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事跟我訴說婆婆和小姑的那些事
說著說著她情緒激動:
“她們不可理喻”
“我不跟她們一般見識”
“想起來都恨她們~”
“我看不起她們!”
“她們讓我很難過”
……
看著她的情緒有些激動,我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
——我擔(dān)心的是這種情緒對她身體不好。
她對婆婆和小姑的意見照實讓我有些意外:
她們實在是殷實人家,
無論是自己還是婆婆還是小姑,
生活水平早已在小康以上。
仨人有個共同的職位:都是包租婆,
自己家里多余的房子住不了,往外出租,
除了退休金,工資,正常收入~
在青島這樣的城市,光收房租也夠日常花銷了~
我原來以為,
婆婆媳婦小姑都是因為經(jīng)濟(jì)困難而矛盾多
——這在她們身上幾乎不成立。
我原來以為,
婆婆媳婦小姑都是因為沒知識才有矛盾
——在她們身上也不成立。
我原來以為,
婆婆媳婦小姑的矛盾都是發(fā)生在
“無明,無知,無成長”的人身上。
——她本人在單位里還是領(lǐng)導(dǎo)。
我終于相信了那句話:
婆婆媳婦小姑,
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問題
是歷史遺留問題。
不是你家才有的問題
是世界共有的問題。
小時候,我常常聽母親嘮叨:
她太過分了
我不喜歡她
想起來就難過啊!
她~~指的是母親的嫂子,也就是我的妗子(舅媽)
母親對她的嫂子不滿意的地方有兩點:
對自己的母親不好!
對自己的二哥不好!
也就是,母親始終認(rèn)為妗子(舅媽)這個人:
待婆婆不好
待丈夫也不夠好
~~總之就是不喜歡她!
母親對嫂子的不喜歡,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一說起來,眼神,口氣都帶著滿滿的不平
說她: 懶惰,狠心,心眼不好~
但是,母親喜歡自己的侄子,
也就是她嫂子的兒子。
每當(dāng)說起自己的侄子,她滿心滿眼的開心。
她說她的侄子:懂事,有愛,可愛,值得愛!
母親一邊恨嫂子,一邊愛侄子。
愛憎分明的那么明顯,好像都忘了:
她喜歡的又可愛又善良的侄子
是那個“又可惡又可恨”的嫂子生的。
我清楚的記得,在過去那些艱難的日子,
母親是如何的覺得命運悲苦,
她的嫂子是如何的讓她傷心
…
看起來那傷心,幾乎是終生無解。
她邊哭邊絮叨:
自己的母親(我的姥姥)是好人
嫂子(我的舅媽)她好狠
自己是好人
這些事情都好難過…
后來,姥姥去世了
再后來,舅舅去世了
現(xiàn)在母親和妗子都是老人了。
現(xiàn)在的母親,性格越來越放開,
越來越能感受到生活的喜樂
不再愿意拿著自己身體去怨恨他人。
前幾天,妗子因為不舒服住院了。
當(dāng)天母親給我打電話。
電話里,
她那著急的心情我在電話這邊完全感受得到。
母親急促的向我表達(dá):我要去醫(yī)院看她…
那一刻,我忽然的覺得,
過去母親那些對自己嫂子的不滿和怨恨
分明就是佛教里說的: 如夢幻泡影。
一切都不復(fù)存在。
現(xiàn)在,她只想去醫(yī)院看看她。
在我生活的周圍不遠(yuǎn)處,有一個嫂子。
她結(jié)婚的那天,我背著妹妹去要喜糖。
她那美麗的新娘模樣刻在了我的心里:
新娘好美!
結(jié)婚后幾年時間。
她跟婆婆之間相處的十分糟糕。
婆媳之間加上小姑子,互不相讓。
到了 互相之間除了吵罵
其他再無言語的地步。
她跟婆婆如何的不開心,如何的戰(zhàn)爭~
我每次回家都聽到鄰居討論。
很快,婆婆去世了。
不長時間,她也得病去世了。
不痛快的倆人相繼都走了。
只剩下年幼待養(yǎng)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上。
每次想起她,我內(nèi)心都會有隱隱的傷痛,
我清楚的記得她曾經(jīng)說:
我自己從小沒了母親。
我要好好的活著,
讓自己的孩子享受母親。
而她,這么多年,跟婆婆郁郁寡歡的相處,
身心積累太多情緒,
細(xì)胞的病變終于帶走了她的生命。
——她的孩子,又沒有了母親。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的,是可以致命的。
這一點也不夸張。
我的一位朋友,
她的母親跟婆婆姑子之間的相處一言難盡,
身心疲憊,早早的離開了人世。
到了她這里,關(guān)系繼續(xù)。
她跟我訴說:
奶奶的可惡
姑姑們的壞
舅媽的不解人情
…
我分明的感受到了,
上一代人之間的恩恩怨怨,
在她身上繼續(xù)發(fā)生著作用。
那些婆婆媳婦小姑之間那股邪惡的力量
繼續(xù)折磨著她的身心。
“奶奶太狠了,她傷害了我的母親。
姑姑們很壞,助紂為虐,
她們沒有善待我的母親。
舅舅 舅媽,不關(guān)心我的母親
...
她們每一個人,都欠我母親的~”
這種對生命的猜疑和怨恨,
深深的折磨著她。
以至于都懷疑人生。
那些上一代人之間的是是非非,
使她承受,她自己仍舊沒有逃脫那種纏繞:
我發(fā)誓要做個好兒媳
做個好小姑,做個好人
將來做個好婆婆
她對周圍關(guān)系幾乎強(qiáng)制性的要求,
使她總是忍不住的去“關(guān)心”別人
她自己也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言行
給別人的生活帶來了干涉和越界。
于是,周圍的人開始躲著她。
關(guān)系難以和諧
因為她身心都帶著對他人,對自己的制約和要求。
而她毫無覺察,
卻痛苦其中。
我自己也結(jié)了婚。
也有婆婆,小姑子。
未婚時候,我曾經(jīng)以為自己很善良。
將來會是一個跟家人相處不成問題的人:
我會跟家人相處好的!
結(jié)果,自己一樣不免俗:
跟婆婆公公相處,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
跟小姑子相處,也同樣。
我仔細(xì)觀察這件事情。
我們每個人原本不同。
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經(jīng)歷,不同的性格。
注定即便是同一件事情。
每個人的看法,想法,做法是完全不相同。
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模式來理解這個世界。
跟公公婆婆之間,我們不是同時代的人。
本來就不相同。
跟小姑子之間,我們同齡,
但看待事情的角度,完全不同。
從一言一行中,
都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間的不一樣。
既然不同,就不需要強(qiáng)求相同。
既然不同,就不需要強(qiáng)求一致:
強(qiáng)扭的瓜不甜。
世界上有“知己,摯友”這樣一個東西,
就是為了與家人不方便溝通而誕生的吧。
在自己最苦惱的時候
在自己對婆婆小姑最糾纏不清的時候,
我都有一個信念:
不可以讓自己對任何一個人的偏見和執(zhí)念
影響到孩子。
無論自己對她們?nèi)魏我庖姟?/span>
孩子只需要知道:
媽媽愛你
爺爺奶奶愛你
姑姑愛你
——這是真實的。
至于他與周圍的關(guān)系,
愿他按照自己的心意
隨心隨意
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相處到現(xiàn)在,沒有年少時候自己想象的那樣。
但自己也越來越不痛苦:
我深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軌跡。
對方經(jīng)歷過什么,
她的祖輩,她的父母,
她的原生家庭塑造了她。
她的性情,她的一言一行。
都是一點一點形成的。
即便我們多么不一樣。
差別很大,很不相融。
尊重彼此的不一樣。
有一次,我看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邊上》:
天生萬物,人為萬物之靈。
可人是這么無知,無能。
雖是萬物之靈,卻是萬般無奈,顧此失彼,
而且大部分醉生夢死,或者麻木不仁
……
人是這么渺小,人生如此短促~~
讀的時候,我完全不以為然:
覺得楊老做學(xué)問一輩子,
怎么把人看的這么無知,無能????
直到后來,想到婆婆媳婦小姑,
我徹底的相信了楊絳先生的話:
人們是多么無知,無能,萬般無奈!
活著的人能有幾個通透?
誰不是在糾纏不休里被無形的怨恨纏繞?
婆婆媳婦小姑,
每個人都呆在自己的圈子里,
對對方期待,向?qū)Ψ剿鲪郏?/span>
希望得到對方的認(rèn)同,接納和喜愛。
婆婆和姑子希望媳婦如意,
怎么如意呢:
聽話,孝敬,懂事,又能干,
對外裝的了門面
對內(nèi)裝的下一切
對丈夫服服帖帖
對公婆養(yǎng)老盡孝
對家里家外,盡職盡責(zé)...
她們都忘了:
媳婦雖然嫁到了她們家。
但她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她有自己的父母孩子需要照顧
她有自己學(xué)習(xí)成長需要努力
她有自己的追求
她甚至有自己的信仰
——與婆婆小姑不同的信仰。
她不屬于任何一個人
她屬于她自己。
她有自己家族里遺傳的基因
有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她還有自己對生命自由的追求
她有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承擔(dān)的
她還有生而為人需要修行的
她活著,
不是為了婆婆
也不是為了小姑
她是為了表達(dá)自己的生命,活出她自己。
媳婦們希望婆婆 小姑:
有錢,有能力,還不要多管閑事。
有知識,有智慧,還有很多很多愛。
最好有能力接濟(jì)自己的生活
給與自己的多多益善
但不要干涉自己和丈夫小家的一切一切。
并且可以在必要的時候
幫助自己管教丈夫
理解自己一切處境
幫自己度過生活難關(guān)
給與自己越多越好,
對自己的干涉越少越好。
希望婆婆需要就來,不需要就走。
希望小姑有事沒事別刻意的跟我套近乎
:我所做一切都不會在你期待當(dāng)中
我只會做自己想做的。
而你的干涉不可理喻
……
我們都忘了:
婆婆小姑,各有各的生命局限。
她現(xiàn)在的狀態(tài)
她的想法和做法
是在很久之前就已經(jīng)形成了。
這個家,就是她們生活了幾十年的家,
在這個家里,她的一切言行都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
家里所有大小事務(wù)她都想過問,
她只是覺得自己在關(guān)心這個家
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越界:
更意識不到自己的言行影響了你們夫妻之間的相處。
她只覺得自己在付出關(guān)心。
而我們自己的幸福是需要自己來負(fù)責(zé)
不需要婆婆小姑來負(fù)責(zé)。
我們能誠實的面對自己內(nèi)心:
對對方,我確實有很多期待,
真實不是愛。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婆婆:
媳婦是一個獨立的人。
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人。
媳婦兒子的結(jié)合,他們已成為一個獨立的家。
媳婦和兒子需要我?guī)椭模?/span>
我力所能及,我愿意幫助她。
如果我不愿意我會拒絕他們。
他們已經(jīng)成年,
我沒有責(zé)任為他們生活負(fù)責(zé)
他們也沒有義務(wù)對我百般聽從。
如果我有需要他們幫助的,
我想他們尋求幫助,
他們愿意幫助我,我很開心
他們不能幫助我,
我也不怨恨他們。
我愛我自己,
我也祝福他們,
我是安寧的,
他們是自由的。
媳婦:
婆婆和小姑的言行模式是她們的原生家庭形成的。
是在我嫁到這里之前,就有的。
我看見她們彼此的優(yōu)點
我理解她們身心局限
即便是有很多的不理解
我也接納她:
她這個人,是這樣子的。
她現(xiàn)在的樣子,是最適合她的。
我能為她們做什么,我力所能及。
我不能為她們做的,愿我原諒自己。
為我生命和幸福負(fù)責(zé)的人是我自己
而不是婆婆小姑。
我們互不干涉,互不強(qiáng)求。
我們彼此是自由的。
小姑:
我能為自己的父母做什么,
盡我力量,
我有力量使父母開心,我就去做。
我沒有力量讓父母安寧,我愿意繼續(xù)學(xué)習(xí)努力。
嫂子(弟妹)她能為我父母做什么
對我父母是否孝敬?
那是她自己的生活,
不是我的
我只需要負(fù)責(zé)自己那部分。
我愿意努力并且學(xué)習(xí),
與父母溝通,給與父母愛
用自己的力量,使父母開心,愉悅的安度晚年。
我既不苛求嫂子(弟妹)
也不苛責(zé)自己
我們彼此是自由的
愿你自由
愿我安寧。
彼此獨立
彼此不制約
彼此不強(qiáng)求
彼此尊重
遇到任何事情,首先觀照自己內(nèi)心:
我是如何有這樣的情緒
誠實的面對自己。
就會對對方不再期待
不再強(qiáng)求
不再無端的猜疑
我們堅信:
沒有一個人故意傷害我們。
所有的不愉快都是彼此之間的矛盾沖突
自己不會去控制任何人
任何人也不需要控制自己
哪一個人不希望與人和諧,內(nèi)心平靜
哪一個人不渴望自由安寧,身心自在
哪一個人不希望為自己的生命安寧喜悅
像花兒一樣綻放自己
小時候,我的目標(biāo)是“做個好人”
以為好人經(jīng)過修行可以成為“菩薩”
我清楚的記得,
一次,村里一個女人對我的母親說:
我的公公婆婆太差勁了~他們不像你
你多么善良,就像一位活菩薩
……
而那時候,我自己的母親,
也在婆婆媳婦小姑關(guān)系的纏繞里掙扎,
充滿傷心和埋怨。
很久之后,我日日讀《心經(jīng)》
我才知道:
“好人”并不會成為菩薩
所謂的“好人”已經(jīng)被周圍綁架
被流竄在街巷的道德制約
一心一意做個“好人”
刻意得去追求名聲上的“好婆婆,好兒媳,好小姑”
卻無意的給家人帶來了制約和捆綁。
“觀自在菩薩”:
萬事萬物,觀照自己內(nèi)心
誠實的看待自己
外界一切言語評論都不是自己言行的依據(jù)。
不被任何外界綁架
隨心自在
一個人完全自在,
會自動的發(fā)出生命本來的力量場:
覺察,喜樂,有愛。
自在的人才是菩薩。
一個女人,
不把自己的幸福交付給兒子和媳婦,
自己愛惜自己,善待自己,過好自己。
一個女人,
不把自己生命的辛苦,埋怨公公婆婆
自己為自己的生命負(fù)責(zé)。
一個女人,
不把善待父母責(zé)任,
期待在“嫂子,弟媳”身上,
自己用愛來反哺自己的父母。
一個女人,無論嫁到誰家,
懂得包容個接納生命的不同,
既會尊重婆家的人,又不被他們的言論左右。
無論自己的日子過得怎樣,
不埋怨公婆,也不苛責(zé)自己,
為自己負(fù)責(zé),為了自己的成長和生活,
專注的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切言行不以他人評論為標(biāo)準(zhǔn)
由心而發(fā)的一切讓自己自在,安心。
婆婆媳婦小姑,各自自在。
生命多么美麗。
我們在“婆婆媳婦小姑”這股混沌力量里的糾纏
一定不能白白受苦
我們要學(xué)著從怨恨,憤怒的裂痕里抽離,
那些因為不滿,責(zé)備,怪罪而出現(xiàn)的裂痕
最終也會開出花來:
把所有用在對“婆婆媳婦小姑”不滿的時間和精力
用來學(xué)習(xí)和成長自己
用來愛自己,愛生命,
用來感受活著的美好
用在專注當(dāng)下所做的事情上。
——世界將多出多少美麗又智慧的女人。
分享:
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自我的失落。
覺悟人生,認(rèn)識到自我,
而不被現(xiàn)象世界牽著鼻子走。
如果你回歸到真正的自我,那你就是自由的,
廣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