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山上除了同樣多的厚樸和黃連,還有很多白及,滿坡滿坡的開著紫紅花,可惜都被圍擋起來,貼了各種罰款告示。
還好春夏之交,山上的野花都在不停的開。有一種小喬木在坡上閃啊閃。走近看,枝條上有密密的腋花,銀白閃耀,再看葉片,葉面點狀的毛,葉背灰白如魚鱗般的鱗片,是胡頹子科 Elaeagnaceae呀。
胡頹子科總共3個屬,我國只2個。如果兩性或雜性花,萼4裂,雄蕊4與花萼裂片互生的,是胡頹子屬;如果單性花,萼2裂,雄蕊4,2枚與花萼裂片互生,2枚與花萼裂片對生的,是沙棘屬。這山上的野花雖不大,但肉眼看清萼幾裂和雄蕊的分布沒有問題(是的,這花又沒有花瓣,外面那層是花萼)。4片寬卵形萼裂片在長長的萼筒上方綻放,這萼筒最下部子房上方還有個明顯收縮。而4枚雄蕊就一一卡在裂片與裂片之間(謂之雄蕊與花萼裂片互生)。
胡頹子屬我國有55種,全國各地均產(chǎn),但主要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我去查屬內(nèi)檢索表。中文版本,剛從1的落葉組跳到34,就哆嗦了。一個不太懂灌木的大小怎么區(qū)分,二個現(xiàn)在也看不到果實,第三個花,我數(shù)到有1-3朵簇生在新枝,基部和頂部都有,短小枝也有,真愁人。這是走35,還是37?沒辦法,只有哪條線都查。后來去翻英文版中國植物志,發(fā)現(xiàn)它就將花生于枝這一特征去掉了。
不僅于此,在落葉組中,中文版有一堆關于漏斗形、圓筒狀漏斗形、圓筒、鐘形、杯狀鐘形萼筒形狀的區(qū)分,看得我發(fā)暈,但FOC里都沒有了??梢?span style="color: rgb(0, 0, 0);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font-size: 14px;letter-spacing: normal;text-align: start;caret-color: rgb(7, 193, 96);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英文版比中文版好用得多。盡管還是有些區(qū)分項不太一致,比如,關于葉背有毛,上面側脈常凹下,VS 葉背僅貼伏鱗片,上面側脈常不凹下。我看有些老葉的側脈是凹下;但是葉片背面,無論新葉老葉,又都只有貼伏的銀白鱗片,沒有毛,尤其沒有如葉正面那種點狀的,放大一看是星狀的毛。所以最終還是選擇15.
15往后,F(xiàn)OC中關于花特征的主要是花柱上有無星狀毛。在顯微鏡下,明顯能看到這植物的花柱上散生有白色星狀毛。再有新枝上,全是銀白色鱗片,確定這植物是 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a。
最后,牛奶子的花有香味,是蟲媒花。我拍到蟲了,但不知道是什么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