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襄垣有6個國保,其中縣城里有4:永惠橋、五龍廟、文廟、昭澤王廟。永惠橋、五龍廟互為左鄰右舍,永惠橋為單孔石拱橋,拱橋圖像漢畫像石上就有,現(xiàn)存最早的嘛就是那有名的趙州橋。其如虹飛架,上面人來車往,銜接南北街衢。
永惠橋長約30米,尖拱實肩,它的存在似乎只為陸路交通,而非舟行立交。石橋拱券東西兩面,正中各雕有高浮雕、淺浮雕三條龍,其余裝飾為卷草紋,順臺級而上就是水泥橋面,為利于行走而改造的。
石橋始建于金,明清多次維修過。欄板新舊不一,大概有金代貨,雕刻有云版、動物、樹木、花卉、人物等,而欄桿上裝飾物千姿百態(tài)的,不是機械性的整齊劃一,有糧囤、火焰、寶珠、仰蓮等形式。
橋北有一截城墻,隆重地用玻璃罩著,這曾是襄垣城的北關(guān),所以永惠橋也叫“北關(guān)橋”。春秋時,襄垣是晉侯趙襄子的領(lǐng)地,“襄垣”這縣名就是趙襄子在甘水之北修筑城池而建的墻。當(dāng)然殘留的只是明清城墻的局部了,是襄垣古城的紀(jì)念品。
墻的西邊就是襄垣另一國保五龍廟,大門緊閉,一幅安然的神態(tài)。走進一看,原來鎖虛掛在上面,用紅綢子遮掩著,無需愛的供養(yǎng)、美的贊賞,一切都安排的很順暢,院里無人,自行方便了。廂房有生活的痕跡,時值晌午,也許廟頭親自回家吃飯去了。
五龍廟一聽就是一只水神廟,與永惠橋都是甘水河的配套工程,建廟的意義,是指望大神澇時安瀾無虞、旱時興云致雨。五龍廟坐北朝南,由山門、戲臺遺址、大殿及東西廂房組成。大廟舊貌變新顏,當(dāng)年的糧庫、鐵匠鋪已成舊影。
院里有元、清碑,名錄上列大殿為元代建構(gòu),那碑也許是參考吧。大殿面闊五間,單檐懸山頂,琉璃瓦剪邊,敦樸漂亮。檐柱上為方形額枋,柱間斗栱六鋪作三下昂,螞蚱耍頭,補間為斜拱。里面空蕩,其情是允,當(dāng)初為了糧食只能犧牲神仙的存在。
戲臺遺址上見縫插針種著小白菜,一只巨大的覆蓮柱礎(chǔ)躺在上面,裂縫有殘,雕刻細膩,似唐宋舊物,不知是五龍廟的,還是外面某廟的,它曾經(jīng)服務(wù)的也許就是一款宏敞的大殿。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五龍王廟金粧圣像碑記》
元至正十年(1350年)《重修五龍廟記》碑
襄垣文廟曾在二中學(xué)校里,現(xiàn)在已騰籠換鳥,成為一開放景點。文廟坐北朝南,當(dāng)年居古韓鎮(zhèn)東南角,屬巽位,主文風(fēng)。建筑由大門、二層磚樓、大成殿和東西廂房等組成,其實文廟的格局已損缺,就元代大殿為一老貨。
大成殿面闊五間,單檐懸山頂,琉璃瓦覆蓋,柱頭置普柏枋,前檐柱間鋪作開4朵,無補間鋪作。大殿進不去,東廂房的小姑娘告我們,拿鑰匙的兩點半上班,要不等,要不下次來再來看。算了,外面看看罷了。
在文廟附近找停車位的時候,偶遇省保古韓鎮(zhèn)古建筑群(通濟橋),它就在文廟大門的斜對面,以方位來看,曾是城外南關(guān)的一座橋。通濟橋建于明代,為單孔拱橋,寬約5米,長約10米,一款袖珍小橋。
橋南北兩端各有一對蹲獅抱鼓石,兩側(cè)各有7個欄桿及8面欄板,欄板兩側(cè)就機械的雕刻有云版紋,不如永惠橋的豐饒。橋已成為行路的旱橋,一邊用磚石封堵了,一邊還有河道的影子,河道里面廖科水紅花倒是開的很妖嬈。
陽春召我以煙景 與同好同行
千佛塔、會仙觀、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山西武鄉(xiā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