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園的“坊間印象”的攤位上,
55歲的微雕大師周譽坤
每天坐在一臺顯微鏡前,
進行著現(xiàn)場微型雕刻。
他磨練這一技藝已超過30年。
這是一種嚴苛的技藝。
刻在一塊小石頭上的
英文名長度只有6-7毫米,
而周譽坤的個人記錄
是在一根1厘米不到的人發(fā)上
刻了251個英文字母。
他說,這一興趣最初來源于
童年聽到的一個關(guān)于他爺爺?shù)墓适隆?/p>
“據(jù)說我的爺爺是一個文人,
他能在一片瓜子殼上
用一枝極細的毛筆寫下一篇文章,
盡管他的作品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不在了。”
周譽坤的父親是一名飽讀中國傳統(tǒng)文學
和研習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工人。
周譽坤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練習書法和篆刻,
并且早年就顯示出在手工藝方面的天賦。
“我從沒覺得學習這些技藝很痛苦,
我總是覺得我上輩子就是做這些的?!?/p>
他最早的靈感來自于明朝書法家文征明以楷體書寫的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傳世之作《醉翁亭記》。
“每次看到這篇楷書我就心里很喜歡,
盡管我當時還是個孩子,
并不能完全理解文章?!?/p>
周譽坤后來在許多自己的微雕作品中
使用了楷體這種筆畫分明的字體。
周譽坤認為,一件成功的微雕作品中,
磨刀占有70-80%的比重,
剩下的就是技藝了。
而要做微雕,沒有耐心是萬萬不行的。
周譽坤的微雕生涯
是在五角場一間12平米的農(nóng)屋中開始的。
他當時在一家工廠工作。
“這個小小的私人空間離我工作的工廠不遠,
最重要的是,周邊環(huán)境非常安靜,
所以我埋頭工作不受打擾?!?/p>
在可放大100倍的顯微鏡下,
他花了兩年磨出了一把特殊的刀。
那臺顯微鏡是他在1990年代花2000元買下的,
那幾乎是他月工資的5倍。
他將用這把刀進行發(fā)刻。
“這把刀必須比針頭還尖得多,
而且角度也要磨得恰到好處,
只要磨過頭一點點,
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努力就白費了?!?/p>
這種刀取材于一種特別的鋼,
其硬度正適合用來磨出他需要的刀。
對微雕工匠來說,
象牙自古以來就是最受歡迎的材料,
因為它密度高,容易用油墨著色。
有些微雕藝人用豬鬃來進行發(fā)刻,
而用人發(fā)進行發(fā)刻是終極挑戰(zhàn)。
1995年,希望全身心投入發(fā)刻的周譽坤辭去工作,
用全部時間來發(fā)展自己的愛好。
“如果我不辭職,我不可能有時間來做微雕?!?/p>
而在發(fā)刻開始之前,周譽坤說他還必須“養(yǎng)心”。
“我做的準備工作是每天喝茶、讀書,
在人發(fā)上雕刻要求雕刻者處在完全靜止的狀態(tài)?!?/p>
在周譽坤的顯微鏡下,
0.2毫米直徑的一根頭發(fā)被放大了60倍。
“我覺得我雕刻的時候好像人是浮起來的,
這技法也是凌空微步,
因為頭發(fā)有豐富的纖維,
運刀的時候很容易破壞發(fā)絲?!?/p>
6個月之后,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失敗,
他最終成功地在一根0.982厘米長的人發(fā)上
刻成了243個英文字母,
那是10首中國著名古箏曲目的名字。
然后他創(chuàng)造了251個字母的紀錄。
這兩項紀錄都被一家本地紀錄機構(gòu)認定。
2011年,他創(chuàng)作了一件力作,
即用他最喜歡的楷體在一根5.86厘米長的人發(fā)上
刻下了276個字的佛教經(jīng)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他說,刻中文字的時候通常是從上至下刻的,
這比刻英文更難,因為中文字更加復雜。
“刻刀不是毛筆,所以用楷體刻中文字里的一捺,
比如說,實際上意味著挖出一個三角形的洞。”
然而這還不是唯一的難點。
“在刻人發(fā)和豬鬃這種極細材料的時候,
在刻頭兩三個字的時候?qū)嶋H上你是看不到的,
也就是說還能用感覺去刻,而不是用眼睛?!?/p>
現(xiàn)在,每天在豫園里在游客面前刻上幾小時之后,
他感到比較疲乏,很難回家后再繼續(xù)拿起刻刀。
“每一件作品我都是盡全力雕刻?!?/p>
周譽坤說他為了工作需要保持健康。
他不抽煙,不喝太多酒,
也仔細保護著自己的眼睛。
他收過徒弟,其中有些人已經(jīng)成為能工巧匠。
“對于任何性格鎮(zhèn)靜耐心,
并且人品好的人,
我都樂意傳授微雕技藝?!?/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