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把月餅分兩類,買來的叫“細月餅”,以青紅絲為代表;自己家做的叫“粗月餅”,餡料包括紅糖、芝麻、花生仁、瓜子仁、玫瑰等。
我們把做月餅,叫“打月餅”,可能是月餅從模子里出來的時候,需要使勁磕一下,或者說放進模子之前,需要拍打的緣故。
小時候打月餅,奶奶是主導(dǎo),老媽是女二號,我在里面也承擔(dān)一個重要角色——“點紅紅”,拿一個蓖麻,蘸上紅色,點在已經(jīng)做好的月餅上。紅色顏料是拿一小塊紅紙,撲上水放在小碗里。一般只有要送出去的月餅才需要“點紅紅”,會極大地提升月餅的顏值,也顯得喜慶,自家吃的就不用點,畢竟吃進去顏料總是不爽,吃之前還要摳掉太麻煩。
“打月餅”是個大工程,需要炒餡兒、和面、用模具成型、烤熟、烘干、點紅;除了白面之外,還需要很多油和糖,要不然月餅就不好吃。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人們是多么渴望高糖、高脂、高碳水的美食,而且月餅又能存放很長時間,因此,家家都把這個當(dāng)成一件大事來抓。秋高氣爽的日子,佳節(jié)當(dāng)前,豐收在望,“打月餅”不僅是美食誘惑,更是疲憊生活里的快樂插曲。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奶奶退居幕后,“打月餅”的主導(dǎo)權(quán)落到了我媽手里,我和我爸都很愛吃月餅,因此老媽非常重視這個事情。重視歸重視,她的實力還擔(dān)不起這個重任。比如,和面如何把握比例,月餅緊貼模具磕不出來,都是極為尷尬的事情。我媽對于自己的評價是這樣的——做不了細活,只能做些粗活。因此,她識時務(wù)者為俊杰,跟別人搞起“互助組”來,于是每年中秋前夕,她買好材料,跟鄰居組成一個team,今天給你家做,明天給他家做,大家皆大歡喜,而我媽,在里面承擔(dān)的工種是——看火,月餅烘干的時候,需要一個人看著火,別烤糊了。哈哈,果真是所有工種里面技術(shù)含量最低的那一個。
現(xiàn)在,大家連“粗月餅”都開始買了,我興致盎然的看火老媽也走了……世事本無常,母女長相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