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能夠穩(wěn)據(jù)徐州,占領(lǐng)這么大一塊地盤,還因為他有一支精銳的部隊——丹陽兵。
丹陽兵指的是出自揚州丹陽一帶的士兵。
揚州丹陽(一作丹揚)郡,轄今安徽的宣城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黃山市,江蘇的南京市以及浙江杭州市、湖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區(qū)。
丹陽郡的一些地方地勢險要,民風彪悍,崇尚勇力,好武善戰(zhàn),袁術(shù)曾經(jīng)評價為“精兵之地”。
陶謙本人就是丹陽郡人,手下的精銳部隊就是丹陽兵組成。
兩漢時期,丹陽兵素以勇猛善戰(zhàn)出名,各路勢力都喜歡在此募兵。
西漢時,名將李陵憑借五千丹陽兵,抗擊匈奴八萬精騎,在援兵不至的情況下竭力死戰(zhàn),打到只剩四百人撤回關(guān)內(nèi),主帥李陵被迫投降,副帥韓延年戰(zhàn)死。
匈奴騎兵一向以彪悍善戰(zhàn)聞名,五千丹陽兵竟然能令單于喪膽,幾乎要撤退,后來探知李陵沒有后援才敢死戰(zhàn)到底,由此可見丹陽兵的強悍。
但是陶謙看不起出身貧寒之士,信任曹豹等奸佞小人,疏遠趙昱、張昭等忠直之士,司法腐敗,政務(wù)不善,導致徐州政局逐漸混亂。
許劭避難來到廣陵,陶謙對他的禮遇非常優(yōu)厚,但許劭對門客說:“陶謙表面上追求尊重賢才的名聲,實際上并非正人君子?,F(xiàn)在待我雖厚,將來必然會改變。”
于是,離開了徐州。
許多人都不相信許劭的話,但不久之后,陶謙果然大肆逮捕流亡到徐州的士大夫,人們才對許劭的先見之明傾心佩服。
下邳闕宣聚眾數(shù)千人,起兵叛亂,自稱天子。
當時的形勢,公孫瓚聯(lián)合袁術(shù)、陶謙,對抗袁紹、曹操、劉表聯(lián)盟。
陶謙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乘機與闕宣聯(lián)合,共同舉兵,占領(lǐng)了屬于曹操的泰山郡的華縣、費縣,進攻任城。
曹操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絕不允許他人染指。
陶謙的行為,無疑惹禍上身。
秋天,曹操在擊退袁術(shù)之后,稍事休整,自兗州出兵徐州(今山東郯城),討伐陶謙,向東南擴展勢力。
袁紹派部將朱靈率領(lǐng)三營(三千)士兵,相助曹操。
朱靈,字文博,冀州清河國人,為袁紹部將。
袁紹與公孫瓚爭奪冀州時,守衛(wèi)鄃城的季雍背叛袁紹,投降公孫瓚,公孫瓚派兵到鄃城,幫助季雍守城。
袁紹命朱靈前往攻打,此時朱靈的家人都在城中。
公孫瓚軍把朱靈的母親、弟弟綁在城樓上,要挾朱靈投降。
朱靈望著城上的母親及家人,大哭說:“大丈夫一旦出生,就要為人效力,實在顧不上家室??!”
說完,下令進攻,攻陷鄃城,生擒季雍,但他一家人都被殺害。
曹操軍在朱靈的協(xié)助下,連下十余城,軍司馬于禁攻克廣威(今江蘇徐州市沛縣東),沿泗水直至彭城(今江蘇徐州)。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
于禁在鮑信募兵討伐黃巾軍時,應(yīng)征入伍,成為鮑信部將,鮑信陣亡后,歸屬曹操,封為都伯(百夫長),隸屬將軍王朗。
這個王朗是曹操部將,與陶謙手下任治中從事的王朗不是同一個人。
王朗特別看重于禁,特意向曹操推薦,拜為軍司馬,攻克廣威之后,升遷為陷陳都尉。
前鋒曹仁在打敗陶謙部將呂由后,也會師彭城,合兵攻打。
陶謙引軍迎擊,激戰(zhàn)之下被斬首數(shù)萬,大敗而逃,泗水河中滿河尸首漂浮,阻塞了河道,河水為之斷流。
陶謙退守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北),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曹操乘機攻破彭城、傅陽,接著攻打郯縣,沒有攻下,不久軍糧不繼,方才撤軍。
戰(zhàn)斗結(jié)束,袁紹派來的將士本該返回,朱靈說:“我閱人很多,沒有像曹公這樣辦事的,真是明主啊。既然碰上了真的明主,還要投奔誰呢?”便留下來追隨曹操。
他所帶的將士都仰慕曹操,全跟著留下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