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一種長相瘦長的傳統(tǒng)美食。因為長相的原因中國人賦予了他很多美好的寓意,如'出門餃子進門面'是中國流傳很久的飲食習俗,寄托了親人之間的情感,象征長長久久的意思。面條還是生日宴會上的必備美食,也是因為面條的長相,象征著長壽的美好寓意。
說起面條的歷史要從2000多年前的東漢開始,那時候面條又叫湯餅,煮餅等。在北方面條是驅(qū)寒助暖的食物,在南方是卻有辟邪、求子、祝壽的說法。面條自東漢時期到現(xiàn)在,名字不停的變化,被稱為煮餅;魏晉時稱湯餅;南北朝時稱水引;唐朝以后有溫淘、冷淘。
唐宋是面條發(fā)展的一個分水嶺。唐宋之前面條大多是粗長面片或者搓魚一類,就像今天陜西山西的褲帶面、搓魚,也主要集中在比較發(fā)達的都城貴族圈。唐宋以后,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在北宋都城就出現(xiàn)了專門經(jīng)營地方風味的面食小店,北方面條代表淹生軟羊面,南方面條代表桐皮熟膾面,川味飯店有大燠面,寺院有素面等等。
明清時期面條又有了新的發(fā)展,比起唐宋時期面條的花樣更多,也跟接近現(xiàn)代。
在現(xiàn)代生活中,能生活在家鄉(xiāng)的人們,被'漂族'們看作一種幸福。漂族們雖有我把它像作故鄉(xiāng)的豪情,但父母卻遵守著'出門餃子進門面'的傳統(tǒng)。每每我回家,媽媽都要在進門的第一頓飯來頓面條,離開家的最后一頓必然是餃子。
餃子被人類賦予了太多美好的東西,它詮釋的更多是喜慶的節(jié)日和紀念日,而面條也不甘示弱,向人們說著家長里短的平常日子。經(jīng)過2000多年的發(fā)展演變,在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面條,經(jīng)過壓、搟、削、抻、揪、切、壓、捻、搓等多種制法,和煮、蒸、炒、炸、燴、熗等烹調(diào)方法與多種吃法。就但是撥、搓、抿、搽、抻、掐的手法,就不知道能做出多少好吃的面。
要不是陜西的沒落,陜西岐山臊子面當屬面條中的一絕,也不會落選中國十大面條。臊子面在當?shù)赜纸?嫂子面'是勤快賢惠的嫂子經(jīng)常做給公婆、小叔子吃的面,后來小叔子做官了,便把它流傳開。臊子面的做法和吃法都講究,食材上非常豐富,面粉、豬肉、黃花、雞蛋、木耳、豆腐、蒜苗及各種調(diào)料。和面要軟硬適宜,面片要搟薄,面條要切細?,F(xiàn)在的臊子面面條的粗細有很多,細的如火柴棍,粗的也有褲帶面那么寬,這點有點像蘭州的牛肉面。臊子面有湯面和干拌面,到了西安吃到了菠菜三叉干拌面,感覺味道不輸給湯面。
湯臊子面先做湯,這里的湯就像打鹵面的鹵。做臊子的豬肉要肥三瘦七,切成小丁,人熱油鍋與生姜、食鹽、辣椒面和陳醋烹炒;在把豆腐、黃花、木耳炒好為底菜;雞蛋攤成薄餅,切成菱形小片,蒜苗切小段作漂菜。吃時先將面條煮熟撈碗內(nèi),打底菜,再澆湯、放臊子和漂菜。要湯多面條少,一碗臊子面50克面就好了,剩下的都是湯,都是傳統(tǒng)的吃法是吃面不喝湯。臊子面條薄、光滑、有韌勁;其味酸、辣噴香撲鼻;煎、稀、汪是指湯熱、湯多、面少、油水大。
除了岐山的臊子面,漿水面是陜西關中一帶民間傳統(tǒng)消暑小吃。以漿水澆入面條,淋上調(diào)料而成,湯清利口,酸香提神,別有風味。漿水用清水、面粉、醋曲、芹菜等為原料,經(jīng)發(fā)酵制成。屬于純天然食材發(fā)酵,味道清爽。油潑面、酸湯面、褲帶面、蘸水面、菠菜面、biangbiang面也都是陜西有名的面條。
走出陜西,山西是另外一個面食大省。山西最著名的就是刀削面,面粉和成水面團后,用特制的一種瓦形刀具,將面團依次削成長達30厘米左右的面條,在沸水鍋內(nèi)里煮熟,撈起,澆上各種澆頭和陳醋,配上大蒜,別有風味。一種用加工方法來命名的面食。離開了山西如果說撥魚,估計沒多少人知道它是一種面食。
撥魚又名剔尖。'撥'是制作面條的主要工序和手法,'魚'即面條的形象,頭尖肚滑,如魚得水,故稱撥魚。撥魚現(xiàn)時仍以麥粉、豆粉等為原料,面團調(diào)成漿狀后,用特制筷子撥入鍋里,煮熟撈起,澆葷素澆頭即可。撥魚還可用高粱粉、蕎面、小豆粉、綠豆粉混合制作。用特制的鐵鏟、木鏟或瓷盤盛面,用筷子撥入開水鍋內(nèi)。吃撥魚一看形狀,二看澆頭。
在四川可以媲美刀削面、岐山臊子面的就是擔擔面了,傳統(tǒng)的擔擔面是挑在肩上走街串巷吆喝著賣的。葷素兼有,一邊是面條,一邊是抄手,一邊操作,一邊叫賣,現(xiàn)吃現(xiàn)做鍋沸面滑,調(diào)料齊全。
豌豆雜醬面:和老北京的炸醬面屬于同一個范疇,在四川和重慶人的眼里,這就是一道每家必備的美食。面條有點像油炸方面便的那種感覺,色澤略微發(fā)黃,口感勁道,雜醬、豌豆、青菜拌著面,麻、辣、香、咸,是不是的還有醬的香氣縈繞。
小面是重慶人對面條的統(tǒng)一稱呼,面條配上蔥、蒜、醋、肉醬、醬油、花椒面、油炸花生或者黃豆,特制的油炸辣子等,這是小面最簡單的做法。小面的靈魂是調(diào)料汁,麻辣鮮香咸酸,說它是川菜中的怪味但又有所不同,入口又突出了麻辣,這就是小面給食客的感覺。如果加上澆頭或者臊子,小面就有了萬千的變化,蹄花、肥腸、豌豆等等,小面就是營養(yǎng)豐富,內(nèi)涵就不再抽象。
陜西和山西吃面條的花樣,四川和重慶吃味道,那么上海人吃面那是吃的情調(diào)。一碗色擇醬紅油亮,有蔥油的蔥香、蝦干的海鮮風干后的鮮香,入口滑潤勁道的開陽蔥油面勾引著喜歡弄堂文化的人們。好吃的開陽蔥油拌面是用豬油來做的,動物油脂給食物帶來的特殊香味是植物油脂不能代替的,要趁熱食用,不然涼后油脂容易凝固會有油膩的感覺。
與岐山臊子面有著一樣悠久歷史的是一種叫饸饹的面條。饸饹面距今已經(jīng)有1500多年的歷史,清《陽曲縣志》中就有關于河漏的記載,引傅青主注河漏'南齊時期所謂'促律忽塔'是也。' 饸饹又叫河漏,得名于加工的工具,將面粉和成軟硬適度的面團,放到河漏床壓制而成,配以澆頭食用。饸饹面品種多樣,有用面粉、蕎麥或混合面等原料加工而成,在北方的河南、山西、陜西、河北等地較流行。饸饹面加工比較麻煩,所以在北京賣饸饹面的餐廳并不多。
吃面條離不開澆頭,無論是干拌面還是湯面。記得小時候在家吃涼面,早晨到菜園子里面,現(xiàn)摘來的各種蔬菜,豆角、茄子、西紅柿、辣椒、黃瓜、韭菜、豆芽、圓白菜等等,配上蒜汁、芝麻醬。一碗面配上十來種菜,味道好,顏色也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