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飲的組成及應(yīng)用
茯苓飲應(yīng)用得特別廣泛,當(dāng)出現(xiàn)胃脹、反酸打嗝、噯氣、刷牙惡心等陽明不降的癥狀時,經(jīng)常會用到,包括一些因胃氣不降而導(dǎo)致的咳逆也在用。茯苓飲是孫曼之老師通過學(xué)習(xí)葉天士醫(yī)案總結(jié)出來的方子,所以也叫葉氏茯苓飲。
茯苓飲,茯苓當(dāng)然是君藥,伍半夏、陳皮、枳殼、黃連、杏仁,六味藥而成方。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茯苓甘平,味甘入脾,色白入肺,主胸脅逆氣、心下結(jié)痛。心下結(jié)痛,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胃脘部位,劍突以下結(jié)痛,陽明不降時就有可能出現(xiàn),如胃氣不降也會咳逆,還有胃不和則臥不安。茯苓色白,淡滲利濕,健脾利小便。茯苓總體上是往下降的,降為陰,升為陽,所以說它是長陰,下降有利于長陰氣。陶弘景認(rèn)為茯苓益氣力,實際是因為中焦得以斡旋,將胃氣降了,所以益氣,不能說補氣,而是把中焦打通了,脾胃發(fā)揮作用,六腑以通為補,是這個意思。
中焦需要通降時,也就是剛才講的胃氣不降,時常于吃完飯后胃脹反酸不適,到醫(yī)院去檢查,多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桿菌超標(biāo)等。這只是西醫(yī)檢測的病名,在我們中醫(yī)來講,主要是說癥狀,咋不舒服了?根據(jù)癥狀來判斷虛實。怎么判斷實證?剛才這些癥狀都有,同時多在餐后出現(xiàn),吃飽以后比較明顯,多為實證。有的人,胃也不舒服,食后易脹,但餓了又心慌氣短、胃疼,一吃東西就好,那就是胃氣虛,胃氣虛,可以加3克人參以補胃氣?,F(xiàn)在我們講的實證,口氣大、舌苔黃,比如有濕熱的時候,除了中焦的表現(xiàn),還有手心潮紅、睡覺磨牙、大便粘滯不利等。
茯苓飲的常用量:茯苓、半夏、橘紅或陳皮、枳殼或枳實各10克,杏仁5~10克,黃連2~3克。有陽明證時,其他藥可以化裁,茯苓不能,茯苓要是去掉了,茯苓飲也就沒有意義了。胃脹時,除了胃的濁氣不降,胃脹還很突出, 可用枳殼,枳殼可以寬胸寬腸、行滯消脹;如果沒有脹或脹輕,那用枳實,枳實以降為主。因為枳實是幼果,沒有成熟,小而皮厚質(zhì)密,所以善降并具開破之性,就是真正想以沉降為主的時候用枳實。枳殼采收得晚,比枳實長大許多,是接近成熟的果實,皮薄、中虛、性緩,想行氣消脹、治療胃脹氣滯是可以的。
橘紅化痰能力強,痰多時比較合適,陳皮行氣消脹力強,但化痰能力沒有橘紅好,如果想化痰就用橘紅,也就是痰濕體質(zhì)時。如果不以化痰為主,同時沒胃口、乏食欲,把陳皮用上,它可以醒脾理氣,同時也能兼化痰。化痰以橘紅為主,行氣醒脾以陳皮為主。我們知道清半夏是用白礬水浸泡制成,燥濕化痰;姜半夏用生姜制過,降逆止嘔,特別是有寒痰時;還有法半夏,用甘草、石灰水制的,主要用于健脾理氣、風(fēng)痰眩暈等。
黃連苦寒,可以直接讓胃氣降下來,并能厚腸胃、開胃,一吃黃連就想吃飯了,因為胃氣下降了。如不是以清熱為主,只是想引諸藥下降,一般用2克或3克,最多3克就可以了,葉天士用0.5克,不是多了就效果好。用量太多,黃連藥性比較燥,我們知道胃喜柔潤、脾喜剛燥,太燥的藥胃也不喜受。
諸子皆降,杏仁入肺,從上焦降到中焦,和茯苓有點像,都往下走。杏仁苦溫,味道芳香,炒后香氣尤濃。芳香的藥,行散走竄力強,善于疏散氣機、透達(dá)經(jīng)絡(luò)而止疼,這是我們傳統(tǒng)中醫(yī)的一個基本概念。胃疼時,可以把杏仁炒香泡水喝,實際上是為了芳香入絡(luò)止疼。平常用茯苓飲治胃病時,如有胃疼,杏仁是少不了的。葉天士《醫(yī)案大全》里用得更廣,胃疼、心疼、胸痹,都用杏仁,因為他明白這個道理,入絡(luò)止疼,芳香把氣結(jié)給散開了,通則不痛。不要用西醫(yī)思維去理解,杏仁不是個止疼片一樣的藥, 它的道理就是芳香走竄入絡(luò),把郁滯的結(jié)給打開就不疼了。同時,杏仁富含油質(zhì),所以它能潤肺止咳、潤腸通便。肺和大腸相表里,大便頭干時屬于肺熱,可用點杏仁、桑葉以潤肺治燥。
茯苓飲降胃氣,利濕清熱。降為陰,升為陽,胃氣一降下來,火就降下來了,所以能夠清熱。胃氣一降,肺氣就降了,肺、胃皆以降為順。胃為土,肺為金,土生金,是母子關(guān)系。肺可以通調(diào)水道,也可以利濕,所以,茯苓飲用于胃氣上逆、惡心嘔吐、打飽嗝、納呆,因為它能夠開胃氣,就可以用。
這些關(guān)于茯苓飲的應(yīng)用,講的是癥狀,沒有說病名,就是在臨床的時候,只要有這些癥狀就可以用,不要拘泥于那些西醫(yī)病名,什么胃潰瘍、胃炎等,有這些問題,把胃氣降了就好了。也就是說這么多病名,它的表現(xiàn)主要多有胃氣不降。
我們用茯苓飲治濕熱時,濕熱表現(xiàn)有手心潮紅、大便粘滯不利、口氣大、胃脹反酸等,中焦的癥狀都有。當(dāng)我們純粹清濕熱的時候,可以加一個利尿的藥,尿黃就加茵陳,小便不通利可用冬葵子,如果渾濁可以加萆薢、萹蓄等,這是常用之法。如果大便粘滯不利,可以加蠶砂, 一般一次15~20克, 以便通便,用于大便不成型,大便干的話不要用。取象比類思維,大便粘、不成型時用,蠶拉的大便,一顆一顆的很爽利, 如果大便特別干,用蠶砂就更干了。也可以加檳榔,如果肚子脹,可以把大腹皮用上。
加利尿藥的用意在于,常用茯苓飲治濕熱的時候,有的人吃了會上火,胃氣倒是降了,但有上火牙疼、口腔潰瘍、耳朵不舒服等一些表現(xiàn),這就是缺乏利尿的藥。濕熱就是濕和熱,服藥后濕和熱分離了,但熱沒有出路,所以通過利小便讓它排掉就好了。因為沒有出路,熱是往上走的,所以上火了。通??梢约訔d子、木通或者茵陳、萹蓄等導(dǎo)利前陰的藥,讓熱從小便走掉。
還有,在臨證中,因胃氣不降,久而久之,氣閉,反復(fù)的感受風(fēng)邪,內(nèi)熱重,這時候怎么辦?除了通降中焦,還要把風(fēng)藥用上,羌活獨活防風(fēng),或者荊芥防風(fēng),宣散一下。羌活獨活防風(fēng)一般都是三克,為什么風(fēng)藥用得少?我們知道風(fēng)藥大多是辛溫發(fā)散的藥,取象比類思維,辛散要不要輕?重了它能散得了嗎?若輕就有靈動性,容易發(fā)散,取的這個意。
茯苓飲有通利中焦、開路先鋒的作用, 臨床應(yīng)用特別廣泛,很多問題都是因為中焦不通造成的,癥狀千變?nèi)f化,病名也很多,但核心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中焦不通,所以茯苓飲的應(yīng)用,還需要我們好好地研究,在哪些情況下使用最佳,找主證,抓核心病機,凡是需要通利三焦、需要降、需要通暢胃氣的,都可以去用。
單純從一個方子來講,能說哪個方子好,或者哪個方子壞嗎?實質(zhì)上并沒什么好壞之分,關(guān)鍵是能不能善用,和藥一樣,藥有好壞之別嗎?人參就好,黃連就不好?肯定不是這樣,能夠?qū)ψC就好,藥用錯了當(dāng)然不好。有茯苓飲證而去用,那沒有問題,假如是虛證,肯定是不合適的。如胃氣虛,饑則心慌、得食則安,這個時候要補胃氣,不是降陽明的問題,所以關(guān)系到辨證的事?;蛘咧髯C是氣陷,比如胃下垂、子宮下垂或腰腿困沉、肚子墜脹,這個時候可能有中焦的小問題,但主證是下陷,如果再用茯苓飲降一下,那不是加重了嗎?
所以說一個方劑,首先理解通透了,才能善用它,在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辨證是最核心的。我們對方劑中的每一味藥,要從它的長相、顏色、采收時間,及四氣五味去深入了解,知道它有什么能耐,用藥如用兵。包括為什么用這個量,用3克、5克而不用10克?這些問題都值得去研究的。也就是要完全掌握這些常用藥,熟悉它們的性味,同時理解其合理用量。那怎么樣去掌握這些東西呢?還是需從前人醫(yī)案中不斷地學(xué)習(xí)總結(jié),不斷地實踐,深入體會一方一藥的內(nèi)涵和義理,臨證能夠信手拈來,那效果肯定是沒問題了。
再說一下茯苓飲的加減,比如:加甘寒之竹茹,化痰而不燥,對一些因痰火導(dǎo)致的睡眠差、易受驚就可以用,取的溫膽湯的意思。實際上,容易受驚的人,火比較大,用溫膽湯祛除了痰火,就不易受驚了,所以有膽子了,可以這樣去理解。痰又分為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吐出來的是有形之痰, 血脂高、實證頭暈多是無形之痰。用茯苓飲加竹茹化痰,取意是往下降,痰在上面,讓降下來、化掉,通過大便、小便走掉。在本方里,茯苓可以化痰,半夏、枳殼也能化痰,陳皮亦可化痰,但總體取降的意思,化痰而將它降下去,所以癥狀就會減輕。為什么睡不著覺可以選用溫膽湯, 睡不著覺是陽不入陰,降下就是要歸陰,降下來自然就睡著了?;蛘咭驗樘禎褡铚?,也存在這個問題。
有時候加桑葉則取麻杏石甘湯的意,胃氣不降,同時也就有肺氣不降,肺氣不降的時候, 還不欲用麻黃,大便頭干,想開竅并以潤為主。加荊芥、防風(fēng)各10克,有解表作用,中焦雖然不降,但我們還想兼顧一下表,比如清涕多、濕氣重都可以宣散,風(fēng)勝濕,或者白帶清如水都可以這樣去用。加羌獨防,比如這人胃氣不降還有手腳涼,或者是手腳濕,手心摸上去感覺有些潮濕。手腳涼多意味著陽氣不能宣通到達(dá),并不是那種真正的虛寒證。我們知道,真正的虛寒證,就是所謂四逆湯證,附子、干姜、甘草,是手腳逆冷過踝腕,不光手腳冷,四肢也冷,小便清長,大便溏稀,面色?白,脈象也有微或沉遲等相應(yīng)表現(xiàn),才是真正的虛寒。我們今天說的這種手腳涼,是宣通不夠,熱郁在里面,不能宣散暢達(dá)體表和四末,羌獨防氣雄發(fā)散,氣機能到達(dá)肢體遠(yuǎn)端,手腳自然就不涼了。
錄音整理:王婭 校對:明良 雅蘭
后語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