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篇
不按套路出牌
鄧笛/文
一個年輕的妹子與一位老人同時上了一輛公交車。
車上只剩下一張空座位,于是妹子對老人說:“大爺,您請坐?!?/span>
老人客氣地說:“不用不用,我一會就到了,你坐吧?!?/span>
妹子說:“嗯,那好吧?!?/span>
說著就坐了下來。
沒想到老人不悅地嘀咕道:“小姑娘,你不按套路出牌??!”
我聽人講了這個笑話后,忍俊不禁,心想,這其實是關于禮節(jié)的新舊觀念的一次沖突。
無論是大爺還是妹子,其實都是懂禮貌的。
妹子見到老人讓座,是尊敬老人的表現(xiàn)。
在老人表示不坐之后,才自己坐下,也是合情合理的。
老人在妹子讓坐時,沒有立即坐下,而是表示謙讓,這也符合中國傳統(tǒng)客套。
“三請四邀”是中國傳統(tǒng)客套的典型做法。
以這件事情為例,座位理應讓給老人,因為中國有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文化。
但是,老人也不能別人一客氣就坐下來,這就顯得倚老賣老。
那么,什么時候坐下來比較合適,一般要在別人“三請”之后。
這個妹子只請了一次,就不再請了,讓老人感到好不痛快。
這種禮節(jié)觀的沖突,在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
長輩在飯桌上給你夾肉,你實話實說:“不吃,謝謝,我已經(jīng)飽了。”
長輩仍然會夾一塊肉放到你碗里,因為他以為你是跟他客氣。
長輩扛著大包走,你表示幫他拎,他會說“不用!不用!我自己拿得動!”
這時候,你如果真的不問他了,在他眼里就是不懂禮,你應該搶他的包,然后讓他好像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把包給你來拿了。
朋友一起吃飯,應該是牽頭的人買單,但是其他人如果嘴一抹就走,則與傳統(tǒng)禮節(jié)不符,也應該表現(xiàn)出欲付賬的舉動。
最佳的情況應該是,所有的朋友都拿著錢在收銀臺前你推我攘,但最終還是由牽頭人付了賬。
這個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如果牽頭人真的讓朋友付了賬,則失了禮,甚至會被認為品行出了問題;
如果牽頭人動作太快,讓朋友們失去了表現(xiàn)禮節(jié)的機會,也是不妥,有點看不起人的意思。
兩個人進門的時候,相互客套一番后,應該由年長的或地位高的人先行。
但是如果兩個人彼此難分上下,按照舊日的做法應該是:
一個伸手說:“請?!?/span>
另一個一邊后退一邊也伸手說:“豈敢,豈敢,還是您先請。”
如此這般三四次,最后兩人攜手同進。
但是,現(xiàn)在“攜手同進”這事有點兒難辦,給人感覺曖昧,有“同志”之嫌。
所以一般都是一個人推著另一個人進去。
雖然不雅,但解決了實際問題。
如果兩個人都講究傳統(tǒng)客套,但既不好意思攜手,又不習慣推推拉拉,就只好有一個人厚著臉皮先進,這個人往往被老套的人看不起。
過去的人,可能過的是慢生活,有時間“三請四邀”,客氣來客氣去。
現(xiàn)在的人生活節(jié)奏快了,客氣也就是意思一下。
你若還堅守老一套的做法,指責別人“不按套路出牌”,估計不是自討無趣,就是自己生悶氣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