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唐夕公眾號的第230篇原創(chuàng)文章
很喜歡心理學博主崔慶龍老師的微博內容,每次看總能得到很多的感觸與收獲。他的文字總能在思想的深度與廣度上讓人看到最本質的內核。今天看到一段關于他對于親密關系的解讀,很有感觸,分享給你們。很多在親密關系里經常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如果失去這個人,可能再也遇不到比TA更好的了?!?/span>這句話在體驗上具有無比強烈的真實性,因為能產生這樣的感覺,說明那一刻的自己已經捕獲了對方的全部稀缺性,而那些被比下去的人是因為TA們的可感知性是非常模糊的。從概率上來講,你所遇到的任何人,都不會在最好的頂點,那種最好的感覺只是源自于眼前這個人深度的參與了你的心靈,在你這里構筑起了完全利益相關的情感條件。我們所謂的最好,永遠都是因為我們自身具足了一些好,才匹配了那份好,這里也要去肯定自己。倘若你以一種和對方不對等的力量獲得了對方的情感,那么必然要在其他方面失去一些東西,它可能是情感層面的,也可能是現實層面的,它一定不是完全的平等均衡,這是一個穩(wěn)定系統能夠長久運行的天然找平機制。也就是說,你可能會遇上一個超越自身很多的人并和對方發(fā)生一些關系,但很難真正擁有那個人。所以想要擁有真正好的關系,就讓自己變得足夠好,這種好在現實層面反而是更容易到達邊際的,在心靈層面卻是無法窮盡的。這種好的特別之處在于,在你所能匹配的那段關系里,你們能相互遨游彼此最重要的精神領地,并還能在現實層面安全著陸。你必須時刻讓自己保持最好的狀態(tài),必要時能夠克制拒絕,需要時能夠坦誠勇敢,你的情感事件不能是基于任何脆弱性、保護性、補償性、妥協性、虛榮性而發(fā)生。它不能出現在任何可與不可的模糊地帶,它必須是你能為自己肩負起責任并將一個真正獨立完整的自己全然交付時才能夠成立的。看了好幾遍這段話,關于如何建立更好、更長久地親密關系,我的理解是首先一定是認可自己、接納自己和愛自己。一個人要能獨自完全地與這個世界建立聯系,由此ta才能有余力真心地去愛他人,輻射出信心和溫暖。正如美國心理治療師薩提亞有一首關于“愛”的詩,這樣寫道:請你愛我之前,先愛你自己,愛我的同時,也愛著你自己。始終覺得,愛情或者說親密關系,是一個不斷消耗自身能量的事情,但同時也是和另一半交換能量的一個過程。美好的親密關系,是彼此都能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接納自己的不完整,可以獨立地對自己的身心負責。由此在日?,嵥榈南嗵幹?,才能在看到對方的不完整時也坦然接受,并溫柔對待。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文字:唐夕
和你一起每天成長1%
來圍觀朋友圈
一起交個朋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