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杜課授權(quán)轉(zhuǎn)載
編前語
在昨天的杜課《為什么“雙一流”發(fā)了榜單,卻少有點贊?》中,杜老師就“雙一流”發(fā)榜話題解答了我們的一些疑問。很多同學讀罷意猶未盡,在后臺追問了一些問題,在今天的杜課中,我們請杜老師接著昨天的話題繼續(xù)對話。
你不是“雙一流”,然后呢?
Q1
有人說:“你優(yōu)秀只能證明你自己優(yōu)秀,但是學校遭殃卻會影響全校師生?!北敬巍半p一流”建設(shè)名單出來以后,有一些學校遭遇了所謂的“掉檔”,那么,作為這些“掉檔”的學校的學生,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落差感?
杜駿飛:
這個問題,我打個比方來回答吧:你剛買了房子,小區(qū)的房價卻降了。這時,你應該知道的是:
1、小區(qū)的房價下降,這不是你的責任,所以,請?zhí)谷蛔蕴?,也最好不去惦記?/p>
2、你不是住在小區(qū)的門口,而是住在自己家里,請格外過好自己的日子。
3、天天跟你談房價漲跌的,你當他們是炒房團,而不是鄰居。
4、路人有因為房價漲跌而看低你的,你微笑著原諒他們的無知。
5、當你出門交朋友時,記住,真正的朋友,結(jié)交的是你本人,不是你的小區(qū)和房子。
Q2
之前一些學校傳出要取消部分學科的考研自考生名額,全部采用推免的形式,而推免生往往又是“985、211”的學生。不少自考生感嘆“不給普通學校的學生活路”。在此次爭論中,也有這樣的一個說法:“高考失利意味著一輩子不得翻身”,您怎樣看待自考生口中的“歧視”現(xiàn)象?
杜駿飛:
我寫了幾句“歧視定律”供大家參考,如下:
1、喜歡談論歧視的同學,容易感受到歧視。
2、腦海里充滿歧視話題的同學,也許真的有理由受歧視。
3、不在意所謂歧視的同學,不容易受到歧視。
4、永遠不怕被歧視的同學,他的人生字典里也就沒有歧視。
這些“定律”,未必是至理名言,但確實是我的人生體驗。
Q3
在您的教學實踐中,是否感受到重點學校與非重點學校學生之間存在的差距?這些差距主要在哪方面?在您看來,造成差距的根源是什么?怎么樣才能縮小差距呢?
杜駿飛:
名校與非名校的學生,如果以均值來看,確實存在著差距;如果以方差來看,則高高低低、紛紜不一。
據(jù)我看來,那種在校生均值的差距,其實根本不在所謂的智商、情商,甚至不在知識上,而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名校學生自我認同更高,也因此有更超邁的自我定義。非名校學生往往缺少這樣的心氣。
2、名校學生身邊的競爭者水平更高,也因此有更苛刻的自我要求。非名校學生往往缺少這樣的挑戰(zhàn)心。
3、名校學生身邊的學術(shù)資源更密集,也因此有更頻繁的自我迭代。非名校學生往往缺少這樣的自新意識。
如果你真得讀懂了上述分析,其實也就懂得了解救之道:
1、你應該有更高的自我認同,不與你眼中的蕓蕓眾生相比。
2、你應該“對標”那些真正的一流人才,分分秒秒地像他們那樣工作和學習。
3、你必須利用好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學術(shù)資源,每一天都在經(jīng)驗、知識和技能上刷新你自己。
如果你做到了這些,你會超越、超脫于名校與非名校的均值之爭,而在方差之戰(zhàn)中笑到最后。名校里畢業(yè)了很多普通人才,非名校里誕生了杰出校友,那些例子不勝枚舉,你想必早就很熟悉了吧?
即使在你的校園里,也必有前事不遠,請自行查詢,然后,自問一下:你會是貴校中的哪一類畢業(yè)生?
Q4
大家都說“雙一流”建設(shè)名單照顧到了中西部地區(qū)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一碗水端平”了,但是中西部地區(qū)高校的教師資源和學生生源真的會因此而發(fā)生質(zhì)的改變嗎?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提升中西部教育?
杜駿飛:
我看到了“雙一流”建設(shè)名單,但尚未得知“雙一流”建設(shè)的支持舉措,所以還無法評估受到“冊封”的“雙一流”建設(shè)大學會有怎樣的變化。
至于說,中西部地區(qū)高校列入雙一流后,教師資源和學生生源會發(fā)生多少質(zhì)的改變,我不是太樂觀。畢竟大學不是一個產(chǎn)品,不是一個企業(yè),也不是一個產(chǎn)業(yè)。即使是一個公司,也絕非是有了金援就會一飛沖天。何況,大學是一種文化事業(yè),它取決于大樓,還取決于大師,還取決于學者隊伍,還取決于學科傳統(tǒng),還取決于文化軟實力。
為此,我認為,這些地區(qū)的教師資源和學生生源,會隨著綜合實力的上升而日益改善,但它們?nèi)匀恍枰獣r間!為此,教育部也好,當?shù)卣埠?,不要以為列入雙一流就像給運動員打興奮劑,期待立竿見影。如果有這樣的錯覺,難免會揠苗助長、急功近利,甚至逼著那些大學邯鄲學步、削足適履。
我昨天說:希望在這次雙一流建設(shè)方案出臺的同時,能夠給予普通高校以強有力的幫扶政策、雪中送炭的資源支持,并盡可能留出立體化的制度空間,鼓勵各高校個性化發(fā)展,也許,會更能體現(xiàn)出大國崛起的科學理念。
我覺得這一番話,對于那些列入雙一流的西部大學來說,也是適用的。
Q5
有同學說,自己所在的大學和學科原本是真正的一流,但是“雙一流”建設(shè)名單卻沒有列入,這是不是一種恥辱和不公平?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心理的不平衡?
杜駿飛:
首先,我想告訴你,真正的一流,是不需要這些榜單來作證明的。
其次,你要學會跳出輿論預設(shè)的語境。不要認為,你最需要的大學就應該是最好的大學;也不要認為,你認為最好的大學就應該是別人都認為最好的大學;更不要認為,只有“世界一流”才是你成就美好人生的依靠。
最后,你告訴我:你不是“雙一流”。我想問:然后呢?你看那花園里的花朵,它們會蓬勃盛開,但它們會說“我不是雙一流”嗎?你看那近處的河水,它們會奔流不息,但它們會說“我不是雙一流”嗎?你看那遠處的群山,它們會耀然自在,但它們會說“我不是雙一流”嗎?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教育?這不是一道幼稚的數(shù)字題,而是一種哲學的探尋。膚淺的人無法回答,功利的人不敢回答,只有當你知道教育的一切起點都來自于自我的發(fā)展時,你才感到:大學之道,其實不證自明。
參考資料
各高校校長對“雙一流”的看法:
(整理自文匯報公眾號《文匯教育》)
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大學不能在“爭創(chuàng)一流”的過程中迷失方向,要有“定力”,有洞察力。不能排行榜上把你排在一個什么位置,你就能斷定自己是什么。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以笑話打比方,談大學排名的危害)大家都知道獅子是森林之王,別的動物都要向獅子學習。若干年后,除了獅子還是獅子,其他動物都成了瘋子。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一所好的大學,其實不用看什么排名,你只要進去和老師、學生談一談,聽一聽他們在想什么、怎么想問題、想什么問題,你就知道這所學校是不是世界一流了。
美國萊斯大學校長大衛(wèi)·李博隆(David Leebron):追求排名只會讓越來越多大學趨同,并忘記自己的特質(zhì)。每個大學都應該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無論是大學排名還是學校規(guī)模,都不是大學精神的一部分。
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大學排名像是懸在中國大學校長頭上的一把劍,很多大學校長為了得到體面的學校排名,不得不按照大學排名的各項指標進行學校建設(shè),導致中國很多大學沒有了特色。
復旦大學原校長楊玉良:(談大學排名的危害)“一流大學”成為指標化和數(shù)字里的“一流大學”。令人擔憂的是,與這種大學排行榜相對應的評價、評估方法,正在成為一種“制度”。廢除那些不符合科學精神和學術(shù)傳統(tǒng)的學術(shù)評估和評價制度,或許將益于“學術(shù)空氣”的凈化。
2
課余時間的重要性
愛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蔽业囊晃辉诠鹑谓痰呐笥岩哺嬖V我說,只要知道一個青年怎樣度過他的業(yè)余時間,就能預言出這個青年的前程怎樣。
20世紀初,在數(shù)學界有這樣一道難題,那就是2的76次方減去1的結(jié)果是不是人們所猜想的質(zhì)數(shù)。很多科學家都在努力地攻克這一數(shù)學難關(guān),但結(jié)果并不如愿。1903年,在紐約的數(shù)學學會上,一位叫做科爾的科學家通過令人信服的運算論證,成功地證明了這道難題。
人們在驚詫和贊許之余,向科爾問道:“您論證這個課題一共花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3年內(nèi)的全部星期天。”
同樣,加拿大醫(yī)學教育家奧斯勒也是利用業(yè)余時間作出成就的典范。奧斯勒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種血細胞。他為了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讀書,規(guī)定自己在睡覺之前必須讀15分鐘的書。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堅持這一習慣不改變。這個習慣他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共讀了1000多本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