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打過孩子嗎?”
今天中午在食堂吃飯時,一個朋友這樣問我。
當時,她剛剛看完新聞:黑龍江生父和“繼母”虐待4歲女童,導致其傷重住進ICU。最新通報說已經(jīng)刑拘了(警情通報附在最后了)。
這個問題讓我又愧疚起來,因為我是打過一次阿呆的。
就在去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我們說好了上足球體驗課。但是到了體育場門口,他死活不進去了,吵著鬧著要回家睡覺。
我實在氣不過,折了一根枝抽了他幾下。
事后,想一想覺得很愧疚,因為我也是后來才明白:
三四歲的小孩子鬧脾氣,一般都是睡眠不足。那一天他答應上課又臨時反悔,很可能就是中午沒睡覺的緣故。
而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自認為很關注孩子的爸爸,不僅沒有及時安撫他的情緒,反而利用成人的優(yōu)勢揍了他,這是我不對。
2
我們做父母的,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呢?
其實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有前提。
打孩子這件事,有三種不同的情況。
第一種是,出于善意的管教,為的是孩子不再犯錯。
比如,在一再說明之后,孩子還老是跑到危險的窗臺上去玩。
找準機會,小小揍他幾下,狠狠地告訴他那里絕對不能去,我覺得有必要。
這樣的管教,還包括罰站、餓一頓飯,我覺得只要秉持安全、適度的原則,都是可以的。
在生活里,有些危險,比如水塘、高樓、車流。你教了,孩子聽了記住了,但未必真的就懂得那是怎么回事。
在我小長大的農(nóng)村,每到夏天,都會出現(xiàn)一些溺水事故,很多孩子都不過五六歲。在現(xiàn)在的城里,高樓大廈下的悲劇也并不少。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根據(jù)情況的不同,家長靈活處理,做一點適當?shù)膽徒?,動手揍幾次?/span>可以讓孩子多一點畏懼心,離那些“紅線”遠一點。
3
第二種是,孩子無理取鬧,大人又在氣頭上,順手抄起了雞毛撣子。
這一種打,大部分責任都在家長。
很多是大人沒去嘗試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理解他無理取鬧的原因,或者就是自己太累了,心情不好,一時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去年秋天打阿呆的那一次,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次,就屬于這種情況。
按照今天養(yǎng)育孩子的理念,大部分家長父母,都明白打孩子是不對的。
遇到孩子犯了錯誤,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好好說,講道理擺事實。
這個理念沒有錯。但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現(xiàn)實里,在孩子六七歲之前,沒有拿過晾衣架、雞毛撣子,揍過孩子的,恐怕微乎其微。至于口頭威脅幾句“你再鬧,我就要揍你了”,那就更多了。
小孩有情緒,大人也有心累的時候。
這一種打,我覺得只要家庭關系正常,其實也不必太在意。
對孩子來說,不會因為你發(fā)脾氣揍了他一頓而不愛你,而對大人來說,當然是這種情況越少越好,能有反思改進才是正途。
4
第三種是,孩子沒錯,或者是打碎了一個碗這樣的小錯,大人卻借故下狠手,甚至于完全就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打。
比如像黑龍江那一對生父“繼母”一樣,棍棒刀槍開水一齊上。這絕對不是正常的管教,而是赤裸裸的虐待,是犯罪。
這樣的父母,在我們身邊,其實一直都有。但在中國一種“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氛圍里,往往就寬縱了。
在我看來,他們打孩子純粹是變態(tài)心理的發(fā)泄,對孩子的精神、生命安全是極大的威脅。
對這樣的家長,不僅需要心理干預,還要司法介入了。
我是強烈建議,作為我們旁觀者,也不要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旦看到類似的情況,撥打12355,或者110,舉報。
這個世界的潰敗,往往不是源于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沉默。
5
上面說的打孩子的三種情況,前兩種,我大致是可以接受的。最后一種,則是絕對不可饒恕的。
而且,即使是前面兩種,也需要特別小心在意。
我有一個朋友,他家六歲的兒子做錯事了,他會將他一個人關到衣帽間里。
雖然我和他不太熟,但我還是委婉地告訴了他:
這種方法,我覺得不可取,小孩子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封閉的小房間里,會造成心理上極度的不安全感,會影響到他對人際關系、成人世界的信任。
我自己是這么做的。
前幾天,阿呆不好好吃飯,還故意把飯菜灑了一地。
我給他罰到靠餐桌的墻邊,站了十分鐘,背了三遍“鋤禾日當午”。
從始至終,沒有讓他離開我的視線,并且反復說:
不想吃飯可以告訴媽媽,但絕對不可以把飯菜撒的到處都是,否則下一次不僅要罰站,還要洗碗。
最后再說一點吧:
我們做父母的,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他是沒有選擇的。但父母怎么做是有選擇的。
能不打,還是不要打。
真要打,要懲戒了,也必須特別注意孩子的心理、安全感需求。這就像就像止痛的杜冷丁一樣,能少用就少用吧。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其實這話,用在打孩子(尤其是后兩種情況)這件事上也一樣:
打孩子的時候,本質上也是暴露了你的無能。
今日互動
附:
聯(lián)系客服