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下面兩篇文章出自一對母女的筆下,孩子是斜杠少年、蓮花嬌子,母親以前是一名好醫(yī)生,現(xiàn)在是一位好老師,更是一位用心的好家長。
風的味道
那是個吹著微風的下午,我們開始了今天的旅程。經(jīng)過兩三個荷花塘時,一排排柏樹為我們遮擋了炎熱的太陽,傾聽著微風拂過樹林的“沙沙”響聲,聞著微風帶給我們的涼爽;即使是酷熱的太陽也泯滅不了我對家鄉(xiāng)的渴望與追求。
“這里的小路十八彎,這里的水塘接連接?!甭愤呌袃膳盼嗤?,梧桐深處有人家,其中一戶人家就是我最親的二姨家。
二姨雖然是一名工人,但生活情調(diào)非同一般,從房子擺設就能知道。看!那三只活潑可愛的泰迪正出門迎接我們呢!看到他們,我不經(jīng)感嘆:回想之前,上次看到它們才是三只毛茸茸的小牙狗,看來是很久沒回來了 一切都變了……
二姨的房子如北京的四合院,分成四個部分:兩個住房面對面,中間空著大院子。小貓小狗有地鉆,花草樹木往里栽。一個房子留做飯,做出飯來香又甜。珍珠雞滿地跑,東啄啄西啄啄,啄得小嘴“咯咯”叫。
最令我陶醉的是那四棵矗立在院落里的桂花樹。每當秋天到臨時,桂花開了!香氣頓時彌漫開來……我望著桂花出了迷,二姨看了,說:“每到早晨,在這桂花香氣中欣欣然睜開眼睛,多有詩意呀,也不犯困,桂花就像鬧鐘一樣,有著催人醒的神奇魔力!”
最令人無法想象和面對的是——二姨竟然把雞養(yǎng)在衛(wèi)生間旁邊。那真是……雞屎摻著大便味和小便味,味道真是“好”極了!
而這種雞名為珍珠雞,每當我們靠近時,它們就會發(fā)出如雷鳴般的叫聲,太難聽了!雖然它的叫聲很難聽,但我還是打心底里喜歡它。珍珠雞雖然常見,但它的模樣令人陶醉:它的頭很小,身體很大,脖子細細的,跑起步來像跳舞一樣;它是一位戲劇演員,它的花臉特別像林黛玉,又像剛打完架的小混混,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
珍珠雞自帶保護功能。它不分雌雄,都沒有雞冠,頭頂部無毛,而且有角質(zhì)化突起,稱之為“頭盔”,所以我又稱珍珠雞為“戰(zhàn)斗機”。珍珠雞全身羽毛灰色,并有規(guī)則的圓形白點鑲嵌在內(nèi),形如珍珠,故有“珍珠雞”之美稱。而在家鄉(xiāng)阜陽,珍珠雞可是美味的特產(chǎn)品哦!
我們在二姨家開了葷后,就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那里,我相信自從那次回家,就不會再忘記了。繞過了壩坡,翻過了小山丘,穿過了小樹林,只見“兩個麻雀鳴翠柳,一行白鵝過山丘。”這種情景實在有趣,我在合肥從沒有看見過,只看到過被貓啃得只剩骨頭的麻雀和被關在籠子里任人宰殺的大白鵝,哎!這就是區(qū)別呀!
記得那時坐大船過河的時候,這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又重渡了一次,四周布滿綠島。雖然河面上會時時飄來幾個垃圾,但我相信我們家鄉(xiāng)會改變的!
每當微風拂過臉龐,隱隱約約帶來一股家鄉(xiāng)的味道,那真是太令人向往了!
我愛家鄉(xiāng),我更愛家鄉(xiāng)微風的味道!
作者介紹:金子墨,合肥市蓮花小學五(3)班學生,擅長書法、繪畫、鋼琴,酷愛閱讀、寫作等。
那山,那海。
“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yǎng)大,忘不了一生長嘆半壺老酒……”
每每聽到崔京浩這首老歌,心里總泛起說不出的感受,也許只有為人父母后,才能明白父輩的不易與無私的愛。
我是個80后的孩子,出生在“外人眼里覺得是不幸的大家庭里”。兒時的玩伴常常手指我的額頭說:“大家都不要和她玩,她爺爺是老瘋子、她大伯是小瘋子,她老爸常年不在家,你們要欺負她,小心倆瘋子來打你……”
那時不懂事的我,并不知道“瘋子”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我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大家庭,爺爺、奶奶、大伯、爸爸、媽媽、三叔、三嬸、四叔、四娘、老叔、老媽……”雖然爸爸工作常年不在家,但也有許多人來愛我。他們常常把最好吃的留給我吃,把最新的衣服和鞋子留給我穿,他們總是給我做許多我想不到的小玩意。我在別人眼里,是個既漂亮又可愛的“小公主”。我的爺爺、奶奶、大伯、四叔等等都非常疼愛我,從沒有因為“瘋”而罵過我一句、打過我一下。我只記得他們總有講不完的故事,編不完的“鬼神”,讓我聽得入迷。不管他們多忙多累,他們總是帶我玩,教我爬樹,帶我游泳……
在我眼里,他們就是我的“天”;他們就是我的“山”;他們就是“?!?;他們就是我的一切!
從我慢慢有記憶的開始,我眼中只看見整天勞累的媽媽,忙不完的地里農(nóng)活,忙不完家里的洗衣、做飯、喂豬、喂雞、喂鴨、割草養(yǎng)兔等等。整日里都沒見她有閑暇時刻,就是和別人聊天時,她手中還在縫縫補補,做鞋子,織毛衣,縫口袋等忙不完的小活。就連做飯都是灶臺下一把火,灶臺上炒個菜,搟個面等。那時的老媽在我眼里就是個“神”,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她比一個男人都能干,感覺什么事都難不倒她,做任何事都有條不紊,井然有序。起早貪黑的,不怕苦,不怕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干瘦如柴。但在我的心里,她是我的驕傲,我的榜樣,是世上最好的媽媽!
也許就在那時,我才發(fā)現(xiàn)爸爸的陌生,心里多多少少埋怨爸爸,為什么只會掙錢,不回來陪陪我們,不回來幫幫媽媽?媽媽實在太辛苦了,太累了!那時常聽爺爺他們說:“你爸爸也不容易,我們這一大家子都要靠你爸爸來養(yǎng)活呢,沒有你爸爸,我們連飯都吃不上,你哪來的糖吃,哪來的漂亮衣服穿呢?你爸爸掙得錢是用命換來的,知道嗎孩子?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
時間慢慢流逝,我也漸漸長大,開始能幫助媽媽干些小事情了。不到7歲的我,已經(jīng)學會做飯、洗衣、掃地、挑水、割草、喂雞、喂豬等等。古話說“窮人孩子早當家”,我卻不以為然。我以為勤勞、善良、有愛的家庭里的孩子會更早當家,更早懂事!小時候家里人沒有時間教我學習、寫字,沒有人給我買書,但生活是一面鏡子,父母是你的影子,只要他們能給你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積極向上、樂觀面對生活的勇氣,就足矣!這也許是你一輩子的福氣。
教我認字寫字的不是我的爸爸和媽媽。而是我的四叔和小叔。我感謝他們,讓我明白只有學習才能走出農(nóng)村、走出“貧困”!四叔的話,常常回蕩我的耳邊:“敏子,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考上大學,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將來你就有出息了……”
也許是他們的話點化了我,也許是他們的故事感染了我,也許是我見到太多的不容易,吃了太多常人都沒吃過的苦,也許冥冥之中有種力量告訴我“只有多讀書,只有好好學習,你才能改變自己,改變現(xiàn)狀”。
真正讓我知道主動學習,知道如何學習的時間是初中階段。
在初中三年里,我遇到人生第一波恩師。是他們讓我知道有夢想就必須努力去奮斗,要想成績好,必須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習,珍惜一切可利用起來的時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就有收獲,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一點也不假,短短幾年的日夜苦讀,我終于如愿考上了我想要的學校,選擇了我喜歡的專業(yè)。
直到學業(yè)有成時,我才理解了父輩的不易,明白了恩師的良苦用心……
人到中年,我依然熱愛生活,因為我的心中始終都有天的庇護,山的期待,海的引領。
作者介紹:鄭敏,醫(yī)生,兒童教育思考者、實踐者,現(xiàn)就職于京獅幼兒園。
都說虎門無犬子,家庭是教育的主陣地,父母是孩子的起點。如果您有望子成龍之心,那趕緊從優(yōu)秀自己開始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