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湯
【藥物組成】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 雞子一枚 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煎服方法】 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huán)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不差,更作三劑。
【方劑歌括】 生夏一枚十四開,雞清苦酒攪幾回,刀環(huán)捧殼煎三沸,咽痛頻吞絕妙哉。(《長沙方歌括》)
【方義配伍】 功效:清熱滌痰,斂瘡消腫。
配伍:以半夏滌痰散結,雞子清甘寒清熱,潤燥利咽,苦酒斂瘡消腫。半夏得雞子,有利竅通聲之功,其辛燥之性得制,而無燥津傷液之
弊。半夏得苦酒,辛開苦降,有化痰散結,斂瘡消腫之功。本方服法,取少量頻頻含服,可使藥物直接作用于咽部,更好發(fā)揮藥效。
【古今方論】
[錢天來] 少陰之陰火上攻,非辛溫滑利,不足以開上焦痰熱之結郁,故用半夏為君。咽中傷爛,肺受火刑,金實無聲,故語言不能,聲音不出,故以雞子白之清涼滑竅為臣,陰火上逆,非寒涼可治,當用酸斂以收之,故用味酸性斂之苦酒為佐,使陰中熱淫之氣斂降,如霧斂云收,則天晴氣朗而清明如故矣。(《傷寒溯源集》)
[許宏] 少陰客熱所暴,則傷于經絡干澀,使咽中生瘡,不能言,聲不出。故用苦酒為君,酸以斂瘡;半夏為臣,辛以散結;雞子為使,以緩咽痛,而潤其燥也。(《金鏡內臺方議》)
[柯韻伯] 如咽中因痛而且傷,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不得即認為熱癥,必因嘔而咽痛,胸中之痰飲未散,仍用半夏之辛溫,取苦酒之酸斂瘡,雞子白之滑以發(fā)聲,且三味相合,而半夏減辛烈之猛,苦酒緩收澀之驟,取雞子白之潤滋其咽喉,又不令泥痰飲于胸膈也。故其法以雞子連殼置刀環(huán)中,安火上,只三沸即去滓,此意在略見火氣,不欲盡出半夏之味也明矣。(《傷寒附翼》)
【古今臨床】 多用于咽喉部紅腫潰爛、扁桃體炎、潰瘍病等病證。治療痰熱郁閉之咽痛,擬苦酒湯(半夏l0g、雞蛋清2個,入米醋50m1中浸泡10分鐘,用文火煎煮5分鐘,去渣,頻頻含咽之。)治療,34例患者在72小時全部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喉鏡檢查局部黏膜無異常)。
【實驗研究】 目前尚未見相關報道。
【經典案例】
[趙成愛醫(yī)案] 雷某,男,70歲?;颊?0余天來,無誘因的發(fā)熱惡寒,咽部疼痛。門診療效不佳收住我院內科治療。局部檢查,見咽部紅赤疼痛,有散在小潰瘍10余處,且有膿性分泌物,語音嘶啞。給予抗感染及對癥治療2周,咽部仍呈紅赤,潰瘍擴大彌漫延伸至上顎部,疼痛加重,聲啞難出,患者心情極度緊張,乃求中醫(yī)診治。此屬痰火郁結咽喉,法當清熱滌痰,斂瘡消腫,方用苦酒湯。處方、制法及服法:半夏15g,米醋60ml,加水200ml,煎15~20分鐘,去渣,待涼后加兩枚蛋清,拌勻,徐徐含咽,每日1服。治療2日諸癥大減,前后共服8劑,潰瘍消失,諸癥消除而痊愈。(國醫(yī)論壇 1989;〈1〉:21)
[陳義范醫(yī)案] 于某,女,32歲。素體尚強,惟情志抑郁,忽患失音,不發(fā)熱,不咳嗽,吞咽無痛阻感,某醫(yī)與玄參、麥冬、牛蒡子、胖大海、貝母、甘草等養(yǎng)陰清熱之品,4劑不應,求治于余。投以苦酒湯。雞蛋1個,制半夏3g(研粉),醋1湯匙,先將雞蛋敲破,去蛋黃,加入半夏粉及醋,放火上煮一沸,傾出,含咽之。2服后,音出如常。(湖南中醫(yī)雜志.1991;(4):19)
[原文]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312)
葵子茯苓散
【藥物組成】 葵子一升(“升”,一本作“斤”) 茯苓三兩
【煎服方法】 右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方劑歌括】 頭眩惡寒水氣干,胎前身重小便難,一升葵子苓三兩,米飲調和病即安。(《金匱方歌括》)
【方義配伍】 功效:利水通陽。
配伍:方中以葵子滑利通竅,茯苓淡滲利濕,導水下行。二藥合用,則能利水通竅,滲濕通陽,用于妊娠水腫實證尤宜。
【古今方論】
[尤在涇] 葵子、茯苓滑竅行水,水氣既行,不淫肌體,身不重矣,不侵衛(wèi)陽,不惡寒矣,不犯清道,不頭眩矣。經曰: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虛之變,不可不審也。(《金匱要略心典》)
[張潞玉] 膀胱者內有胞室,主藏律液,氣化出溺,外利經脈,上行至頭,為諸陽之表,今膀胱氣不化,水溺不得出,外不利經脈,所以身重灑灑惡寒,起即頭眩、但利小便。則水去而經氣行,表病自愈。用葵子直入膀胱,以利窿閉,佐茯苓以滲水道也。(《張氏醫(yī)通·卷十》)
【古今臨床】 本方主治妊娠水腫,身體沉重,小便不利,惡寒身冷,起則頭眩,或身微腫,或但足跗浮腫,舌苔白滑,脈緩滑者?!妒セ莘健分^之治妊娠身體浮腫,小便不利,淅淅惡寒?,F(xiàn)今有醫(yī)家用于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泌尿系統(tǒng)疾病。尤其用于孕婦心臟性或腎臟性浮腫。
【實驗研究】 未見相關報道。
【經典案例】 [暫缺]
婦人妊娠病·8 [原文] 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理中丸
苓甘五味姜辛湯
【藥物組成】 茯苓四兩 甘草 干姜 細辛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煎服方法】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方劑歌括】 沖氣低時咳滿頻,前方去桂益姜辛,姜辛三兩依原法,原法通微便出新。(《金匱方歌括》)
【方義配伍】 功效:散寒瀉滿,蠲飲止咳。
配伍:方中干姜,細辛溫肺散寒蠲飲;五味子收斂肺氣,散中有收,一開一合,宣肺止咳,配茯苓利水化飲;甘草甘緩而和諸藥。
【古今方論】
[徐彬] 沖氣即低乃桂苓之力,單刀直入,腎邪遂伏,故低也。反更咳滿,明是肺中伏匿之寒未去。但青龍湯已用桂,桂苓五味甘草湯又用桂
,兩用桂而邪不服,以桂能去陽分凝滯之寒,而不能驅臟內沉匿之寒。故從不得再用桂枝之例而去之,唯取細辛入陰之辛熱,于姜純陽之辛熱
,以除滿驅寒而止咳也。(《金匱要略論注》)
[趙以德] 因水在膈不散,故再變,而更咳胸滿,即用前方去桂加干姜、細辛,散其未消之水寒,通行津液。(《金匱玉函經二注·卷十二》
)
[魏念庭] 法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枝之辛而升舉,加干姜細辛之辛而開散,則胸膈之陽大振而飲邪自不能存,況敢窩隱陰寒上沖之敗類乎
?雖云:以治其咳滿,而支飲之邪,亦可驟衰矣。(《金匱要略方論本義》)
【古今臨床】 本方散寒蠲飲,除滿止咳,適用于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胸膈不快,口不渴,苔白滑,脈弦滑等。現(xiàn)代臨床常用治呼吸系統(tǒng)病證
。久咳者,加紫菀、款冬花、川貝等;老年體弱者,酌加冬蟲夏草。
【實驗研究】 研究結果證實,茯苓有利尿作用,其所含多糖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炎癥的作用。五味子、細辛、甘草均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五
味子、細辛還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甘草具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細辛有輕度強心效應。
【經典案例】
[陳躍庚醫(yī)案] 周某,男.36歲?;继邓砸?年多,近因淋雨,抵家而嗽大發(fā),徹夜因嗽劇而難寐,唾痰盈碗,色白濃厚,兼感頭痛心悸,肢體
俱憊,就醫(yī)服六君無效,入院求診。擬以苓桂術甘湯加干姜、細辛、五味,服1劑而嗽減痰少,繼投原方痊愈。(《陳躍庚醫(yī)案》)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
【藥物組成】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煎服方法】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方劑歌括】 咳輕嘔止腫新增,面腫須知肺氣凝,前劑杏加半升煮,可知一味亦規(guī)繩。(《金匱方歌括》)
【方義配伍】 功效:宣肺利氣,化飲祛痰。
配伍:于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細辛半夏湯加杏仁一味,以溫肺化飲,宣疏肺氣,通調水道。
【古今方論】
[徐彬] 形腫,謂身腫也,肺氣已虛,不能遍布,則滯而腫,故以杏仁利之,氣不滯則腫自消也。(《金匱要略論注·卷十二》
[趙以德] 水散行出表,表氣不利,其人形腫,當用麻黃發(fā)汗散水,以其人遂痹,且血虛,麻黃發(fā)其陽,逆而內之必厥,故不內。但加杏仁
,杏仁微苦澀,氣上逆者。得之則降下,在表衛(wèi)氣得之,則利于行,故腫可消也。(《金匱玉函經二注·卷十二》)
【古今臨床】 本方宣肺利氣,化飲祛痰,主治咳嗽痰多色白而頭面肢體浮腫者。《千金要方》以本方加海藻四兩,名曰海藻湯,用治咳而不利
、胸中痞而短氣、心中時悸、四肢不欲動、手足煩、不欲食、肩背時惡寒者?,F(xiàn)代臨證,本方亦常用于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而見本
方證者。
【實驗研究】 參閱苓甘五味姜辛湯。
【經典案例】
[曹穎甫醫(yī)案] 葉瑞初君,咳延四月,時吐濁沫,脈右三部弦,當降其沖氣。茯苓9g,生甘草3g,五味子3g,干姜4.5g,細辛3g,制半夏12g,
杏仁12g。兩進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湯,咳已略平,惟涎沫尚多,咳時痰不易出,宜與原方加桔梗。服后,竟告霍然。(《經方實驗錄》)
[咳喘病案] 韓某,女,60歲。患者自20年前即患咳喘,每年冬季加重,于10天前開始因勞累汗出著冷,咳喘加重,終日咯吐稀痰多量。近二
三天,痰量增加,胸滿憋加重,并兼見腹脹,大便3日未排,不能進食,難以平臥?;颊呙娌克朴懈∧[,但按之并無壓底痕,咳喘面容,舌苔薄
黃,脈象弦滑有力。兩肺布干羅音,兩肺底有少許濕羅音。肝脾未觸及,下肢無可陷性浮腫。隨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并感染”。證屬痰飲腹實
,遂處以厚樸大黃湯合苓甘五昧姜辛夏仁湯:厚樸18g,大黃10g,枳實10g,茯苓15g,甘草6g,五味子10g,干姜6g,細辛5g,半夏12g,杏仁
10g。上方服1劑后,大便得通,腹脹胸悶,咳喘癥狀明顯減輕,服用4劑后,胸憋膨脹消失,咳喘已減大半,且可平臥,舌苔轉為薄白,脈象仍
滑,遂改用二陳湯加減治其痰。(《張仲景藥法研究》)
痰飲咳嗽病·39
[原文]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其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
麻黃發(fā)其陽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
【藥物組成】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煎服方法】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方劑歌括】 面熱如醉火邪殃,前劑仍增三兩黃,驅飲辛溫藥一派,別能攻熱制陽光。(《金匱方歌括》)
【方義配伍】 功效:化飲降逆,佐以泄熱。
配伍: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湯滌飲的基礎上,又加苦寒之大黃以泄胃熱。方中雖有干姜、細辛、半夏之溫熱,但功在溫脾陽而去水飲
,雖辛、苦、寒、熱并用之劑,但并行不悖。
【古今方論】
[魏念庭] 面屬胃,胃熱上沖,熏其面而面赤發(fā)熱,一定之理也,加大黃以利之,熱泄而水滌矣。(《金匱要略方論本義》)
[趙以德] 服后五變,因胃有熱,循脈上沖于面,熱如醉,加大黃以泄胃熱。蓋支飲證,其變始終不離小青龍之加減,足為萬世法也。(《金
匱玉函經二注》)
【古今臨床】 本方化飲降逆,佐以泄熱?,F(xiàn)代臨證,本方常用于痰飲咳滿、慢性氣管炎等肺系疾病而見本方證者。
【實驗研究】 未見復方研究報道。
【經典案例】
[橘窗書影醫(yī)案] 京橋疊街.和泉屋清兵衛(wèi)之母,年五十余,曾下血過多,以后面色青慘,唇色淡白,四肢浮腫,胸中動悸,短氣不能行步,
時下血,余與六君子湯加香附子、厚樸、木香,兼用鐵沙丸(鐵沙、干漆、莎草、蒼術、厚樸、橘皮、甘草)下血止,水氣亦減,然血澤不能
復常。秋冬之交.咳嗽胸滿甚,遍身洪腫,倚息不能臥,一醫(yī)以為水腫,與利水之劑,無效。余診之曰,恐有支飲,先制其飲,則咳嗽浮腫,
自得其道;因與苓甘姜辛夏仁黃湯加葶藶子,服之二三日,咳嗽胸滿減,浮腫忽消散,余持此案治水腫數(shù)人,故記以示后學。(《橘窗書影》
)
痰飲咳嗽病·40 [原文]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麻黃湯
【藥物組成】 麻黃三兩,去節(ji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煎服方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
將息。
【方劑歌括】 七十杏仁三兩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無汗頭身痛,溫服休叫粥到牙。(《長沙方歌括》)
【方義配伍】 功效: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配伍:麻黃辛溫發(fā)汗,宣肺平喘;桂枝解散風寒,助麻黃發(fā)汗;杏仁宣降肺氣,增麻黃平喘之力;炙甘草調和諸藥。全方為辛溫發(fā)汗峻劑
,是治療太陽傷寒之主方。
【古今方論】
[柯韻伯] 此為開表逐邪發(fā)汗之峻劑也。古人用藥,用法象之義,麻黃中空外直,宛如毛竅骨節(jié),故能去骨節(jié)之風寒,從毛竅而出,為衛(wèi)分發(fā)
散風寒之品;桂枝之條縱橫,宛如經脈系絡,能入心化液,通經絡而出汗,為營分散解風寒之品;杏仁為心果,溫能助心散寒,苦能清肺下氣
,為上焦逐邪定喘之品;甘草甘平,外拒風寒,內和氣血,為中宮安內攘外之品。此湯入胃行氣于玄府,輸精于皮毛,斯毛脈合精而溱溱汗出
,在表之邪,其盡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熱頓解,不煩啜粥而借汗于谷也。(《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
[吳昆] 麻黃之形,中空而虛,麻黃之味,辛溫而薄,空則能通腠理,辛則能通寒邪,故令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佐以杏仁,取其利氣
。入甘草者,亦辛甘發(fā)散之謂。抑太陽無汗,麻黃之用固矣,若不斟酌人品之虛實,時令之寒暄,則又有汗多亡陽之戒。汗多者宜撲粉,亡陽
者宜附子湯。(《醫(yī)方考·傷寒門第二》)
[許宏] 麻黃味苦辛,專立發(fā)汗,故用之為君。桂枝味辛熱,以辛熱之氣佐之散寒邪,用之為臣。杏仁能散氣解表,用之為佐。甘草能安中,
用之為使。經曰:寒淫于內,治以甘熱,佐以辛苦,是也。(《金鏡內臺方議·卷二》)
[方有執(zhí)] 麻黃味苦而性溫,力能發(fā)汗以散寒。然桂枝湯中忌麻黃,而麻黃湯中用桂枝何也?麻黃者,突陣擒敵之大將也。桂枝者,運籌帷
幄之參軍也。故委之以麻黃,必勝之算也。監(jiān)之以桂枝,節(jié)制之妙也。甘草和中而除熱,杏仁下氣而定喘。惟麻黃有專功之能,故不須啜粥之
助。又云:必須煮,掠去上沫者,恐令人煩,以其輕浮之氣,過于引氣上逆也。(《傷寒論條辨·卷二》)
【古今臨床】 本方辛溫開泄,其性峻猛,實為發(fā)散風寒之第一方。肺主氣屬衛(wèi),故凡風寒犯肺之咳喘、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慢性肺源性心
臟病、大葉性肺炎等證,可用本方加減?!逗蛣┚址健酚腥譁幢痉饺ス鹬Χ?,亦為治療風寒咳喘之名方,兩方相較,風寒咳喘而有發(fā)
熱、惡寒、無汗者,麻黃湯加減為宜;風寒咳喘無發(fā)熱惡寒者,三拗湯為優(yōu)。所需說明者,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以肺熱證居多,臨床需
詳審細辨,必先確認為風寒所致者,而后用之,否則,寧無以熱治熱之憂。慢性肺心病,多為本虛標實之證,即令標實為寒,需用本方者,亦
應據(jù)證變法,不可直率而投。咽喉為肺之門戶,鼻乃肺竅,風寒侵襲鼻咽而致寒閉失音、鼻淵諸疾,皆可相機而投。關于衄血,原因復雜,惟
風寒在表,損傷陽絡者用之為宜。肺合皮毛,故風寒外感所致之某些皮膚病,如蕁麻疹等亦可酌情用之。水道通調與否,與肺氣布散功能有關
,故風寒侵襲,肺氣不布所致之水腫、癃閉、急性腎炎、前列腺炎之類,可酌情使用本方。關于痛經、閉經、肩凝、中耳炎、三叉神經痛等,
要在辨析其風寒侵襲,經脈郁閉與否。140例醫(yī)案統(tǒng)計結果表明,有中醫(yī)診斷者65例,涉及24個病種,主要為外感風寒引起的各種病證,如傷寒
表實證、寒哮、寒閉失音、水腫、衄血、風寒咳嗽、癃閉、痛經、閉經、肩凝、傷寒脈閉、癲狂、鼻淵、大便難等。有西醫(yī)診斷者22例,含14
個病種,涉及呼吸、循環(huán)、消化、泌尿、神經等系統(tǒng),以及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科疾病,如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肺心病、急性
腎炎、前列腺炎、蕁麻疹、中耳炎、慢性肝炎、妊娠中毒癥、產后高熱不退、長期低熱、三叉神經痛、阿米巴痢疾、復視、魚鱗病等。其中以
呼吸系統(tǒng)病變?yōu)橹?。麻黃湯原方藥物用量:麻黃最大用量30g,最小2.4g,常用量10~15g;桂枝最大用量25g,最小2.4g,常用量10~15g;杏
仁最大用量20g,最小3g,常用量10~15g;甘草最大用量30g,最小1.5g,常用量5~15g。且其主藥麻黃用量,每隨季節(jié)及體質情況而多變化。
有研究者認為,本方常用藥量為"三等一半",即:麻黃、桂枝、杏仁三味等量,甘草一味半量、按照這一原則,再據(jù)年齡、體質、病情輕重而
酌情處理。據(jù)報道,用擬麻黃湯(麻黃素30~45ml,復方阿斯匹林0.42g,復方甘草浸膏0.9g)治愈太陽傷寒證患者100例?;颊叻幒笕沓S?br> 微汗,惡寒頭痛等自覺癥狀改善最快,體溫隨之復常;也有不汗出而愈者。一般服藥1~2次即愈,未發(fā)現(xiàn)明顯副作用。認為復方阿斯匹林與麻
黃素有協(xié)同作用,凡上感、急性支氣管炎初期等,具有麻黃湯重適應證者,均可以之治療。以本方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體溫在38℃以上者167例
,其中發(fā)熱惡寒型84例,發(fā)熱惡熱型70例,發(fā)熱不惡寒型13例。服藥1~3次、當天痊愈者91例,服藥4~6次痊愈者65例,無效者11例,總治愈
率高達94%。對于急性蕁麻疹早期,其屬白色蕁麻疹、具有惡風寒、無汗、尿少者,可投本方治療;而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發(fā)作者,則以輕
微的表寒證,有鼻塞、流清涕、脈浮,作為本方的投藥指征。
【實驗研究】 現(xiàn)代藥理實驗證明,麻黃的主要藥效成分是生物堿和揮發(fā)油,揮發(fā)油具有發(fā)汗作用,麻黃堿是麻黃平喘的有效成分,且在溫熱環(huán)
境中可促進汗腺分泌。麻黃與桂枝配合,對汗腺有興奮作用。
【經典案例】
[余無言醫(yī)案] 鄧某,男。冬月重感風邪,惡寒高熱,雖重衾疊被,猶嗇嗇不已,頭痛項強,腰脊痠痛,四肢骨節(jié)亦然;切診皮膚干熱無汗,
脈浮而緊,此冬月正傷寒也。以其體肥多濕,處麻黃加羌、芷與服,意其必一汗而解。詎一劑不效,次日復診,再劑仍不效。余覺藥頗對證,
然何以不效?因細詢煎藥之情,知不如法,察其病狀如前,惡寒等之表證仍在,處以前方,令如法煎服,一劑而汗出即解。麻黃湯加羌活、白
芷方:生麻黃9g,川桂枝9g,杏仁泥12g,炙甘草6g,川羌活7.5g,香白芷9g,生姜3片。(江蘇中醫(yī) 1959;(5):16)
[陶節(jié)庵醫(yī)案] 治一人。傷寒四五日,吐血不止,醫(yī)以犀角地黃湯、茅花湯治而反劇。陶切其脈,浮數(shù)而緊,曰: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進麻
黃湯一服,汗出而愈?;蛟唬褐倬把匝也豢砂l(fā)汗。亡血家不可發(fā)汗。而此用麻黃,何也?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緣當汗
不汗,熱毒蘊結而成吐血,當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傷寒脈浮緊,不發(fā)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蓋發(fā)其汗,則熱越而出,血自止也
。
寥笙注:本案吐血而用麻黃湯,為失用麻黃湯及時治療之變局?;颊邆奈迦?,吐血不止,為太陽傷寒失表,因陽氣重,雖吐血亦不解,陶
氏診其脈浮而數(shù),無汗,熱不得出,發(fā)其汗,汗出血自止,故以麻黃湯主之。血之與汗,同屬營氣所化,名異而源同,心主血,汗為心之液。
《內經》說:“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惫试谀撤N情況下,太陽表癥,有時可從衄而解,名日紅汗。衄,一般作鼻衄解,不知吐血為內衄
,仲景并未鑿定為鼻衄。衄后病不解,須再發(fā)汗,辨證非易。本案辨癥眼目有二:一則進犀角地黃湯而病反加劇,可知里無實熱,吐血不止,
不是血熱妄行。二則切脈浮數(shù)而緊,病機向外,并未入里,若不汗出,邪何由解,故進麻黃湯一服,汗出而愈。陶氏辨證精確,投方中的,一
自當效如桴鼓。為了掌握好衄后病不解,須再發(fā)汗,下列三點,為辨證關鍵:一、表實癥仍在,二、確無里熱,三、陰氣未傷,無口干舌燥,
尿短尿赤等癥。具有以上條件,才能確斷其衄血為寒邪外閉,陽氣重,郁熱上盛所致。若此后出現(xiàn)里熱癥,此為陽熱亢盛,迫血妄行,大忌辛
溫發(fā)散,治宜清降里熱。若衄后陰氣已傷,再汗則津液更耗,水不制火,有造成陽亢陰竭之危險,治宜滋陰涼血。麻黃湯為表證發(fā)汗之第一方
,傷寒初起,風寒在表,邪未化熱,元氣未衰之發(fā)表峻劑,用之得當,一劑而愈,用之不當,禍不旋踵。近世此癥較為少見,但醫(yī)者不可不知
有此治法,故詳論之,聊供參考。茲附三案,為妄用麻黃湯致誤的痛苦教訓。
懷抱奇述一醫(yī)者,素自矜負,秋月感寒,自以麻黃湯二劑飲之,目赤唇焦,裸體不顧,遂成壞癥。
又一藥客,感冒風寒,用麻黃五錢服之,吐血不止而死。此二癥亦進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救之,終難挽回,大可駭也。
懷抱奇又治一友人,積勞后感寒發(fā)熱,醫(yī)者好用古方,竟以麻黃湯進,目赤鼻衄痰中帶血。繼以小柴胡湯,舌干乏津。懷診之,脈來虛數(shù)無力
,乃勞倦而兼陰虛候也。誤投熱藥,能不動血而竭其液耶?連進六味地黃湯三劑,血止,神尚未清,用生脈散加當歸、棗仁、獲神、遠志,神
雖安,舌仍不生津。乃曰:腎主五液,而肺為生化之源,滋陰益氣,兩不見效,何也?細思之,因悟麻黃性不內守,服之而竟無汗,徒傷其陰
,口鼻雖見血,藥性終未發(fā)泄,故津液不行,仍以生脈散加葛根、陳皮引之,遂得微汗,舌果津生,后以歸脾湯、六味地黃丸而痊。凡事都要
一分為二,有其利,必有其弊,關鍵問題在于掌握麻黃湯的適應癥,藥與癥對,確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如果不加辨證,盲目亂投,誠如懷
氏所述,麻黃湯就成為致人于死的毒劑了。麻黃湯是如此,其他方劑掌握不好也是如此。(《傷寒名案選新注》)
[原文] 太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035)
麻黃附子甘草湯
【藥物組成】 麻黃二兩,去節(ji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煎服方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劑歌括】 甘草麻黃二兩佳,一枚附子固根荄,少陰得病二三日,里證全無汗豈乖。(《長沙方歌括》)
【方義配伍】 功效:溫陽微汗解表。
配伍:本方即麻黃附子細辛湯去細辛加炙甘草而成。因病情較前者為輕為緩,故去辛竄之細辛,加甘緩之甘草,以緩麻黃辛散之性,防其
發(fā)汗太過,以求微汗而解。更用熟附子,以為溫陽微汗解表之用。
【古今方論】
[王晉三] 少陰無里證,欲發(fā)汗者,當以熟附固腎,不使麻黃深入腎經劫液為汗,更妙在甘草緩麻黃,于中以水谷之津為汗,則內不傷陰,
邪從表散,必無過汗亡陽之慮矣。(《絳雪園古方選注·汗劑》)
[成無己] 麻黃、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溫寒氣。(《注解傷寒論·卷六》)
[許宏] 初得少陰病,二三日內,脈沉細,倦而臥者,,別無吐利厥逆等癥者,故用附子為君,以溫其經。以麻黃甘草為臣佐,微取其汗,以
散其寒邪,其病則已也。(《金鏡內臺方議·卷二》)
【古今臨床】 麻黃附子甘草湯臨床運用基本與麻黃附子細辛湯相同。有報道應用本方治療肺原性心臟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
、腎炎水腫等病證。故本方可用于治療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疾病。
【實驗研究】 目前尚未見相關實驗報道。
【經典案例】
[曹穎甫醫(yī)案] 治高君之公子,年五齡,身無熱,亦不惡寒,二便如常,但欲寐,強呼之醒,與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按其脈,微細無力
。余曰:此仲景先圣所謂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顧余知治之之方,尚不敢必治之之驗,請另乞診于高明。高君自明西醫(yī)理,能注射
強心針,顧又知強心針僅能取效于一時,非根本之圖,強請立方。余不獲已,書:熟附片2.4g,凈麻黃3g,炙甘草3g。與之,又恐其食而不化
,略加六神曲、炒麥芽等消食健脾之品。次日復診,脈略起,睡時略減。當與原方加減。五日,而痧疹出,微汗與俱。疹密布周身,稠逾其他
痧孩。疹布達5日之久,而胸悶不除,大熱不減,當與麻杏甘石重劑,始獲痊愈。1月后,高公子又以微感風寒,復發(fā)嗜寐之恙,脈轉微細,與
前度仿佛。此時,余已成竹在胸,不虞其變,依然以麻黃附子甘草湯輕劑與之,4日而蕆。(《經方實驗錄》)
[劉景琪醫(yī)案] 張某,女,23歲。全身浮腫、尿少5日。半月前感冒,咽喉痛,發(fā)熱惡寒。近5日來尿少,腰痛,眼瞼及兩腳浮腫,日漸加重,
納呆。尿常規(guī)可見蛋白、紅、白細胞及管型。兩鄶極度浮腫,兩踝不見,皮膚發(fā)涼,皮膚皺紋消失,眼瞼浮腫。舌淡,邊有齒印,苔白滑,脈
關滑尺沉緊。此為正水,乃太少兩感,治以解表溫里,化氣行水。處方:麻黃9g,炮附子3g,炙甘草6g。服1劑,夜間小便1痰盂,小腿及足部
浮腫去大半。服3劑后,浮腫全消,納增,尿常規(guī)化驗正常,追訪1年無復發(fā)。(《經方驗》)
[原文]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fā)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fā)汗也。(302)
麻黃細辛附子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