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曹操、劉備等人,歷史明明給了袁紹更好的機會,他卻沒有把握住,一手好牌、生生打爛。為什么?以往很多原因,要么失之偏頗、只能解釋一部分而不能解釋全部,要么是欲加之罪、主觀色彩濃厚,要么就是“事后諸葛亮”。
其實,失敗的種子往往在勝利的時候就埋下了,這個種子,就是袁紹的價值觀,他一直對名聲無比看重、無比倚重。袁紹一輩子的成敗,就在“名聲”這倆字兒上了,可謂“成也名聲,敗也名聲”。
當(dāng)初,袁紹憑借雄厚的家世背景,“愛士養(yǎng)名”,籠絡(luò)了一幫人,自己做“帶頭大哥”,曹操、張邈、許攸等都是小弟。他很快樹立了聲望,成為朝廷青壯派的領(lǐng)袖。之后,做盟主、取冀州,靠的都是先前攢下的名聲。名聲讓袁紹習(xí)慣了當(dāng)老大,也習(xí)慣了以名聲論英雄,以至于“非名人不見”。
在“并有四州”后,袁紹成為北方勢力最強大的諸侯。當(dāng)時自任大將軍的曹操,借天子的詔書任命袁紹為太尉。袁紹“恥為之下,偽表辭不受”,他覺得曹操職位比他高是一件很恥辱的事,上表假裝不接受。史載“操大懼”,曹操非常害怕,立馬把大將軍讓給了他,又以皇帝名義明確了四州是他的地盤,這回他接受了。其實,皇帝被曹操控制,大將軍有名無實,接受了反而處處受制。這個回合,感覺袁紹并沒有獲得實質(zhì)性利益,好像中了曹操的緩兵之計。
袁紹的謀臣沮授很早就建議“挾天子以令諸侯,稸士馬以討不庭”,然而袁紹的考慮卻是:漢獻帝當(dāng)初不是自己所立,況且有了天子做事容易畏手畏腳,老大當(dāng)?shù)貌蛔栽?。這背后的邏輯,還是過于看重自己的名聲,而放棄了政治考量。
重視名聲的人往往也好面子,殺田豐就是例證。曹操去徐州打劉備,田豐建議袁紹乘虛而入,袁紹借口孩子生病拒絕了,田豐氣得直跺腳。其實,田豐應(yīng)該熟悉他這位主公的性格?哪是什么孩子生病?恐怕更多的是好面子,感覺自己的實力不允許低調(diào),干嘛要乘人之危?官渡之戰(zhàn)前,田豐給袁紹提了非常正確的建議,如果袁紹聽從結(jié)果可能大不一樣,至少不會敗得那么快、那么慘。然而,袁紹打了敗仗之后,說“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于是把田豐殺了。這與當(dāng)時劉邦對劉敬的態(tài)度恰好形成鮮明對比。還有,袁紹最后是“慚憤而死”,這也是他好面子的又一個證據(jù)。
《收田租令》批判袁紹治理冀州的主要敗筆,是“豪強擅恣,親戚兼并”,該交的賦稅被轉(zhuǎn)嫁到貧苦百姓頭上,導(dǎo)致下層民眾負(fù)擔(dān)過重。其實,這背后是袁紹對河北士族的縱容。為什么縱容?也與名聲有關(guān),袁紹想博得寬厚的好名聲?!敖B為人政寬”,袁紹死后“河北士女莫不傷怨,市巷揮淚,如或喪親”。其實,袁紹主要是對士族寬厚。然而,亂世之中,士族舒服了、嘚瑟了,老百姓必然遭殃,不僅賦稅交得多,還要受欺壓,如此一來袁紹就喪失了民心,這才是袁紹失敗的根本原因。反觀同時代的曹操,其主要政績之一就是抑制豪強。袁紹罵曹操設(shè)立摸金校尉、挖諸侯王的墳。殊不知,這是曹操為了減輕百姓負(fù)擔(dān),在當(dāng)時情況下籌措軍費不得已的辦法。
古人云:“名航可以載天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陸沉天下之英雄”。袁紹之所以被名聲所困,說明他還不是真英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