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是追求出世、講究清凈的,要求能看到《金剛經(jīng)》所言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做到《心經(jīng)》所言的“照見五蘊皆空”。概括為三個字,就是“放得下”。
什么是“放得下”?
且看這個“佛”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來就是“不人”和“人不”。
不人就是無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擺脫私心的困縛;人不就是懂得拒絕,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脫對外物的追逐。這兩點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放得下?
唐代禪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參禪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徑所在。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時,心思是簡單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別人說什么就相信什么。
這樣看待世界當然是簡單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
但同時,正是因為簡單而不放在心上,于是不受其困擾,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還太脆弱,容易被現(xiàn)實擊碎。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隨著年齡漸長,經(jīng)歷的世事漸多,就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經(jīng)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
這時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懷疑的,警惕的,復雜的。
,于是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什么,容易變得爭強好勝、與人比較、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滿足的一天。
大多數(shù)人都困在這一階段,雖然糾結、掙扎、痛苦,這卻恰恰是頓悟的契機。因為看到了,才能出來;經(jīng)歷了,才能明白。
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夠了,經(jīng)得多了,悟得深了,終于有一天豁然頓悟,明白了萬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會走向滅,繁華會變成寂寞。
那些以前認為好的壞的對的錯的,都會在規(guī)律里走向其應有的結局,人間只是無常,沒有一定。
這個時候他就不會再與人計較,只是做自己,活在當下之中。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世俗蕪雜,我只一笑了之。這個時候,就是放下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