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詩作畫,鑒賞書法。觀眾朋友,今天的節(jié)目向您介紹一位生長在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詩人、作家、畫家興安,同時邀請他用繪畫的形式為我們表現(xiàn)他自己寫的一首詞——《空穴風來》。
《空穴風來》 現(xiàn)代·興安
老樹下,醉臥馬。
空穴風來,綠草黃沙,能不憶故國花。
望斷飛雁,夢指天涯,無奈江山如畫。
興安,1962年出生于內(nèi)蒙古,1985年畢業(yè)于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2008年畢業(yè)于魯迅文學院高級評論家班,文藝評論家、水墨畫家。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主編了《九十年代中國小說佳作系列》、《中國小說精粹》(10卷)等小說;隨筆集《伴酒一生》,評論集《我的文學備忘錄》。繪畫作品被古巴哈瓦那大學藝術學院、法國作家之家、英國、比利時和國內(nèi)機構收藏。
作品賞析
作家、水墨藝術家老村評價說:畫家畫馬,代不乏人,興安兄馬背上長大,又如此切實以生命成長與馬相知且結緣,罕有者也!故終成畫馬名家,再再自然不過。
內(nèi)蒙古詩人廣子評價說:我不懂畫,但第一次看到興安筆下的馬,似乎瞬間讀懂了這個人。我覺得他就是紙上的那匹馬,長鬃隱現(xiàn),四蹄如飛;恣意灑脫,飄逸超俗;墨色深淺之際、毫尖游動之處古典與現(xiàn)代之美并存。這個曾經(jīng)的文學浪子,今天的藝術浪子,但愿他永不回頭,即使身后是黃金之岸。
作家修白評價道:藝術家需要時間與生活的磨礪才能成熟。一個作家,沒有十幾年打磨,是靠不住的,繪畫也如此。不論做什么,需要恒心,才能恒遠持久。興安一直在路上,準確地說是在馬上。我不是說他借助于馬的速度在行走機巧的路,相反,他豐厚的文化底蘊使他行走起來,比其他繪畫的人能快捷地找到自己的語言。一個畫家的繪畫語言是獨特的,興安已經(jīng)觸摸到他獨具的語言,這種語言來自草原的遼闊,奔放,也蘊含著南方的沉思。
中國外交部國家友好畫院,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特聘畫家,安徽省文史館館員,畫家劉筱元評價說:興安自小在內(nèi)蒙古生活,與馬有特殊的感情。通過長期觀察思考他找到了自已畫馬的獨特語言這是難能可貴的。他沒有采取完全寫實的方法,而是采用了虛化的構成的方法,把馬的主要結構分解成幾大塊,然后按似有似無的整體進行構成,產(chǎn)生了一種微妙微肖帶有一種神秘味道的效果。加上文字作為畫面構成元素的巧妙結合,使作品充滿了書卷氣和可讀性。興安在繪事上邁出了可貴的一步,值得稱道!
本欄目由中國·六安紫荊花怡養(yǎng)小鎮(zhèn)特約播出
本欄目支持單位:合肥停弦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無論您漂泊到何處
這里都是您的靈魂樹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