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在社交媒體公布新專輯《Reputation》將于11月10日發(fā)行,首單將于明天釋出后,Taylor Swift又將帶著她的音樂和爭議不休的“reputation”回到臺前。
我們不妨一起回憶一下她這出道的十年來,在音樂上究竟做了些什么。
==============
如果時光穿越回2006年,那個抱著吉他唱著“He said the way my blue eyes shined, Put those Georgia stars toshame that night”的卷發(fā)女孩會不會想到現(xiàn)在的自己能站在樂壇的風(fēng)口浪尖,一舉一動都能牽動著愛她甚至討厭她的人的心。不過,她能走到這個地步絕非是偶然的,可以說,她對于自己的事業(yè)是有很準(zhǔn)確的規(guī)劃的。
她的創(chuàng)作功力從首專的songwriting就可見一斑。即使專輯內(nèi)歌曲的編曲還略顯稚嫩,專輯開頭旋律和歌詞最出挑的兩首也無疑會在第一時間抓住聽眾的耳朵。整張專輯里對旋律和聲音的處理略顯生硬,不過她真誠直接的寫作風(fēng)格和與聽眾建立起的青少年的所思所想的情感聯(lián)系在同齡人中甚至自己的生涯的作品里無疑都是出挑的,并且可喜的是專輯再版的三首加歌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Our Song'作為專輯結(jié)尾的突兀。
即使同名專輯已經(jīng)有了不俗的商業(yè)成績,真正意義上樂評商業(yè)都大獲成功的開端還是在「Fearless」。比起上一張專輯里編曲和旋律的短板,這一張專輯里明顯有了相當(dāng)大的提升。如果說上張專輯里幾首向Pop Rock靠攏的歌('Picture to Burn','The Outside')還是略顯生澀的話,這張專輯里無論是同名曲或者'YouBelong With Me'都可以說是流行樂的最高標(biāo)準(zhǔn)了(后者甚至從編曲上就是一首工整的流行搖滾)。而且這張她的songwriting也相較于上張專輯聰明了很多。相較于上一張專輯里當(dāng)著聽眾面的掏心掏肺,即使她還是會讓聽眾看到她的喜悅、她的心碎和她的憤怒,但她的距離和聽眾保持在了一個更為合適且舒適的區(qū)域。而這張專輯更為成熟的旋律處理也讓聽起來“傻里傻氣”的少女歌詞變得更有親和力。然而除了那兩首出名的單曲外,她對于流行歌曲的寫作還并未成熟,并且延續(xù)到了下一張專輯,直到「Red」開始才變得得心應(yīng)手了起來。
Speak Now時代的伊始,她好像就和爭議開始脫不了干系。無論是VMA被搶麥、還是給前男友寫歌、還是遭受橫空出世的非議,而巧的是,她在成名前期可以說是“丑聞不粘鍋”(引用某本質(zhì)霉粉的話),這無疑為她前兩張專輯的寫作提供了一塊豐沃的土地,在十六歲的時候她的素材還是閨蜜情誼、情竇初開,或是三世同堂、其樂融融,而在二十歲,則變成了“三十二歲仍在長大”的KanyeWest,或者“玩著不忍直視的變態(tài)游戲”的John Mayer。而當(dāng)她提起筆,準(zhǔn)備將她在Fearless初嘗成功果實之后的日子和盤托出時曾經(jīng)考慮過這會是一個聰明的舉動嗎?從專輯上來看,這張專輯中大部分歌曲還是維持了上一張的寫作水準(zhǔn),寫得最好的歌無疑是“Mine”和“Mean”,而“SparksFly”和“Enchanted”在維持了寫作水平的同時又在一眾表達自己的愛憎好惡的歌詞中又顯得討喜。而那些對于非議的回應(yīng)或者對前男友的控訴的處理,她聰明地始終維持著一個平靜的、娓娓道來的態(tài)度。她的寫作功力也足夠支撐她在“Dear John”或者“Innocent”里進行長達四五分鐘的“放冷箭” 。只是這兩首歌也成為日后被解讀婊氣十足的又一佐證(不過早在“Picture to Burn”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這個潛質(zhì)了),而她這種有一說一的寫作風(fēng)格也無疑為她后續(xù)的道路平添幾分曲折 。
然而,即使有Fearless的珠玉在前,泰勒絲在這張專輯里安插的Pop Rock曲目質(zhì)量也不免有些參差不齊:無論是扯著嗓子吼的“The Story ofUs”、還是做足聲勢的“Haunted”、或者滿腔怒火的“BetterThan Revenge”都因為編曲的貧瘠或者旋律的生澀顯得有些“欲速則不達”,而結(jié)尾處的“Last Kiss”拖沓之余又顯得冗余。反而結(jié)尾處的“Long Live”成為了飽經(jīng)打磨后閃著光芒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的三首加歌的質(zhì)量也是不輸標(biāo)準(zhǔn)版歌曲的質(zhì)量,并且在也延續(xù)了Fearless的題材與質(zhì)量之余,更多了一些她本人在寫作上花的小心思。
雖然公眾認為「1989」是她劍指流行樂壇大膽的轉(zhuǎn)型之作,筆者卻認為相較起來「Red」顯得更大膽一些。如果之前的歌曲還是在Pop Rock的圈圈內(nèi)蜻蜓點水,那么從如同場館搖滾的開場曲“State of Grace”里排山倒海的氣勢、再到大量使用合成器的同名曲的步步生蓮、還有只靠吉他和Dubstep撐場面的“I Knew You Were Trouble”組成的前段來說,她可謂是邁出了很大一步了。這張專輯總共16首歌曲,一個小時的時長對于聽眾而言卻不顯得特別冗長,原因多是她對于通常都成為她的專輯里“雞肋”的慢歌部分的處理。與之前的作品相比,她聰明就聰明在多數(shù)歌曲披上了搖滾的推進感的外衣,而其中又數(shù)“Treacherous”里行云流水的旋律和“All Too Well”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描寫段數(shù)最高。即使是專輯中下游寫作質(zhì)量的“The Last Time”也變得沒那么不忍卒聽,而保留鄉(xiāng)村外衣的“BeginAgain”又勝在了songwriting的精致。專輯里“We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和“Stay Stay Stay”在一眾豐富編曲里可謂是“清新脫俗”,不過Miss Swift本人的寫作功力和基于個人形象對歌曲的處理得當(dāng)已經(jīng)足夠這兩首歌成為21世紀不可錯過的流行瞬間的存在。即使專輯存在著無法跳脫首專舒適區(qū)的段落,這張專輯對于流行樂的嘗試來得比『1989』更提前也更大膽一些。
除了第一張專輯可以稱作真正的“鄉(xiāng)村專輯”之外,后續(xù)的專輯或多或少地有著像主流流行樂伸出橄欖枝的嫌疑。所以與其說1989是意料之外,更不如說是“情理之中”,當(dāng)我聽到1989的消息時第一個想法就是:她早該走到這一步了。
不過小心謹慎如她到了這個時候才敢“大言不慚”說這張以自己出生年份為title的專輯是一張“流行專輯”,并且直指80年代的流行樂,這對于筆者而言無疑是有些令人擔(dān)心的。因為80s的流行可挖的東西雜亂之余,對于她來說也實在是有限。 80s流行什么?合成器大熱到了濫用的地步,同樣,70年代末的New Wave的風(fēng)潮還在盛行,而Disco Fever也并未退散,雖然這個時期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藝術(shù)家以及流行樂專輯(Prince的“Dirty Mind”,Madonna的“Madonna”,Cyndi Lauper的“She's so Unusual”,Bruce Springsteen的“Born In the U.S.A.”,Pet Shop Boys的“Please”等) ,然而Taylor Swift能不能取其精華并且逐個風(fēng)格擊破是筆者最為擔(dān)心的事情。
即使這樣,專輯里最好的幾首歌在流行樂壇里也是首屈一指。開場曲“Welcometo New York” 有五光十色的鍵盤、跟隨著拍手和節(jié)拍,她唱著 “It's a new soundtrack I can dance to this beat,The lights are so bright Butthey never blind me”的雄心壯志。同樣,她說著“Everybody here was someone else before”,但是Bridge又厚積薄發(fā)地鼓勵著每一個人“But you know you wouldn’t change anything”。
而“Blank Space”在只有合成器,808鼓點和嘻哈人聲采樣里,她貢獻出了比上專的“22”(“Who's Taylor Swift anyway, ew”)里信息量大很多倍的自嘲,而她在這首歌里展現(xiàn)出的真實人格也是之前的作品從未體現(xiàn)出的:她把大家對她妖魔化的image輕佻地寫成了“Cause darling I'm a nightmare dressed like adaydream”,但是同時她又真誠地唱道“So it's gonna be forever, or it's gonna godown in flames,You cantell me when it's over, if the high was worth the pain”、最終在bridge將這一切總結(jié)為精辟的“Boys only want love if it's torture”,這一氣呵成的表達可謂隔空給那些惡意調(diào)侃她的人賞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而隨著吉他riff的漸入,Miss Swift在“Style”的funk/disco 樂的bassline里平靜地唱著她戀情中的不安全感,而仿佛柳暗花明的副歌則是專輯里最動人的瞬間之一。 壓抑又磅礴的”O(jiān)ut of the Woods”將她的不安全感最大化,開頭重復(fù)的人聲、背景回旋的合成器音效、緊湊的節(jié)拍中她把壓抑已久的情緒一股腦甩給聽眾(還誕生了名句“The rest of the world was blackand white, butwe were in screaming color”)。副歌不斷重復(fù)的”O(jiān)ut ofthe Woods“意在麻木聽眾的聽覺,在Bridge兩人經(jīng)歷突車禍作為事件的轉(zhuǎn)機得以喘氣后,又將聽眾拉回?zé)o盡深淵般的副歌中。 “Shake It Off”無疑是全專最歡樂的時刻。致敬Outkast“Hey Ya!”的編曲里,Taylor 仿佛忘卻一切煩惱般,無憂無慮唱著“ haters gonna hate”,而 “I Wish You Would”是“State of Grace”場館搖滾的延續(xù),除了錦上添花的一句 “We're a crooked love In astraight line down”,具有Jack Antonoff鮮明風(fēng)格的編曲也是整首歌必不可少的組成。加歌中需要點名表揚的“New Romantics”抓牢了New Wave的精髓不說,精準(zhǔn)又聰明的歌詞也很容易讓聽眾找到共鳴之余會心一笑。
然而聽眾不難發(fā)現(xiàn),她雖然對這張專輯的處理是討巧的,最終成果也讓筆者松了一口氣,然而這張專輯對于筆者來說更像一張制作優(yōu)良,寫作上乘的“單曲合集”,而這或許也算是她的一個通?。核芡ㄟ^一個大的命題寫很多首好歌,她也懂得如何去統(tǒng)籌一張專輯,但是當(dāng)實踐時,為了照顧更多的聽眾她總是會去塞一些有時候并沒有很必要的作品來平衡不同族群的喜愛偏好。
而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是是非非,在TS6釋出之前,我并不對她對自己的商業(yè)宣傳或者寫作能力提出質(zhì)疑,而我對于她也有著自己的期待。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她徹底地投入搖滾樂的懷抱,最好是不要像前幾張專輯一樣刻意去'做'每首單曲來討好聽眾。現(xiàn)在處于風(fēng)口浪尖的關(guān)頭對于她展現(xiàn)自己的藝術(shù)人格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時機,而且不管你愛她或者恨她,放眼當(dāng)今的樂壇,如果少了Taylor Swift,對于她本人或者聽眾而言無疑都是不小的損失。想想看,過了今晚,我們或許就在見證這一個時代的流行巨星、甚至搖滾巨星的蛻變。這無疑不令人不激動,不是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