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4 15:58:07
—邵雍《皇極經(jīng)世書》觀物外篇解讀之四十七
【原文】《老子》知《易》之體者,五千言大抵明理。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鯈:音條,鰷魚是一種魚類,鰷魚體細長,側(cè)扁,背部幾成直線,腹部略凸)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此盡己之性,能盡物之性也。非魚則然,天下之物皆然。若莊子者,可謂善通物矣。
莊荀之徒失之辯。
莊周雄辯,數(shù)千年一人而已。如庖丁解牛曰:“踟躕(踟躕 chíchú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四顧”,孔子觀呂梁之水曰“蹈水之道無私”,皆至理之言也。
莊子著《盜跖篇》,所以明至惡雖至圣亦不能化。蓋上智與下愚不移,故也。
魯國之儒一人者,謂孔子也。
莊子齊物,未免乎較量。較量則爭,爭則不平,不平則不和。
莊子氣豪。若呂梁之事,言之至者也;盜跖言事之無可奈何者,雖圣人亦莫如之何;漁夫言事之不可強者,雖圣人亦不可強。此言有無為之理,順理則無為,強則有為也。
莊子曰:“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贝司铀疾怀鑫?,素位而行之意也。
【愚翁解讀】
閱讀《老子》這本書,可以有助于了解知道《易》本體內(nèi)涵,五千言的著作,從大的方面來說,就是要抵達明白事物之理的用意。
在歷史典籍《莊子·秋水篇》里有這樣的記載:莊子與曾做梁惠王宰相的惠子同游于安徽鳳陽的一座石橋上。莊子說道:鯈魚從容的游來游去,是魚歡樂的在此生活。從這里可以看到人在盡興時的性情,同時能夠感到動物在適宜生長的地方可以盡情地發(fā)揮出本性。在適宜自己的環(huán)境里,表現(xiàn)出從容悠然的姿態(tài),并非只是魚類是這樣的,天下有性情的動物都是這樣。若以這則故事來看莊子,可以稱謂他是位善于通達事物之理的人。
莊子、荀子這樣的歷史人物因為對事物深入研究后而著書立說,含有辯證的道理,其中言論深入人心,使后世的人們失去了辯駁的依據(jù)。用肆意的言論,勉強的去辯駁莊子、荀子的著作言論,會導致失去眾人的信任。
莊周雄健辯論的才能,是數(shù)千年才出現(xiàn)的一個人。像庖丁解牛的歷史典故里講到的“踟躕四顧”,意思是說:庖丁起初解牛時,遇到難以分解的地方,首先解除心中猶豫的問題,環(huán)顧四周尋找正確的分解點,長時間的實踐積累,造就了熟練的宰牛分割技術(shù)。再如孔子觀呂梁之水說:“蹈水之道無私”,意思是說能夠在激流的水中上下翻滾、出入自由,是由于順應水性而不任由個人私意的原因。這些全是至理的言論。
莊子著有《盜拓篇》,此篇中所講述的故事為了明確的告訴人們,像盜拓這類作惡達到極點的人,雖然是人們稱為至圣先師的孔子出面去勸導,也一樣不能感化他。此典故概括的講,高尚智慧的人與低下可惡愚昧之人是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可惡的愚昧之人不會因為有高尚智慧的人去勸說而改變他的做法,因此,這個歷史典故就為了說明這樣的道理。
莊子認為,魯國真正的儒家學者只有一人,那就是被人們稱謂的孔子。
從莊子齊物論中的言論可以看出,莊子未免在乎和明白自然事物中含有較量的道理。在自然界萬物中,諸多自然物種之間和同一物種之間存在著較量,較量是一種自然法則,有較量則有爭斗,高低、大小、強弱之間有爭斗,就會出現(xiàn)得到多少的不平均,有不平均的現(xiàn)象存在就會出現(xiàn)爭斗雙方的不和。
莊子有正氣豪情。著作中如孔子觀呂梁之水的事情,蹈水之道在于順應水性而無私意,這樣的言論是達到了至理的程度;所講述的盜拓和孔子之間故事,言論了事情有無可奈何的一些因素,雖然是圣人也會遇到?jīng)]有辦法的事情;在漁夫和孔子的故事里言論了沒有職權(quán)時責任就無法實現(xiàn),說明了凡事不可強求,雖為圣人也不可強求,這些言論中包含了有為和無為的道理,順應情理做事情則稱謂無為,強以私意去行事就叫有為。
《莊子·逍遙游》里說:“制作膳食的庖人雖然有消極怠工的行為不盡職責了,尸祝是太廟里主持祭禮的官,不可置禮器于不顧,越位去做宰殺和烹飪的事情”。這就是說有品德的君子要思考不做出越位的行為,是要求人們各自做好自己本位事情的意思。
在這段文字里,邵雍用莊子及其列舉著作里著名典故來說明的道理是一目了然的。莊子所流傳下來的歷史典故里含有許多值得人深思的哲理,所以被后世人廣為引用。從邵雍的列舉引用中我看到了邵雍洞悉事物的非凡能力。其中的兩個字“較量”應引起更加深刻的思考!——典故哲理,深思致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