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過分干預我的生活,以至于我覺得自己心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我該怎么辦?”這是最近在網(wǎng)上刷到的一則求助帖,看完后一陣唏噓。貼主在講述中,把自己形容成一只斷了線的風箏:大學離家后,父母虛無地牽著線的另一頭,她卻在這頭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飛行。打小開始,她就不能對父母說的話、提的要求,做出反抗。她在文中這般控訴:“他們愛我,但并不認為我是一個獨立的人。”所以,父母為她規(guī)劃好了“安全”的成長軌跡:大學前只需要好好念書就行,進入大學了不許戀愛,畢業(yè)后找工作必須要考進體制內。她稍有違背父母的行為,不僅會遭到強烈反對,還被父親告知:突然就懂了作家劉墉說過的一句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是你生命的延伸,但不是你身體的一部分?!?/span>每個孩子都有一雙羽翼,他們本可以自由翱翔,但若是被父母折斷羽翼,就只能困在“溫室”里。
保護孩子,不是給他們加上鐐銬,父母學會放手,他們才會獨立。
保護孩子≠控制孩子
前些天,看到“孩子吃同學蛋糕被媽媽催吐”的詞條上了熱搜,感受頗深。起因是一位媽媽買了個蛋糕,讓孩子帶到學校和同學分享,不少家長得知后紛紛在班級群表示感謝。本是促進同學友誼的小插曲,但有位寶媽對此卻有些不滿。她先是說奶油蛋糕不健康,接著又羅列了事后的“補救措施”:逼著孩子喝了30毫升橄欖油、10毫升椰子油、10毫升亞麻籽油,不難發(fā)現(xiàn),寶媽的出發(fā)點是為孩子好,但這般“過度保護”,更像是一種“控制”:孩子在喜歡的事物面前,沒有選擇權,只能被動接受媽媽的“關心”。“媽媽,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以后誰給我生日蛋糕我都不吃了?!?nbsp;這般事無巨細地為孩子“著想”,真的是一種保護嗎?我想不是。當父母把“保護”與“控制”畫上等號,孩子的人生也會黯然失色。老人給鄰居家小孩吃了塊糕點,最后還要面對被對方媽媽追責的風險;老師好心給學生吃了熱奶寶,孩子回家肚子疼向媽媽“告狀”,著實把老師嚇得不輕。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是人之常情??煞彩掠卸?,過猶不及,親子教育亦是如此。有人曾在《積極心理學雜志》上發(fā)表過一項研究結果:通過追蹤5000多人近80年的生活發(fā)現(xiàn),青少年時期被過度控制的孩子,中老年階段,在幸福感調查中獲得的分數(shù)較低。由此可見,父母的養(yǎng)育態(tài)度,影響著孩子的幸福程度。為孩子遮風擋雨不是把他們困在安全區(qū),而是在孩子需要你時,給他們支持與幫助。父母的過度保護,正在讓孩子失控
綜藝《奇葩說》中,有一道辯題是:“如果可以為孩子一鍵定制完美的人生,你會按下這個按鈕嗎?”辯手黃執(zhí)中給出的答案引人共鳴:“完美人生是充分擁有選擇權?!?/strong>就像不少家庭教育中的隱痛那般:對錯都是父母說了算,因為“是為你好”。可愛太沉重,只是滿足了父母的期待,卻剝奪了孩子的成長。看過一部名為《黑鏡》的科幻劇,里面就發(fā)生過這樣一起家庭悲劇。女孩Sara在3歲時險些走掉,這讓她的媽媽心有余悸。為避免再發(fā)生類似事件,媽媽便借助高科技手段,在Sara太陽穴植入芯片,用“監(jiān)視”的方式保護孩子。此后,狂吠的狗、外公離世帶給媽媽的悲傷情緒、孩子間的打鬧,在Sara的世界中都是一片模糊。媽媽為她營造了一個極具“安全”的環(huán)境,但這樣做,就像“禁果效應”帶來的危害一樣:青春期芯片關閉,她不懂自我保護,早戀、沾染禁品;沒見過血,就用鉛筆刺破手指。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帶Sara去看醫(yī)生,卻被無情告知:孩子應激反應缺失,無從分辨行為與后果的好壞。這種“完美”人生帶給Sara的傷害,無法逆轉,待她無意發(fā)現(xiàn)真相后,憤怒地用監(jiān)視器平板把媽媽砸暈,然后離開了“象牙塔”般的家。為人父母,保護孩子是本能,但過度保護,就成了傷害。生活在“無菌”的環(huán)境中,縱然能得到一時庇護,但歲月靜好被現(xiàn)實打破后,孩子終會遍體鱗傷。畢竟,事事不能完美,該經(jīng)歷的人與事,一樣都不會少。“生活需要慢慢經(jīng)歷,你只管去做,父母永遠在你身后?!?/span>如此讓孩子認清善惡,不欺騙、不溺愛,才會讓他們適應社會,保護好自己。真正的為孩子好,是學會“放權”
父母會為事無巨細照顧孩子而自我感動,但孩子很難因過度養(yǎng)育感恩父母。不再為孩子包辦一切,適當“放權”,才是真正的為他們好。兒子開學就要進入高中學習,為了讓他在新學期不掉隊,我尋思著在暑假給他報個輔導班。卻不承想,孩子拒絕后,立馬表明態(tài)度:“媽,我又不小了,在家預習的自覺性還是有的,你得相信我?!?/span>只是最初放假時,會不時盯著兒子的一舉一動,擔心他“食言”。學習計劃按時完成,語文該背的課文早已背熟,英語單詞和數(shù)學公式,也沒落下。自此,我也開始明白:不替孩子做選擇,他們也能做到好好學習與生活。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在發(fā)展八階段中,提出一個觀點:孩子在1.5-3歲這個階段,開始有自主意識,他們會對好奇的事物,進行探索。比如,看見感興趣的玩具,會倒騰到父母“喊?!币膊环攀郑粚Τ赡耆说难孕?,會下意識進行模仿。這種“這里玩玩、那里看看”的行為,是孩子想要感知世界的嘗試,也是他們獨立的開始。因此,當孩子做出“我能”、“我想”、“我要”的表達時,父母可以適時鼓勵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而不是阻止,讓他們變得羞怯。有位媽媽帶女兒去買馕,中途結賬時,女兒誤把密碼當支付金額轉給商家3萬元。媽媽雖然著急,但沒有因此責怪女兒。而是冷靜下來后,和商家溝通補救措施。隨后又在安撫女兒情緒后,把解決方案告訴她,給商家道了歉。退款到賬后,這起風波不僅得到了解決,也在向孩子傳達一個觀念:犯錯不可避免,但只要能積極面對、解決問題,就是成長。“給孩子指出一條可以改正的路,才能讓孩子發(fā)自內心地感受到自己錯在哪里?!?/span>孩子犯錯后,會恐懼、慌亂,這時他們更需要寬容與引導。父母常以為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無微不至照顧孩子,就是為他們好。可被剝奪“自由”,于孩子而言,是一種殘忍。他們終會長大,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一味被父母包辦,只會活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中。當父母學會了放手,孩子也更容易活出自己,尋得幸福。點個【在看】,愿天下父母與孩子互相治愈,在平凡的點滴中共同成長。作者簡介:遇見小媛,一手執(zhí)筆,寫盡千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