警察用電擊槍來擊昏嫌疑人。
 
大核彈
 
    事實證明造大裂變彈是非常困難的。它們很可能自我毀滅。何況鈾和钚還都很昂貴。相反,氘和鋰6相對便宜一些,而且設計也進步了,氫彈幾乎可以造得具有任意高的爆炸能量。1950年代初期成了“大核彈”時代。美國和蘇聯(lián)相互競爭,爭做最大的核彈。1956年,蘇聯(lián)贏了頭籌,爆炸了一顆能量為55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比摧毀廣島的那顆鈾彈的能量高出4000倍。
   競賽已經停止,部分是因為核彈試驗的放射性污染了地球,產生了普遍的社會壓力。實際上,大氣中的放射性碳僅僅因為那些試驗就增加了一倍。更尖刻的觀察家則說,放棄試驗的真正原因是核彈太大,導彈已經載不動它了。一顆核彈分解為幾個小部分,往往更具破壞力。(假如將8個彈頭的大核彈分解為8顆小的,則毀滅面積將增大一倍——大核彈其實是把同一個地方毀滅了兩次,浪費了。)
   1980年代,里根總統(tǒng)宣布他已單方面削減美國的核武器當量。那時,有句話他沒有公開講出來:即使總當量減少,它也已經分散到眾多小武器了,能產生更大的破壞力。他是誠實的,但不夠坦白。要么,也許他不像你未來當總統(tǒng)那樣懂物理學。
 
    【最后再說明一次,這幾堂“核課”的材料來自Richard Muller, Physics for Future President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headlines, W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2008(中譯本《未來總統(tǒng)的物理課》,李泳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我翻譯和轉述的錯誤,請批評指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核武器發(fā)展歷程的四個階段
全世界的氫彈都已經報廢,只有中國有30枚?
核武器的分類
難道氫彈只有中國有嗎?
原子彈、氫彈、三相彈、中子彈,誰的威力更大?
中子彈被稱為“最干凈”的核彈,只殺人卻不...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