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七月半了,我想起了家鄉(xiāng)的一個風俗----“過月半”。
“過月半”就是在七月半之前的幾天里,每家每戶會任選一天叫上已經(jīng)出嫁的女兒一家子都回來,做上一桌子豐盛的飯菜,家里輩分最高的人一邊往桌上擺好的酒杯里斟滿酒,一邊喊著已逝的先人們回來“過月半”。稍等片刻后,又會叫女眷們把米飯盛上來擺上,先前倒酒的人會把酒杯的酒灑在地上,就當先人已經(jīng)回來喝掉了。再過一會兒,又會招呼女眷們把米飯撤下去倒給雞去吃,說是雞吃了先人用過的飯后會肯生蛋些。然后,再在桌子下面燒上一堆的紙錢,說是給先人們到陰曹地府去使用的。
記得外婆在世時,“過月半”時都是外婆張羅的,自她去世后,我也離家了,也很少再有“過月半”了。
明天就是七月半了,我想起了外婆,也想起了外婆的至理名言:“人是三節(jié)草,總有一節(jié)好,也總有一節(jié)不好的!”
想那蘇軾,從小有位智慧的母親,年紀輕輕就得良配,又高中進士,才華橫溢,春風得意??梢哉f蘇軾的前半生是屬于人的三節(jié)草中最好的那一節(jié)。然而,自“烏臺詩案”后,就被一貶再貶,從黃州到惠州再到澹州。在這一路的貶謫中,他還痛失一妻一妾一子。這命運可謂否到了極點了!我想,若不是他的弟弟蘇轍在朝廷幫著斡旋,估計他早就被嫉妒他才華的人害死了。
想想,外婆的至理名言真的是有點道理的,“人就是三節(jié)草,總有一節(jié)好,也總有一節(jié)不好的!”
明天就是七月半了,我也想起了故去的大舅。
大舅是長子,從小就吃了很多的苦。據(jù)他講他讀書時,每天一放學,放下書包第一件事就是出門打一籃豬草回來才能吃飯。他只有十三歲就每天凌晨三點起床幫外公挑水殺豬。后來,由于他表現(xiàn)好,被選到了單位上吃商品糧。親人們都以為他從此便告別了兒時不好的一節(jié)草,剩下的全部是好的兩節(jié)草了。沒想到,他晚年的居無所,食無米的悲慘境地才是他生命中最不好的一節(jié)草。用大舅自己的話說就是因為自己兒時吃了很多的苦,就不想讓兒子再吃苦了。便對表弟極盡寵溺,把表弟養(yǎng)成了不知道奮斗為何物,只知道趴在他身上吸血的寄生蟲。
也正是大舅的努力創(chuàng)造,表弟的童年是在蜜罐里泡大的,表弟的這一節(jié)草也是他人生中最好的。想想,我們兒時讀書全靠自己努力奮斗,表弟是不用的,他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好學校,每每到了升學之際,大舅不是托人找關(guān)系就是砸錢搞定。只是,人就是這樣,習慣了輕而易舉的得到,就失去斗志了。如今,表弟半生已過,每天都像個幽靈似的無所事事,到處游蕩,六親見了他都怕,生怕被他黏上了。
也不知道大舅在天有靈,會不會后悔自己當年的育兒方式呢?
明天就是七月半了,我還想起了比大舅先去世的小舅。
小舅可以說是個悲劇人物。他的前半生還是很幸福的,因為打小就擁有超于常人的聰明氣,自然深得外婆這枚聰明人的喜愛。周圍的人都一致認為比小舅稍遜的大舅都那么出色,小舅一定前途無量的!沒想到,小舅除了在外婆身邊時過了二十幾年的幸福時光,剩下的大多數(shù)日子都是在顛沛中求生存。曾經(jīng)那個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有志青年被生活挫磨得郁郁寡歡,最后重病纏身,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就提前到閻王爺那報道了。
記得,小舅去世前回顧自己的一生,都只懷念曾經(jīng)在外婆身邊時的美好時光。于是,他的臨終愿望便是死后能葬到外婆一起。然而,由于他的子女能力有限,加上曾經(jīng)輝煌的大舅已經(jīng)落魄,沒了話語權(quán),小舅這個愿望也未能達成。
“人是三節(jié)草,總有一節(jié)好,也總有一節(jié)不好的!”
記得朋友前幾日還在說,他一想起孩子中考失利的事就心痛,尤其是不如他孩子的娃進了比他孩子好的學校,他感覺連呼吸都是痛的。我就想到了外婆關(guān)于“人是三節(jié)草”的至理名言,我勸慰他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當一個人運氣壞到極點時,剩下的就全是好運氣了。
“人是三節(jié)草,總有一節(jié)好,也總有一節(jié)不好的!”我不得不承認外婆的智慧。
縱觀歷史,哪個杰出的人才不要經(jīng)歷艱難險阻,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豈不是更要學會平常心去面對生命中的好與不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