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嬋娟朗誦
——中秋望月賞詩
水調歌頭
蘇 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前 言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中秋佳節(jié),一年一度的望月、賞月,人們常常共品中秋詩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兒女,品賞最多的就是東坡先生那一首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就是中華民俗風情,這就是千年不改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一!
那“明月幾時有”的設問,那“我欲乘風歸去”的追求,那“高處不勝寒”的感嘆,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的定論,隱現著東坡先生超脫而又踏實的人生軌跡。
政治舞臺的五光十色,讓東坡先生常在月光的撫慰下,輾轉反側一夜無眠。他有過超脫現實的理想,也有過不勝高寒的煩惱。他埋怨過圓月高照引起的離愁別恨,也豁達地自我解脫,瀟灑地化解了“悲歡離合”的情緒起伏。
一句“千里共嬋娟”道出了東坡先生的心聲,也說出了普天下炎黃子孫共同的期望!
讓我們凝神欣賞這一首千年佳作吧——
朗 誦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朗誦,這是一個上世紀初,從日本引入西方話劇表演藝術之后,才有的語言藝術。有國學大師斷言:朗誦是西方的藝術,是舶來品,怎么能用來表現中國的古典詩詞呢?
能與不能,結論自定。且聽《水調歌頭》的朗誦,并用我們自己的腦袋思考辨別一下:古詩詞的朗誦應該有著怎樣的特點呢?它跟現代詩詞的朗誦完全一樣嗎?區(qū)別何在?且聽以下幾篇朗誦錄音,任君辨識吧!
朗誦:應潔琳、彭世強、彭勇文、X T
傳統(tǒng)誦讀本就是吟誦不可或缺的一方面。隨著朗誦的興起,人們似乎忽略了那種家鄉(xiāng)方言色彩極濃的誦讀聲。多少年來,方言誦讀完全被國語朗誦所取代,即便耄耋老者的誦讀,自認為是國語誦讀,其實也往往是方言口音極濃的國語誦讀,可稱為“方言國語”,或者稱為“方言普通話”,但是,純正的方言誦讀,或者稱為“方言朗誦”,實際上還應該存活于世。
誦讀:張翔(常州方言)、彭世強(滬語方言)
這是一段非常容易引起爭議的朗誦,音樂的配合,增添了幾分鬼魅氣氛,朗誦者用了大小嗓結合的方法似吟似誦,誦多吟少,間或還會插入極為少見的長音延宕,許久許久。加上西洋樂器的配合,仿佛給這首中國古典名詞,加上了不少外來的表現元素,是焉?非焉?眾說紛紜吧,你聽后的感覺如何?
朗誦:Y X Y
圖文編輯:上海市中國中學 丁寧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