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不受補,為病體久虛不得藥補食補之謂。補則反增心下痞滿、或鼻衄齒衄、或咽痛、或頭蒙、或胸煩失眠等諸癥之苦。
胃為倉稟,須有容。小腸受盛,與心相表里,須有暖。心為火,苦;胃為土,甘。甘苦相和,則火生土。脾土有容有暖,所以能納水谷、服天氣以生氣血。
甘緩,苦急。人心之于行事,過強過急,而不甘于處靜用緩,則火耗于外,內奪胃氣,容納量??;心火苦急,膽木努力,木火驕恣于上,不得入土,則腹土濕冷??嗉蓖饔谕?,甘緩失存于內,則不納不化。
脾胃失容,復濕土客寒,留飲留瘀,更令木火浪蕩在外,不歸土宅。是故,祛寒化飲散瘀,為“木火入土”開通道路,令“火生土與木疏土”如常,此為“內開”。吾于臨床,砂仁、干姜、肉桂、益智仁、豆叩等,擇用一二以祛土中寒濕。牡丹皮,專祛胃腸留瘀。半夏、厚撲,豁痰通腹。烏梅、木瓜,收斂木火入土。
濕盛侮木,膽道郁滯而熱。振膽木,化濕熱,令膽通暢,因膽木在左,此謂“旁開”。吾于臨床,桂枝、柴胡、瓜萎、竹茹、陳皮等,擇用一二。
開鬼門,潔凈腑。鬼門者,玄府也,為肺之外腑,大小腸為心肺之內腑,內外交通,氣流暢也。虛則感寒,肌腠郁閉,玄府不開,氣機失暢于外而滯郁于內,大氣失轉。開肺之外腑,以暢內腑,此為“外開”。吾于臨床,荊芥、麻黃、蘇葉、通草等,擇用一二。
下焦如瀆,腎為胃之關。濕土乘腎水,腎中客寒,元陽受扼,土失腎陽溫煦,脾陽不振。祛固寒、振脾陽,復下焦如瀆,此為“下開”。熟地黃、補骨脂、炮附子、淫羊藿、獨活,擇用一二。
以上,病機藥理之論,淺之識也。要者,情志之于人事,心之所持。心清而欲寡,則升明如日,光照大地,脾胃容量大焉。是故,勸誡人心從喜從和,吾之德修所以持而進也。
癸卯春月,潘若軍。授業(yè)恩師醫(yī)心匠先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