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蘇州,對于只距離一個小時車程的上海人來說
腦子里最快閃過的一個字,就是“面”!
據(jù)說,蘇州現(xiàn)有面館兒不下2000多家..
一碗面里有著人文、美味與情懷
也許我們是懂得面里的那份精致和底蘊
一碗好的蘇式面,
包含著最重要的幾個要素:面、湯、露、澆、青。
所有的面里,最愛蘇式面那種細長型,面條細卻韌性十足,不糊是最大的優(yōu)點,對于江南人來說最是落胃。
面的軟硬度尤為重要,面剛起鍋,就被技術(shù)高超的師傅碼成形似鯽魚背的整齊面團,放進滾燙的面湯里,吸上來的第一口,必須是燙口又有嚼勁。
不能理解一碗低于50度的湯面如何下口,食物的最佳食用期永遠和溫度有關(guān),喜歡蘇州人的根據(jù)時令選食材,保存溫度提升口感的態(tài)度。
(名店同德興的白湯面加楓鎮(zhèn)大肉)
蘇式白湯面的湯之鮮美,堪稱天下一絕!湯頭里不下醬油、生抽、糖色,吃的是湯頭的清鮮本味。
湯頭最講究的,是用蹄膀、鱔骨、鴨架兒、雞架兒等以武火寬湯來吊,時間至少要按數(shù)個鐘頭來計,而且一直是如“趵突泉”的樣子,咕咕嘟嘟。
蘇州人講究大清早頂門兒去吃頭湯面,追的就是這個清和鮮。
無論是紅湯或者白湯,它的鮮美和醇厚無不襯托出蘇式面的底蘊,每一種湯都是用3種以上的食材精心熬制,每家店又各自有自己的獨門配方,用不同的方法勾引著食客們的胃。
從湯的多少又可以被分成寬湯與緊湯,像三蝦面與禿黃油面,就更適合緊湯,讓食材更好的裹住面條。
更有本地老饕,追求的是店里的頭湯,這里說的不是泡澡的頭湯,而是清晨那第一鍋的面湯。
這里所謂的露,簡單來說就是食材的鹵汁與豬油,對于一個豬油愛好者來說,一碗面少了豬油就如同沒有了靈魂,只需薄薄的一層,就能成為點睛之筆。
三蝦,即一只蝦上的蝦腦(膏)、蝦籽和蝦身(肉)。
這個東西,每年自五月中旬開始,大體可以吃3個月,每到這個時節(jié),天南海北的食客都要不遠百千萬里,甚至打飛的也要來吃上幾碗,為的就是那一碗鮮香。
三蝦面必須湯少,稍加攪拌,就能把蝦籽和蝦腦緊密的裹在面條上,吸上一口滿嘴豐盈,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也不過如此。
三蝦面近三年來行情也是節(jié)節(jié)高升!
2016年,基本還是每碗58、68元,2017年基本還都在100元以內(nèi),到了2019年的今天,最高的已經(jīng)漲到每碗188元了!
吃面的人分好多黨派,其中很大的一股勢力就是:澆頭黨。
最好的澆頭應(yīng)該是軟糯酥糜、馥香濃郁、入口不勞齒嚼的燜肉和甜咸浸潤、舒松香酥的爆魚,以及一脆一韌、且鮮且香的鮮蝦爆鱔。
輔助小菜中,最離不開的是細如發(fā)絲、脆嫩爽口的鮮姜絲,至于香蔥、蒜苗兒和春韭的潑灑,則各是各味,不一而足,各花入各眼。
蘇式面最能讓人充滿欲望的,便是一碗面加上十幾個澆頭。每一份都是小小碟,卻能拼湊出大大的滿足感。
青就是湯里漂浮著的那抹綠色,夏日蒜葉冬日蔥,現(xiàn)切的蒜葉才夠香夠味,才能保持那鮮活的綠色。
在蘇州的老面客心中,都有一個面館排行榜,每天早上去自己心儀的面館吃上一碗頭湯面,才能心滿意足,下面根據(jù)當?shù)厝说耐扑],一起來看看蘇州城里這必吃的10家面館!
比起蘇州不少明清時就已創(chuàng)立的老字號,同得興只能算是后起之秀,然而它卻憑借著一碗白湯楓鎮(zhèn)大肉面成為當下蘇式面館的代表。
2013年,《舌尖上的中國Ⅱ》攝制組在蘇州蹲點“私訪”,反復(fù)品嘗篩選后,最終看中同得興“一碗面”,并給出評價“白糟粒粒,面滑湯鮮”,僅僅八個字的簡單評語,已足夠勾起人們對于這碗面的向往之情。
同得興創(chuàng)立于1997年,是由有“姑蘇面癡”之稱的肖偉民一手創(chuàng)建的品牌。肖偉民說,取名'同得興',一是沿襲蘇州老字號面館'興'的傳統(tǒng),二是希望做面的吃面的都能'同德同心',共同做大蘇州一碗面。
如果你能有幸品嘗到這碗面,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確名不虛傳:一碗面端上桌來,湯汁清澈見底,細白的面條撈在青花大碗中,猶如“鯽魚之背”,綠蔥點點,白糟粒粒;面上是一塊白嫩透明的燜肉,使人頓覺清新。
喝一口湯,意外的鮮香濃郁,湯水中酒釀的清甜若隱若現(xiàn),與面香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細品之,面條細滑彈牙,湯汁清澄,燜肉細嫩,入口即化,那色、那香、那味,讓你再次回想時,仍會不由自主的舌底生津。
裕興記
裕興記有三大法寶:兩面黃、三蝦面和禿黃油。
兩面黃是蘇州觀前街上百年老店觀振興的招牌面店,解放后就很少供應(yīng),消失已有二三十年。
裕興記店開業(yè)之后使其重現(xiàn)江湖,不過由于軟“兩面黃”的做法太過耗時費力,現(xiàn)在裕興記供應(yīng)的“兩面黃”,基本上是硬“兩面黃”的做法。
炸的金黃酥脆,面身一點不油膩,炒蝦鱔的鹵汁與面完美融合,邊緣的面香脆,裹著湯汁的面柔軟鮮美。
三蝦面則是每年端午前后一經(jīng)推出,立刻引得眾多食客爭相前往嘗鮮.烹飪好的三蝦盛在盤中,蝦仁、蝦腦上沾滿了蝦籽,色澤鮮艷,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裕興記的這碗禿黃油面,是用三只公蟹純膏+三只母蟹純黃,加上透熟的肥膘末,然后用蔥、姜爆香,再用黃酒燜透,高湯調(diào)味,最后再淋上豬油和灑上胡椒粉便成。
炒好的澆頭色澤深黃,油光透亮,散發(fā)出誘人的香氣?,F(xiàn)炒的澆頭,趁熱倒入面里,蟹黃和蟹膏經(jīng)過高湯、肥膘的煎熬,裹上了每一根面條,濃濃的蟹香撲鼻而來,誰舍得一下子吃完呢?
偉記奧面館
要吃奧灶面,偉記奧面館是不錯的選擇。
這家店是蘇州有名的老字號,以奧灶面為主打,紅油爆魚面和白湯鹵鴨面最為著名。
地道的蘇式奧灶面源自昆山,過甜的口感讓許多外地食客難以接受,甚至留下了“蘇式面很難吃”的印象。而偉記奧面館針對這一點做了改良,特別是白湯鹵鴨面,少了一份濃甜,多了一份咸鮮。
面條用精白面加工成龍須面,投鍋煮時水大透足,少投勤撈,保持水清,下使之軟硬適度。再將大麻鴨用老湯熬煮,鴨肉肥而不膩,配以剛撈起的頭湯面,白面白湯,原色原味,湯清面爽,澆頭醇厚。
初夏來上一碗,再擰巴的腸胃都能給捋順了。
胥城大廈,是蘇州美食屆的一個傳說,更有“姑蘇美食盡在胥城“的美譽。
這里的奧灶面,號稱是全蘇州最好吃的湯底之一:胥城的面湯分為紅白兩種,白湯是以老雞、老鴨加上豬腿骨熬制而成。
(被胥城大廈的這碗奧灶面驚艷到)
而紅湯的投料則也更為講究,每天留三分之一的原湯,加上等青魚頭、豬腿骨、螺螄、鱔背、蝦殼、雞殼、甲魚殼等配上上等紅棗、作料,并配以十四種中藥材每天熬煮9個小時,這樣熬出來的湯汁原汁原味,湯濃味鮮。
說到奧灶面,就得說到澆頭,胥城有爆魚、鹵鴨、燜肉、爆鱔、蝦仁五種澆頭,色濃味鮮的爆魚面,肥而不膩的燜肉面,酥而不爛的鹵鴨面,鮮美香醇的紅油爆鱔面,晶瑩透亮的蝦仁面,吃上一口胥城的奧灶面,那股美美的味道,保管讓你一輩子忘不掉!
這次去正逢炒三蝦上市,這道美味只有春夏交替的那一個月才有,三蝦不是三種蝦,而是在夏初的時令,河蝦到了產(chǎn)卵的季節(jié),由蝦籽、蝦腦、蝦仁一起炒制而成。
這滿滿的一大盆可以夠四個人吃,再一人來一份奧灶面,就管一頓飯了!
美味齋
美味齋不算出名,但卻深得許多老蘇州的喜愛。
美味齋的爆魚面堪稱蘇州一絕,并且有“蘇州一碗面”的招牌做托,到飯點的時候需要早點去,否則很可能就沒有位子。
美味齋的爆鱔面,鱔魚有其獨有的鮮甜與韌勁,一點兒腥味都沒有,還剃了魚骨,入口感軟滑。而爆魚面更是十分入味,表皮被油煎的酥脆,當中魚肉細嫩,甜中帶鮮。
除卻常見的龍須細面,美味齋還提供蘇州少見的小闊面,雖不如細面彈牙勁道,但口感更加綿軟爽滑。
陸長興,在蘇州各種百年老字號中,它應(yīng)該算是地地道道的小字輩。
1992年,受到洋快餐啟發(fā)的陸氏父子申請注冊了“陸長興”商標,陸長興由此成為蘇州餐飲行業(yè)第一塊商標。
陸長興的面名聲在外,不僅是本地人,就是許多到蘇游客也對它贊不絕口。
爆魚面里的爆魚炸的剛剛好,不老不嫩,透著鮮甜;燜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雪菜又脆又爽口,從里到外的鮮。大排面,爆蟮面,扁尖肉絲面也都是不錯的選擇。點上一碟姜絲,簡直絕配!
御面齋是這幾年新晉的蘇式面館,因做法新式,用高價食材,最近兩年也被頻頻刷屏。
“御面齋”這個名字,聽上去似乎像乾隆下江南時御筆親賜的名號,頗有些狂妄之意,然而實際上店面卻小到只能放四張桌子,一不留神就錯過。小歸小,但卻布置得古意盎然,頗有些情調(diào)。
中式的桌椅和掛畫,一塵不染的餐具和茶具,這環(huán)境比起普通面館算是精品級的了。
御面齋的野鴨面,是蘇式湯面中較為新穎的選擇。
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用砂鍋滾燙鮮香地端上來,浸泡在面湯里的半片鴨腿,裹著綠的耀眼的青菜,竟讓人有種美人兒出浴的錯覺。湯頭原汁原味的鮮,沒有鴨騷味,面條嚼勁又軟硬適中。
如果你以為這碗鴨腿面就是終結(ji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只不過是入門級的湯面。
御面齋的澆頭里既有蘇州人超級愛的傳統(tǒng)蟹粉、蟹黃、蝦仁,女孩子最愛的膠原蛋白豬腳面,還有升級版的松茸、鮑魚等,以及“蘇州最貴一碗面”——澳洲龍蝦面,售價1880元!
整個面端上來很是霸氣:一只大龍蝦靜靜的臥在雪白的面上,鴿蛋、鮑魚和其他海鮮盛在熬制了3個小時的雞湯里。
長時間熬煮的鮮湯,散發(fā)出濃郁的雞油香味,小嘬一口,能夠感受到鮑魚、魷魚和龍蝦海鮮的清甜。
蘇式湯面中的面從來都是不是配角,御面齋選用的是極細的龍須面,卻煮的不爛不糊,軟硬恰到好處,足可見師傅的功力。
陸振興面館始創(chuàng)于清代同治三年(1884年),已有140多年的歷史。
該店原名“陸正興”,最早位于蘇州山塘街,后雖幾經(jīng)遷移,但卻始終由陸氏子弟代代相傳下來。1995年,由陸繼榮繼承經(jīng)營,并改名“陸振興”,以經(jīng)營蘇式面點為特色,是著名的蘇式面店之一。
陸振興是典型的蘇幫面館,燜肉面、炒肉面、爆魚面都是招牌,值得一試。
陸振興也是分白湯和紅湯,白湯很贊,喝完口不干;紅湯湯色深紅,干凈無雜質(zhì),味道咸鮮偏甜,需要哪種,點單的時候特別說明一下即可。傳統(tǒng)的燜肉燜蹄滋味地道,炒肉咸鮮,筍都是選的嫩芽,口感極佳。
韋復(fù)興,與蘇州博物館一街之隔,但毫不起眼,很容易就被略過了:門前亂糟糟的停放著許多電瓶車,就連招牌也被遮陽棚擋住了大半,更別提店里藍色的塑料椅子和略顯油膩的臺面讓它像極了大學食堂。
然而這家店也可算得上蘇州最出名的面館之一:不僅曾登上了蘇州當?shù)貓蠹垺豆锰K晚報》,就連蘇州電視臺都曾報道過它!
韋復(fù)興的爆紅,皆因為它的這一碗招牌陽春面。
之所以稱為招牌,不僅因為面的味道,還因為這碗面只賣3塊錢,是蘇州最便宜的一碗陽春面。
所謂陽春面,也就是光面——沒有澆頭,只有湯和面。正因如此,所以對湯和面的要求就尤顯苛刻。每天早晨不到3點,韋復(fù)興的師傅就已經(jīng)開始按照傳統(tǒng)方法熬制湯頭。
豬骨加上各種河鮮打底,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熬制,面湯和白開水一樣清澈見底,但喝上一口,卻感覺鮮美無比,再加上特制的面條,讓許多蘇州人大老遠趕來吃上這一口。
你問值得嗎?吃過的人就簡單的一句話:“這碗面,不僅是3塊錢的事?!?/p>
新聚豐其實并不是面館,而是一家老牌的蘇幫菜館,也是蘇城為數(shù)不多的供應(yīng)“三件子”的餐館。
三件子是老蘇州宴席上的壓軸菜,最后沒有這一大鍋鎮(zhèn)場,主人的面子不夠完整。
標準三件子,得用常熟鹿苑鄉(xiāng)的三黃雞、婁門麻鴨和本地黑毛豬的全蹄髈,在超大號砂鍋里燉六個小時以上,燉到湯汁稠厚食材酥爛還不走形,方是到位。
最后加入最簡單的鹽調(diào)味,就已經(jīng)鮮美異常。若是大戶人家,還要在湯中加入金華火腿、鴿子、鴿蛋等好料,升級為“五件子”甚至“七件子”。
在蘇州的冬天吃三件子,有多喝一碗湯少穿一件衫的說法。
這吸收了燉物精華的湯正是下面的最好湯底,整個三件子吃得差不多了,再讓店家送回廚房,加入青菜和一碗光面,配這湯底略煮一會兒,重新端上來,面條吸收了湯底的精華,香氣四溢,將這份豪華的“三件子湯面”一掃而光,最后扶墻而出,方算盡興。
蘇州人的美食精神,還包含了對時令食材的理解。
三月刀魚季,吃上一碗刀魚餛飩
五月河蝦季,拌上一碗三蝦面
五月,還是吃楓鎮(zhèn)大肉面的時節(jié)
秋天來臨,大閘蟹上市的時候,必須來一碗禿黃油面...
蘇州就是那個,與上海人有N面之緣也不嫌多的城市,而如今正當時令,看過這些文字后,來蘇州面館點碗面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